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暫緩入仕

玉鳳帶着月桂和兩個小丫頭提着晚飯轉了回來。

邱晨起身去了耳房洗了手,林旭也洗漱換了一身家常衣裳回來,在炕下的椅子上坐了,吩咐丫頭們擺飯。

玉鳳帶着小丫頭將一個青椒牛柳,一個煎鱠魚,一個栗子白菜,一個胡蘿蔔燒羊肉,一個野菌雉雞湯,另有一碟玉米小煎餅,一份小米粥擺上桌,遣退了幾個丫頭,邱晨招呼着林旭道:“快來吃,今兒這牛柳肉嫩着呢,我讓她們少放了青椒,不是很辣,應該合你的口味。”

林旭謝了,接了邱晨遞過來的一碗野菌湯喝了兩口,這才安靜地吃飯。

一餐晚飯吃完,丫頭們撤了殘羹剩飯,遞了漱口水漱了口,又送上茶來。

叔嫂倆喝了半盞茶,邱晨將潘佳卿辭館的事兒說了,林旭感嘆道:“潘先生才高志遠,若非父親亡故,這會兒說不定連進士都考出來了。”

邱晨笑笑,“雖說才高,但畢竟閱歷有限,一路考上去,舉人或許會順順當當,真到了京城會試,全國才子雲集,也難說結果……如今,雖說耽擱了三年,但厚積薄發,對潘先生或許只有好處的。”

林旭默默地聽着,微微澀然地點點頭,露出一抹憨厚的笑容來道:“大嫂跟先生說的竟是一樣……”

沒想到郭大老爺也會這麼說,邱晨略感意外,微挑着眉梢道:“郭先生怎麼說?”

“嗯,先生說讓我莫要急躁……”林旭摸摸頭,有些赧然道,“先生說我年幼,讀書上處世上積累都不夠,如今不要過分急進,要戒驕戒躁,潛心讀書……明年的鄉試,先生說到時候看,若是沒有把握倒不如等上一場,好好潛心讀上幾年書,下一場一舉得中,再進京會試、殿試,也就順理成章了!”

“哦?”邱晨沉吟着,又問,“此話是郭先生何時所說?”

林旭回道:“大概有一個月了,嗯,就是我回家過完中秋回來後。”

過完中秋,她跟秦錚就是中秋後過得小禮,籤的婚書,林旭也是辦完這些事回的安陽……郭大老爺之前一直說林旭雖然底子薄、年紀小,讀書上上頗有天分,還說比他家裡幾個都是好的,才氣靈氣都不缺,關鍵是比一般的孩子通曉時事的多,有本性敦厚良善,心胸也豁達……就在之前他還親口對邱晨說過,來年就讓林旭下場參加鄉試,倒時候雖說不敢保證得個解元回來,但中舉還是有很大把握的。

爲什麼幾天時間,郭大老爺就換了說法,難道僅僅只是因爲林旭底子薄年齡小?

或者,跟她的婚事有關,……跟朝堂的變幻風雲有關?

她也就是猜測卻不肯定。只不過,邱晨有自知之明,不管是現代還是這個時代,她對於政治都不敏感,或許比一般的民衆百姓強一點兒,可怎麼也沒辦法跟郭大老爺這種官場上的老油子相比較。那人雖說沒有做大官,但畢竟浸淫科舉官場十數年,又潛心旁觀着朝堂變換多年,對時局的把握遠非她能比擬……不讓林旭參加科考,單純的僅僅因爲林旭的知識積累不夠?

心思電轉,邱晨微微驚訝之後,就溫和地點頭笑道:“還是郭大先生考慮周全……”

看着林旭有些不解的目光,邱晨給他添着茶,笑道:“你這幾年的刻苦努力大嫂看在眼裡,你的學識經過幾次考試也得到了驗證,但正如郭大先生說的,你畢竟年齡小,又多拘在家裡刻苦攻讀,這處世之道和世情瞭解上難免就薄弱了些……如此,你遲上一屆參加鄉試,爲人處事自然更加沉穩老練不說,學識上也能更上一層樓。人不說‘學海無涯’麼,學識積累是沒有盡頭的,厚積薄發,纔不至於因爲小小的坎坷磨折就倒下爬不起來了。”

林旭默默地聽着邱晨的勸慰,垂了眼睛思忖着,半晌方纔擡起頭來,表情茫然道:“我知道大嫂和先生必是爲了我好,只是,我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若仍舊在家苦讀,那又如何增長爲人處事之力?”

邱晨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來。正如最初她來到這個世界看到這個孩子時一樣,他雖然學有小成,也有了初級的秀才功名,本心的純良敦厚卻一直沒有改變。而且,更讓她欣慰的是,經歷了她跟林升的事,還有跟秦錚訂婚的事之後,林旭對她仍舊全心信任和依賴,並沒有因爲這些生分和疏遠了。

邱晨抓了幾顆糖炒栗子,剝出一顆慄仁遞給林旭:“你嚐嚐這個,咱們之前竟不知道,雲連山中出產的這種小栗子,別看個頭這麼小,卻甜軟香糯,比那些大栗子不知好吃多少。”

林旭有些心不在焉地接過栗子放進嘴裡,吃了後胡亂地點點頭應承着,然後仍舊擡頭看向邱晨,想要尋求一個解釋爲自己解惑。他之前刻苦讀書,爲了參加明年的鄉試而不敢有一絲懈怠……可是,眼瞅着還有幾個月就要鄉試了,先生卻告知他再等上三年,他之所以回家來說,也是想着讓大嫂去勸勸先生,卻沒想到大嫂居然也支持先生的決定。

邱晨垂着眼又剝了幾顆栗子,給林旭遞過去兩顆,也拿了一顆放進自己的嘴裡,慢慢地咀嚼品嚐着,彷彿根本沒注意到林旭的焦灼和煩惱。

好一會兒,邱晨纔將栗子吃下去,又喝了口茶,放下茶杯,這才擡眼看着林旭道:“你在劉家嶴和安陽兩地住的時間最久,期間在縣學裡上過幾個月,就你自己的體會,你對這三地的印象有沒有不同?人心品行待人接物上又有什麼不同?”

林旭略感驚訝,不知道大嫂爲什麼把話題岔到了這裡,卻習慣性地認真回答大嫂的詢問,垂着眼默默思考了片刻,慢慢道:“劉家嶴時,跟鄰里們雖然也有小矛盾,但民心純樸直率,高興不高興都寫在臉上,惱了可能會上門理論,完了也很可能就又是好莊鄰了……到了安平縣城,市面繁華,接觸的人多了,就是同窗之間,也有貧富貴賤,也有利益陰暗……但還算好,等進了安陽,見到了更多的人,弟弟才知道,安平縣學還算是平靜祥和的……安陽的富人多了,官宦人家也多了,原本不明顯的貧富差異到了這裡就明白地顯現出來……韓靜瑜最初惱了我,我也不想不明白,爲什麼我們那樣幫助他,接濟他,他卻反而恩將仇報……後來很久弟弟才明白了,有時候接濟人多了,反而會讓人不舒服……或許,他是以爲我是像他示恩,或者以爲我在他面前顯擺……畢竟之前在縣學之時,咱們家還不是太好……”

說到這裡,林旭的聲音乾澀起來,也低落下去,邱晨默默無語地遞了杯茶給他,林旭接過去一口喝了,這才繼續道:“之前,我剛入縣學,因是村裡去的學生,家境又一般,說話口音也濃重,縣學裡好些個富家子弟看我不起,經常就我的衣裳穿着,還有口音笑話我……韓靜瑜情況與我相似,只是他才份高,學業出色,深受縣學幾位教諭先生的愛護,那些紈絝學生不敢明目張膽的欺負他……當時,他幫了我好幾次,還主動地跟我講習我欠缺的課業,沒想到,後來會是那樣……”

邱晨也不知道怎麼寬慰林旭,陪着他默然片刻,溫和道:“這就是人情世事變換,你現在接觸的人還有限,並且大都是年歲差不多的學子,即使心機深又能深到哪裡去……但若是你明年去參加鄉試,中舉後,後年大比,會試殿試,一路順遂的話,就會出仕授官,進入官場……官場可是最黑暗的所在,那些久歷官場的人心機深沉的表面上笑的無比親密,暗地裡說不定就給你捅刀子……口蜜腹劍、陰奉陽違、兩面三刀……種種種種,更何況還有派系、黨爭,還有遷怒和無辜牽連諸般種種,你若是懵懵懂懂一頭撞進去,難說不會被人算計了去,給人當了槍使了,還代人受過……小委屈小麻煩也還罷了,若是大禍,可就前功盡棄,甚至危及到身家性命了……”

聽邱晨說的如此種種,林旭剛剛提及韓靜瑜的一點鬱卒也不知不覺散了去,神情流露出些許緊張來。

轉眼看到林旭的表情,邱晨頓住口,笑笑寬慰道:“這些雖是我看書聽說來的,也脫不了大概……是以,郭大先生說讓你歷歷世事,再繼續科考是真心爲你着想,你能想明白了就成,也不必過於憂懼煩惱……至於以後如何,我明兒就過郭府一趟,跟郭大先生商議一下,再做決定吧!”

林旭點着頭,經過邱晨一番話,他已經沒了不能參加鄉試的煩惱,反而開始思慮自己該怎樣增加世情閱歷來了。

邱晨看林旭情緒低落的樣子,暗襯自己是不是說的太過了,會不會讓眼前這個心地純善敦厚的孩子生出心理陰影來?

琢磨着,邱晨從炕櫃裡摸出年初的兩卷邸抄來,放到林旭面前:“從今兒起,你也開始學着看邸抄吧,這上邊雖說記錄的都是明面兒上的事情,但對於瞭解朝堂風雲、官場浮沉,卻是很有用。你先看着,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去問過來問我,也可以去問你們先生……慢慢地,瞭解的多了,懂得的多了,也就明白了。”

林旭從剛纔就暗暗懊惱着,自己枉讀了那麼多書,居然遠不如大嫂知道的多,更不如大嫂看的明白……此時看到邱晨遞過來的邸抄,他的眼睛禁不住亮了起來。是了,大嫂與他一樣,接觸官場少,而且幾乎不串門子,這樣還能瞭解那麼多朝堂時事,必定就是從這些邸抄上看來的。他若是看起來,也必定能夠獲益匪淺。

歡喜着起身恭敬道了謝,林旭道:“大嫂的話,弟弟都記下了。弟弟告退,這就回去學着看起來去。”

邱晨看着林旭一臉的躍躍欲試,很想笑,卻只能暗暗忍住,微笑頜首道:“嗯,你這會兒就是學東西的時候,就如郭大先生說的,戒驕戒躁,也不用憂心顧慮太過,多看多聽多想,相信,很快,你們先生對你就會有另一番評價了。”

“是,多謝大嫂勉勵,弟弟知道了。”林旭臉色輕鬆下來,拱拱手,拿了兩卷邸抄告退回去了。

說話說得有些興奮,邱晨一時也沒有倦意,拿過新到的邸抄,在燈下看起來。

京裡,又有兩位六部官員被黜免,其中一位是吏部左侍郎程濟遠,罪名是賣官鬻爵和貪墨;另一名官員則是戶部掌管稅賦司的五品郎中,罪名同樣是貪墨……只是,邱晨卻知道,這兩人的黜落遠沒有表面上的罪名這麼簡單。這兩個人分別關聯着魏太傅一系,戶部的五品郎中……之前似乎聽說過是當今皇后徐家的門人。這又是兩個關聯着爭儲黨爭的犧牲品。

因爲這兩件事,吏部尚書盧又林告老致仕,皇上駁回了一次,又上書就即準了。原來的吏部右侍郎唐崇無風無險地升了吏部尚書。而戶部的五品主郎中也換了新人,由原任戶部稅賦司員外郎的王玉成擔任。

初看到這個名字,邱晨只是覺得有些熟悉,待她看到王玉成的履歷之後,看到曾任懷遠鎮縣令,一年前調入戶部稅賦司任六品主事後,邱晨方纔恍然。當初她去北邊之時,也曾見過這位王縣令,只是沒有過多的接觸……如今看來,這位王大人也必是某一派的官員。依據王玉成的履歷來看,從懷遠鎮升起來的官員,是雍王派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畢竟,北邊由越國公、靖北侯兩代人多年經略,雍王又在親在北邊待了數年,那邊應該早已經成了他們的勢力範圍……王玉成能從那般偏遠的小縣直升六部,又連連升職……這背後若說沒有人提拔,誰也不相信。

擱下沉重的邸報,邱晨由王玉成不由想起徐長文來,那個文質彬彬如學長一般的男子,如今不知怎樣了?還是年前讓商隊捎了些年禮去,這又是將近一年了,不知他近況如何,王玉成被提升之後,徐長文是不是也順理成章地做上了懷遠鎮的縣令?

默然了片刻,邱晨擡頭詢問在旁邊做着針線的玉鳳:“去看看前頭二爺歇下了沒有?若是還沒有歇,去看看廚房備了什麼夜宵。”

玉鳳應着起身,叫了月桂進來伺候着,她自己帶了個小丫頭去了前院。盞茶功夫,玉鳳捧了一個蓋盅回來,笑着奉到邱晨面前:“順子嬸子給二爺備的雞豆花,還給太太燉了一盅燕窩。”

燕窩這東西據說滋補養顏,倍受這個時代的高門貴女們推崇,每每提及養生,第一個提及的必是它,第二個自然就是人蔘……邱晨對它並不迷信,可也爲不着因爲一份補品多費口舌去,也就欣然地接了過來,慢慢地喝了,一盅燕窩統共也就兩口,並不難捱。

玉鳳收拾了碗盞交待小丫頭拿下去,又從炕櫃抽屜裡拿出一枚藥丸子,遞了一杯蜂蜜水上來:“太太,您的藥!”

邱晨瞅着鴿卵般大小的黑藥丸子,很有些無奈:“我又沒病,幹嘛天天吃這個!”

玉鳳卻格外的堅持:“來前陳嬤嬤一再囑咐了奴婢,讓奴婢提醒着您……陳嬤嬤還說,這是侯爺親自囑咐過的。”

這些藥丸子還是當初穆老頭兒在家的時候給她配的,當時老頭兒也沒說什麼原因,更沒交待藥物配方成分,只說讓邱晨吃上一年再說。邱晨奉行的是不亂吃藥,因爲是藥三分毒,無緣無故的拿藥當零嘴,她可不想吃出個藥物蓄積中毒來。

最初有穆老頭兒天天盯着,她吃過一些日子,等穆老頭兒偷偷拐着阿滿走了,她氣憤之下差點兒老頭兒做的這些藥丸子給扔了,自然就沒有再吃。也不知怎麼的,此次秦錚過來之後知道了這件事,囑咐了陳氏,從那以後,每日早晚,陳氏總是準時地送上一枚藥丸一杯蜂蜜水來,督促她把藥吃下去。她解釋拒絕根本無效,人家就一句話,侯爺囑咐的……

每每這個時候,她總想着,一定要把身邊的人換成自己的心腹……好了,如今離了陳氏,只帶了玉鳳和月桂,沒想到還是如此,這兩個丫頭可是她的丫頭!

“真不知道你是不是我的丫頭!”邱晨煩惱地嘟噥着。

玉鳳忍着笑道:“太太這話說的,奴婢可承受不起……不止是陳嬤嬤說,當初穆老爺子也說過,太太之前大病虧損了身體,一直沒能補過來,是要細細調理補養着把虧損的養回來才成。燕窩和藥丸子每日必用的,萬不敢端了……您可是斷了半年吶!”

“行了,行了,別嘮叨了!唉你說你年紀不大,咋就這麼能嘮叨……我之前還一直覺得你話少內秀了!”邱晨很無奈地擺擺手打斷玉鳳的嘮叨,接了藥丸和蜜水過去,忍着噁心將藥丸子吞了下去。

玉鳳見此笑笑,也不再多言,轉而道:“水備好了,太太洗漱一下也該歇了!”

第二日一大早,邱晨習慣了早起,起牀後,信步繞過房子走進後園去了。

安陽府這所宅子,最初只是二進院子,後來買了相對的另兩所宅子合併了,兩處宅院合在了一處,添了三進院子不說,也修整出一個寬敞的後院來。

對應的院子留了個一進小院,給了二魁家居住,後園大部分地方開成了菜園子,也交由二魁兩口子打理,除了宅子裡吃用外,剩下的也都任由二魁家處置,也算是給他們家的一項貼補。眼瞅着又到十月,二魁家的小閨女也要到生辰了。那個邱晨看着出生的小人兒,也要兩週歲了。

邱晨來到後院,看到的除了蕭條空曠起來的園子,還看到了正在晨練的秦禮曾大牛和林旭以及他的小廝鈺良。

看着跟秦禮曾大牛認真一招一式比劃着的林旭主僕,邱晨眼睛亮了起來,看樣子,林旭雖然大多數時候自己居住在安陽這邊,卻沒有撂下鍛鍊身體,雖然不如俊文俊書幾個,卻也看得出底盤很穩很紮實……

由此,邱晨又想起來,這兩年功夫裡,林旭的身體倒是一直很康健,連個小感冒小風寒都沒得過……想來,都是堅持鍛鍊的結果。

院子裡四個人練得認真專注,邱晨駐足看了一會兒,也就轉了回來。又去廚房看了看,邱晨就有些聊賴地回了房。不怪劉老太太不肯過來,住在城裡是不如在劉家嶴隨意,走出家門轉轉也方便,哪裡像這裡,想活動活動,也只能在逼仄的院子裡轉轉,想要出門,就只能穿過喧囂的街道奔到城外去……

玉鳳看着神情有些鬱郁的邱晨,笑着提醒道:“太太,昨兒唐家大姑娘不說今兒過來拜會麼,您看,咱們要不要準備準備啊?”

“有什麼好準備的,剛剛不是去廚房看了,點心都備好了,就等着吃過早飯後,該蒸的蒸,該炸的炸,該炒的炒……”邱晨滿不經心地說着,一邊搖着頭,“也不知道那些人家怎麼都那麼愛待客人,瞧瞧就這麼一個客人登門,就要做這些準備,何況那許多人吶……還不得忙上好幾天去!”

玉鳳跟月桂都捂着嘴笑着,玉鳳道:“太太真是……其實客人不在多少,一個人跟許多人都是一樣的準備,不過是數量上多一些罷了!”

邱晨挑着眉想了想,點點頭應和着:“也是。不過,招待起來總是麻煩吧?做客人都那麼勞心費神的,可想而知做主家待客的人多少麻煩多少累!”

玉鳳和月桂這回只跟着嗤嗤地笑,卻不再開口說話了。她們也看出來了,太太並非真的討厭待客,只不過在老宅子裡熱鬧慣了,到了這裡空曠寂寥些罷了。

回到屋子裡,邱晨歪着頭四下裡瞅瞅,總算是想起要籌備些什麼來。帶着玉鳳打開倉庫,翻出一幅小插屏來,擺到次間的榻几上,還找出一隻影青淨瓶,一隻南紅瑪瑙如意來,淨瓶擺到屋角的高凳上,瑪瑙如意就隨手放在了插屏前頭。

瞅了瞅,邱晨看着榻上、椅子上用的松花色彈墨墊子、椅袱都是六七成新的,乾淨整潔,是她來之前順子家替換的,連門簾子都是剛剛換上的夾氈靛青色團紋圖案的,乾淨清爽,沒有什麼不好處,也就歇了手。

“看看,裡裡外外的都佈置的挺好的,也沒有什麼需要我動手的……”邱晨拍拍手,乾脆地打發月桂,“去後院看看,二爺他們練完了沒有,問問咱們也好擺飯。”

吃過早飯,打發林旭去郭府上課,邱晨看看天色還早,乾脆帶了月桂去了二魁家。

二魁在林家照料着馬匹車輛外,還跟門子上排着班值夜。昨晚正好他當值,這會兒剛剛交接了轉回來,洗了把臉正好在吃早飯。

邱晨一路進了二魁家的院子,揚聲道:“二魁嫂子在屋裡嗎?”

二魁家聞聲快步迎了出來,滿臉歡喜道:“剛剛聽孩他爹說你來了,正想着他吃過早飯就過去呢,倒是讓你先過來了!快進屋,快進屋!”

二魁也隨後從屋裡迎出來,端着碗嘿嘿地憨厚笑着:“太太過來了!”

“二魁哥怎麼才吃飯?”

“嗯,他昨晚在門上值夜了,剛回來!”二魁家的隨口應着,打着門簾子引着邱晨進了屋。

邱晨疑惑道:“咱們家不是都備了早飯的?怎麼沒在那邊吃?飯備的不夠?”

二魁撓撓頭道:“在前頭吃了的,只是回來看着孩他娘做了米粘粥,又舀了一碗喝。”

說着,擡手將碗裡的粥倒進嘴裡,匆匆端了桌上的一碟鹹菜連空碗,往外就走:“我吃完了,你們坐這裡說話。”

邱晨笑着點點頭,目送着二魁離開,轉回頭來,她臉上的笑已經斂了去:“紅梅姐,剛剛是怎麼回事?是不是二魁哥在家裡受欺負了?”

二魁家的笑笑,讓着邱晨坐到炕上,略略帶了些赧然搖頭道:“沒有,有你關照着,哪會有人欺負他……唉,今兒早上,前院的飯是白菜大包子,二魁想着他爺爺愛吃,就揣了回來……”

邱晨皺起了眉頭。二魁是省了自己的飯拿回來,她不反對,她只是不明白,二魁兩口子在林家都有活計,她又照應着,每個月都有四五兩銀子的收入,再加上偌大一個後園,也有兩三畝地,雖說沒種糧食,但一年四季的蔬菜基本上不用買的。二魁家還在後園裡餵了雞鴨,雞蛋鴨蛋除了自己吃,也能添補一點家用,照說,他們家的日子雖然不至於富貴,可生活應該很寬裕纔對啊,這會兒看起來,怎麼連個包子都要帶回來……

“是不是有什麼事我不知道的?”邱晨直白地問道。

二魁家的目光微微躲閃了一下,垂着頭嘆了口氣,幽幽道:“原本有你照應着,日子不難過。接了石頭他爺爺來之後,雖說吃藥要花錢,也沒覺出緊巴來……只是,上個月,二魁大哥找了來,非得說家裡的房屋宅基都被我們侵佔了,要去衙門裡告我們……”

------題外話------

週末,大家都懂的……

第59章 籌建第324章 教引嬤嬤第314章 納采第476章 只管自己人第525章 男子漢第334章 地瓜和芋頭第200章 意外之喜第199章 府試第51章 就事造勢第235章 歪樓了第350章 跟我來第269章 認捐第345章 就要婚了第三百四十一章第343章 桃花運?第502章 邱如意與紫菱衣的聊天記錄第344章 下聘了第三百六十八章第203章 急轉直下第514章 兩個徒孫第412章 機密第145章 縣試畢第581章 百日1第582章 百日2第559章 小白羊第512章 園子動工第510章 不是第91章 死亡山谷第103章 傻女人第二百一十三章第56章 小泥猴第594章 鎖兒第572章 霍胡上門第309章 書呆子第252章 託媒第567章 冬月盡第五百六十四章第169章 親人第9章 吃頓好的先第351章 洞個房第233章 掉餡餅了第374章 家書勾起思念第237章 丟人第544章 重陽第587章 送年禮啦第383章 端午來客第262章 活該第34章 學了個乖第31章 劉三河上工第205章 信第219章 除服第278章 不可小覷第495章 親事第596章 代君事第55章 籌劃第487章 斷奶第344章 下聘了第244章 猴頭菇老瘋子第194章 探問第547章 你主子呢第262章 不如糊塗第75章 娘,抱窩第四百二十四章第五百零五章第210章 出行第三百四十七章第6章 打一場第27章 可以代用第233章 掉餡餅了第333章 家生子兒第166章 骨骼精奇番外十三小兒女11第400章 賀壽第28章 打感情牌第460章 什麼色第198章 洗腦第562章 找上門第66章 這人真笨!第521章 祖孫第136章 上門第331章 滿兒回家第557章 皇家血脈?第492章 不是大事第94章 請師第554章 俊文俊書離京第四百七十四章第358章 秦家人會說話第512章 園子動工第399章 別後第535章 自個兒送上門第504章 姑侄談心第363章 我妻子自然不凡第324章 教引嬤嬤第80章 潘佳卿、定下了第238章 以命相搏爲何物第127章 村正的建議第三百六十一章第108章 劉家嶴的夜不平靜第13章 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