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綠營接收(三)

宣各鎮總兵官進京,乃是採袁世傑所言,將他們騙來悉數誅殺,爾後盡收這些總兵官麾下的綠營兵將,如此,便可在短時間內空手可得一支三萬餘人的綠營兵出來。有了這些綠營兵,直隸及京畿兩三月內當不致受大兵壓境之危,即使消息走漏,山東、江蘇、山西等省的勤王兵馬北上,也可擋得一段時間。

這邊宣調各鎮總兵官進京的聖旨飛馬而去,那邊從各聯隊抽出的百戶、總旗們也都領着各自的任命往各府縣而去。一時之間,京師附近四面八方的官道上滿是呼嘯而過的騎兵與車隊。

綠營裡的那些當兵的但知奉上司之令,有餉有糧可領,可不是如前明軍隊將領的私兵那般,換個總兵官就不認人。因此只要把各鎮的首腦殺掉,底下的大頭兵們是鬧不出亂子的。新任的關寧總兵和遊擊們再連拉帶哄,施恩一番,這兵可就不姓“清”而要姓“關寧”了。

戶部裡是沒有銀子可以施恩,但皇宮大內和內務府管着的皇產皇莊卻着實不少,查抄的各大王公大臣府上也是銀子多多,不說王爺們,就說大臣好了,僅索額圖與明珠二人府上查抄出來的就有現銀二百多萬兩,其他金磚玉器,名畫珠寶數不勝數,真要挨個統計一番,恐怕沒一個月絕計數不出來。

銀子有了,這兵也就有了。前往各地接管的官員和關寧將領們前馬出了北京城,戶部那邊就一大車一大車的往城外拉銀子。

與那些綠營兵們講什麼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是狗屁沒用的,還是銀子實在,大把大把的銀子往那一擺,這人心便有了。再加上現在手裡還攥着個大清宣統皇帝,這大義名份也有,拉着他們和“叛軍”打上一兩仗,到時就算知道自己從“官軍”成了“賊軍”,這思想上也沒有什麼負擔了。如果再有幾個勝仗,哪還是什麼從賊之兵,那就可是鐵定的官兵了!

對於接任的府縣官員及替換綠營總兵、參將、遊擊、都司的關寧軍大小軍官,趙強對他們上任後的第一個命令也是他們必須要做的就是必須立即封鎖道路,只許人北上,不許人南下。但凡有人問起,只說先帝死於關外,現關外叛軍正揮師向山海關殺來,爲保京畿安危,不使叛軍細作四散,擾亂人心,地方受到破壞,故朝廷決定各地暫行戒嚴,待擊退叛軍攻勢,確保京城安危後,再行解禁。

宣統皇帝登基佈告和“大行皇帝”的遺詔,太后與皇上的“恩詔”要貼滿直隸境內,鄉野之民,哪怕是山裡的村民,但凡有路進去,都得通知到位。至於趙強自己的那份加封皇父攝政王與太后下嫁的詔告,可得緩一緩,這兩件事本就是趙強的惡趣味,這麼做的目的只是想看看等自己穩住腳跟後,康熙知道自己的老婆成了賊將的小妾,自己的兒子成了賊將的兒子,不知是否會氣得吐血三升而亡呢,倘使真的翹了辮子,倒也省得麻煩。

衆口爍金,只要不放外城的那些百姓出京,內城裡發生的屠殺試問這天下又有誰能知呢?十七世紀的中國可不是二十一世紀的資訊時代,手機,網絡滿天飛,出個芝麻大的事情就可以天下皆聞,這個時代,只要把水陸二道一掐,任他大羅神仙來了,也得等上幾月才能知曉事實真相。

不過直隸境內那麼大,官道、小路無數條,妄圖封鎖道路而隱瞞真相,只能有一時之效,而絕非長久之計。但趙強管不了那麼多了,他現在需要的時間,哪怕是多爭取一天都是好的。

騎兵第一聯隊已從內城抽出,與混成第一師團一萬五千兵一同開向山海關,他們將死死的釘在山海關,依託這座幾十年前的“天下第一關”把康熙的大軍牢牢擋在關外,直到他們分崩離析的那一天。

回不了關內,正不了名的康熙最終的結局只能是退守盛京,守住他曾爺爺與爺爺的發家之地,如喪家之犬般等着最後的裁決。趙強甚至毫不懷疑一旦葛爾丹知道了關寧軍把北京城佔了,會立即不顧一切的揮師殺向盛京,因爲盛京城裡康熙的手上有他最想要的東西——傳國玉璽!

這塊玉璽可是當年皇太極從黃金家族最後一個大汗林丹汗老婆手中得來的,據說此玉璽便是當年忽必烈得自於南宋的,爾後元順帝北逃時將這塊玉璽帶到了大漠,輾轉二百多年,最後又落到了女真人手裡。

悠久的歷史和血統的延續註定這塊玉璽不同非凡,葛爾丹做夢都想恢復大元朝的榮光,自然不會放過這塊可以讓他名正言順號令蒙古諸部的傳國玉璽。

痛打落水狗的事情,葛爾丹應該是十分樂意做的。

不過葛爾丹是狼,趙強卻比狼還要兇殘,他不在乎這塊傳國玉璽,他在乎的是葛爾丹什麼時候能夠捨棄漠南的那些蒙古部落,揮師盛京。

清原那邊胡旺打得怎麼樣,情形如何,趙強一無所知,自從進關後,他就失去了與關外的一切聯繫。“得益”於關寧軍對遼西走廊的大屠殺,過一城焚一城,不使一人得活,長達數百里的遼西走廊已然成了無人區,不說關寧軍的細作,就是清軍的探馬也夠嗆。

算算時間,清軍的前鋒人馬應當已經向山海關開來,趙強一手製造的無人區固然可以暫時防止消息的走漏,但卻給北面的清軍指點的清清楚楚——賊軍南下了。所不同的只是知道的先後時間而已。

山海關,必須要守,並且一定要守住!

守不住山海關,北京就是處死地!

對於混成師團的那一萬五千名爲了賞銀而投關寧軍的新兵們,趙強讓軍官們如此對他們說,此行北上保衛山海關,不但但是打退叛軍進攻,更是爲了他們自己的身家性命。你們的手上都沾了北京城旗人的鮮血,一個個血債累累的,倘若山海關不保,那發下的賞銀和郊外的田地終將不過是鏡花水月,到時還得丟了小命。因此,必須去保衛山海關,爲了你們自己,爲了你們的妻兒老小,豁出性命也得把山海關死死守住。

人是最現實的一種動物,只要將利害關係說明白,那些新兵們知道應該如何做。

混成第一師團的這一萬五千兵戰鬥力固然不行,但有原騎兵第四聯隊和第一聯隊以及留在山海關的第六聯隊在,成功守住山海關不難。

爲防萬一,趙強讓德丘派人將擺在北京外城的二十六門紅衣大炮全部運往山海關,並在昌平、永平等府縣設立兵站,將屯積於通州原本準備送往盛京的糧草轉運至山海關。並責令兵部即刻在京師附近徵兵,此次徵兵名額爲十萬人,且必須全部是農家子弟,報酬便是可以獲得八旗在京郊圈下的田產。

分田,分房子。

對於京郊八旗田莊裡的農奴而言,這無疑是十分誘惑人的。

欽天監的南懷仁被抓了過來,押到趙強面前時,是五花大綁的,因爲士兵們說,這個洋毛子試圖拿起一杆火銃反抗。

第一百四十四章 定遠作戰(十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劫糧(九)第十四章 酷刑(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定遠作戰(十一)第六章 學士和太監第六十九章 兵行險招(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二)第三十八章 好一羣漢子第四十四章 清原保衛戰(二十一)第三十八章 屯兵圖古爾斯克第三十五章 書房第十八章 魂兮歸來第六十一章 退婚書第八十九章 水晶之夜(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四)第五十八章 人競相食 大勢已去(中)第九十一章 水晶之夜(四)第八十九章 兔兒嶺之戰(五)第二十八章 浮腫病第六十章 威逼利誘第一百二十六章 建設(四)第二十五章 盡屠 不封刀(下)第八章 清算漢奸(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馮家的婚約第四十一章 清原保衛戰(十八)第四十章 一文銀難倒英雄漢第六十三章 大跌眼界的奪堡之戰第三十九章 內務府第七十章 拉人頭來有重賞第四十九章 五萬兩第八章 相伴進京第二十七章 多謝英雄第七十二章 萬事開頭難第五十八章 最後一晚第二十四章 馮小姐(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護衛第九十五章 水晶之夜(八)第七十一章 奇襲北京(二)第三章 寧古塔第五十七章 焚書坑儒(中)第十一章 義不容辭第三十八章 好一羣漢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三步兵聯隊(三更)第十章 伙食(求收藏)第五章 追逃第九章 加速同化第三十章 臺灣棄留第四十五章 清原保衛戰(二十二)第四十五章 奪取璦琿城(上)第十八章 魂兮歸來第四十八章 糧草大營第三十四章 清原保衛戰(十二)第十七章 大逃亡(二)第六十二章 南下!南下!第二十七章 胡國柱之死第十二章 尚陽堡暴動(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搶清軍的糧食第一百四十四章 定遠作戰(十八)第四十七章 變色第一百八十一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第三十章 偷糧食的老瓜賊第四十五章 奪取璦琿城(上)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十一章 招爲己用第二十八章 清繳戰利品(求收藏)第五十四章 雅克薩大屠殺(五)第三十一章 俄國人第五章 追逃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臨城下(三)第二十五章 盡屠 不封刀(下)第八章 血肉父母所賜 衣冠祖上所承第六十章 贖骨(上)第二十八章 清原保衛戰(六)第一百五十章 定遠作戰(外篇)第十章 尚陽堡暴動(三)第五十九章 明掘永陵(下)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十二章 漢化領導小組第五十六章 朕不虧待你第二百一十七章 屠城(上)第四十一章 進攻雅克薩(一)第三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十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老瓜賊與天地會(中)第五十七章 人競相食 大勢已去(上)第三十六章 羅剎人的小隊騎兵第五十一章 惡戰(一)第六十八章 護衛第二百五十四章 東進支隊的戰果第二十三章 佐領都賴第五十四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零七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八)第一百九十七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八)第二十二章 滅絕第三十五章 不如反了?(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清原保衛戰(十四)第五十八章 明掘永陵(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定遠作戰(十九)第二百五十五章 預備役師團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十九章 兵進寧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