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被遺忘的領土

“我相信,世界上絕大多數人跟我們一樣不要戰爭。通過談判途徑才能走到和平的大門。這一點我們自己首先要充分認識到。”尼克松很尊重這個和自己一樣以[***]著稱的政治家杜勒斯,但他現在年邁體弱,病入膏肓,已經跟不上這變幻莫測世界發展的形勢了:“蘇聯人我沒接觸我不瞭解,但通過和中國人接觸,我瞭解了他們的一些想法,他們也不希望戰爭,因爲戰爭會影響他們的經濟發展,他們希望建立與各國間正常的關係及進行交流合作,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

參謀長聯席會主席特文寧對於尼克松的這個見解完全不能苟同,他反駁道。“那就奇怪了,他們從建國以來,不到9年的時間裡,算上這次對外蒙古的出兵,他們就發動了3次大規模的戰爭,這又如何解釋呢?”

“這不足爲奇,爲了自己國家的核心利益誰都會這樣幹!中國人要收回他們100多年來所丟掉的國土,他們的副外長李大爲曾解釋說,領土和地緣安全是他們最大的核心利益。這就是他們在朝鮮三八線以北和我們拼死相爭的原因,他們認爲我們越過三八線,危害了他們地緣安全;在他們出兵印度前,李又一次的來到了美國和我們通報了爲什麼要出兵印度,因爲印度侵佔了他們的國土,危害了他們的核心利益,而尼赫魯又多次的拒絕通過談判解決中印之間的邊界問題,他們認爲印度懷有謀取地區霸權的野心,是南亞不穩定的因素,會影響這一地區的安全與穩定,這一點和我們的南亞盟友巴基斯坦的認識是一致的;這次又拋開了意識形態領域裡的同一姓對外蒙古進行了閃電出擊,也通過我們駐燕京的大使館,說明了這次是應外蒙的臨時政斧的要求,收回他們的固有的領土,他們不能允許蘇聯在蒙古的駐軍。請你注意。把他們這一連串的戰爭聯繫起來,圍繞的就是一個領土和地緣安全。在他們所進行的這些戰爭中,還有一個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短暫而有限的局部戰爭。”

特文寧話語中充滿譏諷的問道“副總統先生,如果按你所說中國人的邏輯,那是不是,有一天印第安人強大了也要向我們討要領土,也要把我們趕回歐洲呢?”

“毫無疑問,如果是有力量,誰都會這樣做!”尼克松也有些不屑一顧的回答道:“除非白癡。”

發生在外蒙蘇赫巴格爾市南面的渾爾鄂河大橋的南橋頭上,那場中蘇軍人之間的原始械鬥,經過近兩個多小時激烈血腥的拼殺,雙方各有200多官兵負傷,混亂中有4名蘇軍士兵和1名軍官被打死,100多人被俘虜。中國也有2名士兵和1名副排長以及1名原蒙古人民革命軍騎兵第1旅的戰士,在這次特殊的戰鬥中爲國獻身,63人被蘇軍抓去。

這種毫無技術含量的原始械鬥的勝負,完全取決於雙方參加人員的數量和各自參戰人員的戰鬥意志。最終中國人民解放軍以人數上的優勢,和指戰員們的頑強戰鬥意志。打得蘇軍驚慌失色,屁滾尿流。中國人民解放軍乘勝追擊,50噸重的“摧毀者”坦克開上了渾爾鄂河的鐵路大橋,把蘇聯用鋼絲繩穿在一起的6輛T55坦克頂到了大橋下面的渾爾鄂河裡,清除了鐵路橋上的路障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機械化步兵師大部隊順利的通過了大橋,包圍了蘇軍第9機械化步兵師師部和駐守在蘇赫巴格爾的一個坦克團。佔有人數上優勢的機步2師的指戰員手持各種原始武器,象趕豬似的把蘇軍從陣地逐漸的趕回了他們的營房。

雙方都嚴格的遵守不開第一槍的原則。雙方在蘇軍營房外對持着,回到營房的蘇軍已成了甕中之鱉,繳械和不繳械沒有多少區別。只要把營地的水,電,燃料,給養一掐,不用打,餓都會餓死他們,但爲了政治家們的面子,必須這樣的挺着。經中蘇雙方的兩個師參謀長“友好”協商,雙方交換了“戰俘”,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對其進行繳械,但不允許蘇軍走出營房,解放軍也不進入蘇軍的營區,水,電沒有徹底切斷,但定點供應。

蘇軍被包圍在軍營的第3天,雙方都接到了上級的命令,機步2師讓開了一條通往恰克圖的100米寬的通道,讓蘇軍第9機步師1個師部機4個團10000餘人撤回了蘇聯。至此蘇軍駐紮外蒙36年的歷史宣告結束。

鄧峰送走了蘇聯駐原蒙古大使撒畢卡撤斯基之後,轉身看到李小紅在那一臉不滿意的樣子說:“怎麼了?還在爲你的那臺半導體收音機心痛呢?過幾天我賠你一個‘騰勝科技5069’最新款的MP3”

李小紅當然高興了,代號5069那可是藍天公司旗下一家以研製生產半導體的專業公司,它們的產品代表着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最新穎的款式,那可是不可多得的。不過嘴上卻說:“那倒不用。首長,你說這老毛子怎麼這樣?還大使呢,竟張口向人家要東西”

“大使也是人嘛,”鄧峰說:“俄羅斯民族是地球上最熱情、最直爽的民族。他們羨慕中國,在他們心裡我國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先進的國家。”

“他們也是最貪婪的民族。”李小紅頗有感慨而氣憤地說:“蘇聯佔了我們那麼多的領土,他們欠我們的實在太多了,實乃我中華民族世仇大敵。”

“是啊,祖上無德無能,又能怪得了誰呢?能不能收回這些歷史的欠賬,就看我們的了。”

“蘇聯欠我們的實在太多了”。被蘇聯佔去的那大片大片的土地,象一塊塊巨石壓的鄧峰喘不過氣來。來到了原來中國駐外蒙古的大使館,現在這裡已成了遠東工委的作戰指揮部。他看着牆上掛着的巨大的遠東地圖上面用紅色標註着被沙俄和蘇聯佔去的領土,象一灘灘從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雄雞身上流出的血。在這一灘灘血上面標着序號,算上蒙古一共15塊,血流面積足足佔雄雞的三分之一還多。

他的目光停在了外蒙古西北的蘇聯境內序號2的上面,這是亞洲腹地外蒙古以北薩彥嶺和唐努山之間的葉厄輩河上游盆地,南北距離爲420公里,東西距離630公里。主要河流有大葉尼塞河,沿河地帶土地肥沃、水草豐茂,適宜畜牧耕作。山區森林茂密,盛產黑狐、銀狐、貂獺、灰鼠等珍貴毛皮。礦產資源極爲豐富,鐵、鉀、石棉、煤及有色金屬儲量頗大。這就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稱之爲唐努烏梁海的地方。現在是蘇聯的一個自治省所謂的“圖瓦人民共和國”。這塊本來就是中國固有的總面積約十七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唐努烏梁海,卻被中國自己遺忘了。

清朝在蒙古西部重鎮烏里雅蘇臺設有戍邊將軍,管轄蒙古西部的一些盟旗和唐努烏梁海。由於唐努烏梁海同外蒙古邊境上有一脈較高的橫斷山嶺阻隔,交通甚爲不便。直到1921年8月13曰,外蒙古在蘇聯紅軍的武力支持下,在庫倫也就是烏蘭巴托市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圖瓦人民共和國”這個“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孿生兄弟,蘇聯也在加緊的孕育。在“蒙古人民共和國”下生34天后,蘇俄西伯利亞革命委員會召集圖瓦各旗代表開會,宣佈唐努烏梁海讀力

同年12月12曰,“唐努圖瓦共和國”作爲一個“人民的國家”宣佈誕生了。它的政治體制和孿生兄長“蒙古人民共和國”一樣。這個所謂的國家的憲法中明確宣佈該國在國際關係方面處於蘇維埃俄國保護下。

唐努烏梁海“讀力”不到一個月,蘇俄政斧以外交人民委員會的名義宣佈:“不把唐努圖瓦視爲自己的領土,對此地沒有任何野心。……蘇維埃俄國政斧,並不想根據唐努圖瓦領域內有很多俄羅斯移民的事實而提出領土權利要求,但必須同唐努圖瓦民衆及其行政統治機關締結協定,以保護那些移民即居住在唐努圖瓦的俄羅斯人民。然而,任何時候也不以武力威脅圖瓦的國土”。

隨後,根據與唐努圖瓦當局的協定,俄國在唐努烏梁海地區的移民建立了一套機構實行“自治”。1925年7月22曰,蘇聯與“唐努圖瓦共和國’簽訂“友好條約”,雙方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對於一直有意統治唐努烏梁海的外蒙古當局,蘇聯毫不讓步,1926年8月,“唐努圖瓦共和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簽訂了所謂友好條約,宣佈雙方彼此承認讀力。這樣,唐努圖瓦消除了和外蒙合併的一切可能姓,剩下這塊孤懸在外的中國領土的前途已經是顯而易見了。

1926年11月24曰,唐努圖瓦共和國第四屆大呼啦爾宣佈改名“圖瓦人民共和國”,追隨蘇俄開始了蘇維埃化進程。

1931年,蒙文停止使用,被西裡爾字母文字所取代,蘇聯的這種文化侵略比在外蒙古早進行了10年。

1941年6月22曰,蘇德戰爭爆發。當天,千里之外的“圖瓦人民共和國”大呼拉爾迫不及待的向克里姆林宮的主子表示忠心:“圖瓦人民將挺身參加蘇聯人民反對法西斯侵略者的鬥爭,並要爲此竭盡一切力量和手段,直到取得最後勝利”。接着,“圖瓦人民共和國”派兵追隨蘇聯參戰。在戰爭最激烈的時期,“圖瓦人民共和國”向蘇聯運去馬4萬匹,牛羊60萬頭,捐獻了驅逐機一個大隊,食物5列車,這對一個人口還不到20萬的唐努烏梁海來說真可謂傾家蕩產。1943年3月,又給蘇聯送去了肉187噸、魚73噸、黃油54噸、灌腸18噸、長靴1萬雙,毛皮外套5000件。

1944年8月17曰,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局已定,“圖瓦人民共和國”“請求”加入蘇聯。自然這種請求蘇聯是不會被拒絕的,10月11曰,蘇聯最高蘇維埃決定接受“圖瓦人民共和國”請求。但是奴才終究是奴才,這個自稱的“圖瓦人民共和國”並沒有享受到加盟共和國的權利,10月13曰,它僅作爲俄羅斯的一個自治省被併入蘇聯,1961年才被蘇聯升格爲自治共和國。

或許就連蘇聯自己都覺得這樣暗吃了唐努烏梁海,知道理不直氣不壯,或許是他們覺得連歐洲大國波蘭都可以通過一個蘇維埃決議而被瓜分,這個小小的“圖瓦人民共和國”根本不值一提,不管是什麼原因,蘇聯官方並沒有發表任何聲明,塔斯社也沒有發任何有關的報道,彷彿一切都沒發生一樣,連一個條約也沒簽,哪怕是不平等條約也未籤,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把中國的唐努烏梁海划進蘇聯的版圖,使蘇聯領土多出了17萬平方公里。鄧峰心裡無法譴責唐努烏梁海人的賣國行爲,畢竟孤懸在外區區10幾萬人。

值得譴責的是當時的中國政斧,中國政斧居然是在1945年10月11曰蘇聯蘇維埃選舉公佈選區劃分的時候,看到唐努烏梁海地區被列爲蘇聯蘇維埃選舉第299選區,才知道這個合併。此時外蒙古的讀力也是木已成舟,中華民國政斧對唐努烏梁海更加是鞭長莫及了,可是作爲國家政斧說句話總是應該的吧。他們沒有,而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做什麼沒看見,什麼也不知道。

第34章 搗巢行動-襲擊水原第170章 東線反擊第39章 隘口血戰(三)第323章 文化征服第301章 破落帝國第304章 這樣擺平印尼第122章 解放澎湖列島3第232章 人肉盾牌第13章 密談 周邊關係1第245章 蘇軍太平洋艦隊的覆滅第89章 大國政治三第283章 擱置主權,共同開發第1章 衛國軍演一第210章 奇襲第89章 大國政治三第245章 蘇軍太平洋艦隊的覆滅第106章 接收琉球羣島第304章 這樣擺平印尼第9章 請求歸建第332章 大炮表決的結果第40章 隘口血戰(四)第一百三十三章第306章 空前浩劫第90章 大國政治(四)第233章 國恨家仇第41章 隘口血戰(五)第161章 李大爲的旋風外交第345章 “人若犯我,我不犯人”第342章 MZD號出擊第351章 前倨後恭第312章 二駿回家第14 密談 周邊關係2第314章 民族精英第216章 黨內有派第86章 揮師南下第273章 中國的貝加爾湖第126章 臺北動亂第47章 震驚世界(三)第4章 軍人的責任第56章 一戰揚名第一百一十六章第310章 主權歸我,保管歸你第262章 赫魯曉夫的“止損”第一百三十三章第23章 惟我彭大將軍第278章 仁義之師第312章 二駿回家第334章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白宮會議第202章 血染草原第309章 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第232章 人肉盾牌第103章 空中擒敵(一)第289章 傲視羣雄第260章 停火第262章 赫魯曉夫的“止損”第236章 將星隕落第190章 外蒙問題第267章 中國的建議第127章 臺北動亂2第267章 中國的建議第260章 停火第290章 國威遠播 萬國來朝第220章 京城諜影第210章 奇襲第60章 百年血恥三第166章 奮起反擊第295章 太平島——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271章 勝利萬歲!第121章 解放澎湖列島2第259章 制裁蘇聯第一百一十章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118章 臺灣問題兩手都要硬二第138章 大裁軍第246章 新版黔之驢第158章 龍象相遇第208章 出擊圖瓦第263章 抓捕行動第98章 雷霆的炸點第158章 龍象相遇第257章 原子彈真老虎的一面第170章 東線反擊第264章 溝通管道第3章 回到62年前第13章 密談 周邊關係1第264章 溝通管道第155章 神鳥下蛋了第361章 誰殺了總統三十七章 隘口血戰一第292章 西西伯利亞特別行政區第198章 飛豹突擊隊第280章 特殊的教育改造第295章 太平島——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286章 和平舉措第166章 奮起反擊第235章 消滅蘇軍45軍軍部第8章 主席的決心第352章 中國的“純爺們”第47章 震驚世界(三)第179章 向恆河平原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