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137章 發大財了

事情圓滿解決,但桑拂月的心情卻並不怎麼美麗。這就導致他回到府裡後還拉着個臉,好似誰欠了他幾百萬兩銀子似的。

常敏君和桑擰月看到他這面色,兩人面上頓時佈滿憂慮。她們還以爲是案情進展的不順利。

誰知開口問過才知,一切都順順利利的。該判的判了,該拿回來的也拿回來的,該認罪的人認的特別爽利,該得到懲罰的也都得到懲罰了,一切進展的比預期中還要更順利一些。

既然事情處理的妥妥當當的,那他還有什麼緣由拉着張臉?難道是覺得知州大人判的輕了?

常敏君直接開口問,“你有什麼心事就明說,拉着張臉你是要嚇唬誰,看的我跟擰擰心裡都毛毛的。”

桑拂月被錘了一下,心裡委屈的不得了。他想到爹爹和祖父的識人之能,心裡就窩火的狠。但不管是爹還是祖父,那個也不是他能詬病的。他爲人子爲人孫的,也就只能自個鬱悶一下,結果來到自個家裡,還被錘?難道他的地位已經卑微到,連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也不能的地步了?

桑拂月越發委屈了。

但他也不好將父親和祖父拿出來說事,再來妹妹年幼時經歷的慌亂和惶恐也並不是值得誇耀的事兒,說出來沒得讓妹妹更感懷。

桑拂月乾脆不提這事兒,只是將自己的思量一一說給兩人聽。

“知州大人將所有罰款都給還桑家,我的意思是,等這筆銀子到手,分一部分出去給州府。”

常敏君和桑擰月俱都點頭,“應該的。”他們如今真不缺銀子使喚,銀子在他們這裡,如今真就是個數字。既然家底豐厚,不在乎那三瓜兩棗的,那散出去一些,將事情做的更圓滿一些,不是更合乎他們的利益麼?

常敏君道,“給州府一部分,等給公婆他們做祭祀的時候,再散出去一部分捐給寺廟、慈幼院,只當是給公婆祈福了。”

桑拂月和桑擰月俱都點頭,桑拂月隨後又說,“家裡庫房被盜走的十之一、二的貴重物品,如今大部分也有消息了。”

姑嫂兩人俱都打起了精神,“都在哪裡?”

庫房被盜倒不是下人監守自盜,畢竟當初看守庫房的是桑父的奶嬤嬤。奶嬤嬤的兒子就是桑父的隨從,之前也在那場洪災中,隨桑父桑母一道死去。

也是因爲這接二連三的打擊太大,奶嬤嬤整個撐不住了,人直接就倒下了。庫房當時處於無人看守的狀態,真若是有人存了心思去偷去盜,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而當時因爲忙於處理桑父桑母的喪事,家裡人員往來非常繁雜,所以究竟是誰盜走了庫房中的貴重物品,因爲可懷疑的人員實在太多,且又過了這麼多年,各種線索都斷了,所以要仔細查找的話,當真也是非常困難。

但有句老話不是說麼,只要做過,總會留下痕跡的。

直接找盜竊者不好找,但若是另闢蹊徑,也多的是法子將人揪出來。

桑拂月是堅決不肯放過任何一個趁火打劫的人的,也因此,到了晉州後,就將這事兒也安排下去了。

先是查找和桑家有關係的人家,包括但不僅限於奴僕、丫鬟、來往較爲頻繁的商戶等。看誰在這些年驟然富貴了,亦或是身邊的親戚驟然富裕了,再不濟是銀錢花銷上變得大方了,或是因爲各種機巧的緣故,發了橫財……這些人自然要重點排查。

再來,當鋪是另一個需要查找的地方,依照桑家如今的地位,只需將失竊的單子往各個當鋪一送,是否有人曾在當鋪死當或活當過該贓物,也是一查既明。

賭坊也是一個消息集散地,只要給幾個小錢,自然有的是人能將你需要的消息提供給你。

而就在這種種凌亂的消息中,那些盜竊者被一一揪了出來。

只是大多數貴重物品都已經不在他們手上了。

有些是零零碎碎的拿出去求人辦事了;有些是作爲年禮、節禮送給了位高權重者;再有的是給閨女作爲陪嫁出了門子;還有的是爲生計所迫,將那些販賣或死當了。

總歸如今能拿回來的不過十件八件,再仔細尋摸尋摸,或是將能收回的收回,估計頂天了也就百十件。

有些被送人的,若是就送給了晉州本地的權貴,許是還好說和一些。大不了吃點虧,拿出等價的物品,大約摸也能將東西拿回來。可其中有一部分已經送給了早先的官員——要知道過去十年,總也有些官員升遷、貶謫、丁憂,或是因爲各種緣故告老還鄉。隨着他們離開晉州,東西也已經不在了,這確是無論如何也尋不回來的。

而還有太過貴重的物品,中間不知道倒了多少手,如今也不知道被珍藏在哪家的府邸裡,成了人家的傳家寶。外人得不到消息,自然這一批也是尋不回來的。

桑拂月把事情大概一說,又比劃了一個大概數字。當初丟失了大約十之一二的貴重物品,如今用足了力氣,也只能找回十分之一……

但這也是盡力的後果了。

盡人事聽天命,萬事強求不得。

常敏君和桑擰月固然還有些可惜,但也沒有再說其他的。

倒是桑拂月,他睚眥必報,見不得人佔他便宜。更何況這已經不是佔便宜那麼簡單了,這是偷是盜,是犯罪。他是萬萬不能容忍這種行爲的,便說,“我明日再讓人往州府遞狀紙去。”

常敏君和桑擰月聞言俱都忍俊不禁笑起來,常敏君說,“知州大人怕是有一段時間不想看見你這張臉了。”

“這次可用不到陳知州審案,盜竊的小案子罷了,八成是通判大人審理。”

提起“通判大人”四個字,桑拂月不由冷嗤了一聲,一副很看不上眼的模樣。 桑拂月有這個態度,常敏君和桑擰月也不奇怪。畢竟對於通判大人的所作所爲,他們也是知道些的。自家的產業化作真金白銀都流到了他府裡,但還是那句話,沒必要一棍子把所有人都打死。真若是之後再發現他不妥,慢慢收拾就是。如今處理家中的雜事還來不及,就先不理會這些官場中的蛀蟲了。

三人又算了一筆賬,若是該還的東西都還回來,那這十多年到底損失有多大。

其實若是都以真金白銀來算的話,大抵是沒吃虧,反倒是賺了的。畢竟那十倍的賠償,當真是好大一筆銀錢。

但有些東西卻遠不是金銀能衡量的。

就比如,桑家幾代人費勁心力養了幾百個出書的文人,如今全都沒了蹤影。這是桑家書肆能在晉州立足的根本,可這根基被掘了,那桑家要再回到往日的榮光,怕不得幾十年的路好走。

另外,造紙作坊和印刷坊也垮了。桑家掌握着好幾種紙張的製造,有一種彩箋紙,紙張細滑如嬰兒的肌膚,且韌性佳、吸墨性強,在陽光照耀下,會發出溫潤的七彩光線。這種紙張最爲閨閣千金們喜愛,當初曾遠銷到京城,也曾因爲需求量太大,供應跟不上需求,一度導致一紙難求。

而桑家的印刷作坊也已經有了彩印,且彩印的穩定性高,色彩也較爲絢爛。經由桑家彩印出版的書籍,價格雖高,但插圖栩栩如生,可讀性更強,備受豪門貴婦和幼兒們的追捧。

桑家還有祖傳的製作毫筆和墨錠的技術,如今技術秘訣還在,可掌握技術的熟練的工人已經尋不見了。

當然,上述桑家諸多秘技,諸如彩箋紙等如今市面上還有銷售,卻是出自吳家;彩色印刷技藝也更新換代,如今逐漸趨於成熟,可領頭的是何家。

任何一門技術,當他還是個秘密時,就能創造出無窮無盡的價值。而當它被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是第四個人知曉,那麼,他將不再是秘密。

桑拂月提起這些,就和常敏君與桑擰月商量,“不如將這些技術公之於衆?”

常敏君看向桑擰月,在這件事情上,最有發言權的,其實應該是妹妹。

但桑擰月自己尚且愧疚與沒有保存好這些祖宗留下來的財富,如今既已到了這個田地,似乎也確實沒有保密的必要了,便頷首說,“大哥安排就是,技藝需要翻新進步。當初爹也說過,等條件成熟,就將這些手藝一一傳出去。”可惜,爹爹沒有等到那天。

三人又說了些別的話,嬤嬤們就過來催了。午飯已經熱了兩遍了,即便如今天熱,吃些涼的也無所謂,但是菜失了原本的味道,就不好吃了。

三人這才止住話題,移步去用膳。

之後幾天時間,桑家人依舊很忙。

當然,忙得是桑家的管家和管事,至於爲首的幾個主子,倒還算閒散。

那些曾經佔了桑家財產的,這幾日都忙着去衙門將佔有的財產轉回到桑家名下。衙門裡爲此特意準備了一間班房與十多個小吏一道忙活,就這也忙了整整兩天,纔將該登記造冊的都登記造冊完畢。

而被罰沒的銀錢,自然是需要先到衙門裡備案,然後再由衙門的官員轉交到桑家人手上。

於是,這些天衙門裡熱鬧的不得了。而百姓們最是愛湊熱鬧,就守在府衙門口,隨着一個個小廝的進進出出,不住的指指點點。

那些個大箱子啊,裡邊裝的可都是金銀財寶!若是捧着小匣子,那不用說,匣子裡都是銀票!

這麼大筆數額的進出,連衙門都不得不慎重。也是爲了儘可能的減免責任,衙門的人只充做中人,驗看過金銀的數額對得上,便直接將匣子轉交到桑家人手上。

而桑家人接過去後,若是銀票,就直接送回府裡;若是金銀等實物,就去最近的錢莊換成銀票……

忙忙叨叨了三天,一切都交割清楚了,而桑家此時的家財,那數額着實龐大到讓人震驚的地步。

常敏君看見那用大箱子裝起來的銀票,都有些呼吸困難。她真情實意的感嘆了一句,“我這是給自己找了個什麼樣的婆家啊。”

桑拂月就臭屁的說,“早跟你說過,跟着我絕對不會讓你過苦日子。”

常敏君啐他,“也不知道你得意什麼?你也不看看,這其中有一兩銀子是你掙得麼?這些都是祖宗留下的餘蔭,你倒好,看着不羞愧也就罷了,你還自得上了。”

桑拂月就很光棍的說,“我怎麼不能自得?若不是我如今出人頭地了,你以爲這些東西這麼好要回來呢?再說了,若不是我如今這身份在這壓着,你以爲衙門的懲治力度會那麼大?你以爲這罰銀真能落到咱們手裡?”

桑拂月給了她一個“媳婦你可真天真”的眼神。這眼神惹的常敏君沒好氣的翻他好幾個白眼。不過她也知道,相公雖然沒正經,但這話說的卻再真實沒有了。若是他們無權無勢,不說這些東西能不能順利要回來,就說這些罰銀,怕是衙門裡也要吞個七七八八。

想到罰銀,常敏君和桑擰月就開口,“不是說要送些給州府衙門麼?你準備什麼時候送?給多少你看合適?”

桑拂月思考過後,就回了個數字。不算多,當然也不算少,萬兩而已。當然,這並不是要賄賂那個,而是因爲桑家後人離家已久,如今因爲州府老爺們秉公辦事,爲桑家的舊案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他們心存感念,想爲老家做些事情——名義上就是,這些銀子是捐來爲家鄉建設做貢獻的。

當然,這只是名義上,至於最後這些銀子最終花用在哪裡,又有幾分真的能用來造福百姓……三人都沒報多大期望。

總歸若真想做些好事,等父母祭日的時候,他們自己做來就是。把希望寄託在這些衙門的官員身上,很大可能就是沒戲。

三人商量着這些,也沒避諱雷戰三個小子。不過三小孩兒如今可沒功夫聽他們絮叨些有的沒的。他們就像是掉進了米缸裡的老鼠一樣,對着那一大箱子銀票,眼睛狂冒金光:發,發大財了!

66.第66章 誰是人?誰是鬼?第159章 兩個選擇第62章 望月樓(二)第164章 宮宴第167章 小姑父115.第115章 兄妹相見第179章 喜愛117.第117章 確認103.第103章 大哥消息99.第99章 回侯府第145章 我娶她139.第139章 “他鄉遇故知”第148章 盧家來人第7章 鏡破釵分第152章 鬆口第156章 156拿捏第237章 if線(八)第14章 喜怒不定252.第252章 if線(二十三)97.第97章 萬事俱備127.第127章 安心去第225章 前世番外(九)第159章 兩個選擇83.第83章 賠罪第174章 我們和離73.第73章 逃避245.第245章 if線(十六)84.第84章 打架第159章 兩個選擇136.第136章 宣判第220章 前世番外(四)68.第68章 添妝94.第94章 二次上門的歹徒第190章 190賜婚第12章 出門請安64.第64章 情人節快樂第170章 軍事學堂第42章 拿捏第158章 158夜話第149章 還治其人之身256.第256章 if線(二十七)93.第93章 書齋開業及聽牆角97.第97章 萬事俱備第190章 190賜婚第61章 望月樓見第196章 火力全開第44章 爭執與想法第181章 磨人精83.第83章 賠罪139.第139章 “他鄉遇故知”第45章 意決249.第249章 if線(二十)117.第117章 確認100.第100章 太夫人第167章 小姑父第7章 鏡破釵分69.第69章 不講道義257.第257章 if線(二十八)128.第128章 128懷孕第54章 救人第191章 險些飄了257.第257章 if線(二十八)第47章 有事請先行第233章 if線(四)第203章 殺心起第15章 桑家94.第94章 二次上門的歹徒第146章 上族譜241.第241章 241if線(十二)第157章 送信第182章 氣瘋252.第252章 if線(二十三)85.第85章 鋪子121.第121章 小巫大巫119.第119章 119打算第194章 拜師禮與百日宴第222章 前世番外(六)第59章 壞心思與壞人第235章 if線(六)第52章 相看第3章 人事256.第256章 if線(二十七)第24章 往事140.第140章 團聚第238章 if線(九)第151章 151妥協第37章 陽謀第22章 夫妻74.第74章 難眠124.第124章 想起第6章 高燒反覆244.第244章 if線(十五)122.第122章 念及135.第135章 收債第37章 陽謀第2章 武安侯府第200章 事敗第155章 勸說第45章 意決106.第106章 憶君心似西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