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就在李富貴又把自己關進屋子整理思想的時候,李叔找了過來。一聽到新武器有了進展李富貴衣服都沒顧上換就直接騎上馬朝武器試驗場衝去。迫擊炮的試射讓李富貴很滿意,炮彈可以打到兩裡遠,從射程上已經可以壓制當時大多數的土炮,而射速和彈頭的威力就更不是那些土炮能比得了的了。李富貴當場就下達了生產一百門的命令。當李富貴看到李叔拿出的手榴彈後倒是一愣,與自己熟悉的手榴彈不同,菠蘿狀的表面是按自己的要求做的,可彈頭爲什麼會是橢圓柱形的呢?好像從沒有這種式樣的手榴彈在歷史上出現呀?帶着疑問李富貴聽完了李叔的解釋。聽完之後不覺大加讚歎,原來這種手榴彈的設計是在橢圓的長軸兩端添加彈片,當手榴彈落地時長軸必然指向水平方向,這樣就可以在水平方向形成更密集的彈片。

看到木板上佈滿了彈片,李富貴感嘆道:“真了不起啊,這個設計是誰想出來的?”

“是鐵匠老牛的兒子。”

“好,我要重重的獎他,小夥子前途無量啊。”

“嗯……,富貴啊,老牛的兒子已經四十多了,不算小夥子了。”

“啊?四十多了?那應該喊他大牛纔對啊?幹嗎還要喊他老牛的兒子?”

“因爲老牛是這方圓百里最好的鐵匠,所以我們喊他家人都是用‘老牛的XX’。”

“不管他叫什麼啦,總之我要重獎他,以後不管是誰只要有了好的創新,我都會重獎他。”

驗收了新武器李富貴覺得膽氣壯了許多,自己這些人甚至發明了一種在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手榴彈製作方法,這點給了李富貴極大的自信心。如果不知道以前的人是怎麼做的就由自己來創造一套出來不就行了。李富貴首先公佈了軍隊的建制,首先組建三個步兵團,每團一千人;一個騎兵團,八百人;一個炮兵團,五百人。五個團組成一個集團軍,也可以叫兵團或軍團,加上兵團部所轄的警衛部隊、工兵和後勤保障部隊,一個集團軍的建制是五千人。之所以在團以上就建立集團軍主要是因爲李富貴想過過兵團司令的癮,另外按照李富貴的計算在當時的中國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五千人就可以獨當一面,也就是說五千人很可能是李富貴未來軍隊中的最大建制,所以要把它命名爲集團軍。團以下按三三制一直劃分到班,剩下沒被挑中的也按班爲單位組織起來,不過雖然軍隊已經被劃分開來但所有的指揮官都沒有被任命。

在把部隊按建制分開以後,所有科目的訓練都正式的展開,其中李富貴還特意加強了士兵刺殺的訓練,並且自己還經常親自指導,李富貴覺得高對抗的肉搏訓練應該可以讓這些農民更快地轉變成軍人。這天李富貴來到軍營的時候看到整個訓練場上一派繁忙景象,“殺,殺”,耳朵裡傳來很響亮的刺殺聲,李富貴來到一個正在練習拚刺刀的連隊前面。“停,你們拚刺刀的神態不夠兇猛,把你的槍給我,看好了。”李富貴接過槍,雙手一振學着李小龍的樣子大喝一聲:“啊嘎……,明白了沒有?傻了?明白了沒有?”

“明,明白了。”

“大聲點。”

“明白了。”

“好,繼續練習。”

等李富貴走遠了,一個士兵偷偷的跟另一個士兵說:“二哥,剛纔司令的樣子好嚇人哪。”

“嗯,好好學着吧,要不然人家就做司令了嗎?”

等到每個班的戰士都已經熟悉了自己的戰友之後,李富貴草擬的班與班對抗演習就開始了。的一個科目是兩百里行軍演習,每個班帶齊乾糧和裝備必須在一晝夜行軍兩百里,騎兵雖然有馬但是大部分士兵都不會騎,所以行軍里程暫時也是兩百里,而炮兵因爲根本就沒有裝備大炮,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優待。李富貴之所以想出急行軍的演習方法完全是因爲紅軍飛奪瀘定橋的戰例給他留下過很深的印象,在他看來一隻具有高機動性的隊伍素質是不會差的。

雖然計劃定得很好,可是一晝夜行軍兩百里看來是太過嚴格了,最後只有林雨長帶着一些會騎馬的騎兵按時到達,其他的部隊在當天白天陸陸續續地到了,其中到達時保持建制完整的只有五個班,李富貴立刻給了這五個班最高分,而林雨長由於所在的班完全跑散了只得到很低的分數。這小子一聽到公佈分數就立即跳了出來“我第一個趕到,爲什麼給我這麼低的分?”

“你是第一個到達,可你的隊伍呢?只知道沖沖衝,你當你是張飛啊?還不給我歸隊。”

“今天你們所有人都不及格,證明以前你們進行的體能訓練還不夠,可是光有體能還遠遠不夠,組織和紀律纔是軍隊的靈魂,所以你們必須成建制地完成任務,而不是呈個人英雄,好了,現在我給你們一個補考的機會,今晚上就地休息,明天再急行軍走回去。”

沒有理睬那些攤倒一地的士兵,李富貴又開始計劃另一個演習方案。

不久以後,李福貴就又推出了一項“夜戰演習”,給每個班發一面旗,在月光還不錯的晚上把幾個班派到一片樹林裡,能帶兩面旗出來的就算合格。經過這樣幾次演習,士兵們還在苦苦忍受,那些老外倒先不幹了,因爲這種演習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訓練,尤其是急行軍演習,一次下來士兵一個星期都不會有精神,而且在他們看來這些演習完全就像小孩子的胡鬧,一點用處都沒有。在這些老外的聯名要求之下,李富貴同意暫時停止演習,一方面士兵的確有點過於疲勞,另一方面經過這些次演習李富貴對這支軍隊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

第五十一章第十六章第6章 戲迷第69章 攻克種子島第35章 外交禮儀第34章 醋缸第196章 蘇丹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163章 陷阱第89章 新教育第四十八章第七十六章第41章 五八年的冬天(上)第195章 社區服務計劃第93章 布爾溪之戰第210章 廢帝(上)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五十四章第126章 西北第四十章第四十九章第三十七章第181章 密議第一百七十二章第5章 官與商第一百七十五章第142章 歡樂的馬尼拉第八十章第39章 營救第48章 政變第24章 扶清滅洋第一百零四章第174章 逃離巴黎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八十四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三十四章第1章 刺殺第九十三章第197章 海參崴第133章 儒之邏輯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八十章第八十六章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106章 赤子第83章 得勝回朝第一百七十二章第156章 西出陽關第4章 李鴻章的臺灣第83章 得勝回朝第三十七章第79章 勝海舟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96章 合圍(上)第二十章第129章 太子太傅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127章 山西第一百六十章第186章 帝王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一百六十章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171章 化學戰第145章 代議制第一百三十九章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87章 背主做竊第一百二十二章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54章 回家第四十四章第103章 徐繼畲第190章 過年第105章 改革春風第一百六十五章第16章 戰廣州第七章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26章 天津(下)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一百五十四章第83章 得勝回朝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一百章第八十三章第1章 刺殺第一百八十四章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九十四章第四十五章第一百零八章第6章 戲迷第207章 巡遊第193章 敗後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