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

十一月的湖北寒冷刺骨,小雪伴着冰粒子打在臉上,如同刀割一般,一萬清軍就在這種嚴寒的環境下行軍,不時有人因爲凍餓而就地一倒,成了倒伏。

原本來說,在這種極端的天下環境下,是不適宜行軍的,可是在滿丕的催促下,王文煥在無奈之下,只好帶着他的一萬提督兵緊急趕往鍾祥,之所以要求王文煥在這種天氣加速行軍,是因爲荊州將軍恆瑞帶領的兩千八旗兵,已經趕到了鍾祥。

恆瑞作爲荊州將軍,自然也是整個湖北戰場上的總指揮,從品級上來說,連滿丕這個湖廣總督都是要低於恆瑞的,至於在實權方面,荊州將軍也是起到一個監督總督的作用,因此造成了荊州將軍實權大於總督這樣的局面。

因此當恆瑞帶領的這兩千八旗兵進駐安陸府之後,便直接下了調令,讓王文煥不去襄陽,在三日內直接趕到鍾祥,這樣一來,王文煥只好改變路徑,以致於在路途中耽擱了大量的時間,只好玩命趕路。

此時的鐘祥便是恆瑞等人定下的聚集點,等到王文煥的兵馬到後,就會趕去京山,順着這條線直撲應城和漢陽。而滿丕等人則帶着剩下的兩萬湖北綠營從漢陽府以北打下安陸和孝感,而湖南綠營的三萬人則從嶽州出發,直撲興國和大冶,最後在武昌城下會師,以實現在年前結束戰爭的目的,讓孩兒們早點回家過年。

雖然這個計劃很完善,可是想這個計劃的人卻在執行上一塌糊塗,如今的湖北綠營已經被切割得十分零碎,根本沒有真正的匯合意圖。

可憐這一萬綠營兵丁先是從宜昌趕往荊州,再轉到襄陽,接着又從襄陽改變路途趕赴安陸,惹得綠營兵們怨聲載道,王文煥原先雖然也是帶兵打仗的,可畢竟在威信上不夠高,因此許多綠營兵不願意買他的帳。

這一次的出兵,也是在戰前給足了銀兩,更是許諾過打下漢陽不封刀的令,這是滿清入關以來使慣了的招數,平時給不了多少銀兩,唯獨戰前會給予大量的獎賞,再不夠怎麼辦?那就是讓這些兵自己去搶,因此這一次同樣下了這道命令。

“告訴兄弟們加把勁,趁着還沒天黑趕緊到龔家集,到時候咱們把這豬牛羊一宰,大傢伙好好吃一頓,明天趕赴鍾祥!”

王文煥臉色微微有些陰沉,好歹他也是一省提督,從一品的大員,可如今卻被人呼來喝去,可偏偏綠營根本上不得總督和荊州將軍的檯面,在這兩個大佬面前,王文煥也只能伏低做小,便只好死命催促手下的兵丁。

直到天色將將擦黑時,王文煥的一萬兵馬才進駐了龔家集,此地原本是來往熱鬧的鄉鎮,可是大軍進駐,確實讓原本熱鬧的集鎮變得門可羅雀。

這一萬兵馬自然是沒辦法都進駐的,大軍在鎮外擺開了營地,僅僅派了幾百人進鎮裡蒐集牛羊豬肉,雖然說王文煥已經帶足了糧草,可是能夠改善一下伙食也是好的。只是這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好端端的龔家集被這些如狼似虎的綠營兵折騰得奄奄一息。

原先還只是簡單的去搜羅豬樣牛,可是當這些丘八徹底釋放出內心的野蠻只後,便在鎮裡大肆搶劫殺戮,還糟蹋了不少婦女,一直到當地的縣令在王文煥帳前跪了足足兩個時辰之後,王文煥這才下達了回營的命令,可是此時的龔家集,幾乎要變成一處人間煉獄。

縣令從集中走過時,看見周圍堆積的屍體和熊熊燃燒的烈焰,再看三五成羣的綠營官兵,不由得臉色煞白,就這麼當場暈厥了過去。

就這麼在龔家集歇了一夜,到第二天要啓程時,綠營兵們卻是又走不動了,一個個在原地磨蹭。

“軍門大人,弟兄們着實是走不動了啊.....”

“這昨日緊趕慢趕也行了四十里地,大人,這已經夠可以了!”

不斷有兵丁在隊列中叫苦不迭,甚至有營官跑到王文煥面前叫苦,紛紛表示已經走不動了,還有人就這麼一躺,仍誰叫也不再起來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王文煥的這一萬提督兵雖然戰鬥力強於原先的督標和撫標,可是軍紀卻嚴重敗壞,與其說是兵,倒不如說是匪。相反,走在後面的一些壯丁們卻毫無怨言,在隊伍後面拖着整支軍隊的補給,一直沉默着向前趕路。

王文煥心裡無奈,卻不敢對這些痞兵太過於強硬,要知道,這些兵本身並非是本地兵,許多人都是從他處調來的,在內部甚至形成了一個個小團體,他這個提督只是有名無實,每逢戰事之前,王文煥還要派人將這些兵頭請過來,給與重金,對方纔願意去打仗。

此番出兵打復漢軍,這些綠營兵頭卻是更加變本加厲,他們可不是什麼傻子,早就打聽過這復漢軍打起仗來兇狠無比,炮火更是強大,因此大多都不願意去對陣,故而在路上拖延不前。

王文煥心裡哀嘆,他爲了激發這些綠營兵的戰力,重金獎賞不說,更是把一整座龔家集給他們試刀,可此番卻依然擺出一副痞兵的模樣。別說什麼雄心壯志了,此時的王文煥最大的感受,就是將這一隻綠營給拖到鍾祥。

萬般無奈之下,王文煥繼續找**們談判,這回倒是談成了,能走但是要加錢。

加多少?

十萬兩!

可是王文煥心裡無奈,在出發時已經給了五萬兩的開拔費,這哪裡還有十萬兩銀子給這幫子大爺?無奈之下,王文煥只好派人去鍾祥先行稟告求援。

鍾祥,荊州將軍恆瑞黑着臉聽着屬下的報告,這回不是他那隻已經騎不得馬的八旗兵又鬧出什麼幺蛾子,純粹是得知了王文煥那邊消息的緣故。

“廢物,飯桶,這漢人果然都是奸猾無比!”恆瑞一臉怒氣衝衝,這次打復漢軍,他的這兩千八旗兵最多也就是起到一個督戰隊的作用,真正要上陣的還是綠營兵,而王文煥的一萬提督兵更是主力中的主力!

可如今主力卻動不了了,還告訴他,得加錢,不給錢不能走!

這天底下哪有這門子的道理?

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權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