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

兩輪的手榴彈,徹底擊垮了這一批衝鋒的清軍,沒有人再敢於站起來,大家都躺在了地上,保持着裝死的狀態。

老天爺,這實在是太嚇人了,就剛剛這一波,被炸死的清軍足足有三百人之多,幾乎把整個提督營裡的敢死之士全部給炸死了,不過這也是因爲清軍之前沒有見過這種武器,以十分密集的陣型攻來,才產生了如此輝煌的戰果。

董策見到這戰果也是嚇一跳,這玩意實在是太出乎意料了,居然能起到這樣明顯的效果。這也讓董策對剩下的手榴彈更爲期待,也許這些東西能夠讓他真正堅守下來。

不過董策心裡也明白,這也就是第一次使用,出其不意之下才取得了這樣的效果,等到清軍調整完畢後,對於這種武器也會心裡有數,到時候的效果就會差上很多。

在戰爭當中,不光是復漢軍在快速學習,哪怕是清軍爲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也在不斷去成長進步,就像復漢軍的排槍效果就沒有之前那麼好了,這也是因爲清軍的自我學習,正在不斷的減少與復漢軍的裝備差距。

嚴格來說,這個年代的綠營兵還沒有完全喪失戰鬥力,經歷過平三藩之亂的湖廣綠營,雖然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但是在血脈中還殘留戰爭的記憶,因此調整起來也十分迅速,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的,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給清軍調整自己的機會。

因此,當即機會難得,董策直接下達了反衝鋒的命令,幾百名復漢軍士卒將腰間的刺刀取下,固定在槍口上,從裡面將鐵絲網搬開,便向着那些躺在地上的清軍衝去,刺刀的寒芒讓清軍士兵們不約而同縮了下脖子。

此時剩餘的幾百清軍根本無力反抗,他們的膽氣已經在剛剛的那兩輪手榴彈中被徹底摧垮了,就這麼將手裡的刀劍盾牌丟了一地,乖乖做了復漢軍的俘虜。

董策也毫不客氣,直接讓人將這些俘虜的辮子一割,然後將他們關在了鎮裡的大院子裡,並派人看管了起來。也就是說,這一波下來,清軍除了寥寥數十人逃回了本陣,其餘人都非死即降,取得了比較圓滿的勝利。

王文煥此時臉色微微有些煞白,從千里鏡裡所看到的那一幕,簡直是今生前所未見,哪怕是子母炮和威遠炮,都難以製造出那樣的血腥一幕來,而這些不戰而降的綠營士卒,也沒有讓王文煥有力氣去生氣了,他需要考慮更加嚴峻的現實,那就是這幾百人的復漢軍,他竟然完全沒有辦法了。

其實這也是集天時地利人和等多重因素的結果,如果換在一個開闊的地帶,那麼這僅僅五百復漢軍是沒辦法抵抗的,可是在這麼一個易守難攻的寶地,兩岸夾湖,讓清軍根本無法繞道攻擊,只能從一面發起進攻,再加上如今的復漢軍,在武器裝備上,已經遠遠超越了清軍,纔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恆瑞的臉色有些難看,這一次的主力本來就是湖廣提督的人馬,可是這兩陣過後,已經摺損了整整一千五百多人,而且還是最具有戰鬥力的一千五百多人。雖然明面上的清軍還有上萬人馬,可是除了兩千的旗營,剩下的八千多綠營兵的膽氣已經打沒了。

現在就算是派賞銀,也難以讓這些綠營大爺們發起新的攻勢了。這些綠營兵雖然都是爲了錢來當兵,可是這明擺着去送死的活,也沒人願意幹了。

“莫不是綠營都不敢再上了?漢人果然都是無膽鼠輩,拿着我大清的錢糧,卻不盡心盡力,養來何用?”恆瑞陰惻惻道,在他看來就算是把綠營全都打光,也不過是死的都是漢人罷了,死完了再去招一批便是。

王文煥此時卻小心翼翼道:“恆瑞大人,這綠營盡是無膽之鼠輩,怕是就算上了也只是墮朝廷的威風。下官觀八旗勇士個個都是英雄好漢,想來楚逆在八旗鐵蹄之下,也只能束手。”

恆瑞臉色一黑,心裡暗罵這王文煥果真不是個好東西,居然讓八旗兵去送死,只是前番大話已經吹噓出去了,卻又不好改口,心下便有幾分煩躁。

“王大人,此番作戰,我八旗將士雖然勇武,可畢竟地形所限,難以徹底發揮其威力。南方作戰還得需南方漢人,才能盡顯其功。”不管怎麼樣,恆瑞是萬萬不能將八旗兵給派上去的,原因很簡單,這一萬漢人就算是死絕了,對他恆瑞而言也不過只是用兵無方的評價,可若是這兩千八旗兵死上個幾百,那可就不得了了。

不光荊州本地的八旗會對恆瑞有莫大的意見,這瓜蔓連着瓜蔓的,搞不好就牽扯到了朝廷上,到時候八旗貴人隨便幾句話,他恆瑞就得去寧古塔與披甲人爲奴。

王文煥也不過是心裡有氣,故意在嘴上擠兌了兩句,讓這恆瑞別再一個勁地催着讓綠營兵去送命,這倒不是王文煥此人心腸軟了,而是他自己也明白,若是丟了太多的人命進去,這一番黑鍋可就落在他身上了,到時候是死是活那都是一張嘴的事了。

只是就這麼五百逆匪,就讓朝廷的這兩位大員愁眉不展,當下也拿不定什麼好主意,便決定先後退二里安營紮寨,冀圖對面的逆匪在大清八旗的威壓之下落荒而逃。

而此時寧渝所率領的一師大部隊一路行進,距離仙桃鎮已不足五十里路,也就是一天的行軍路程罷了,當下也是派了探子先行查看。

儘管目前復漢軍掌握的軍馬數量不多,可寧渝依然探子們都配了雙馬,這樣一來能夠大大加快傳遞信息的速度,這在戰場之上可謂是千金不換的。

到了傍晚時分,探子從仙桃鎮返回稟告大捷消息,寧渝也是沒想到董策這這一仗竟然如此順利,心裡驚喜交加,當下便出了營帳,趕到了附近較高的山坡之上,從這裡可以依稀看到仙桃鎮的影子,還能看待縷縷煙霧從鎮子上空飄過。

“打得好啊,打出了我軍的威風!”寧渝內心十分激動,等到明日趕到仙桃鎮時,他有信心一口氣吃掉剩下的所有清兵。

只是回營之時,夜空卻隱約有幾片黑雲籠罩了過來,寧渝的臉色變得嚴峻了起來。

因爲就在剛剛,一滴雨已經落在了他的手臂上。

這下麻煩大了!

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九十章 傷亡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六十章 父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八十章 勸降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