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節 翻舊賬的殺傷力

“英國之區區三島,非甚廣大,然人莫不知其國力膨脹日加者,以其得印度之大陸,爲母國之大市場,世界列強始莫能與爭。日本之發展已盡,殆無迴旋之餘地,中國則地大物博,尚未開發。今日本如英國之於印度,無設兵置守之勞費,而得中國之大市場,利且倍之,所謂一躍而爲世界之首雄者此也。”

“先生,先生,這文鄒鄒的說的是什麼意思啊?您能給解釋一下嗎。”看着報紙上的頭版登出這麼一份信來,這些平日裡以騎黃魚車送人拉貨的車伕們有些好奇。雖然都受過初小教育,勉強會認識幾百個字,能說兩句洋涇浜英語,招攬大鼻子們的生意,可是這半文半白的還是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恰好一位教書先生模樣的青年在一邊等電車,幾個人也顧不上等活了,湊過去請教。

“這段話就是說,中國可以提供給日本比印度這塊殖民地之於英國更廉價和利益更大的作用。具體說來是內政、外交、軍事、實業、司法等等均靠日本幫助,且"可開放中國全國之市場,以惠日本之工商,日本不啻獨佔貿易上之利益……日本製造品銷入中國者免稅,中國原料輸入日本者亦免稅。中國對日本,可以起到比印度之於英國更大的作用。”青年書生也算有耐心,拿通俗的話講了兩句。可把一衆車伕給氣壞了。

“娘希匹的,那個小赤佬在這裡賣屁股,這是人話嗎?”一個奉化的車伕已經罵上了,旁邊的車伕拉住激動的同伴“莫要急躁,小日本都投降了。哎,勞你大駕,先生,這下面的您也給咱們念來聽聽吧。”

“夫惟民黨握中國之政柄,而後中國始有治安可言也。"民黨"抱有主義,爲求其之必達,生死以之……民黨之志一日不伸,即中國一日不能安。日本若能助革命黨,則有大利”,書生繼續讀到:“中國之革命黨事前無一強國以爲助,其希望亦難達到。助一國之民黨,而顛覆其政府,非國際上之常例。然古今惟非常之人,乃能爲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竊意閣下乃非常之人物,今遇非常之機會,正閣下大煥其經綸之日也。”

“這段是寫信人在稱讚幫助他們革命黨的日本內閣首相大隈重信,大體意思是中國*革命黨不成功就是沒有外國勢力來當靠山,如果日本能來當這個靠山,他們革命黨成功之後,定有厚報。雖然國際上不承認幫助一國的在野黨推翻現政權是合適的行爲,但是大隈重信首相是非常人物,如同太陽一樣崇高,一定不會受到這種俗規的侷限。”

“賣國還賣出太陽來了,這是哪家報社,這種腌臢文字也敢登出來,咱們今天去砸了那個鳥報去,也好出出這口惡氣。”一位蘇北的車伕一把拽開胸口的對襟大褂,氣呼呼的要去找報社算賬。

“這報社是在揭露某些人的賣國行徑,讓大家認清楚他們的真面目,怎麼能說是報社的錯呢。要說不是東西的也得找那個寫這封信的人算賬。不過他可住的遠啊。”那個書生也是一臉的氣憤不過還是攔住了衆位車伕,不然這個小報可就要遭無妄之災了。

“遠?還能到了寶山不成。龜兒子就是藏到山洞洞裡也給他掏出來。”

“比寶山遠啊。”那個書生長嘆一聲“想我當年還曾經離家出走,想着投奔革命黨在他

麾下浴血沙場,真要成了,我還不得冤死啊。”

“是哪一個寫的嗎?先生您指點一下啊。”

“喏,這裡,底下籤押的就是他的化名“山中客”,也就是咱們的第一任大總統喬夫在日本的化名。”

“啊?!”車伕們傻眼了,是有點遠,此時喬夫還在南京鐘山高臥呢,可誰敢去砸首任大總統的陵寢啊?

在革命黨企圖武力解決當時的六省自治政府的時候,要錢沒錢,要槍沒槍,喬夫、黃克敵等人花錢是專家,賺錢可不是行家啊。其實南京政府成立後,這個白手起家的政權立即陷入財政危機當中。時任總統府秘書長的胡展堂後來回憶說:“有一次,江蘇督軍程德全派專使來,說軍餉奇缺,要求撥給二十萬元。喬先生批示撥給二十萬。但等我拿着批條到財政部時,庫中僅存十洋。”據當時的實業部長張謇估算,要維持南京臨時政府的正常運轉,每年至少需銀一億兩。喬夫在致章太炎信中說:“(南京軍隊)每日到陸軍部取餉者數十起”,“年內無巨宗之收入,將且立碚”。對於南京臨時政府來說,當務之急就是籌錢,有了錢,政府才能正常運轉,軍餉才能充足,與吳宸軒叫板纔有資格,北伐纔有可能,共和才能固本。但是,國際上對這個剛成立的政府還並未充分信任,想拉“國際贊助”談何容易!革命黨領袖喬夫和黃克敵都曾在日本呆過,與日本商界政界多有聯絡,此時,很自然地想得到日本人的資助。而且,喬夫堅信,日本人與中國人同文同種,同處亞洲,有過被西方列強欺負的同共苦難,可謂同病相憐、利害相關,崛起之後的日本會幫助中國革命。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日本人不可能無條件地資助,喬夫就開出了“租讓滿洲”這一令日本人垂涎的交換條件。

其實在對日借款這個問題上,革命黨還是劃分了兩派。以黃克敵爲代表的一派提出,在此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應該“一致禦侮”,反對假借外力解決內政,要“先國家而後政治,先政治而後黨派”。而以喬夫爲代表的另一派則認爲這是千載難逢之機遇,主動向日本示好示利,慷慨出賣國家主權。喬夫爲了求得日本支持革命黨反對吳宸軒,曾經打算“租讓滿洲”給日本,這事情在黨內拿出來討論也不是一次兩次,根本就是公開的秘密。只不過,比起國防軍南下收復湖南的時候,喬夫與日本方面秘密洽談的《中日盟約》,這一次喬夫的賣國行爲卻發生在南京臨時政府組建後不久。

共和三年元月上旬,黃克敵致電日本政界元老井上馨,要求日本援助南京臨時政府。日本政界覺得這是一個藉機與南京臨時政府訂立密約,侵吞滿洲的好時機,便指使在中國的三井財閥中國事務專家森格辦理此事,森恪立即爲此奔走。2月3日,森格與喬夫在南京會談,喬夫要求日方提供一千萬借款,作爲租借滿洲的條件。會談後,森格草擬了發回日本的電報,並經由喬夫和胡展堂修改。這封電報現在收藏在日本國會圖書館,此次也一併移交給中國*政府。電文如下:中國財政窮乏,在年底(係指舊曆)以前如無一千五百萬元,即難以作戰,而革命政府亦將陷於混亂。現因漢冶萍公司之五百萬元借款業已成立,故又以招商局爲擔保,向我國郵船會社及英、德、

美國等進交涉,擬再借款一千萬元。此項借款,如在五日之內仍無實現之希望,則萬事休矣;喬、黃即可能與六省締結和議,將政權轉讓與吳。關於租借滿洲,喬夫已表應允。日本爲防止革命軍瓦解,如能在漢冶萍公司五百萬元借款之外再借與一千萬元,則喬等與六省之和議即可中止,而喬夫或黃克敵即可赴日訂立關於滿洲之密約。如借款不能到手,則軍隊大有解散之虞。南京動搖,喬夫必遭變故。故我國如有決心斷然實行滿洲之事,即請在四日之內以電報示知,續借一千萬元。如是,即可使其中止與吳宸軒之和議。

會談的具體細節在這份電報中可窺一斑,喬夫的南京臨時政府急需資金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當時革命黨人想通過獲得日本的支持與北方六省自治政府決一雌雄。事實上,喬夫回國之前,南北雙方將和議與戰備當成了首要任務,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喬夫當上臨時大總統後,組織了六路軍隊北伐,他是想“以武力掃除北京勢力”,“消除南北之異端,斬斷他日內亂禍根,樹立完全之共和政體”。但是苦於沒有經費,北伐計劃無從推進。這時,在北方六省的吳宸軒政權再次西征,把革命黨預定的山西、陝西都給弄到手裡了。雙方的矛盾激化,喬夫再次想用戰爭解決問題,並於1月29日,召開軍事會議,部署北伐事宜。與森格的會談,就是在這個情勢下進行的。但是,喬夫這樁賣國生意沒有做成。原因竟然是日本陸軍部的反對。陸軍部的人認爲,在中日、日俄兩次戰爭中,滿洲是日本人爲之拋頭顱灑熱血的地方,理所當然地佔有滿洲,不需要用錢去“租”。沒有經費,喬夫只能妥協,放棄了本來就是一場鬧劇的北伐。其實革命黨一直以來都未把東三省和蒙古地區視爲中國領土,十八星旗的寓意就是關內十八省,明裡是說漢人江山得以光復,滿人退居關外。其實他們一直把日俄虎視眈眈的東三省視爲雞肋,不敢承擔這塊燙手的山芋。時不時的還打算用這塊雞肋換點實在的玩意,或許在他們心目裡這根本就不叫賣國,要說賣也是賣的滿洲人的國,不是大漢族的國。

喬夫在不少場合表示過可以租讓滿洲給日本,並非空穴來風。不過問題是,如何年看待喬夫賣國未遂。這涉及到歷史觀的問題,就是怎麼看待歷史、歷史人物的問題,是政史分離地看,還是政史合一地看,是因人而事地看,還是因事而人地看,是臉譜化地看,還是複雜化地看,不同的史觀會有不同的結果。

不過在全國上下同慶中國在家門口第一次獲得一場戰爭的勝利的時候,當中國人面對曾經不可一世的小鬼子都可以俯視的時候,當神州百姓重新拾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時候,張南江把握時機,果斷下手。憑藉着這一手炒冷飯的功夫,居然炒出了一碗黯然銷魂飯,成功的把革命黨放在了民意民情的槍口下,翻舊賬翻出了新花樣,連多年宦海沉浮的徐菊人、熊秉三、孟洛川這三老也不得不佩服小諸葛的高妙手段。不過這麼神奇的手段對付革命黨這隻半死不活的癩皮狗確實大材小用了。其實這還不過是張南江爲他整個東昇計劃做的一個墊場演出而已,接下來的事情纔是讓後世的史學家都不得不驚歎這位首輔大臣的國士無雙的佈局。

(本章完)

第二百四十八節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四百三十一節 地獄入口東京都第五百五十六節 黯然收場倉皇望第五百五十六節 黯然收場倉皇望第五百六十六節 莫斯科戰役前奏第五百二十九節 被逼無奈向東看第五百五十八節 燈塔升起蘑菇雲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三百一十四節 西南暫安熄戰火第三百四十節 中國統治着天空第一百二十九節 說服鶴卿談合作第二百六十五節 冰城疫情急如火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五百二十八節 西線金鼓催人老第三百三十四節 平壤談判說制衡第二百九十九節 政府稅收與法酬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寫在第二次封推之前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三百二十一節 帝國雛形凌霄閣第五百零一節 圍困華沙的日子第一百八十二節 自投羅網陸子欣第四百二十七節 第一屬國的光復第三百一十五節 武器貿易換貸款第五十一節 爲煤鐵兵出兗棗第四百四十九節 一彈一星鑄脊樑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三節 收養遺孤兩姊妹第五百四十四節 聯合艦隊入險地第一百七十四節 士兵突擊有奇蹟第一百五十節 情報戰線先交鋒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四百一十三節 南海斬倭放豪氣第一百二十一節 順氣順到銷金窟第三百八十三節 國防海軍有三寶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一百五十四節 偷襲輜重凌海集第五百七十二節 敗犬扣門入中華第四百五十六節 抗震救災建家園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四百二十五節 兩軍對壘洛東江第八十二節 君子約定爲段公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二百四十五節 蔚亭歸鄉遭身殞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第六十二節 調戲魔女她乾爹第四百三十七節 足慰平生蕩寇志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一百八十七節 殺人放火在今夕第四百五十六節 抗震救災建家園第三十九節 拳匪攻打濟南府第九十一節 江浙齊魯攜手進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二百六十八節 清鄉剿匪豫東北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二百零三節 登陸大阪下馬威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五百一十一節 爭奪海峽制空權第一百四十九節 整軍備戰正規化第一百二十六節 最大臥底竟是他第五百七十九節 曾被遺忘的指針第一百零三節 詭秘風雲興亞會第五百七十六節 窮兵黷武德意志第五百二十三節 英倫爭奪陷僵局第四十五節 江浙商會商大計第四百九十三節 恐怖戰車進行曲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五百六十八節 截斷日本防禦鏈第三百五十六節 攘外安內事從權第一百八十八節 屠戮滿城驚天下第三百六十八節 一九一八的瘋狂第一百零七節 血債還須血來償第二百零八節 不歡而散保皇派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一百五十四節 偷襲輜重凌海集第六十三節 智擒日寇奏凱歌第七十六節 求和試探雜事多第二百四十節 遙控軍政大變革第五百六十八節 截斷日本防禦鏈第五百四十三節 貫通歐亞大陸橋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一百七十六節 飛兵智取奪冰城第四百四十七節 大封功臣修國史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