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軍訓開始的第三天,陸歸延也帶着招募的隊伍回來了,總共有四千人,都是身強力壯的棒小夥。一到軍營,陸歸延和他帶來的人就被鎮住了,這麼嚴格的訓練可是想都想不到的。不過訓練雖然很苦,這些新兵倒沒有太多抱怨,畢竟伙食太好了,比起那些做苦力的老兵他們雖然要累些可還是保留了尊嚴,李富貴放過話:要是新兵不好好練就把他們關到老兵營裡去做苦力。更何況李富貴不但天天都陪他們跑,下午李富貴還總在操場上練習騎馬,道臺大人都以身作則自己還有什麼好說的(其實李富貴練騎馬到不是因爲自己精力過人,從軍訓的第二天起李富貴就不想再跑了,可如果自己不去那士兵會怎麼想呢,作爲這支軍隊的最高指揮官騎着馬去監督訓練也說得過去吧)。

雖然新兵在態度上還不錯,可是軍訓進行的卻不太順利,主要是沒有合適的教官,李富貴不希望藉助舊軍隊的力量,主要是怕把這些新兵帶壞了,而陸歸延對軍訓可以說完全不懂,林雨長作的倒是挺認真,不過就他們兩個人而且水平也都只能算半吊子,有近萬新兵那裡管得過來。雖然早就寫信要比埃爾把那些教官送來,有幾個先來幾個,可是好像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到。最後下午的操練變成了純粹的站軍姿,九千人全部站好一個都不許動,負重越野跑也分成了小組,李富貴選了一批跑得快的作督戰隊,拿着棍子在後面趕,本來李富貴還想用狗的,可是全縣也找不到黑背,本地的土狗看起來不夠兇猛,所以只好作罷。

日子一天天就在這種滑稽的訓練中度過,淮陰縣的老百姓也漸漸習慣了幾個人拿着棍子在後面大呼小叫的追趕,前面一大隊人狼奔豕突的情景。幸好這些人看起來是亂跑,可從來不踩莊稼。

這天陸歸延神神秘秘地把李富貴拉到一邊說道:“富貴啊,你今年有二十了吧?”

“有啊,怎麼啦?”

“終身大事也該考慮一下了,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啊?”

李富貴的臉一下就紅了“怎麼好好的會講到這一出?真是莫名其妙。”

“那我就直說了,這次我去徐州遇到我們家以前的一位世伯,他有個獨生女兒年方二八,叫做馬春花,品貌端莊、溫良嫺淑,我就在想配你很不錯,所以就回來問問你,如果你願意以你的現在的地位女方那邊應該沒有問題。”

在心裡嘆了一口氣,叫這樣名字的女人估計好不到哪裡去,真奇怪,這個時代男人的名字很正常,有的起得還很不錯,可爲什麼女人的名字都這麼土?“什麼跟什麼嘛,我連面都沒見過怎麼可能願意,既然你說的那麼好你幹嗎不娶她?”

“你哥哥我這輩子是不打算結婚了,我們陸家的血脈我也打算讓它斷在我的手中,既然你反對我就實話實說了,馬家在那一片很有實力,如果你娶了她的獨生女兒對你以後幫助很大。”

這跳躍也太大了吧?怎麼話題一下就變得這麼殘酷現實,李富貴想了一下說:“先讓我考慮一下吧。”

對於這次提親李富貴處於很大的矛盾當中,本來讓一個十九歲的普通青年放棄未來的愛情接受一場政治婚姻是根本不可能的,可是李富貴在排斥政治婚姻的同時對自己未來的愛情命運也發生了很大的懷疑。自從上次喝過那場花酒之後,李富貴就感到想在這個世界上找到一個自己愛的女人可能不太容易,上次陪喝花酒的那些妓女已經算是上等妓女了,可李富貴看着卻一點都不感冒,這主要應當歸罪於晚清士大夫們的審美觀,在現代人眼裡他們的有些審美觀只能用變態來形容。想起自己看到過的一幅慈禧太后帶着一羣小恐龍的照片,李富貴就感到前景一片黑暗。除此之外這個時代的女人很少有超過一米五的,在這種身高之下身材也是沒什麼指望了,不知道北方是不是好一些。而且根據李富貴的經驗,這些女人好像還不太愛惜自己的牙齒,難怪她們都要笑不漏齒。而在心靈方面想要和這些無才便是德的古代女人尋找共同語言肯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正因爲有點自暴自棄,所以李富貴纔在究竟去不去求親上猶豫。最終經過前思後想李富貴下定了決心:不行,老子才十九歲,不能把自己就這麼賣了,要實在沒辦法最後我就娶個洋妞,也算爲國爭光。

很奇怪,雖然李富貴對外國人欺辱中國的樁樁件件感到很氣憤,心裡還有一些恨意,可以遇到難題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藉助洋人來解決,可能是因爲雖然立場不同可作爲一個現代人李富貴的思維方式還是更接近於外國人吧。

回絕陸歸延之後看到他一臉惋惜的表情李富貴趕忙安慰他“政治婚姻嘛,以後還是有機會的,我還小,說不定以後會有更好的呢?”

在經過半個月的期盼之後,李富貴終於把教官團盼來了,還從來沒有哪些老外讓李富貴覺得這麼親切,這段日子可把李富貴給累苦了。這次來了十五個外國人,領頭的叫於連,好像資格還挺老的。李富貴趕忙把手下的九千人分成十五隊,交給這些外國人帶領。那個於連看了李富貴的訓練方法後不以爲然地搖了搖頭“李大人的治軍思想看來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非常注重士兵的跑步能力好進行衝鋒,可是現代戰爭注重的是隊形,跑步在列隊中是沒有什麼用的。”

李富貴心中暗罵:放屁,老子的軍事思想是停留在覈子戰爭的時代的。嘴裡跟這個傢伙客氣了幾句,可是拒絕把體能訓練從訓練中拿掉,最後達成了妥協,體能訓練作爲操練前的熱身,洋人不管,由士兵自己跑,跑完了回來再進行上午的操練。

第180章 兩廣第126章 西北第142章 歡樂的馬尼拉第90章 科舉第一百零二章第58章 友好使團第69章 攻克種子島第76章 大阪府第89章 新教育第121章 和平(中)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104章 勸進第120章 和平(上)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九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2章 工作、要飯、教堂第三十三章第七十五章第113章 三巨頭第一百三十八章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75章 虛晃一槍第130章 大比武第五十四章第80章 五方會談第40章 迷信第21章 種馬第17章 廷議第114章 亞洲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五十九章第48章 政變第211章 廢帝(下)第一百五十八章第96章 合圍(上)第170章 翼王展翅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五十四章第102章 廣東的維新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第35章 外交禮儀第一百章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76章 大阪府第94章 歸國華僑第一百一十一章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91章 辯論會第一百二十一章第160章 安集延第三十四章第212章 遠航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五十三章第一百零五章第198章 光復吉林第205章 歸國第136章 死士第三十一章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九十九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三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二十四章第32章 廣東戰區(上)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一百六十九章第十二章第6章 見官、趙世祖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195章 社區服務計劃第19章 額爾金第31章 侵略者人物表第18章 三座大山第61章 個人傳記第一百三十六章第95章 突襲第四十四章第52章 戰鬥隊與宣傳隊第八十五章第三十五章第24章 扶清滅洋第十三章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174章 逃離巴黎第38章 奇襲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七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