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史上最金貴的父子談話

李承乾一入暖春閣中,見着父皇李世民正伏在龍案之上,批閱着奏摺。

此時李世民已下了朝,卸掉了天子專屬的翼善冠,換上了平日裡所穿戴的,較爲輕便的通天冠,不過那身明黃龍袍還依舊沒有換下,平添幾分威儀,令李承乾的敬畏之心再次升騰幾許。

金線織成的五爪金龍繞滿龍袍之上,龍頭所在的位置就在龍袍的胸口之處。

李世民聽着李承乾的腳步聲,將手中的硃砂筆擱置在筆洗之上,稍稍擡起了身子。恰恰正好,龍頭之上的那對龍眼怒目圓睜,與李承乾對個正着。

眼神睥睨,氣勢凌厲,令李承乾望而生畏。

旋即,止住了腳步,衝李世民拱手鞠躬,喊道:“兒,兒臣見過父皇!”

李二陛下哪裡會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竟然會讓自己龍袍上那雙龍眼給瞪得心虛,不然非得氣死。

這哪裡是老子英雄兒好漢啊?簡直就是老子英雄兒混蛋嘛!

如今貞觀四年,李世民登基的第四個年頭,坐了四年江山的他不僅富有天下,萬邦拜服,而且正值壯年,此時也不過三十一二歲許。

三十二歲的李世民,與十三歲的李承乾倒是應了子生父相這句老話。

爺倆的模樣就跟一個模子裡刻出來一般,不過相比於李承乾的英俊,李世民的臉上多了幾分剛毅,多了幾分威嚴,多了幾分成熟與穩重。

而且下顎留着幾縷墨黑虯鬚,配合着他那張近乎中年帥哥的臉蛋,更添了幾分殺伐與果斷。

李世民放下手中筆之後,唔了一聲算是迴應了李承乾,然後居高臨下,問着龍案之下的李承乾道:“承乾,此時黃昏已過,天色近黑,你匆匆入宮見朕,可是有何要事?”

李承乾道:“就是好久未見父皇,想念父皇了。”

這話一出,果真戳中了李二陛下的心坎坎,臉上頓時浮現出笑意,頗爲滿地地衝李承乾點了一頭,輕聲唸了一個好字。

正如世人所知,經歷過玄武門的手足相殘,又經歷過入宮逼宮父親李淵退位的他,如今對待孝道,對待親情,身爲看重。

李世民的臉上現在盡是舔犢之情,滿意李承乾這番得體的應答之餘,也不忘提醒道:“你不能光看父皇啊,你母后時常在父皇耳邊唸叨着你,你有時間也要多抽空陪陪她纔是。”

李承乾又是低頭躬身回道:“兒臣謹記父皇訓示,以後一定會多多進宮陪伴母后。”

“甚好,大善!”

李世民聽罷,再次不吝讚賞地誇獎了一句李承乾,果真如內常侍平四所提醒的一樣,皇帝今天的心情不錯。

正當李承乾心中美滋滋之餘,突然李世民話鋒一轉,語氣頗爲耐人尋味地說道:“說說吧,你今天進宮見朕,除了想念朕看望朕之外,還有何事?”

“啊?”

李承乾陡然臉色大變,彷彿有種被人窺透心中一切的倉惶。

不過他此時正低着頭,李世民看不到他此時臉上的神色。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心道,鎮定鎮定,不怕不怕。

徐徐恢復神色之後,緩緩擡頭看着李世民,輕聲問道:“父皇,聽說您正準備封賞擒拿頡利可汗的首功之臣,西川小都護郭業?”

唔?

李世民顯然對李承乾突然提起這個話題,感到很是意外。

不過很快他便若有所思地點頭呢喃道:“你怎會關注一個小小的六品武勳驍騎尉?哦,朕想起來了,朕聽你母后提起過,你曾央求她派出宮中太醫前往蜀中隴西爲郭業之父診病。怎得?你與他認識,乃是摯友不成?”

“不不不”

李承乾聽着李世民的話,差點沒把魂給嚇丟了,誰跟那混賬東西是摯友,那小子過些日子就是坨大便了,誰沾上他準要迎風臭幾裡。

連說三個不字之後,李承乾趕忙解釋道:“父皇與母后誤會了,兒臣與他不認識,更談不上乃是摯友。兒臣之所以央求太后派遣太醫入蜀中,那是因爲聽聞郭業之父病危,想替父皇體恤體恤臣工,這才求了母后。”

李世民聞言,哦了一聲,低吟了一句令李承乾晦澀難懂之話,道:“你倒是想得周全!”

李承乾無暇去琢磨父皇的這句話,急急按着太子詹事李綱所教的話說道:“不過兒臣派人護送宮中太醫入蜀中之後,卻又聽聞了郭業的一些事。又恰巧聽說父皇要封賞郭業,因此,兒臣覺得很有必要,且必須第一時間將郭業在隴西的所作所爲據實稟報父皇。好讓父皇做出一個明智地判斷。”

“郭業在隴西的所作所爲?”

李世民反問了一句,饒有興趣地說道:“說與朕聽聽。”

“喏!”

李承乾應了一聲之後,便緩緩按着太子舍人範植從隴西發來的急件內容說了起來。

從郭老憨病逝,到郭業丁憂守孝,到郭業罔顧禮法不顧孝義,要在丁憂守孝期間納妾之事,逐一說了出來。

一邊說着,他一邊小心觀察着自己皇帝老子的臉色,果然,陰沉又陰鬱,如暴雨瀕臨之初,烏雲蓋頂黑壓壓。

講完最後一個字之後,李承乾心中頓時鬆垮了下來,說出這番話,將郭業的醜事道了個乾乾淨淨,總算是在父皇面前撇清了自己與之的關係,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他的立場便是,如此罔顧孝道之人,就是個人渣,不值得父皇的青睞,不值得朝廷的封賞。

至少,父皇不會認爲自己與郭業這個大不孝之人有瓜葛了吧?

“講完了?”

李世民臉上陰沉若斯,卻沒有發怒,僅僅反問了一句。

李承乾心中儘管詫異父皇爲何沒有痛斥郭業的行徑,但還是本分地應了一聲:“稟報父皇,兒臣講完了。”

李世民點點頭,說道:“嗯,知道了。沒別的事,你先退下吧!”

“啊?父皇……”

李承乾驚呼一聲,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費盡脣舌說了這麼多話,父皇竟然下了逐客令。

李世民沒有理會李承乾的詫異,又交代了一聲:“對了,過幾天便是你祖父的壽宴,朕希望你與衛王,蜀王等孫輩在你祖父面前好好表現一番,不要讓朕失望。”

“啊?”

李承乾又是一聲驚呼,他真心無法理解父皇的思維跳躍,竟然如此厲害,愣是打得他莫名其妙,找不到東西南北。

可偏偏就是故意繞開了郭業這個茬兒,難道父皇不信我說的話?

李承乾心中忐忑了一下,想想又不對,如果父皇不信的話,怎麼又會一臉的陰鬱呢?剛纔好幾次,還看見若隱若現的怒容浮現在父皇的臉上。

到底是怎麼回事?

就在李承乾呆呆傻傻,發怔站在原地之時,李世民突然有些意興闌珊地揮揮手,再次下了逐客令道:“下去吧,順便去你母后的宮中,看望一下她吧!”

“嗯,是,兒臣知道了!”

李承乾見着父皇下了第二次逐客令,哪裡還敢停留,儘管一腦袋的漿糊,滿心的疑惑與不解。

不過還是拱手躬身,道:“兒臣告退,兒臣這就去看望母后!”

言罷,步步後退,徐徐退出了暖春閣。

吱呀……砰!

門口兩名內侍小黃門再次將暖春閣的房門關了起來。

李世民雙手負背,站於暖春閣的龍案邊上,微微揚起頭顱,自言自語道:“朕這兒子啊,聰慧是聰慧,就好耍點小聰明!”

嘆罷,突然

面向暖春閣中擺在右手邊不遠處的一座木雕屏風,問道:“聽,你也聽完了,看,你也看完了,說說吧,朕這兒子將來是否能承擔得起大唐的江山與社稷?”

木雕屏風處,丁點動靜也沒有。

李世民繼續道:“還有,郭業此子朕屢次聽你提及過,承乾這番話看來不假,你也來評價評價郭業此番行徑吧。”

木雕屏風處,還是丁點動靜都沒有。

李世民突然氣急發笑,咒罵道:“虞卿,你個老狐狸,別跟朕耍滑頭,一把年紀還玩裝聾作啞的臭把戲?”

“撲哧,嘿嘿……”

木雕屏風的後面,陡然傳來一聲蒼老的乾笑之聲,笑中頗有些無奈與不情願。

“速速,給朕滾出來,虞世南!“

這下,

李二陛下可真格兒發飆了!

第1490章 老實人耍滑頭第854章 人渣聚會第639章 離開長安第654章 今晚,我爲卿狂第567章 李逵還是李鬼第230章 爲榮譽而戰第1606章 來龍去脈第735章 此人是把雙刃劍第1156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129章 面首第1879章 書迷第1483章 惡道秦英第84章 逛滿月樓第564章 戰與不戰第1148章 洗地黨第1624章 千夫所指第1311章 民族大融合第586章 格爾木城保衛戰(二)第650章 吳秀秀的約法三章第1714章 重做馮婦第584章 貞娘心,我懂!第1307章 攻莊趣事第1797章 小挫第752章 揚州張家第2000章 亮明身份第824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598章 不如放進來打第1586章 讓歷史迴歸正軌第51章 初進滿月樓第1255章 伏屍百萬骷髏山第857章 來長安的真正任務第1009章 太子承乾歸來第1281章 拔劍斬仇人第1010章 循循漸進第1650章 驚變第1773章 價高者得(上)第1920章 決戰木葉山之巔第1091章 借鑑赤壁之戰第2247章 永徽紀事之百濟悲歌第1233章 再見拉迦室利第789章 以忠義之名第26章 攻,劉家!第1167章 崔明珠使節城前痛罵末葉鞨第1092章 火流星第1664章 更高的追求第780章 又牽扯出大事件來第675章 帝王心術,馭下之道第1734章 三搜大德廟(上)第1203章 噩耗第976章 喜憂參半第1719章 挖坑給誰跳?第1687章 加碼長安令第1620章 變起倉促第1909章 又一個真相第575章 下一站,格爾木第326章 恰似長安有客來第2236章 張弼立功了?第2055章 穿鑿附會第316章 奶球,又幹上了。第635章 都是麻稈打狼兩頭怕第249章 惜英雄,重英雄第764章 轉移戰場第1451章 三份聖旨(下)第1945章 前倨後恭第1634章 班門弄斧第1273章 早知今日第1659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437章 合作無間第1123章 拜府第89章 刁德貴的靠山第1524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1311章 民族大融合第164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833章 郭小哥馴馬記第460章 敢欺我大唐無狗乎?第226章 強攻阿里土城第1354章 走進科學第318章 攪局第873章 再見高士廉第175章 英雄大會之偶遇俏佳人第2006章 烈火烹油第1148章 洗地黨第2018章 惡客登門第80章 訛的就是你第6章 近鄉情怯第1098章 袁天罡的條件第487章 一樁隱秘第383章 擦屁股第774章 犯二的高句麗棒子 四千字大章第1067章 及時雨第1740章 收回成命第1210章 法會儀式第130章 保衛戰之收官第921章 籌劃準備第506章 意外的消息第997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1205章 葛丹第892章 李淳風口述秘聞第449章 中書舍人馬元舉第1979章 妾之將死,其意如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