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收復外蒙

在外蒙喬巴山市以東15公里的克魯倫河東岸的戰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進軍外蒙地區履行防務任務過程中,與原蒙古人民軍發生的唯一一次大規模的戰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集團軍以雷霆手段,迅速的消滅了蒙古第5騎兵師這支蒙古人民軍中最爲強悍的精銳之師和蘇聯第第9機械化步兵師駐喬巴山的重炮營。體現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不惜以任何手段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意志。東路的第第1裝甲師,內蒙武警公安1師,內蒙軍墾1師,乘勝順利的接管外蒙東部,並迅速的開進到外蒙東北部邊界履行防衛任務,做好了和“老大哥”動手的準備。

在西路,第第1機械化步兵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預備1師,兵分兩路從阿嘞泰以北地區進入外蒙西部向預定目標疾進。陸航大隊在行動開始的當晚第一時間,就機降到外蒙西部和蘇聯相交接的公路接點查幹偌爾地區以及北部和蘇聯相連接的公路接點汗赫地區,首先切斷蘇聯和外蒙西面和西北面的兩條公路,封鎖了蘇聯和外蒙的邊界。第第1機步師,新疆建設兵團預備1師,沿着外蒙西部的公路日夜兼程,以每天200多公里的速度,如期的到達了指定位置,接管了外蒙西部,全面的履行對外蒙西部和西北部邊界防務任務。

中路,第第3機械化步兵師和內蒙武警公安1師,進軍外蒙的速度最快,他們兵不血刃的佔領了和內蒙二連浩特相連的外蒙扎門烏德,之後乘火車向烏蘭巴托開進,爲了保護二連浩特至烏蘭巴托這條鐵路沿線的安全,鄧峰的遠東兵團除了動用兩架無人機對鐵路的周邊地區進行嚴密的偵查監控外,還派出了4架武裝直升機沿線巡邏。以確保這唯一的一條鐵路大動脈萬無一失。

遠東兵團所到之處,除了對屬於丹巴所領導的“迴歸派”原蒙古人民軍沒有進行繳械外,其餘的武裝力量全部繳械,拘捕了蘇軍派駐到原蒙古人民軍的軍事顧問,並對原蒙古人民軍派出了整編人員,對那些堅持的死硬分子進行了堅決的鎮壓。

第第第2機步師按計劃迅速的西進佔領呼塔格,然後轉頭向東北方向直插蘇聯和外蒙的邊界城市蘇赫巴格爾市,以包圍蘇聯紅旗遠東軍區第5第第第1騎兵旅手中接替了烏蘭巴托以北的防務。向蘇赫巴格爾市方向推進壓縮蘇軍第第第9機械化步兵師。對其進行強行繳械。

“迴歸行動”開始8個小時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遠東兵團就控制了外蒙古境內的主要戰略要地和交通要道。這是遠東兵團組織的一次典型的諸兵種合成機械化集團攻擊羣進攻的戰役。以中路爲主攻方向,東西方向配合,空降一師中心開花的戰術是十分成功的,此次行動共動用4個機械化裝甲師,1個空降師,2個武警公安師,3個生產建設兵團的後勤保障師,共10個師,兩個陸軍航空兵大隊。20多萬人,400多輛“摧毀者”坦克。500多輛“突擊者”輪式裝甲車,9000多輛各種車輛。由於進攻過快,蘇聯還沒來得及作出任何反應,外蒙被中國接管已成了既定的事實。

195第一書記丹巴宣佈獨立34年的蒙古人民共和國解散,內外蒙合併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遠東省。丹巴成爲了遠東省第一任省長,中國遠東省委副書記。外蒙迴歸是一次有重大意義的國際政治事件,標誌着中國已經開始清理歷史遺留下來的“呆賬,壞帳”;國際運動內部的裂痕已經公開化。這是否能引起一場新的世界大戰,這兩個的核大國之間是否能引起一場核戰爭,已成了世界矚目的焦點。

美國華爾街報以“中國閃電出擊外蒙,世界爲此震驚!”爲標題,驚呼道:“世界爲此震驚了!中國人毫不猶豫的推翻了國際運動的黨魁斯大林強加在他們頭上的不平等條約,閃電出擊外蒙,僅用一天的時間就佔領自1924年以來就在蘇聯卵翼下的‘蒙古人民共和國’。中國政府對外稱,這是應外蒙古人民臨時政府迴歸中國的請求,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外蒙地區履行正常的防務任務的行動。中國的這一行動徹底的粉碎了蘇聯變外蒙爲自己16個加盟共和國的企圖。

坦率的說,直到20世紀20年代,外蒙古還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然而,沙俄早在18世紀,就對外蒙古懷有領土野心,覬覦着這塊人煙稀少、天然資源豐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沙俄官方刊物曾公開聲稱,俄羅斯在外蒙古有特殊使命,戈壁沙漠是帝國遠東和東南部的天然邊界。不過,當時沙俄的侵略重點在於鯨吞整個滿洲,對外蒙古的入侵還放在次要位置。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特別是1860年清朝政府被英法聯軍打敗,沙俄乘機強迫清廷訂立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從中國割佔去大片大片的領土,並在蒙古地區攫取了許多特權。蘇聯成立以後延續了沙俄的侵略擴張的政策,打着“國際主義”的旗號,開始對外蒙進行新的擴張行動,他們實現了沙皇沒有實現的夢想。

1924年5月,在蘇聯的武力支持下,外蒙單方面宣佈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從那時起,外蒙古在蘇聯人的威逼之下,宣佈對外閉關,斷絕了同中國的一切來往,加上千裡大漠的阻隔,外蒙古境內發生了什麼,除了蘇聯人,鮮爲外面世界所瞭解,成了在蘇聯鐵幕下最爲神秘的國度......

面對中國這個日益崛起又咄咄逼人的小兄弟,蘇聯這個老大將如何應對?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英國最重要的報紙-泰晤士報,以“世界將如何面對復仇的中國”爲題,對中國收復外蒙的行動作了如下的評論“中國奪取中國全國政權以後,完全不講一個國家政權的傳承性,他們蠻不講理的把在此以前歷屆政權所簽訂的一系列對外條約,統統說成是強加在他們頭上的‘不平等的條約’並加以推翻。他們完全不顧在國際政治中,尤其是外交關係上,承認現實從實際出發這個最重要的原則和外立的事實,對和自己有着正式外交關係的蒙古人民共和國發動了武裝入侵,並在中國上海把前去參加世博會的蒙古人民共和國總理澤登巴爾逮捕,這的確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件。中國的行動也完全超出了所謂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所允許的範圍。令我們感到驚奇的是這次中國把復仇之箭射向了自己的兄弟社會主義國家和他們的老大哥俄國。陣營的俄國老大能不能象教訓匈牙利那樣教訓一下這個羽毛豐滿,時刻窺視自己老大位置的兄弟中國呢?我敢斷定在中俄之間這兩個大國之間必然會發生一場狗咬狗的廝殺.......”

從泰晤士報這篇評論中不難看出一個沒落帝國所發出的酸苦的哀鳴和幸災樂禍的卑鄙的心態。

蘇聯真理報就此也發表了評論員文章:“在5月13日,中國悍然發動了對兄弟的蒙古人民共和國的武裝侵略,這不能不讓我們懷疑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不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國家。蒙古人民共和國1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就得到了確立。1945年2月,美國、英國、蘇聯三國達成的《雅爾塔協定》,在該協定的第一條十分明確的寫道‘外蒙古的現狀須予維持,’當時中國政府也承認外蒙古的獨立。1945年10月,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曾派內政部次長雷法章到外蒙古監督全蒙古人民公決獨立的投票。參加投票的公民494074人,贊成獨立的489291人,其餘爲棄權票。也就是說明有99的外蒙古選民贊成獨立。最後,中華民國政府在1946年1月5日發佈正式公告,宣佈外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繼蘇聯之後於1949年10月16日同新中國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就是在1950年初,中國和蘇聯在談判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時,中國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地位問題也是默認的,只是爲了照顧新中國的面子,沒有在友好條約中體現出來罷了。雖然說外蒙古問題是蒙古人民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事情,我們只是第三方,但作爲一個社會主義大國,一個對國際運動負有重大責任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是不能無視這種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對另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明目張膽的侵略......我們真心的希望中國能夠以全世界無產階級利益的大局爲重,放棄那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維護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和睦和統一,共同對抗以美國爲首的帝國主義陣營的侵略擴張.......”

對於中國閃電般的接收了外蒙古,蘇聯的反應真是太慢了。

蘇軍信奉的大縱深,高速度,寬正面的大兵團機械化進攻作戰理論,這一戰役理論是建立在全面戰爭基礎之上的,因而只是適合全面戰爭和核戰爭,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屢次爆發的可控範圍的地區性衝突作戰很不協調。由於蘇軍對付局部戰役戰術理論的缺陷,蘇軍更像一個巨大但不靈活的巨人,面對中國的收復外蒙的行動有些不知所措。

斯大林死後,蘇聯國防和武裝力量,是由蘇聯,蘇聯人民代表大會,蘇聯最高蘇維埃,蘇聯國防會議和蘇聯部長會議實行領導。蘇聯國防會議是特設全權最高國防機關,對蘇聯國防實行黨政軍一元化領導。國防會議主席是當然的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由蘇共中央總書記擔任。

此時的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真的有點迷糊了。這事究竟該怎麼辦?和中國打一場全面戰爭?那不是自己說了算的事,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爲蘇聯最高權力機關,只有人代會才能決定戰爭與和平這樣重大的問題。就是自己能說了算,這仗能打嗎?在歐洲,面對着以美國爲首的帝國主義陣營虎視眈眈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亞洲,又面臨着中國這個根本沒把自己放在眼裡咄咄逼人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東歐那些社會主義國家的小兄弟們也紛紛造反,如果不是中國在這些小兄弟之間作些說服工作,恐怕社會主義陣營華約組織真的要天下大亂了,失去了華約組織,蘇聯在歐洲就失去了地緣戰略的優勢,蘇聯本土安全就很難保障;還有黨內莫洛托夫那夥混蛋竟趁國際共運混亂之際想推翻自己。這些國內外,黨內外,錯綜複雜因素交織在一起,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自己任何一點失誤都會使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哎,還是把這件事交給蘇聯國防會議討論,由人民代表大會來決定吧。

第188章 盛世華章第260章 停火第55章 總理視察三第221章 陷阱第191章 遠東工委第329章 先聲奪人第一百零九章第82章 特種兵學校(一)第11章 密談1第181章 全民公決第86章 揮師南下第19章 驗收一第158章 龍象相遇第229章 東部戰區第25章 善後處理第352章 中國的“純爺們”第182章 中緬邊界問題第144章 中國軍事機密報告第307章 海外追索第364章 軍事政變第352章 中國的“純爺們”第178章 攻佔新德里第340章 炸“魚”第285章 赫魯曉夫的家宴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282章 走向沒落第31章 飛豹出擊第232章 人肉盾牌第230章 東線出擊第195章 澤登巴爾上海之行第204章 特殊的戰鬥第241章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第104章 空中擒敵二第275章 註定要失敗的游擊戰第104章 空中擒敵二第121章 解放澎湖列島2第17章 迎接中央驗收團第157章 如此下場第12章 密談:核武器第68章 破冰之旅二三十八章 隘口血戰二第6章 重要情報第29章 敵情.友情第87章 大國政治一第233章 國恨家仇三十七章 隘口血戰一第23章 惟我彭大將軍第41章 隘口血戰(五)第189章 新的任務第156章 痛打落水狗第279章 解放軍遠東艦隊教導學校第267章 中國的建議第44章 麥克大帝第266章 中蘇高層平壤會晤第150章 珠峰下的暗流第一百一十一章第13章 密談 周邊關係1第137章 基地戀情二第251章 不朽軍魂第261章 “封疆大吏”第42章 隘口血戰(六)第121章 解放澎湖列島2第333章 查你沒商量第一百一十三章第304章 這樣擺平印尼第141章 世界流行中國製造1第308章 奪寶奇兵第34章 搗巢行動-襲擊水原第89章 大國政治三第182章 中緬邊界問題第253章 核戰危機第189章 新的任務第341章 “喬治·華盛頓”號意外沉沒第329章 先聲奪人第318章 巨龍騰飛第254章 劫持核彈第279章 解放軍遠東艦隊教導學校第189章 新的任務第165章 紅頭阿第77章 臺灣問題第25章 善後處理第68章 破冰之旅二第77章 臺灣問題第328 “華威63行動”計劃第91章 軒然大波.第143章 崛起的中國第360章 青瓦臺的除夕之夜三十七章 隘口血戰一第一百一十一章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一百四十二章第4章 軍人的責任第332章 大炮表決的結果第118章 臺灣問題兩手都要硬二第243章 進軍伯力第157章 如此下場第226章 中國最新提案第368章 衆盼所歸第157章 如此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