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法

一個邏輯學家不需親眼見到或者聽說過大西洋或尼加拉契布,他能從一滴水上推測出它有可能存在,所以整個生活就是一條巨大的鏈條,只要見到其中的一環,整個鏈條的情況就可推想出來了。推斷和分析的科學也象其他技藝一樣,只有經過長期和耐心的鑽研才能掌握;人們雖然盡其畢生精力,也未必能夠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柯南?道爾血字的研究

自從《血字的研究》發表以來,福爾摩斯,這一英國小說家柯南?道爾筆下才華橫溢的偵探形象,便成爲了世界推理界最爲著名的風雲人物,被廣大福爾摩斯迷們狂熱地追隨。即便在今天,福爾摩斯的故事仍然被人們津津樂道,其廣博的知識和超強的推理能力着實讓人驚歎,而演繹法則是這位大偵探在推理案情時常用的招牌技法。

從邏輯學角度講,所謂演繹法或稱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是指人們以一定的反映客觀規律的理論認識爲依據,從服從該認識的已知部分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思維方法,是由一般到個別的認識方法。該方法多用於指導實踐。與之相對的歸納法或稱歸納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是指人們以一系列經驗事物或知識素材爲依據,尋找出其服從的基本規律或共同規律,並假設同類事物中的其他事物也服從這些規律,從而將這些規律作爲預測同類事物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的一種認知方法。該方法是在認識事物過程中所使用的思維方法。現代科技的進步,一方面源於人類多年來科學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也得力於演繹和歸納兩種邏輯方法的廣泛應用。

我們不難看出,演繹法實質上是一種由一般到個別的推理方法,在推理過程中,往往通過對關鍵信息的邏輯延伸,進而反推出事件的全貌。故而,整個思維過程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那麼推理者又將如何增強自己推理過程的把握度和結論的可信度呢?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推理的素材究竟有哪些。一般來講,我們人類的意識主要來源於利用固有常識對所得具體信息的加工,而根據性質不同,信息又可分爲語言文字等傳媒性信息和客觀事實等實質性信息兩大類。語言文字等傳媒性信息的特點在於蒐集渠道豐富、信息量大,但可信度較低,不能直接使用,需要進一步求證加工,這主要是因爲信息的發出者在發出信息時,並非都是爲了表達事物的客觀情況,而是藉助語言文字工具表達自身的意願、態度和主旨,以此去影響受衆,這也是人類語言的功能所在。《六祖壇經》中記載,惠能禪師對一位自以爲是僧人的修行做過這樣的評價——“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意思是說,如果人們心中迷茫,即使讀誦《法華經》,也只是被動地被經文所轉,不會增加自身修爲;如果人們已然覺悟,讀誦《法華經》,則可以駕馭經文的精神實質,通過不斷地誦讀,使自身到達更高的境界。我們分析別人的語言文字也是如此,如果只是被動地通過對方的表面信息來進行推理,那只是被動地被這些信息所轉,陷入一個個邏輯困境。多數情況下,如果你根據自己的信息,如何也無法解釋你面前的結果時,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你掌握的信息是不真實的。而如果能夠打開信息通道,多方求證,適當整合信息,並融入自身對信息的思考和理解,不斷地分析對方的種種表象,就是主動地轉動這些信息,以求得最終真相。相比較而言,我們獲得的客觀事實等實質性信息則更爲可靠,而其缺點在於此類信息只是結果,缺乏對事件過程的動態描述,信息量較小。根據兩類信息的特點,我們往往採取不同的方法加以處理和利用。因此,信息處理效果取決於:推理者能不能獲得真實而充分的基礎信息、保證信息來源的多元性以及信息間的相互印證,能不能以一個置身事外的超然心態去進行客觀而深入地分析。

衆所周知,人類社會中的一切事情都離不開人的參與,故而,在事件的推理演繹過程中,我們除了邏輯推斷之外,還需要綜合運用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知識,對當事人的心理活動加以揣摩。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備受人們關注,該學科中的一些經典結論確實能夠讓人們對人類的思維活動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和掌握,具有積極的實踐意義。然而,有些所謂的聰明人喜歡通過人們的面部表情、細微動作,管窺蠡測大作判斷,希望能夠成爲先知,洞查一切。殊不知,心理學的研究結論都是蓋然性的,不是絕對的反映,在我們對事情的來龍去脈有較好的瞭解時,它才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推斷作用。如果脫離了大環境,單憑這個進行決策,其實用價值真的是低得可憐。社會學方面,對一個民族的認識絕不可以脫離它的歷史文化和生存環境,對人亦復如是。作爲社會的一員,一個人的職責權限、社會地位、家庭背景、經濟基礎決定着他的立場與視角,對於其內心動向和決策產生均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種作用是我們進行推理演繹時所不可忽視的。

此外,與很多工作一樣,邏輯演繹法也不僅僅是一個依賴主觀分析的被動過程,推理者在分析的同時,亦可以通過簡單的接觸或試探,進一步瞭解實際情況或者對自己已有的判斷進行驗證,從而修正先前分析造成的主觀偏差。北宋理學家程顥的名句“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講的就是,在靜態時是很難看到事物的本質的,故而考慮問題,應該顧及有形、無形兩個方面,着重於對於變化的觀察,才能夠切中要害,體會實質。所謂變化,包括事物運動發展的速度、加速度、頻率、頻次、基數變化、拐點等等。這種分析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舉例來說,人們在分析工作情況時有個誤區,喜歡使用百分率,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因爲它所能表達的信息量實在太少,容易給人造成假象。個人覺得,相比較而言,分數比百分數要好得多,也不要搞約分,用繁分數最好。分子是成功數,代表成功案例數;分母是總數,代表工作量;比值就是成功率。如果分母太小,說明工作並不飽滿或者單項任務工作量過大,酌情提高個人工作效力或者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如果分子太小,那麼我們就從成功的案例入手,解析成功率低的原因,提高日後工作的效率;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不大,那麼我們就從失敗的案例入手,解析失敗的原因,不斷完善自己。因此,我們不僅僅是在做形勢分析或案例覆盤時要從動態入手,而且要善於通過主動試探,有目的地激發對方的運動,從而窺見事物的端倪,將靜止的東西看得運動起來,將運動的東西看出來層次來。分析與試探是進行推理或預判的兩種重要手段,就如同“學”和“問”一樣,是一個彼此促進的過程,也是主觀和客觀之間的一個互補。

總而言之,演繹法是一種具有逆向性的推理方法,由簡單到複雜,由部分直至全貌。它要求使用者具有廣博的知識結構,以及對事物的常態和走勢規律的較爲深入的理解。在推理過程中,推理者應以實質性信息作爲邏輯推理的基石,整合加工所獲得的傳媒性信息,利用常理和一般性知識,綜合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分析方法,尋找各方勢力的利益匯聚點,對客觀信息逐級進行動態的邏輯延伸,對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進行推斷,從而得出合理的推理結論。我們進行推理演繹是爲了:通過現有信息的整合,對周圍環境與形勢產生有效的預判,並以此結論作爲我們日後進行策算的信息基礎。同時,任何事物和事件都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結果,演繹推理時千萬不可以一兩個信息而做斷言。因此,基於某一信息的推理,在沒有其他信息佐證和邏輯串聯的情況下,切莫孤立推進太遠,否則極易造成臆想,影響推理效果。實踐中,隨着邏輯的不斷推演,我們的思慮導向應該變得越發收斂,形成金字塔式的思維結構;倘若此時的思維結構成爲樹狀,變得極爲發散,如此就失去了現實指導意義。請記住,思維決策的現實意義在於結合所得信息,找出針對此一事件、一時中、一境界的解決方案與備選策略,而不是羅列出事件的所有可能。理想情況下,演繹推理過程的各個層面可以被形容爲一個個以實質性信息爲基礎、由邏輯和傳媒性信息串聯其中的層級網狀結構;而推理的全過程就如同建築高塔,是一個先由衆多信息組成信息面,之後逐層升級、層層遞進的過程,基層前提越是堅實,可推理的餘地就越大,可操作性越強,當然可推出的結論也更加深入和可靠,其指導實踐的作用也就愈強。

【演繹法要領】

多源互印:保證信息來源的多元性,重視信息間的相互印證。

啓利合義:揣摩對方意圖,以利益爲根本,以道義爲補充。

有無雙觀:考慮問題,顧及有形、無形兩個方面。

動中取質:着重於對於變化的觀察,體會事物的實質。

指向明確:推理的目的在於找出針對某一問題在某一條件集合下的解決方案與備選策略,而不是羅列出事件的所有可能。

層級推進:任何事物和事件都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結果,不可以一兩個信息而做斷言;基於某一信息的推理,在沒有其他信息佐證和邏輯串聯的情況下,切莫孤立推進太遠;重視信息的整合串聯,實現整體層級推進。

我們看問題一定要看透徹,要看到事物發展的多個層次和關節點,還要看到導致問題的本源所在,將自身思維形成有效匯聚,如此才能更好地指導我們的實踐。而不應使自身思維過於發散,更不是羅列出事物發展的所有可能。知道這個道理只能叫做有知識,真正做到這個纔算得上有水平。

第七 士人之望第一 序言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三 荀子第五 取勢第十 管仲相齊第九 項羽分封第十一 長勺之戰第五 北制之戰第三 謀攻第五 羣雄逐鹿第一 序第二十 平定河北第二十四三 國演義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十 漢中對策第一 孔子第五 帝國反擊第二十七 劉備入川第六 率先崛起第五 取勢第十一 亂世之治第九 齊魏爭雄第九 孫子第三三 國演義第二 帝國斜陽第三十一 臥薪嚐膽第八 定撫關中第八 定撫關中第六 發機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三十一 臥薪嚐膽第十四 周敦頤第十九 邯鄲之戰第一 序言第七 襦葛之戰第二 孟子第二十二 火燒博望第四三 平晉亂第十三 車通三川解空第十四 泓水之戰第二十二 趙盾弒主第三 荀子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二十八 西破強楚第二十四三 國演義第三十二 後記第二十 後記第二十一 函谷封屍解空第四 軍政形勢第三 沙丘變亂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二十四三 國演義第十 管仲相齊第十四 泓水之戰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十一 長勺之戰第二十四 邲之戰第二 廟算第二十二 後記第四 大澤狂飆第五 莊子第二十九 相據合肥第十三 奔襲大梁前言前言第十七 成皋相持第十六 不戰定燕第三三 國演義第三十四 後記第十 兵出函谷第十 公孫敗亡第十七 詩經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二十七 劉備入川第三三 國演義第八 魏武揮鞭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十八 濰水之戰第十九 邯鄲之戰第七 士人之望第十五 心戰井陘第八 魏武揮鞭第七 取捨第十四 周敦頤第五 羣雄逐鹿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三 謀攻第一 序第十七 官渡之戰三演繹法第二十一 函谷封屍第五 獨霸西戎第六三 家分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