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初戰

十一月中旬,董策所率領的五百復漢軍,在一路急行軍之下終於抵達了仙桃鎮,而此時寧渝所率領的五千復漢軍,距離他們還有兩天的路程。

對於這一次的搶佔仙桃鎮的行動,董策也並沒有太多的懼意,左右無非都是綠營罷了。前面也打了不少了,無非就是再打上一次罷了。這幾次的戰爭使得董策快速蛻變成長,逐漸成長爲一名真正的軍人。

仙桃鎮本身佔地也比較大,可進入了這五百復漢軍,便顯得有幾分擁擠,鎮中的老老少少都一臉驚恐地望着復漢軍士卒,他們都是一些還沒來得及跑的老弱婦孺。

如今的湖廣省內也是一團亂麻,很多人在聽說出了楚逆後,生怕波及到自己,便早早帶着家人逃向了他地,特別是處於雙方激戰的幾個府,更是逃亡者甚多,可是還有很多老弱婦孺腳力不夠,便留在了原地。

董策原先就是流民出身,也是經歷過逃荒的,見此情景也不由得感觸生情,便吩咐士兵們不要驚擾到仙桃鎮的鎮民,更不允許搶掠,否則定斬不饒。復漢軍的士兵在軍紀方面一向都非常嚴格,因此倒也不用過於擔心。

“稟告團長,抓到了一個舌頭,探知清軍前哨距我不足三十里。”一名復漢軍士卒稟告道。

在這個年代打仗,前哨就是大軍放出來的眼睛,一般距離不會很遠,當前哨不足三十里時,說大軍離此地也就四十里左右,說明王文煥的清軍距離此地已經只剩下一日左右的路程,大戰一觸即發。

“吩咐下去,在仙桃鎮構築陣地,如今我軍雖然沒有帶火炮過來,卻帶了一些秘密武器。”董策瞄着身後的幾輛馬車,上面放着一個個箱子,保存的極爲嚴密。

這些看似神秘的武器,其實就是寧渝在戰前讓雷駝子趕製的一批手榴彈,工藝非常粗疏,裡面裝了火藥,還有一些碎瓷片和石子,需要將引線點燃才能爆炸,不過對於此時的董策而言,卻是防守時的神兵利器了。

全營上下也抓緊這個機會構築陣地,儘管這種臨時陣地的作用並不是很大,可是在戰時卻能保住不少人的小命,因此都頗爲用心。

次日午時過後,仙桃鎮外五里之外,隱隱約約出現了大隊清兵的蹤跡,上面打着荊州將軍和湖廣水陸提督的旗號,正是恆瑞和王文煥的兵馬。

這些清軍影影綽綽,卻是能讓人感受到那股子氣勢,並非清軍多麼強大,而是一萬多人一同行進的場面頗爲震撼,正所謂人一過萬,無邊無沿,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兩名清軍將領正站在用馬車壘好的高臺上,正是荊州將軍恆瑞和湖廣水陸提督王文煥,二人各自手持一具千里鏡,打量着前方的仙桃鎮,除了見到仙桃鎮里正處於戒備裝備的復漢軍,便再也看不到其他了。

“這一路卻着實勞累景雲了,不過此番我等也沒白白趕路。”恆瑞一臉得色指着前方的仙桃鎮,“這充其不過幾百人,還敢攔我?此番定讓叛賊一個都活不成。”

景雲正是王文煥的字,他此時一臉的謙卑之色,雖然說他在這湖廣也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自總督以下還真不把誰放眼裡,可畢竟恆瑞是荊州將軍,卻比他大出許多去了。

“大人說的是,這一番僅僅只有數百逆匪,倒是便宜了他們,這番交給我綠營就好。”王文煥急於在恆瑞面前表忠心,因此不願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讓提標左右二營發起衝擊,先入鎮者賞白銀五十兩!”恆瑞也不客氣,直接接過王文煥的話頭,就開始發號施令。

恆瑞原本就是出身京城的上三旗,原本是得了八爺黨的看重,可是隨着八爺黨在朝中被打掃得乾乾淨淨後,他一下子便失了勢,後來便轉在了十四爺門下,纔將這個荊州將軍坐得安安穩穩。

對於恆瑞而言,這一次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並不甘心於只做個荊州將軍,若是能夠在他的帶領下,先於滿丕平定亂匪,則勢必得到皇帝的看重,心裡想到此時,卻恨不得把其他人也都一起壓上去。不過實在是因爲此地兩湖夾岸,受到地形的限制,這一千多號人就已經塞了個滿滿當當,便只好作罷。

一千五百多號綠營兵丁便開始向仙桃鎮涌去,左營在左,右營在右,結成了一個粗略的陣型,朝着仙桃鎮行進,隊列雖然比較散亂,可是也能顯出幾分氣勢來。

董策持着千里鏡,嘴裡輕輕嘟囔着:“這他孃的,現在要是給老子兩門六斤炮也好啊。”實在是這個密集的衝擊場面,實在是太適合開花炮發威了。只是苦於現在手上沒傢伙,只好任由對方無所顧忌地接近仙桃鎮。

“做好接敵準備!”董策大聲吼道,實在是遠方這一千五百多人的場景,着實給人帶來的壓力大了一些。“準備手榴彈!”

不一會,整整二百枚手榴彈便被分發了下去,由專門的一個連進行投擲,也可以說是擲彈連了,而這一次董策一共帶來了八百枚,因此能省着用也就省着用了。

“轟——轟——轟!”隨着一陣陣火炮的轟鳴聲,一些實心彈子開始向着仙桃鎮飛去,只是清軍子母炮和劈山炮的精準度相當底下,打了一陣子炮,卻只有兩枚彈子落入了仙桃鎮,將鎮民的屋頂砸了兩個大窟窿。

不過這也是清軍的老戲碼了,開炮的人也沒想着能打到誰,只要能打響就行——而綠營士卒們也沒有抱有期待,開始準備進行發起衝擊。

“兩百步!”

“一百步!”

“放!”

復漢軍士兵雖然沒有火炮,可是依然能保持沉着的態度,成三排陣型進行開槍。

隨着一陣槍鳴聲,正在前進的綠營兵便倒下了一片,這一下子卻是把清軍給打懵了,他們雖然生性彪悍,可並沒有比前面的綠營兵強到哪去,特別是眼睜睜看到身旁的兵卒,被不知從哪裡來的彈子,給貫穿了額頭的場景,瞬間讓整個陣型發生了巨大的混亂。

可是復漢軍士兵們卻不會就此停歇,第二排的士兵向前邁出一步,扣動扳機,便又是一片黑色的彈雨,向着清軍撲去。

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四十章 出鞘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十八章 收徒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六十章 父子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