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火了

城門開放,白旗挑出,裡面的人投降了。

他們跪在城門口,連擡頭的勇氣都沒有,只能戰戰兢兢,匍匐在兩邊,等待新君的裁決,失敗者是沒有資格討價還價的,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新君的仁慈。

朱棣俯視着這些人,輕輕一笑,然後就打馬向前,丘福急忙攔住,“王爺,以防有詐,還是讓末將在前面探路。”

朱棣搖了搖頭,卻也沒有繼續向前,而是轉身,揪住了柳淳的胳膊。

“走,跟我並馬進城!”

柳淳慌忙擺手,“王爺,臣怎麼好……”

“別廢話!”朱棣惡狠狠道:“你是先帝看中的人,太子少師,又和本王同領先帝遺詔,如今靖難成功,你不跟我一起入城,是什麼道理?”

的確是很強大的理由,柳淳只能點頭,不過他還是努力維持,讓自己的戰馬落後朱棣一個馬頭。

誠然,在朱棣沒有登基之前,他只是個皇子,而自己這個先帝寵臣,是可以和他並駕齊驅的,但很快朱棣就會登基稱帝,從此君臣名分確定,那就是天壤之別了。

柳淳對皇權的敬畏不是那麼強烈,只不過他不願意在一些小節上面,給自己惹麻煩。

只不過柳淳沒有注意到,在朱棣嘴角似有若無的笑,很得意。

朱棣比誰都清楚,這場靖難之役,誰纔是真正的第一功臣。柳淳在朝數年,培養了龐大的勢力,不管是朝中文武,還是雲南的沐家軍團,也包括北平、大寧等地的商人,甚至劉三吾,唐韻這些人……都是因爲柳淳,他們才願意以身殉道,用一腔熱血,換來靖難成功!

如果論功行賞,給柳淳一個王爺,也不爲過。

雖然大明沒有異姓封王的傳統,但是朱棣很願意爲柳淳打破限制。

不過就在祭奠朱元璋的時候,朱棣想到了神功聖德碑,想到了父皇的身後名……老朱的偉大毋庸置疑,他不完美,但他絕對是個好皇帝。

wWW•TTkan•CΟ

可後人會怎麼看先帝呢?

百年之後,人們不會知道有多少百姓,願意將身家性命,毫不猶豫託付給朱元璋,也沒有人會在乎,一羣老農,能敲響登聞鼓,去奉天殿面君告狀……也不會有人理解一天處理四百多件公務,是何等繁忙辛苦。

他們只會去找些史書,看看前輩文人是怎麼記載的……這些書寫史書的人,已經移花接木,甚至大肆篡改了一次,等到後世文人看過之後,又會毫不猶豫,牽強附會,加工渲染一遍……他們甚至會膽大到把野史筆跡搬出來,憑空捏造,無中生有。

什麼鵝肉殺人,什麼炮打慶功樓……沒有什麼是他們不敢說的,甚至還能公然得出明代無明君,無名將,無名士的荒唐結論。

其實也不用多高深的知識,一個收復北平,拿回燕雲十六州的徐達,一個捕魚兒海攻滅北元的藍玉……這倆人就敢和任何開國名將叫板,更不要說帶領大明幾乎踏入火器時代的戚繼光了。

至於名士,那就更不用說了,光是一個王陽明,立地成聖,直追孔孟……以明代的底蘊,跟任何朝代對比,都不會遜色的。

正是因爲有名臣名士,所以明代的帝王纔會那麼悠閒……漢武帝之後,唐玄宗之後,漢唐的天子,還有幾個能被世人熟知的。倒是老朱家,從頭到尾,都不乏有趣的人。

不信你去瞧瞧,朱家的皇帝可是養活了半個歷史分類的存在啊!

拉拉雜雜說這麼多,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話語權掌握在誰的手裡。朱棣似乎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在戰場上所向睥睨,不懼任何人。可是到了輿論場,朱棣就有些力不從心了,自己手下的這些人,唯有柳淳能幫上忙。

而且衍聖公孔訥死了,孔公鑑也死了……這難道就是天意嗎?

朱棣漸漸想出了一個絕佳的辦法,到底該怎麼安頓柳淳,他已經有了打算,只是現在還不着急罷了。

他催馬入城,大街之上,黑壓壓,跪滿了人羣,又投降的士兵,有士紳官吏,都在迎接燕王……還有更多的百姓,躲在家裡,把門窗緊閉,透過窗戶紙上的一點,向外面窺望,想要知道發生了什麼。

朱棣勒住了戰馬,隨即下令,丘福和朱能各自率領一隊人馬,從兩翼掃蕩,肅清殘餘,最後大軍匯聚皇宮。

而朱棣則是帶着柳淳,讓朱高煦保護,也向皇宮進發。

這一路上,不斷有人投降,可也有人不知死活。比如已經革職幽居的魏國公徐輝祖,他聽聞靖難軍入城,立即招呼上百名家將,拼死命向皇宮衝去,他要保護天子。

只不過當他剛剛出府就遇到了靖難軍,雙方交戰,徐輝祖武功不弱,連着斃殺了好幾個人,可就在這時候,丘福領兵趕到,一頓箭雨,徐輝祖身邊的人倒下大半,就連他自己也中了好幾箭,負傷之後的徐輝祖像是野獸一般,倉皇痛叫,跑回了府邸。

丘福隨即被徐府給圍了,他真想衝進去,直接把徐輝祖給剁了。

只不過擡頭瞧瞧,中山王府這四個字,熠熠生輝!

丘福沒敢進去,誰的面子都可以不看,徐皇后的面子總不能不在乎吧?

“你們分出五百人,把中山王府給我圍了,不許一個人出來。”

丘福下令之後,興匆匆奔着皇宮而來。

此刻朱能也殺了過來,朱棣和柳淳也離着不遠了。

城裡的二十萬禁軍,除了投降,還是投降,幾乎瞬間瓦解冰消。儘管很多開國功臣已經死去,但是他們的後代部下,還是在軍中頗有影響力。

其中有不少人都跟柳淳有些交情,當初辦皇家銀行,弄海外貿易,他們有的吃過虧,有的撈到了好處。

總而言之,不打不相識嗎,現在柳大人王者歸來,這幫傢伙還能放過嗎?

光是這一路上,柳淳就不知道遇到了多少磕頭下跪的……

這靖難的秋風之下,落葉凋零,人心離散,就連皇宮,也保不住了。

“陛下!”

錦衣衛大都督吳華提着一口染血的繡春刀,立在朱允炆的面前,他咬着牙道:“臣已經手刃了老賊方孝孺。”

朱允炆重重吸了口氣,哪怕到了現在,他也不相信,方孝孺會背叛自己。

“吳卿,你是不是弄錯了,方孝孺真的背叛了朕?”

吳華都要哭了,“陛下,臣安排在方孝孺身邊的人密報,說是方孝孺曾經見過一個叫楊士奇的翰林……此人當初在長沙遊學,是被柳淳提拔進京的。這幾年都是方孝孺庇護,此人才沒有被揪出來。方孝孺慫恿陛下,殺衍聖公,殺世家大族,死守京城,就是想拖着所有人一起死,用鮮血染紅他們的前程!此等老賊,若是不除,陛下死無葬身之地啊!”

話說到這份上,也不由朱允炆不信,只是連方孝孺都背叛了他,他想落個什麼好下場,那也是萬萬不能了。

生有處,死有地。

身爲天子,最後還是要有一點體面的。

“吳卿,你是個大忠臣,正因爲如此,你能否滿足朕最後的要求?你把這奉天殿點燃了,讓朕一火而焚,也好過成爲階下之囚!”

“不!”吳華用力搖頭,“陛下,臣已經安排好了,陛下立刻就能出京。”

“出京?去,去哪裡?”朱允炆苦笑道:“朕還能去哪裡?”他最信任的方孝孺已經死在了吳華的手裡,朱允炆已經分不清誰是忠心,誰是奸佞。到了外面,只怕人人都想要他的命,討好新君,他還能逃去哪裡?

“去海外!臣已經安排妥當,在那裡還有三百錦衣衛,他們會保護陛下,會靜靜等待機會,只要朱棣露出破綻,陛下就可以捲土重來!”

“什麼?當真?”朱允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驚訝地張大嘴巴。吳華信心十足,“陛下放心,臣早就安排妥當了,陛下儘快換上僧袍,趕快離京。”

朱允炆一驚,“吳卿,那,那你呢?你不陪着朕一起走?”

吳華搖頭,“陛下,臣若是走了,就會露餡的,請陛下放心吧!”

不等朱允炆再問,吳華就讓手下人替朱允炆更換僧袍,同時脫下來的天子衣冠並沒有扔掉,而是交給了另一個和朱允炆年齡相貌差不多的錦衣衛,讓他穿好,冒充天子。

正在這時候,四面八方,響起殺聲,靖難大軍已經到了皇城。

“陛下勿憂,可以走排水溝渠,燕逆還顧及不到。”

朱允炆在四個護衛的保護之下,迅速逃跑。

送走了朱允炆,吳華手裡握緊了繡春刀。

“弟兄們,咱們都是錦衣衛,生前我們殺人無忌,橫行天下,人人戰慄。死,我們也要死出模樣,讓天下人知道,咱們錦衣衛,沒有孬種,全都是好漢子!”

吳華說着,舉起繡春刀。

下一秒,宮門把炸上了天,丘福、朱能、朱高煦,三人殺了進來,吳華眼睛冒光,渾身的血液沸騰。

“弟兄們,隨我赴死!”

“死!死!死!”

……最後的錦衣衛撲了上去,很快又被大軍淹沒,而此刻奉天殿燃起熊熊大火,一個身着龍袍的年輕人,投身火中,等搶救出來,已經變成了一具焦炭……

第623章 金殿問罪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529章 開始清算了第708章 四大奸佞第244章 王子犯法第379章 記仇的柳淳第637章 天子的胸襟和手段第446章 老臣風骨第24章 又來個想當爹的第372章 老朱撐不住了第66章 真香第429章 老朱遺旨的威力第165章 大明的仁政第539章 千夫所指的士大夫第135章 金盃共汝飲第817章 支棱起來的王老頭第78章 賺錢即王道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213章 救了兩條命第421章 快速發展的義軍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851章 很受寵的于謙第429章 老朱遺旨的威力第694章 不做亡國之君第754章 朱高熾惹禍了第546章 自投羅網的接盤俠第290章 藍玉的急流勇退第42章 農民和工人的差別第840章 又一個老臣走了第872章 恐怖如斯的重賞第436章 唯有殺戮而已第569章 朱棣又輸了第242章 坐而論道第320章 削藩的開始第258章 治理地方從修廁所開始第114章 大牢裡個個都是人才第434章 忠臣也會投降第573章 錦衣衛出刀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341章 貶官第268章 藍新月大戰敏敏特穆爾第621章 給你一座黃金屋第315章 初心不改第115章 大牢行第52章 給方孝孺挖個坑第863章 大明號發車,速上!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487章 柳淳,我輸了第772章 無他,太窮了第11章 柳三的珍藏第519章 亡國之君第71章 淮西勳貴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621章 給你一座黃金屋第115章 大牢行第661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第123章 出手不一般第208章 老朱的教導第284章 你還記得太子之仇嗎?第738章 不惜一切造火車第516章 山東軍圖覆滅第315章 初心不改第151章 打服一大片第784章 抓了個國王第752章 你不怕得罪輔國公嗎?第421章 快速發展的義軍第805章 填滿大牢第177章 三女搶柳郎第406章 自投羅網的練子寧第252章 藍玉的禮物第634章 十倍差距第191章 摳門的新境界第854章 公主還是村花?第799章 師徒倆的鈔能力第503章 昏君,你死定了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98章 錦衣衛的報復第788章 兩所頂尖兒學府第582章 緹騎出動天下驚第283章 皇家醫學院第296章 大義滅親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957章 太上皇威武第175章 被套路了第549章 漲!漲!漲!第97章 掉到坑裡的黃子澄第521章 豈不美哉第347章 投奔師父去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第723章 漲點俸祿真不容易第394章 朱棣的第一個勝利第348章 師父太帥了第591章 一門雙國公第256章 吏部要跪了第647章 狗一樣的練子寧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189章 信國公,過來扭屁股了第279章 六親不認的朱元璋第835章 朕爲將士擂戰鼓第480章 齊聚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