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雲夢礦鹽

康熙五十八年四月,此時距離寧渝來到莊子已經有兩月時間,這兩個月裡不僅僅那二百名少年出現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就連這處雲夢山莊,也讓人再也認不出了。

如今的雲夢山莊與其說是山莊,倒不如說是一處軍營,大門外每日裡都會有雛鷹營學兵站崗,戒備森嚴,走進大門以後,裡面還有一塊廣闊的平地,這塊平地經過了平整,如今學兵們每日裡都在平地上訓練。

寧忠源已經知道了這處雛鷹營的存在,雖然還沒有親自來過,但是卻十分重視,親自委派了六名軍中高手前來幫助寧渝進行培訓,而寧渝也結合了後世的軍訓法子,再加上獎懲措施和營風委員制度,讓整個雛鷹營都煥然一新。

就在學習訓練如火如荼之際,寧渝也開始進行了下一步,那就是帶着學兵們外出訓練。

“所有人聽令,今天的命令很簡單,三十里越野訓練,所有人必須在兩個時辰內完成,現如今是辰處,限午初抵達目標所在地。首隊先到者,今天加餐!有魚有肉!”

“是!”臺下學兵們齊聲大吼道,他們的眼神裡帶着狂熱。

此時臺下的學兵少年,一個個昂首挺胸,背上扛着一把短柄木槍,這種木槍的長度比後世的步槍要略微長一些,前面固定着一柄粗鐵打製的刺刀,這是寧渝模仿後世的三棱軍刺畫出的圖樣,讓人回寧家打造送過來的,共計二百五十支。

由於這個時代的粗鐵材質較脆,韌性不夠,普通的手刀都是採用加厚刀體的方式,來增加刀體的強度,可是這樣一來,切割稍硬一些的東西就會變鈍,因此這時代的清軍,用的手刀與其說用來砍人,不如說是在鋸人。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三棱軍刺反而成爲更好的選擇,它有三面樋的刀具,唯一的功效就是刺,而且打製的時候也很簡單。至於使用精鐵和鋼這個選項,從一開始就被寧渝給否定了,因爲這時代的精鐵和鋼的價格實在太貴了。

爲了更好的發揮這種武器的威力,寧渝還專門請那些軍中高手熟悉這種武器,並讓他們編練出一套簡潔有效的刺刀術,傳授給學兵。

雖然這些軍中高手都是見過不少血的戰場老手,可畢竟從未見過這種短小的刺槍,因此也十分頭疼,並隱隱約約表示了質疑:有長槍不用,用這種短的,有何用?

寧渝沒有告訴他們緣由,只是讓他們抓緊熟悉,誰第一個能熟練使用這種刺槍,誰便能獲得白銀十兩的獎勵,由此刺槍才慢慢在雛鷹營中普及開。

隨着一聲下令,所有的學兵呈一列縱隊像莊外的一個山頭進發,那個山頭距離山莊有接近三十里地,雖然道路沒有那麼暢通,但是對於這些學兵少年來說,並非難以跨越的阻礙。

學兵們一直沉默着沿着道路小跑,由於這段時間的營養補給還算充足,因此學兵們的身體也逐漸強壯起來,體能也逐漸得到提升,可以適應一些高強度運動的需要。

寧渝很清楚,在這種每日高強度訓練的情況下,學兵們的伙食是重中之重,甚至少魚少肉都不行,狼只有吃肉纔有足夠的力氣去撕咬獵物,若是營養供應不上來,只會訓練強度上來,會毀掉這些學兵的身體。

不過這種級別的營養供應,卻讓寧渝賬上的銀子如同水一般流了出去,寧忠景在最初接到採購物資單的時候,眼睛都瞪大了,上面的糧米划算開,每個人平均耗糧至少是這個年代尋常人家的三五倍,而且除了糧米以外,每個月還需要大概八百斤豬肉和三百多斤魚。

正是在這種不計成本的供應下,才讓學兵們逐漸恢復了身體狀態,可是也造成每個月高達七八十兩白銀的支出。

千萬別七八十兩白銀很少,在這個年代,尋常三口人家一年開銷也不過七八兩銀子,這還只是伙食錢,後面的着裝以及日常的等等一系列開銷,以寧渝目前賬上的千餘兩白銀,也就勉勉強強支撐不到一年。

因此,寧渝這次一來是越野訓練,二來是尋常礦鹽,根據他後世的記憶,雲夢的礦鹽分佈地帶十分密集,因此這麼多人用心仔細尋找,應該是能找到的。

天氣逐漸炎熱,學兵們的頭上都滲出了汗,寧渝獨自騎在馬上,跟在最後面,既是督促他們不要懈怠,也爲了防止有學兵掉隊。

出自於紀律訓練的考慮,寧渝將這些少年們稱爲學兵,一爲學習,二爲軍事,讓他們明白自己從根源上是個士兵。因此這些少年在長時間的紀律訓練下,已經養成了沉默寡言的性子,一切唯寧渝命令爲主。

學兵們在雛鷹營裡稱呼寧渝爲營座——唯有董策,一直堅持在私下裡稱呼寧渝爲少主,儘管寧渝已經在大庭廣衆下燒了所有人的身契,可是在董策眼裡,寧渝就是他永遠的主人。

董策努力的在最前面跑着,腦海裡卻想起了這些年的一幕幕,他是從北邊逃荒一路逃過來的,家裡的其他人都已經成路倒,唯有他,掙扎着爬進了慈恩寺。

一直到寧渝出現以前,他從來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一直走到了雛鷹營,董策才感受到心臟的跳動,才感覺自己活得像個人。

對於雛鷹營,董策是真正地將這裡當成了家,當成了自己一生守護的地方。

“董策,今天我可不會再輸給你!”身體粗壯的許成棟故意用身體撞了一下董策,將他驚醒了過來。

董策的身體相對許成棟要瘦弱一些,因此差點被撞了個趔趄,不過他也不以爲意,哼了一聲:“你個黑大個,好戲還在後頭,今日我隊必當爲魁首!”

寧渝坐在馬上,自然對這兩人的小動作看的一清二楚,不過也不以爲意,良性的競爭是好事,能夠促進彼此共同進步,當然如果有發展成私鬥的趨勢,寧渝也會再第一時間去解決問題,或者解決製造問題的人。

兩個時辰逐漸要過去了,目標山頭已經出現在衆人的視線裡,而此時隊列已經不能維持,寧渝也沒有過於強求,畢竟能夠在兩個時辰內奔赴三十里路,還是不那麼好走的山路,這讓那幫子綠營大爺來肯定是做不到的。

寧渝因爲騎着馬,便搶先上了山頭,南方山丘比較矮小,因此倒也不太費力,不過望着眼前的一片蒼鬱之色,也讓寧渝一直緊張的心情逐漸放鬆了下來。

“稟告營座!乙隊二十人已全部抵達,無一人掉隊,請檢閱!”

一身是汗的董策在寧渝的馬前立正,儘管胳膊和腿上都有樹枝劃傷的痕跡,卻毫不在意,見到寧渝眼中的滿意之色時,才裂開嘴,笑的無比燦爛。

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