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老朱的改革決心

許家算什麼?在老朱的眼裡,或許連個屁都不是。可他們就敢兼併幾千畝的土地,手下幾百戶佃農。

若是讓他們成功打着黃觀的旗號,四處兼併,弄到上萬畝的土地,也不是難事。而且他們還能不用納賦,不用服役,甚至連他們的佃戶也不用交人丁稅!

開什麼玩笑?

一個許家就能黑掉這麼多,假如有千萬個許家,大明的江山,還不被這些螞蟻啃光了?

比許家還有勢力的,絕不在少數,眼前這幾個傢伙,就是如此!

老湯跪在了地上,戰戰兢兢道:“老臣家中只有奴僕二百七十五人,陛下若是不信,可派人查驗,多一個,老臣情願伏誅!”

朱元璋眉頭緊皺,在場的其他人也頗爲驚訝。

湯和可是信國公,陛下的發小,勳貴當中的佼佼者,他的奴僕怎麼會這麼少?

“啓奏陛下,老臣只有陛下賜的五百人,其中有二百人被逆臣李善長借走。剩下的人當中,陸續老病死去了一些,臣絕不敢欺瞞陛下,請陛下明察!”

老朱盯着湯和,微微頷首。

不愧是自己最信任的老兄弟,沒讓朕失望!

老朱親手把湯和攙起來,“你也一把年紀了,別動不動就跪啊跪的。朕還會因爲這點事情,責怪你不成?”

湯和晃着大腦袋,感動道:“陛下厚愛,老臣可不能忘恩負義,除了陛下恩賜,老臣多取了一分一毫,就把這手給剁了!陛下恩重如山,有些王八羔子不知足,殺了他們也活該!”

老朱欣然大笑,啥也別說了,還是老湯瞭解他。

看着這對君臣的樣子,柳淳暗暗感嘆,怪不得湯和能活到最後呢!這傢伙真是有兩下子,至少在討朱元璋歡心這件事情上,柳淳怕是一輩子也趕不上了。

老朱又把目光轉向了蔣瓛。

“你呢?家裡又有多少僕人?”

“沒有!”

“哦?當真沒有?”

“臣不敢欺君,的確一個沒有,臣家中只有老母和糟糠之妻,她們靠着縫補洗涮,維持家用!”蔣瓛乾脆答道。

有人或許會覺得蔣瓛在撒謊,還真不是!

他是有名的酷吏,所謂酷吏,基本上都非常清廉,如果立身不正,早就被幹掉了,根本沒有成爲酷吏的機會。

上一任指揮使毛驤就是因爲做事不小心,貪了錢財,讓人抓住了把柄,才丟了性命。

蔣瓛吸取教訓,他從來不貪不佔,大明的俸祿低,京城花銷又大,可他情願意讓老母織布,妻子刺繡,換點微薄的收入,填補家用,也絕不拿一分錢不該拿的。

要是去蔣瓛的家,就能明白一個詞……家徒四壁!

老朱問了這兩個,其實心裡都有數,他真正在乎的是柳淳!

“臭小子,你家那麼多產業,你小子豢養了多少奴僕?還不從實招來!”

柳淳無奈苦笑,“陛下,臣能說跟蔣大人一樣,一個都沒有嗎?”

蔣瓛哂笑,你跟我一樣,騙鬼吧!

“柳經歷,你知道什麼是欺君之罪嗎?”

柳淳冷笑,別以爲你是我爹的上司,小爺就會怕你!

“我的確沒有任何奴僕,手上也沒有一張賣身契!”

“不可能!”蔣瓛斷然道:“大寧冶鐵廠足有上千人,他們難道不是你的僕人嗎?”

“笑話!”柳淳搖頭道:“他們是冶鐵廠的工匠,還有人拿着冶鐵廠的股份。每個人都按照規矩,繳納丁稅,蔣大人,你覺得他們算奴僕嗎?”

這時候一直沒說話的朱標終於開口了。

“咳咳……那個,孤手裡也有鋼鐵廠的股份,孤總不算柳淳的奴僕吧?”

一句話,差點把蔣瓛懟個跟頭,他哪來的膽,跟太子叫板啊,柳淳這小子還真得太子的歡心,蔣瓛無計可施。

老朱沉吟着,瞧了瞧三位臣子。

“好,就算你們都有理,沒有佔朕的便宜。那朕問你們,像許家這樣的豪強,是多還是少?”

三個人互相看了看,異口同聲道:“多!很多!”

“那你們有什麼辦法?”

湯和想了想,試探道:“可以遷豪強到鳳陽!”

蔣瓛的主張就比較乾淨利落了。

“殺!凡是兼併田地,皆殺之!”

這倆辦法半點都不新鮮,老朱一直都在用。

可問題是,不管怎麼殺,怎麼抑制,始終都有人兼併土地,而且還愈演愈烈,就像貪官一樣,殺不乾淨!

老朱很糾結,也很無奈,他負着手,來回踱步,煩躁的腳步,煩躁的心緒……“柳淳!”老朱突然斷喝一聲,嚇得柳淳一哆嗦。

“你小子怎麼不說話?”

柳淳遲疑了一下,“臣怕陛下不悅,還是不要……”

“你少給朕裝蒜!你讓朕生氣的時候還少了?今天是朕請你們過來,坐而論道。有什麼話,全都說出來。”

柳淳吸了口氣,“陛下,若是讓臣講,應該全面檢討徵稅的辦法。”

頓了頓,發現老朱似乎沒生氣,柳淳膽子大了起來。

“歷朝歷代,都徵兩大種稅,其一是丁口稅,其二是田產稅。在立國之初,因爲奉行均田,幾乎每家都有土地,這時候徵這兩種稅,固然很容易。可一旦天下太平,百姓之間的差別就出現了。”

“有人像許家這樣,魚肉鄉里,欺壓良善,聚斂財富。也有人肯出汗,能幹活,運氣也好,漸漸有了積攢。還有人,因爲天賦好,能讀書,考取功名,可以免除賦稅徭役……總而言之,情況越來越複雜,人丁稅普遍徵收,對窮苦人很不公平。而另一方面呢,因爲免賦的存在,又造成土地兼併,這兩樣稅,都會不可避免地減少。”

“稅收少了,可國家的開支卻是與日俱增,根本減不下來,長此以往,國庫也就必然空虛……”

柳淳的這番總結,堪稱鞭辟入裡,切中要害。

但問題是,要怎麼辦才行?

“陛下,臣以爲,真正要做的是實現稅賦的公平。納稅只應該有一個標準,那就是有錢人多交稅,窮人少交稅,甚至不交稅!”

朱元璋眉頭緊皺,其他幾個人也是默然沉思,改革稅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柳淳,按你的說法,丁稅要廢掉了?”朱元璋沉吟道:“那缺口怎麼辦?虧空怎麼補?”

“陛下,其實也很簡單,從商稅下手,以臣的看法,可以用十年時間,逐步廢除人丁稅,與此同時,分批加徵商稅。在保證國庫充實的前提下,實現稅賦改革!”

柳淳朗聲道:“陛下,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既然是陛下的臣民,就應該繳納稅賦。可一個人並不能憑空創造財富,他必須擁有土地,或者做工買賣,才能賺錢。朝廷對單純的人丁徵稅,很容易造成稅賦的不公平。土地有產出,繳納田賦,做工賺錢,繳納所得稅,買賣做成了,收取交易稅。一句話,有資金商品的流動,才進行收稅!這樣才能讓稅賦公平!”

“陛下,臣以爲治國不能單純鋤強,還應該扶弱!”

老朱思忖道:“怎麼講?”

“改革稅賦之後,像許家這樣的,納稅就會增加許多,國庫充盈之後,每年拿出一些錢,幫助各地辦學,讓更多人有機會讀書,長見識。很多人甘心成爲佃戶,充當別人的奴僕,說到底,一是生活所迫,再有,也是他們見識淺薄,只貪圖一時填飽肚子,絲毫沒有想過以後,失去了戶口,變成了奴僕,便要世世代代,受人支配,永遠無法改變命運,過上好日子。”

老朱若有所思。

的確,免賦免役,兼併土地,這是歷代都存在的弊端。他辛辛苦苦打造的大明朝,整個財稅體系,歷經二十多年,也不可避免出現了漏洞。

現在朱元璋最恨的人就是掛在城外的李善長!

或許當年有柳淳這樣的人才在身邊,他制定稅收的時候,會考慮更長遠,制定的辦法更周密。

奈何,他身邊只有個私信作祟的李善長!把他剝皮楦草,算是便宜了!

朱元璋切齒咬牙,恨不得李善長活過來,再扒一次皮!很多東西施行了二十年,想要重新調整,已經不容易了。但好在朱元璋是個超級勤奮的皇帝,而且他又有老黃牛的精神,恨不得把兒孫後代的活兒都給幹完了。

“改,一定要改!”

老朱定了調子。

柳淳鬆了口氣,可哪裡知道,老朱的下一句話,讓他又鬱悶了。

“但要從哪裡下手,朕一時還沒有想好!柳淳,這事情既然是你提出來的,那你就給朕上個條陳吧!”

第684章 朕發財了第172章 朕的內帑有希望了第876章 人口過億第236章 柳淳的反殺第178章 想要上天的瘋子第486章 朵顏三衛是我的人第20章 吃是戰鬥力的保證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630章 微笑着面對它第753章 誰讓你姓藍了?第510章 那是我的學生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179章 豬要上天了第31章 藍玉和他的乾兒子們第308章 兇猛的繡春刀第310章 事情鬧大了第878章 最倒黴的國舅爺第559章 書中真有黃金屋第628章 請誅楚王第396章 京城的棄官潮第874章 道衍的最後一計第65章 媒婆和獵頭公司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461章 兇猛的藍玉第488章 臭弟弟不聽話第27章 二十年前的姻緣第452章 罪己詔第27章 二十年前的姻緣第776章 大方的師孃第299章 我是言官,風聞言事第426章 朱元璋最後的養子第173章 救駕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來了第301章 你們以爲朕殺不動了嗎?第262章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第156章 搶着送禮的徐藍兩家第355章 吏部天官都不要了第751章 我是輔國公的親戚第817章 支棱起來的王老頭第287章 表哥沒好下場第555章 驚世著作第224章 挖出來的真理第102章 一羣吃瓜羣衆第601章 捷報!捷報!第68章 虎父犬子第6章 初次相逢第28章 給老爹說媒第766章 士大夫的新出路第235章 插標賣首爾第652章 飛起來的朱高煦那啥……發個單章,說明下啊第183章 天子賜福第109章 拿東廠嚇死你第248章 朱標的疑問第891章 紅臉長髯偃月刀第298章 再次響起的登聞鼓第670章 太師殺大汗第673章 藍玉老矣,尚能飯否?第536章 天上掉餡餅第863章 大明號發車,速上!第439章 反攻第13章 做一個耕田的人第215章 太子之師第445章 柳淳,你藏不住了!第282章 老朱也有稿費了第96章 探花郎也纏足了第244章 王子犯法第205章 都閃開,我要賠錢了第512章 燕王有大軍五百萬第611章 柳淳也是個官僚第518章 金陵,金陵第469章 京城兵變第478章 大團圓第183章 天子賜福第48章 朱元璋的考題第137章 朱元璋的小金庫第310章 事情鬧大了第460章 我太難了第86章 兇猛的大元勇士第821章 朱棣的剋星第346章 聰明的藍新月第407章 大獲全勝的朱棣第282章 老朱也有稿費了第289章 賠了侄子又折兵第258章 治理地方從修廁所開始第404章 一個人的爲師之道第235章 插標賣首爾第106章 當世文宗第444章 酣暢淋漓的一刀第955章 原料基地第219章 向老朱彙報戰果第393章 奉天靖難的開始第528章 大封功臣第214章 太子的再教育第561章 柳淳的寶庫第850章 于謙下詔獄了第310章 事情鬧大了第306章 揪出一條大魚第293章 朱元璋要造福家鄉第385章 帝王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