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遍身女衣者

範志高與關清兩人,對講學什麼的自然沒興趣,但是作爲范進跟班,自然是他走到哪兩人要跟到哪。范進考慮到兩下欣賞水平差異,隨手拿了兩塊銀子給他們道:“自己去找樂子吧,記住別惹事,這裡不是廣東,咱在這沒朋友,出了事會很麻煩。實在不行,就回船上睡覺吃東西,千萬不要亂來知道麼?”

關清道:“老闆娘有吩咐,要小的保護公子安全,自然公子到哪我們到哪。再說了這地方人地生疏,公子一個人上街,怕是也不安全。”

範志高接過銀子,用手一扯關清:“九叔說了不要跟,你就不要跟,沒聽說過:辦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這句話?關大哥你的功夫是夠好,可是做人呢不光要手腳要快,腦子更要快。走了走了,我們去買些橘子吃,在廣東的時候,想要吃這種長沙的橘子也是買不到的。九叔放心,我們是不會惹事的,吃了橘子就回艙裡睡覺。”

走出好幾步,範志高才壓低聲音道:“關大哥你怎麼這麼糊塗?九叔一個人上街,肯定是去長沙城裡找清樓了,這種地方怎麼能帶你去?別去惹人厭了,走了,買橘子去。”

范進心裡,其實並沒有找清樓的想法。雖然遠票近賭,但是在長沙一共待不了兩天半,那種花魁行首級別的女子,最多就是喝幾杯酒,欣賞兩段歌舞,到不了入幕之賓的熟悉程度就要出發。

再說花魁的年齡大多太小,他實在沒有興趣。那種過了氣的二三線女人年齡倒是合適,第一次來也可以留宿,可是其質量又不好說高低。並不是每個女人都有海棠那樣的顏值與丰情,索性就不去試探冒險,他的主要想法還是找些名勝古蹟來玩。

在上一世長沙他也是來過的,不過那一世的長沙經過建設,已經是高樓大廈林立的現代都市,與眼前這班駁的古城牆完全不是一回事。輕輕撫着那些城磚,追憶着這座城市的點滴過往,作爲交通要道,古來兵家必爭地,長沙從來不缺少故事,也不缺少爭鬥。而作爲京劇演員出身,印象最深的戰鬥莫過於戲臺上那有名的關黃對刀。

回想着那場賭鬥,那位名動天下的老將,范進忍不住輕輕哼唱道:

“魏延把話錯來講,壯了他人滅自強……”

等到他唱到此番出兵來打仗,豈怕漢室關雲長收句落腔,身後忽然有人大喊道:“公子留步,這曲子不知出於何處,竟是從未有所聞,還請教我。”

范進對於京劇的愛好從來沒扔下過,不管是在廣東還是在船上,興致所在總要哼唱幾句。眼下明朝的戲曲依舊是南戲的天下,歷史上直到乾隆年間皮黃定音,京劇才初具雛形,京劇大興則要到清末。在當前京劇還沒什麼發展前途,於地方上也不適宜,他也沒想過做推廣,唱的時候一般都會刻意壓低聲音不吵人。

望着古城牆有點失神,唱戲的聲音大了些,在這種繁華之地驚到人卻是自己不當了。范進連忙轉回身準備道歉,可是等他看清身後之人,卻不由呆住了。

在自己身後站的是幾個書生,年紀都不算太大,大概在二十到三十幾歲之間,相貌不一,服裝上打扮則驚人的相似。頭上用紅絲束髮,以金花銀花爲裝飾,臉上塗滿香粉,嘴脣上則塗着紅色脂膏,身上非紅即紫,皆是鮮豔女裝,其中還有人將女子小衣穿在外頭,乍一看去只當是一羣大膽的佳麗,出來遊玩踏青。只有仔細端詳才能辨別出其男兒身份:這情況……太詭異了。

兩世爲人的范進算的上見多識廣,僞娘之類的也見過不少,論起時髦大膽,他放眼大明可自稱第一。但問題是,這畢竟是明朝,不是他前世生活的時代,這說好的保守,說好的服制嚴格管理呢?再者即使按照前世經驗來說,一兩個僞娘很常見,五六個僞娘集體出行,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廣州近海,風氣遠比內地開化,讀書人結個契兄弟之類的事,也不算稀罕。但即便是在廣州,也從沒見過這等情景,饒是范進這種老司機,在這一瞬間也有翻車之感。

其實這也是范進缺乏這方面的瞭解,徐隱雖然見多識廣,但也不會專門科普這方面的知識給他。大明朝在洪武初年,確實對着裝有嚴格限制,稍有違反就有可能失去性命。但是到了萬曆時期,這種限制早已經流於形式,尤其是在文風昌盛而朝廷影響力有限的南方,這種服裝禁令基本就成了廢紙。

蘇州民間嫁娶,一律使用翰林儀仗;伎女着飛魚、服坐蟒,肩輿出行不避行人;普通婦人也以着大紅爲時髦,於命婦管理制度早不當回事。而男子穿女裝,敷脂粉,也是這流行裡的一部分,甚至有個專門的名詞形容這種行爲:服妖。

當然這種女裝也不是誰都有的權力,普通人女裝不是被路人打死,就可能被衙役收拾,真正敢女裝招搖過市的還是書生這個特殊羣體。當時曾有歸隱官員進城目睹滿城女裝現象做詩紀之:昨日到城郭,歸來淚滿襟。遍身女衣者,盡是讀書人。

在這支書生隊伍裡,唯一一個沒着女裝的書生此時向前幾步,向着范進行禮道:“這位兄臺請了,方纔聽兄臺哼唱曲目韻律奇特,小弟不才,亦好音律腔曲,但不知兄臺所唱的是哪裡的曲子,還望告知一二。”

范進咳嗽一聲,回禮道:“兄臺不必客氣,小弟哼唱的其實是小弟自己創的一種調子。這調子不登大雅之堂,純粹自娛而已,打擾兄臺與貴友遊興實在是有些失禮。”

“兄臺客氣了,這曲子很是好聽,兄臺自己能創出這樣的曲目,必是同好之人。且看兄臺裝束亦是讀書人,可是要進京趕考的?”

“正是。”

那書生更是歡喜,拉着范進道:“這便巧了,我們都是要進京趕考的,相請不如偶遇,請兄臺隨我等同遊長沙,也算是你我一場緣分。小弟湯顯祖,未請教兄長尊姓?”

湯顯祖?

范進聽到這個名字心頭莫名一驚,下意識後退半步再次打量面前這個相貌英俊的年輕人,他就是湯顯祖?

實際上眼下就算張居正站在范進面前,他也未見得有這麼大反應。於他而言,張居正是個歷史名人,是個有能力大臣,如是而已,其他的跟自己其實沒什麼關係。不管他有多優秀,對大明有多重要,范進實際都不感興趣也不在意,可湯顯祖就大爲不同。

自己雖然是京劇演員,可是京劇與崑曲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吃梨園這碗飯,雖然供的祖師爺是大唐天子李三郎,可是於湯顯祖也一樣要尊敬。

這個人在歷史上於爲政爲官上有什麼貢獻范進並不清楚,但是其於崑曲上的貢獻實在太突出了,那一部牡丹亭絕世佳作膾炙人口,更重要的是,自己在這一世已經提前把牡丹亭抄了……

在這一年多時間裡,除了搞俠義金鏢之類的劍俠小說外,范進又寫了兩個唱本,其中一個就是牡丹亭,另一部則是用海瑞取代了況鍾版本的十五貫。范進印象中,歷史上湯顯祖是在晚年才寫出牡丹亭,現在看他比自己大不了太多,現在寫牡丹亭,應該沒危險。不過總歸是遇到原作者,所謂做賊心虛,范進心裡還是難免有些緊張。

他在唱本上沒署真名,用的是南海十三太保這個筆名。但是這年頭文人圈子不大,如果真對這些書或是唱本有興趣的,用心去打問下,不難知道範進是作者這件事。

按他想來,牡丹亭應該是在兩廣福建一帶流傳,很大可能還沒流入其他省份。最可怕的是,如果湯顯祖現在也有這個靈感開始寫牡丹亭,兩部作品撞車,那就實在太奇怪了。基於這個想法,他對答時也有些緊張,語氣有些支吾。

但是湯顯祖很是熱情,連問了兩次,范進只好答道:“在下南海范進範退思。”

“南海……范進?”湯顯祖的反應卻與范進相去無幾,也是仔細打量着他,又問道:“兄臺可是寫牡丹亭的范進?”

這個問題讓范進瞬間覺得某個部位巨痛無比,被原作者問自己是不是作者的滋味,確實有點怪,既有些慚愧,多少也是有些暗爽。更重要的是,牡丹亭這書,他居然看過了?范進點點頭道:

“不才正是小弟。牡丹亭這唱本,已經流傳到湯兄家鄉了?一時戲謔之作,不登大雅之堂,實在是見笑了。”

“範兄何必太謙,你那牡丹亭簡直是神作,江寧鳳鳴公有四記,皆是劇中上品。可是牡丹亭一出,四記皆無顏色。小弟心裡本來也想寫個大家閨秀與書生的故事,只是一時還未想好如何下筆,直看到牡丹亭後,這念想便不再有了。概因小弟心中所想,以及應想而未想處,盡爲牡丹亭寫盡,有此珠玉在前,小弟又何必獻醜?剛看唱本時便有心結交範兄,只可惜關山阻隔無緣相見,不想今日老天開眼,竟是讓你我在此相逢。來來,範兄務必請來,我爲範兄引見幾個朋友。”

這時那一干女裝書生也已經走了過來,眼見湯顯祖與范進聊的如此熱絡,只當兩人是多年故交,直到湯顯祖介紹才知兩人也是初會,但是神交已久。等衆人離得近了,范進也仔細打量着這幾個僞娘書生,心裡暗自也道:他們果然有這方面的潛力。

范進不鄙視男人穿女裝,只反對瞎眼女裝,而不幸的是,他所見的女裝裡,大多是以瞎眼爲主,像眼前這麼賞心悅目的卻不多見。這幾個文士相貌都極出色,穿上女裝其實也是瀟灑飄逸之氣多過媚氣,並不會讓人覺得太違和。

其中尤其有三人似乎是三兄弟,相貌相差無幾。三人都是男生女相,粉面桃腮,長眉鳳目,瑤鼻檀口,身着女裝儼然就是國色天香的絕世佳麗,回眸一笑足以顛倒衆生。

三人一般都是絳紅衣裙,長裙拖地,衣衫用料則是上好江寧製造上貢生絲,微風吹過,衣帶當風,儼然天仙降世,讓范進竟是不由再次一呆。只好在心裡反覆提醒自己:這是僞娘,這是大跟美少女,不要多想……

湯顯祖這時已經把范進的名字說了出去,這幾個書生顯然對范進也極有興趣,那三個妖孽般的美麗的書生中,一人已經問道:“尊駕莫非就是在廣東爲凌制軍幫辦軍務,推行新法的南海範公子?”

“不才正是小可,未請教尊姓?”

湯顯祖道:“這是張兄……”

話音未落,那人已經搶先開口道:“在下湖廣張二郎,這兩位是我手足兄弟。久仰範公子大名,不想今日在此相見,這倒真是個緣分,不知範兄可願賞光,與我輩同遊長沙?”

於湖廣張二何許人范進並不清楚,但是看其服飾打扮,想來非富即貴。湯顯祖在這堆人裡不着女裝,不是因爲他地位高,純粹是因爲其性子相對古板一些。

如果從其自身心願,可能未必願意與這幫女裝書生到處跑,但是不得不同行,足見這幾個書生的身份來歷頗不尋常。再者張二郎開口問的不是自己的文學,而是軍政事,如果所料不差,此人多半出自仕宦人家,家中大有來歷。這種二世祖衙內似的人物,最要的是面子,如果拒絕他的邀請,不自覺間就得罪了個人。

科舉除了得功名,另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擴展自身人脈,人脈越廣,於日後的發展越有好處。畢竟眼下大明還是個人情社會,一個人能取得多大成就,除了自身的能力外,關係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范進並不想得罪這幾個人,只好點點頭,那名爲張二郎的書生也對范進給面子很是滿意,一行人互相介紹,向着城門走去。

湯顯祖與范進多談戲曲,尤其想打問方纔范進所唱的京劇,是如何創造,又有那些聲韻特點。幾個書生笑道:“湯兄果然是戲癡,一說到戲就停不下來了。”

“這也不奇怪,江寧王老先生是文壇首領,照樣是個戲癡。正這回到了江寧,有範兄在咱們正好去王家打打秋風。”張二郎的性格則較爲開朗,或者說多少有些狂放,邊說邊笑邊向城裡走去,而在交談之間,范進似乎聽見隊伍裡一個極動聽的聲音以幾不可聞的微弱動靜哼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

第三十章 縣試(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爲奴第一百一十一章 你算計我第五百二十章 迷弟第一百三十一章 絕望第三百七十一章 細思往事心猶恨(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饒第五十九章 借艇割禾(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一十章 功夫換功夫第四百五十九章 節婦清官(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六百零二章 山西變革(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二十二章 籌備進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誅心(下)第三百章 合縱(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勝心魔第六十七章 圍棋第四百四十二章 豪雨(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甜美果實(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窮途末路(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施壓第五百三十九章 不歡而散(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十六章 特殊考題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明的秘密戰士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人佯醉索人扶第一百章 招安(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恨嫁之女第二百五十七章 賀禮(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十三太保,退思當道(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戚虎第四百七十章 千金賞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鬧崇文(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誼和利益(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會元誕生第二百五十一章 相府偷會(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一十八章 名利(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病倒第四百八十章 十三太保,退思當道(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以身爲餌(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旗第五百三十章 鳴冤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身爲餌(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君臣(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義伸援手第二十六章 夜話(下)第六百零六章:浮光掠影第二百五十八章 蜚短流長(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賀禮(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年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兇第一百七十二章 秦淮會(上)第四百三十章 班門弄斧第五十章 臨陣磨槍第二百二十九章 薛五的考驗 (下)第二十一章 簪花第四百一十二章 幾樣心思第三百九十章 叫破機關第三百五十五章文學少女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戰第五百零五章 錦囊三策第五百一十六章 誆虎入籠第五百九十章 威風八面第一百五十九章 十面埋伏(下)第四百零七章 馮邦寧的報復第二百八十五章 前情第二百二十六章 底線與退讓第八十二章 死而復生第二百六十七章 相府相召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百四十四章 得窺天顏第二百三十七章 融冰第三百七十五章 入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背叛的滋味(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女兒心(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謀事佈局第五百九十六章 旭日(上)第五十七章 閒來寫就青山賣第四百四十四章 家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人佯醉索人扶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棋立大功第三百零八章 張居正的打算第三百九十章 叫破機關第二百五十八章 蜚短流長(上)第三百五十五章文學少女第五百九十七章 旭日(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黔國公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文武雙狀元第四百八十九章 恨嫁之女第二十八章 考前(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貢使真相第四百一十七章 再給一個機會(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掃地出門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穴(下)第五十五章 丹青(上)第三百章 合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