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中日密約

蘇皖政府,現在統治範圍有安徽、江蘇、浙江、上海以及山東南部,河南河北少部鼻,其中山東和河南河北部分的一些投降軍官,現在正在一點點被北洋政府侵蝕,不過這都在鄧森的掌握之中。【 文字版更新最快到 】

彭慶金手下的黨衛軍情報人員早就對這些人進行鎖定,並對他們進行全方位的監視,但是形勢的發展越來越不妙。

在蘇皖政府控制區北方,屬於地方保安團的棗莊指揮官周亞楠,臨忻地方指揮官陳林夕,商丘防禦團團長王飛,周口防禦團指揮官彭

益,這幾個人都是現在重大懷疑對象,四個團的總兵力高達一萬三千多人,加上隸屬於他們的民兵預備役更是超過了兩萬人,這四個人一直都在培養個人勢力,雖然鄧森發動過幾次整風,但是效果不佳,因爲這幾片地區必定不是在法律上屬於蘇皖地區的版圖之內,因此管理力度較差。

也正是因爲這樣,袁世凱才能夠從這裡婁行滲透,如今的情況,最少大部分的官員都已經得到袁世凱金錢和官職的引yòu。

……哼!一羣跳粱醜,他們總有一天會知道這樣做是多麼愚蠢的行爲。”鄧森拿着報告,冷笑一聲,如果不是現在正是關鍵時刻,以鄧森容不下背叛的性格早就派人滅了他們了!

“彭團長,五萬大洋,已經送來了,到時候大總統稱帝一定會給一個光宗耀祖的官職和爵位!”在周口的防禦指揮部內,一個身着前清馬褂的長鬍子書生站在指揮官彭恍益身前討好的道。

“劉先生放心,只要大總統稱帝,鄧森膽敢阻攔,我一定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保衛大總統的皇位!有我周口防禦團在,絕對可以保衛大總統的安全,放眼全國我的一百二十一團裝備可是頂尖的!”彭班益口出狂言,神態高傲,他們這些人只是鄧森用來維持地方治安的,根本算不上正規部隊,裝備的不過是正規軍淘汰下來的裝備而已。

“那當然!彭團長的雄兵自然威猛非常,不過我們卻要做好準備!”劉姓書生自然知道彭班益在自吹自擂,但是爲了拉攏這些人他們不得不對其進行恭維。

“哈哈!那當然,有了這些錢,一定可以讓槽士們歸心的!我們這些外圍軍隊,待遇本就低於蘇皖政府正規軍大半,只要出得起錢他們一定願意給我們賣命,那些鐵血軍軍官隨時我都可以控制起來!”當初組建地方保安團的時候,鄧森是按照民兵預備役的標準發放軍餉的,但是在此次擴軍之中,根本沒有將這些控制力較弱地方的軍隊吸收進來,因爲如果吸收進來之後,可能會大大影響軍隊的戰鬥力,而且那些地方受到民族意識洗腦太少,並不適合作爲戰鬥兵員,也就是因爲這個原因,讓北洋方面看到了突破口,縱然這些軍隊對於與鐵血軍正規軍要差很多,但是和北洋軍比起來,訓練和武器都不相上下,甚至還比之要好。

相同的事情發生不止一個地方,在蘇皖政府與北洋政府的緩衝區內,衆多的地方軍事力量都開始向袁世凱偏倒,因爲袁世凱給他們太多的好處,先是金錢,還有稱帝之後的許諾。

不過反對袁世凱稱帝的也有不少,雲南的蔡枵,以及其他南方省份也紛紛發來一些勸誡的電報,但是這些電報根本就無法出現在袁世凱的手中,因爲現在整個政府已經在那些想要他稱帝的重要官員手中,他們現在都是一個心思的想要袁世凱稱帝,任何反對信息都不會通過他們的手中傳遞過去。

就這樣,袁世凱一直以爲全國上下都沒有反對他的勢力,爲了能夠爲自己的稱帝加一層保險,他秘密與日本簽訂了一個由二十一條協約組成的密約,密約的大致內容是:一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山東省不得讓與或租借他國。二承認曰本人有在南滿和內門g古東部居住、往來、經營工商業及開礦等項特權。旅順、大連的租借期限並南滿、安奉兩鐵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凹年爲限。三漢冶萍公司改爲中日合辦,附近礦山不準公司以外的人開採。四所有中國北部沿海港灣、

島嶼概不租借或讓給他國。五中國政府聘用日本人爲政治、軍事、財政等顧問。

中日合辦警政和兵工廠。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間各鐵路建築權讓與日日本在福建省有開礦、建築海港和船廠及築路的優先權等等。

這是一個極爲不平等的條約,但是在袁世凱與元老們的辯論當中,強調這是保持北洋存在的唯一方法,因爲只有得到日本這個近鄰的幫助他們才能夠與蘇皖政府抗衡,日本纔會幫助他們武裝軍隊,而日本現在最缺少的就是資源以及市場,而北洋缺乏的是武器和工業,兩者正好可以互補,而且可以形成一個同盟抵抗蘇皖政府。

但是這個密約根本沒有保密性,僅僅簽訂十幾天,便已經傳遍了整個中國!蘇皖政府保持沉默,在鄧森看來yù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他給比洋這個瘋狂的機會。

不過鄧森不理會不代表其他地方就不理會,全國各大城市紛紛展開了遊行,廣州甚至發生了一次衝撞日本使館的事件,日本人在此次衝突當中打死打傷了十二人,使得這一事件變得極爲嚴重,蘇皖政府宣佈重視此次事件,要求日本政府給予解釋。

而北洋方面卻保持曖昧態度,並不言語,使得北洋的人心日益消弱,到最後實在受不住蘇皖政府的壓迫,日本不得已對受傷死難人員進行賠償,還處死了此次參與槍擊的日本士兵。

反對二十一條的遊行還沒有結束,袁世凱曾經命令段祺瑞馮國璋對遊行進行鎮壓,但是根據蘇皖政府的內戰法則,國內的遊行,在沒有軍事力量參與的形勢下禁止鎮壓,否則便被視作爲叛變民族,因此段祺瑞馮國璋盡皆推辭,甚至段祺瑞提出了辭職。

中國的局勢已經越來越危險了,在外界看來中國的局勢距離戰爭已經不遠了,同時協約國紛紛要求日本不要捲入中國的內戰之中,因爲按照軍隊實力以及工業實力的對比,日本和北洋加在一起才能夠和蘇皖政府抗衡,如果日本加入到中國的內戰之中,協約國其他國家根本無法插手,而日本的兵力也將被牽制住,他們不允許日本的兵力被牽制在遠東,歐洲需要矮的日本人。

可是日本認爲現在的中國是他們最好的時機,現在北洋政府還擁有一百多萬的軍隊,加上他們日本的實力完全可以抗衡蘇皖政府,在生產出大量的裝甲車,組建了近百萬幾乎快要壓垮了日本的陸軍之後,日本有着這個底氣,現在日本不求消滅蘇皖,但最少要蘇皖認輸,否則日本的日子就相當的難過,因爲日本現在被經濟封鎖之後,不管是什麼產業都處於半停工狀態,不是他們沒錢,日本參與一戰,得到了大筆的貸款,但是他得有地方購買!

在中國東北,他們還沒有進行實質性的殖民統治,因此他們無法大規模的開採,趁着袁世凱想要稱帝的機會,他們可以大量的攝取在中國的利益。

“芝泉,我們北洋將會走到什麼方向?”馮國璋導段祺瑞坐在一起,自從鼓吹袁世凱稱帝的輿論越來越高,他和段祺瑞紛紛離開高層,隱居起來。

“哎!大帥他已經鬼迷心竅了,我們又能怎麼辦?在這樣的時候,我們還沒有對軍隊進行大範圍的換裝竟然要稱帝?我當初就了,如果大帥把滿清趕下臺的時候稱帝,那麼還不是很困難,這幾年時間過去了,看看我們中國發生了多麼巨大的變化?尤其是蘇皖政府成立之後,他們在對外戰爭中連戰連勝,並且奪取了一個歐羅巴國家的殖民地,整個民族的尊嚴正處在上漲的階段,在蘇皖政府的影響下,大量先進的思想傳輸過來,現在的國民不可能接受大帥的帝制的!而且我從來不相信他鄧森會那麼好!之前的數千萬大洋的援助肯定是有陰謀的!我想現在他們的陰謀已經得逞了,大帥已經陷入其中,如果在這樣下去的話,我們北洋就完了!但是我們沒有絲毫辦法,看看現在的政府都是什麼人在主導,都是那些鼓吹他袁世凱稱帝的那些人,一個個除了嘴皮子什麼都不行!”段祺瑞內心憋屈,他乃是袁世凱的親信,從

站練兵一直跟隨到今日,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他們早就和北洋融在一起,讓他們眼睜睜的看着北洋滅亡實在難以接受。

可是他們又想不出任何阻攔的方法,他們之前以辭職爲要挾,但是袁世凱很痛快的就讓他們回來休息了!在前世的歷史上雖然段祺瑞和馮國璋也不贊成袁世凱稱帝,但是他們並沒有像這一世一樣那麼jī烈,爲什麼那?因爲在這個世界,中國多出了一個龐然大物,給其任何機會都會使得北洋破滅,因此他們強硬起來,也讓袁世凱遺棄了他們。

就因爲總參謀長馮國璋和國務院總理段祺瑞的辭職,導致整個北洋政府不管是政治還是軍事都非常的混亂,地方上有些軍閥還在拼命的爭奪地盤,由於軍隊沒有人指揮出現了很大的混亂,內閣也成了袁世凱之的出氣筒,幾乎都是袁世凱什麼,政府就立即出臺什麼,完全是一個傀儡,比段祺瑞擔當總理的時候還要差的多。

不過這些東西根本影響不了帝制的進行,帝制運動在楊度等人的努力下還在穩步推進,各種事宜都在準備之中,袁世凱甚至是已經制作好了龍袍,北京的百姓也因爲袁世凱和日本人的鎮壓而處在恐懼之中。

對於北洋向日本借兵這件事,蘇皖政府完全沒有干涉,好似在北洋和日本的聯合之後,蘇皖政府就畏懼了一樣,不敢在干擾他們的動作,袁世凱也爲此對於自己的之前與日本的合作比較自得。

“元首!一切都準備就緒了!據我們在北京的情報人員傳來消息,現在袁世凱越來越驕縱,帝制的心態也越來越明顯,各方爲了巴結袁世凱紛紛爲其搖旗吶喊。”張孝準拿着北京剛剛發來的電報對着鄧森道。

“哈哈!就讓他現在樂呵吧!等他稱帝的那一天,就是他離開中國歷史舞臺的時候,對了那些叛變者的控制情況如何?我蘇皖政府還沒有發生過叛亂,因此此次事情必須嚴肅處置,但凡參與謀反的盡皆剿滅。”鄧森笑了起來,袁世凱還是按照他佈置的圈套一點點的陷了進去,而鄧森也開始對其進行了相應的佈置。

“元首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張孝準自信的道。

不過隨後他又接過一封剛剛送來的電報對鄧森道:“還有一個重要情況要一下,近段時間,越南王室和緬甸王室在英法兩國的支持下對泰國進行了規模衝突,因爲泰國的國力較弱,因此幾次向我方求援,我們在戰場上因此和英國人發生了衝突,在東部一個營和一支法***隊發生jī戰,那羣傭兵竟然打向法屬柬埔寨,與法國殖民軍發生了大規模槍戰,法國人因此向我方提出了抗議,並且集中了柬埔寨的一萬兩千名殖民軍與僕從軍將我方特遣軍包圍在詩疏風這個柬悄寨鎮上,我方人員前去交涉,但是法國人拒絕了我們要求放行的要求。”

“混蛋!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鄧森憤怒的將電報丟在地上,指着地上的電報對張孝準道:“任何國家,任何軍隊都不允許在遠東地區欺辱我蘇皖政府公民更何況是我們的軍隊!立即給法國政府發電,要求立即將我方被圍困人員放行,否則我軍將不得不進行報復性打擊!”

“可是元首!如果我們這樣做的話,我們會因此得罪法國人的!而且此次事情上是我方傭兵先開火的!”張孝準看到鄧森發怒,連忙去解釋,卻是這次事件發生的原因在於中國士兵,當時在邊境戰場上,特遣軍擊潰了越南方面一支軍隊,在追逐中殺向柬埔寨,與柬埔寨的邊防軍發生口角衝突,隨後一名傭兵步槍走火,引發了大規模的槍戰,因爲在柬埔寨邊境的法***隊較少,因此被這支軍隊衝了進去,隨後爲了報復法國殖民軍這才追上已經勞累非常在詩疏風休整的中***隊。

“沒有什麼可是!即便是我們的錯,在這個時候也不能承認,立即組建一支五千人的遠征軍進入泰國,給法國增加壓力!”到最後鄧森還是不準備退讓,這場戰爭對鄧森有益無害【】

第五十七章 鷹擊長空第一百三十章 空中運輸第八十章 包圍(第二更)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二十三章 作戰計劃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三十一章 第四道防線(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擊潰日軍第十一章 冒進通知與我想說的話第七十三章 泉州突破戰(一)第二十九章 南洋家族的選擇(還債+4)第一百七十一章 炮戰與敵後突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事情了第九十一章 貴州攻勢(完)第四十章 排滿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三十六章 洪水滔天(二)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十九章 璀璨煙花第三十四章 岸防第三十三張 大會戰之奇襲(二)第七十八章 龍濟光的噩耗(第五更)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十章 戰略第九章 下一代的義務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三十八章 中德第一百三十二章 血眼殺戮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二十三章 作戰計劃第一百八十章 中日二次戰爭 (本卷終章)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三十一章 第四道防線(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至全軍封信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二十四章 局部反擊第三十九章 大會戰之簡易毒氣第七十四章 泉州突破戰(二)(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出訪德意志第二章 會談第一百六十六章 日軍突圍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十章 軍火買賣第一百七十四章 雪路行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日本的想法第三十八章 雪海空戰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二十九章蘇北大戰之大風歌第四十二章 西伯利亞戰役(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跨過鴨綠江第三十八章 日本人的條件(一更)第一百七十章 雙向壓迫第一百零六章 各國調和一(第五更)第九十九章 重河防線之炮擊第五十七章 平射火炮與作戰計劃(第二更)第一百零七章 各國調和二(第六更了!)第六十三章 中日密約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二十三章 妞妞第四十五章 特斯拉第一百一十四章 會晤第七十七章 廣州陷落(第四更)第七十五章 東京大爆炸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三十二章 第四道防線(二)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九章 勞改營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七章 落幕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四章 大漢軍校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十四章 火光之夜第一百八十章 中日二次戰爭 (本卷終章)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二十九章蘇北大戰之大風歌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十一章 雷奧哈德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二十九章 我們不需要俘虜第二十一章 大橋第二十章 彭慶金的動作第五十九章 出口軍備(第一更)第二章 會談第七十五章 東京大爆炸第五十五章 中東大屠殺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三十八章 大礦!麻煩!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四章 大漢軍校第一百三十七章 特戰旅第一百三十八章 突襲第四章 帝國科技第六十九章 宣佈獨立(第二更)第十九章 勤王大軍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三十章 武衛前軍(二)第三十三章 戰備第一百七十三章 擊潰日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宣戰日本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二十章 蘇北大戰之血戰第三十四章 大會戰之裝甲軍在前進第二十一章 大橋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十九章 圍城第四十八章 重工業發展(第二更)第四十四章 未來計劃與民生現況第三十四章 岸防第十章 潰敗第四十八章 重工業發展(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中東大屠殺第四十一章 西伯利亞戰役(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剿滅日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鄧森的震怒第九十七章 狂暴擊潰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四章 大漢瘋狂(這一章請看完!我的夢)第三十二章 抓捕(還債+7)第四十八章 重工業發展(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中華帝國西州省第十八章 進軍九江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十章 臺灣叛亂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三十二章 戰爭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