第013章 清源董縣丞

清源縣丞董彥,泉州府龍溪縣人,年約四十許,與前任清源縣丞,今御史臺監察御史張柬之有師生之誼。

董彥是高宗咸亨三年的明經科進士,自雁塔題名以來,董彥一直都在泉州刺史府任着閒職,熬了小十年,才得恩師張柬之推薦,接任了清源縣的縣丞之位。

按理說,但凡高中進士者,一旦放榜題名,吏部至少都能授予個從八品的中縣縣丞。而董彥卻在泉州刺史府足足坐了小十年的冷板凳,纔有機會被下放到泉州下轄的清源縣出任縣丞一職。

當然,這裡面是有緣由的。原因也很簡單,就因爲他當初考得並非是進士科,而是明經科。

在唐朝科舉中,以明經科和進士科爲主要科目。

明經科的考試方式主要是口試,貼經,墨義。貼經類似於後世的考試填空,墨義便是對經文字句做簡單的比試。一般參加的舉子只要對經文以及註釋,記憶背誦熟練,基本都可以中試。

而進士科除了要考貼經(考試填空)之外,還要考策問,雜文。策問,就是要針對國家當下的政治、競技、法律、政務、軍事、漕運、鹽政等方面提出問題並附上解答,如後世的時政論文。雜文便要作詩賦各一,考校文采。進士科的一般很難中,每年赴京趕考的各地舉子數千名,卻也只是百中取一,通常只有三四十人中進士而已。

而且古代的君王宰相看重進士科,都喜歡從進士科中選取治國人才,士子文人也喜歡參加進士科,因爲進士科重詩賦,更能展現自己的才華。

自然而然,進士科無論是難度,還是含金量,都遠遠大於明經科。

因此,明經科的進士自然不能和進士科的進士相提並論。

唐朝詩人孟郊的及第詩《登科後》流傳至今:

昔日齷蹉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詩中所講得便是高中進士科進士後的風光無限和百般得瑟。如果哪個明經科進士敢把這首詩套在自己身上,在當時準會被人笑掉大牙。

俗話說得好,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意思是說,三十歲的讀書人能考取明經科,年齡都算比較大的,而五十歲考取進士科,論歲數,還算比較年輕的。

這句話一言道破了考取進士科的艱難。

很遺憾,董彥就屬於三十歲考取明經科進士的。再加上前些年他的恩師張柬之還沒開始老絲逆襲,還不夠格提攜他。以至於他在泉州刺史府坐了十年冷板凳,幹了十年的閒差。

好在他現在才四十來歲,而且他的恩師張柬之自打擢升御史臺監察御史後,也日漸受武后賞識看重,所以董彥相信自己只要在清源縣能作出些令人刮目相看的政績來,他將來的仕途未嘗不是一片坦途。

想想他的恩師張柬之都七十來歲了,纔開始官場第二春,更何況自己才四十來歲,還這麼年輕呢。

所以自打上任以來,儘管清源一把手縣令胡康安把持着縣衙,但董彥卻是一直嚴以律己,不貪贓不枉法,不徇私不舞弊,不結黨不營私,一心都撲在清源縣的政務之上。

……

……

今晚的董彥早已脫下官袍,一身灰色袍衫便服穿於身上,在府中的花廳接見了最近在城中出盡風頭,名聲大噪的崔家二郎崔耕。

與崔耕象徵性地聊了一番之後,董彥發現此子並非如當初外界所傳言的紈絝敗家,相反,此子雖二十歲不到卻是見多識廣人情練達,而且每每言談中都有奇思妙想,不同於常人。

漸漸地,董彥從一開始地象徵性地接見敷衍聊天,開始對眼前這個少年郎產生了濃濃的興趣。

見着崔耕從桌上兩個大小酒罈中各自倒出一碗酒來,央請着自己嘗上一嘗,董彥並未伸手去接酒碗,而是問道:“崔二郎,莫非這酒便是最近清源縣盛傳的木蘭春酒?”

“然也!”

崔耕點了點頭,繼續請手道:“今日特意釀造兩壇,獻給董大人嘗上一嘗。”

不過董彥還是不爲所動,搖了搖頭,道:“崔二郎,你既然知道本官的府邸在哪兒,就應該知道本官的爲人。不貪贓不枉法,不徇私不舞弊,你妄圖想用兩罈子酒來賄賂本官,想求着本官替你辦什麼事兒的話,那就……”

“誤會了!”

崔耕趕緊抱拳打斷了董彥的說話,笑道:“董大人,您真的誤會了!小民自然知道你的官聲,豈會自找麻煩?今日單純就是想獻上兩罈子讓大人嘗上一嘗,我家木蘭春酒畢竟也是咱們清源縣本土自產的酒,大人身爲地方官,嘗上一嘗又有何不可?再說了,天底下還有傻到拿兩罈子酒來行賄官員的商賈嗎?”

“呃……”董彥愣了一下,好像還真是這個理兒,身爲地方官,喝兩口本地酒坊獻上來的美酒,這算什麼行賄受賄?

崔耕見着他還猶豫,又道:“大人,只消你嘗過我家的木蘭春酒,哪怕是一口,我敢保證,以後天下再也沒有什麼酒能入你的口了!”

“嗤……”

董彥聞言不禁嗤笑一聲,有些不屑地搖了搖頭,道:“你這牛皮吹得有些大了,別說本官當年在泉州刺史府當差時,嘗過轄下各縣酒坊的美酒,便是嶺南一帶最出名的富來春酒,在本官看來也不過爾爾。對了,還有你家酒坊當年釀造的木蘭燒,恐怕連富來春酒都不如吧?”

說着,董彥忽然一臉的驕傲,傲然說道:“本官當年金榜題名中進士時,有幸嘗過先帝賜宮中御酒給我等衆舉子,難道你這木蘭春酒還能比得過宮中御酒?你這崔二郎,小小年紀講起大話來倒是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的確,就算董彥出身明經科進士,但在崔耕這等屁民眼前,那也足以炫耀秒殺!

"我到底是不是在吹牛皮,大人你一嘗便知!“

崔耕不卑不亢,再次將大酒罈裡倒出來的那碗酒端起,遞了過去。

見着崔耕說得言之鑿鑿,董彥這次沒有再拒絕,而是將信將疑地接過酒碗,湊到嘴邊淺嘗了一口。

瞬間,董彥的表情僵化在那兒,緊接着,又是咕咚股東喝了兩大口,微微閉起雙眼,抿嘴回味起來。

約莫沉默了有小一會兒,董彥才緩緩睜開雙眼,呼了一口酒氣,讚道:“好酒,此酒論香醇,論綿柔,絕對是本官迄今爲止嘗過最好的酒!木蘭春酒,好酒,好酒,難怪我府上家丁下人都在議論,說是在市井街坊的各處酒肆,此酒都賣斷貨了!”

“嘿嘿,大人別急着贊!”

崔耕又端起小酒罈裡倒出來的那碗酒,再次奉上,道:“大人再嚐嚐這碗!”

“哦?”

董彥此時還沉浸在木蘭春酒的美味之中,見着崔耕又遞上一碗,有些奇疑道:“這一碗難道又有不同,還會比木蘭春更好?”

崔耕微笑如常,依舊說道:“大人一嘗便知!”

“好,試試!”

董彥放下手中酒碗,再次接過崔耕手中那碗酒湊到鼻下,狠狠嗅了一口,臉色微變,嘀咕道:“酒香之氣雖不似剛纔那般猛烈,卻多了幾分厚重。”

緊接着,他將酒碗湊到嘴邊,淺嘗小嘬了一口,含在嘴中回味三息,繼而緩緩吞入喉中……

微微閉目,細細地品味着……

忽地,董彥神色鉅變!

只見董彥猛地站起,睜開雙眸死死地看着崔耕,有些失態地單手一把攥住崔耕的胳膊,急急問道:“這碗酒就是木蘭春,卻也不是木蘭春,它比木蘭春更加醇香,更加綿柔,入喉進腹之後不再火熱,而是溫熱,唔……怎麼說呢?對,它就像是珍藏了數十載纔出窖啓封的木蘭春酒!第一碗木蘭春酒可稱之爲美酒,而第二碗…本官稱之爲酒祖!”

說到這兒,董彥又是自顧連連搖頭,自說自話道:“不對啊,不是說木蘭春酒是你新近改良祖上留下來的古方和秘法,新近才釀造成的嗎?你哪裡來的珍藏數十年纔出窖的窖藏美酒?”

崔耕見狀,先是豎起大拇指,由衷讚道:“大人真不愧是嚐遍各地美酒的酒國大家啊!不瞞大人,這兩碗酒都是本人今日才釀造的木蘭春酒,釀造工藝上和酒方上是大相徑庭,不過細節上卻有不同。”

“有何不同?”董彥先是追問,繼而有些反應過來,頗爲尷尬地搖搖頭,道,“算了,這是你家的釀造秘方,倒是本官有些孟浪了。”

崔耕卻是很大方地攤攤手,笑道:“這也沒什麼不能說的,第二碗酒只是在糧食取材方面比第一碗更加挑剔些,在工藝流程方面也比第一碗多加了幾道工序,多了幾次蒸餾提純而已。相比而言,第二碗酒在造價方面,還是釀造工序方面,都顯得彌足珍貴些。目前市面上所賣的木蘭春,便是大人所嘗的第一碗酒。”

“哦~”

董彥長吁一聲,還沉浸在第二碗木蘭春酒之中,頗爲同意地點了一下頭,道:“兩碗雖都是木蘭春,卻不可同日而語啊!這第二碗木蘭春酒,足令本官回味此生了!”

“哈哈,大人言重了!”

崔耕見着董彥就跟丟了魂似的,突然問道:“大人,這第二碗木蘭春,在您看來價值幾何?”

董彥下意識地回道:“此酒一出,世上之酒罕有匹敵!”

“那此酒可爲朝廷御用貢酒?”崔耕弱弱地問了一句。

wWW¤ ttκд n¤ C○

“嘶……”

董彥突然瞪大了眼珠子,驚呼一聲:“好你個崔二郎,還敢說今天找本官並無所圖,敢情是在這兒等着本官吶?”

第052章 竹舍打機鋒第1422章 除去心腹患第1325章 南詔有內爭第800章 老爺子歸天第443章 欲窮千里目第025章 蘇府有貴客第1518章 阿布要拼命第1660章 辟邪難辟邪第088章 此事終罷歇第1542章 收下盧藏用第1383章 餘波仍嫋嫋第429章 螳螂捕蟬時第1481章 天理正循環第1540章 黑叟與美女第1099章 成器耍無賴第1260章 嫂嫂要出家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1379章 火燒松明樓第266章 寺中且閒談第093章 折衝都尉府第821章 終於得全勝第836章 碑文起衝突第1018章 完美覺哥哥第1506章 名將豬隊友第058章 慌者亂如麻第059章 銀號開門紅第165章 再見封常清第097章 裝傻又賣乖第1047章 王室有秘辛第841章 崔耕拿忠良第490章 今朝來鬥寶第918章 慧範改門庭第1489章 西方有盟友第1547章 越州逢故人第1821章 秀實退婚記第1132章 孟族第二計第225章 新開糖作坊第890章 仁軌燒尾宴第1222章 傳奇將誕生第1151章 以寶來換香第417章 舌戰羣雄時第1456章 絕殺二郎計第1211章 華州忠義社第859章 錢財盡捐輸第187章 二孃選媳婦第1396章 兵發翁明城第1038章 韋陀真神力第356章 賽修倫示好第104章 說客訪清源第560章 眉州肖五娘第1773章 藤鞭罰百酋第1017章 大唐三海商第031章 此事有蹊蹺第1452章 媒人忽上門第756章 論氏之哀歌第714章 陝州有天妖第717章 絕對不妥協第1567章 富貴傳千年第076章 山匪夜襲城第811章 裹兒大魔頭第1721章 天皇雙旨意第1280章 途經茅山下第1023章 佳人善解意第1571章 插翅也難逃第1169章 三方救二郎第1374章 父子心相疑第1727章 法進來拜訪第1289章 秘法遭覬覦第730章 吐蕃使者來第334章 證據很確鑿第911章 再見玉玲瓏第563章 流言全成真第1298章 揚我大唐威第1666章 嚴家有逆子第715章 主動來投案第1455章 林闖終現身第1552章 崔珍鬼精靈第1225章 子儀心思動第099章 俺叫封常清第1565章 留下爛攤子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886章 三日見分曉第894章 揪出幕後者第372章 苦主現身來第114章 進駐泉州港第1159章 父子初聯手第304章 趙縣土門驛第714章 陝州有天妖第464章 佞幸我也行第1517章 名將小對決第1168章 提前先天變第507章 小人心難測第027章 堂中論商道第740章 佛陀能斷案第822章 懷璧是爲罪第1448章 端州有疑案第1268章 再解哥舒危第1272章 公主邀前三第1194章 林邑有內爭第729章 二郎聲望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