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戰爭準備

在索加城建設的時候,中央運河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恩德貝萊人被組織起來,拆分爲兩組對運河進行挖掘。加上同時期馬拉維湖工業區和北方工業帶的建設,東非王國東部都在飛速發展中。

而在這些工程開工的時候,津巴布韋地區的軍隊已經開始展開軍事訓練,訓練主要針對如何在野外抓捕流竄的布爾人。

“面對王國的優勢兵力和強大火力,布爾人不可能直愣愣的和我們進行正面對抗,那他們一定會像蟑螂一樣,爬滿陰暗的角落,可能在任何地方,突然對你們出手,這個時候,你的敵人就已經不是那種拿着長矛的落後土著,而是有一定軍事經驗,並且同樣掌握熱武器的布爾人,如果我們遇到這種打法的布爾人,應該怎麼應對?”

隨着教官的詢問,下面的士兵們開始議論起來,對於游擊戰,實際上不少人都見識過,不過之前都是土著這麼幹,戰術很有效,但是沒有先進武器基本等於送死,面對土著的偷襲,往往東非士兵可以從容的應對。

而會使用游擊戰術的土著,已經是非洲大區內比較有頭腦的了,更多土著稀裡糊塗就敗給了東非,或者說根本就組織不起來和東非對抗。武器上的差距過大,讓一般土著提不起反抗的念頭來。

“首先,是分割包圍,游擊戰,游擊戰,四處遊擊的戰法,所以要把敵人限制在一定區域內,讓他們無法四處遊擊。

其次,要切斷布爾人之間的聯絡,保證轄區內布爾士兵無法從布爾人村莊裡獲得任何補給,掐斷其糧食水源等供應,這樣其就無法在野外生存。

最後要謹記窮寇莫追,不要上了布爾人的當,小心被埋伏,我們只要固守居民點,同時定期對轄區內的進行掃蕩,那布爾人士兵的最後生存空間也將消失殆盡。”

這基本上就是東非的作戰計劃,迅速出兵,奪取布爾人的城市和村落,然後應對漏網之魚的反擊。

布爾人建立的德蘭士瓦共和國比較特殊,所以東非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接管其國家政權,這就對東非王國軍隊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首先,必須有詳細的地圖,給軍隊指路,對此東非王國通過僞裝成德意志商人或者探險隊從東部進入布爾人的居住地,對德蘭士瓦共和國進行詳細的探索,每到一處就對地圖進行補充。

這些圖紙再從海上運回東非王國,由黑興根軍事學院進行編制,將上面情報彙總,統一到軍事地圖上,將德蘭士瓦的地形,河流,森林,沼澤等標註出來。

同時對德蘭士瓦共和國的所有城市,村鎮在地圖上繪製其具有可行性的路線,只要東非王國的軍事長官,按照地圖上的指示行軍,就可以在極短時間內佔領德蘭士瓦共和國全境。

不過前提是布爾人不會反抗,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東非王國搞一個出其不意,但是德蘭士瓦共和國的縱深對於東非軍隊來說也算比較大。

“在應對布爾人的時候,同時要小心域外國家,包括奧蘭治自由邦和英國開普敦殖民地趁火打劫,我們的人必須要反應迅速,在一個多月內拿下德蘭士瓦共和國全境,這樣等消息傳回開普敦,英國人也拿我們沒有任何辦法。至於是不是有效佔領,那無所謂,我們只需要讓英國人知道,東非王國已經吞併了德蘭士瓦共和國就可以了。”

針對德蘭士瓦共和國的行動,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做到,這就對東非軍隊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爲了提升士兵的體能,開始提升軍隊伙食,加大訓練量,保證每天部隊能夠行軍四十公里以上。

從德蘭士瓦共和國最南到最北端,直線距離大約是五百公里,只要東非軍隊能達到平時訓練的量,那麼在一個月內從德蘭士瓦共和國北部進攻到德蘭士瓦共和國南部就是可以完成的。

對於布爾人的態度,東非王國的決定是擇其善者而留之,其不善者而棄之。德蘭士瓦共和國南面還有一個奧蘭治自由邦,可以讓不滿東非統治的布爾人選擇。

實際上如今的德蘭士瓦共和國本身窮的叮噹響,德蘭士瓦共和國氣候乾旱炎熱,土地貧瘠,布爾人只能靠經營牧場爲生,這倒是布爾人祖祖輩輩養家餬口的營生,但是免不了經濟結構單一、經濟基礎薄弱的種種弊端。

這個國家沒有一座現代工業企業,也沒有建成一英寸鐵路。在1866年,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全年財政總收入才66000英鎊,布爾人的國庫存款只有九先令十二個便士,還不到一英鎊。

而德蘭士瓦共和國作爲一個國家之所以能夠繼續存在,就是抱團,政府規定,凡是德蘭士瓦男性公民年滿十六歲,就可以向國家申請分配土地2400公頃作爲回報。這些布爾人需要向國家交糧納稅,戰時要當兵爲國征戰。土地意味着牧場,征服更多的土地,意味着更多的牧場,於是布爾人就與境內外的黑人部落征戰不斷。

布爾人最大的敵人就是黑人祖魯王國。祖魯人跟布爾人在血河之戰中結下了血海深仇。但祖魯人可不同於一般的黑人土著部落,祖魯人不但是勇敢善戰的戰士,在組織結構上也超越了原始部落的形態,建立起自己的王國,可以搞大兵團作戰。

東非之前消滅的恩德貝萊人政權就是祖魯人的一支,其能力在東非遇到的所有土著中確實可圈可點。祖魯人最狡猾的地方還在於他們善於使用外交手段,利用布爾人和英國人的矛盾,挑撥離間,恩德貝萊人能從布爾人手裡搞到支援也是如此。

但是,德蘭士瓦共和國現在已經是大難臨頭而不自知,東非可不像英國人,英國人獲得殖民地,最擅長欺騙戰術(1876年德蘭士瓦共和國加入英國就是被忽悠的),而東非王國和普魯士蠻子一樣向來主張武力。

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79章 閒談第525章 血清第71章 海底電纜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494章 假情報第402章 妥協第24章 籌措資金第1章 穿越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726章 深入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215章 交涉第9章 接觸戰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564章 貴人第191章 青檸第137章 補丁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136章 道路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88章 衝突升級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546章 許可第164章 肉類第110章 數據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713章 不畏戰第447章 趣談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299章 預判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361章 k001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77章 “貨物”到港第752章 軟柿子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182章 抉擇第566章 比較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616章 行蹤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658章 方針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318章 朱壩鎮第49章 疾病防控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62章 激戰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77章 “貨物”到港第383章 引入第76章 應許之地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618章 良知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79章 閒談第84章 消息第64章 一日政治第290章 長絨棉第545章 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