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 秦殤

《飛刀史評雜論》書友羣:66517937(1羣)53649265(2羣)68995168(3羣)83724298(聊天羣)

爲了您更方便的閱讀飛刀史評雜論最新章節,請記住我們的地址: 手機請登錄:

“ 秦王掃**,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啓,大略駕羣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臺。”

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對於一位曠世偉人的描述與讚歎,言詞雄壯,勢貫長虹。

秦始皇――秦帝國的開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富傳奇色彩而又雄才大略的劃時代人物。其執政早期,秉承秦國“耕戰”之國策,堅持“遠交近攻”的兼併方略,重用王翦、尉繚、李斯、蒙恬等名臣,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攻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漢族爲主體多民族的大一統王朝,結束了中原長達四百餘年的東周亂世,恢復了夏商周三代以來的大一統格局,開創了封建郡縣制政體,夯實了君主制中央集權。始皇帝在一統華夏之後,奮六世之餘烈,集七國之精華,對外北攘匈奴,開直道,築長城,橫連燕趙;南取百越,輸兵勇,通靈渠,直貫兩江,形成了現今中華版圖的雛形,定鼎了華夏文明的核心區域。同時對內推行新政,令書同文、度同制、車同軌、行同倫,爲中華文明的傳播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爲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此外,秦帝國所採用的郡縣制是一種平民制度,其軍政首腦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績軍功可上可下,可平職調動。郡縣官僚制有效的保證了平民參政議政的權利,相比分封制這種貴族政治,無疑是一大歷史進步。

然而,強大的秦帝國在始皇帝死後的短短三年就突然崩解了。其原因是複雜而多層次的:其一,秦國對外快速擴張、對內大興土木,不恤民力,造成國內民怨極重;其二,對外兼併土地,多是蠻荒之地,無法再度採用“耕戰”的方式以戰養戰,完成連續兼併戰爭,致使暴師千里國用不足;其三,對山東六國固有勢力估計不足,沒能在根除這些勢力之後再對外擴張,給對手以可乘之機,在始皇帝死後,關東六國前貴族形成合流,最終推翻了秦二世的統治;其四,秦國實行郡縣制軍功爵,依靠的是廣大平民和前奴隸的支持和擁戴,但秦二世親信奸佞趙高,使得秦國綱常盡失,賞罰失度,因秦帝國尊崇法家,以法立國,某種程度上講,也就等於是斷送了秦帝國的統治根基;其五,始皇帝崇信方士,迷戀長生久視之道,對身後事宜安排不足,在其死後使得秦帝國出現巨大的權力真空,頗有賢能的太子扶蘇不幸死於政治傾軋,趙高亂政,直接導致了秦帝國的覆滅。

第十八 濰水之戰第二十 崤之戰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三三 國演義第十二 鬼谷子第二十二 後記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二十 崤之戰第七 襦葛之戰演繹法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二 秦頌第二十二 史記第六 率先崛起第三十四 後記第十五 東方劇變第九 孫子第八 魏武揮鞭第二十二 趙盾弒主第二十 後記第十三 病榻論相第二十四三 國演義第十九六 韜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八 魏武揮鞭第十 管仲相齊第八 魏武揮鞭第二十五 弭兵之會第二十一 隆中對策第十九六 韜第二十 橫掃六合第二十 平定河北第二十三一 鳴驚人第五 羣雄逐鹿第十一 孫臏第十八 呂氏春秋第七 鉅鹿疑雲第二十一 函谷封屍第六 率先崛起第五 取勢第八 楚雄漢上解空第十九六 韜第十九 倉亭之戰第三 秦國興起第二十四三 國演義第六 商君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三 荀子第十二 南舉巴蜀第二十 崤之戰第六 北戎之戰第二十三 略第十三 車通三川說服力第三 共叔謀逆第二十八 西破強楚第十二 春秋首霸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六 絕世雙雄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十一 亂世之治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六 發機第十五 假道伐虢第十九六 韜第一 孔子第十一 長勺之戰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十七 詩經第九 齊魏爭雄第十二 春秋首霸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二三 國志第二十九 南服越人第十九十 面埋伏解空第九 項羽分封第二十二 史記第十 管仲相齊第二十九 相據合肥第十二 春秋首霸第十三 病榻論相第四三 平晉亂第五 取勢第十八 長平大戰第七 鉅鹿疑雲第一 孔子第十三 車通三川第十二 彭城之戰第二 孟子第二十九 南服越人第一 序言第七 韓非子第一 孔子第一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