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綠營接收(二)

“直隸提督金國正是個回子,康熙十二年,朝廷命總兵官趙良棟在固原招募兵勇,補充軍隊。金國正遂投身於趙良棟旗下,先被分配到固原軍馬場,主要職責是養馬、馴馬。金國正自幼習武,身材魁梧,力氣過人,身手敏捷,加上其爲人膽大,不久就掌握了馴馬的技巧。一些桀驁不馴的烈馬,經金國正的調教,都變成了一匹匹富有靈性的驍勇戰馬。”

太和殿中,皇父攝政王趙強正在聽取兵部職方司官員對綠營直隸提督金國正的彙報。禮部尚書袁世傑、戶部尚書羅文、工部尚書吳培忠,刑部尚書張玉書等六部官員皆在殿中。

職方司的主事姓陳,叫明祿,福建人,因此說話帶有一股很濃的閩音,這讓趙強聽起來很是有些費力。而且這陳明祿不知是說書聽得了還是怎麼回事,說起這金國正時竟然好像說書一般,聲容並茂,讓人莞爾而笑。好在被強行任命的兵部尚書李光地也是福建人,但官話說得極佳,在他不時的補充解釋下,趙強大體也聽明白了陳明祿在說什麼。

李光地是與皇長子胤禔一同被搜出來的,胤禔聞知太皇太后已死,太子又降了關寧,悲憤交加,在押送途中跳下金水河自殺身亡,李光地有心與皇長子同死,奈何突然想到當年南明錢謙益“水太冷”之典故,遂裝聾作啞,一問三不知。不想關寧卻不吃他這一套,從宮裡拉來康熙的兩個常在逼着他殺了,然後便宣佈他暫代兵部尚書,任命將在新皇帝的詔書中頒行天下。無奈之下,李光地這才上了賊船,與袁世傑等人相互一瞭解,又與攝政王交談幾句後,勉強願爲攝政王效力。

陳明祿未降之前是職方司的主事,降了之後還是主事,眼瞅着先前那些比自己官還小的竟然搖身一變不是成了尚書就是侍郎,要麼就是九卿,自己同樣也是降官,卻還是官居原職,一點改變都沒有,這讓他很不岔,好不容易逮住這次能夠直接面對攝政王的機會,他決定好好把握。這一把握起來就可壞事了,好好的一場官員出身的彙報會竟然成了他一個人的“說書會”。只見他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描繪起他所知道的直隸提督金國正來。

“據說當時馬場有一匹兩歲大的烈馬,通身雪白,唯四蹄赤紅,人稱“血中蓮”。總兵趙良棟巡視馬場時,一眼便相中了這匹馬。但是這匹馬生性桀烈好鬥,馭手多人受傷,仍不能服。馬場千總着急之餘,便在營中張榜懸賞能馴服此馬的人。金國正毛遂自薦,不要懸賞,請纓馴馬。

馬場裡一些富有經驗的訓馬軍士都抱着懷疑的心態,想看看這個不知高低的“二桿子”如何馴服“血中蓮”。金國正做好準備,左手提鞍,右手執鞭,朝“血中蓮”走去,只聽他大呼一聲:“奴才,主人來了!”。這一聲大喊,如驚雷落地。“血中蓮”長鳴一聲,雙目圓瞪,有穿透五臟六腑之勢;前蹄踏地,草泥四濺,雪白的身軀銀光閃閃,衝金國正直奔而來,彷彿想把金國正踏碎在蹄下。圍觀的衆軍士不由大呼危險!金國正並不畏懼,他順勢一閃,矯健的身姿如春燕穿柳,躲過了烈馬的致命攻勢,烈馬的前踏後踢都沒奏效,它惱羞成怒,一個急轉身,再次向金國正撲來。金國正大步迎上前去,喊道:“奴才,快快降伏!”這一喊如疾風拔樹,“血中蓮”騰空的前蹄一下停滯在空中久久不能落下。衆人驚呆了。金國正從容向前,以鞭指着馬說:“奴才,將軍是天下伯樂,將軍以你爲坐騎,是你的榮幸。自今日起,你當捨生忘死侍奉將軍。你若有靈性,便乖乖聽從調遣!”“血中蓮”大汗淋漓,長鳴數聲,來到金國正面前。金國正自頭至尾撫摸一遍,又從馬肚下鑽過,往返三次,然後配以鞍座繮繩,一躍而上。“血中蓮”四蹄捲起一陣狂風,直奔軍營而去。衆人無不歡呼!”

一口氣演繹出金提督固原降烈馬後,陳明祿才喘了口氣,見攝政王一動都不動的盯着自己,只道自己這番賣力述說引出攝政王的趣來了,不由心中暗喜,也不等攝政王有何表示,自顧自的又說了起來:“趙良棟聽了金國正馴馬的經過,也連聲稱奇。此後,趙良棟開始提拔金國正,不久便提升他爲千總。康熙十三年,吳三桂…昭武皇帝自雲南起兵反清,趙良棟受命領寧夏綠營兵南下,金國正以千總之職一同南下,此後屢立戰功,由守備、都司直至參將,康熙二十年經趙良棟保薦,調爲直隸提督,已在任四年有餘...”

說到這裡,陳明祿還想再說一說金提督調鎮直隸這幾年的事蹟,卻被早已聽得頭大和不耐煩的趙強給打斷了,問李光地:“如此說來,這金國正是有勇有謀了,也斷然不會歸降本王了?”

李光地搖了搖頭,苦笑一聲:“金國正是平三藩而有今日之地位,而王爺是平西王舊部出身,用民間的話說,金國正見了王爺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如何能肯歸順王爺。”

袁世傑也認爲金國正是不會歸順也不會束手就縛的,在一旁說道:“金國正是雲貴總督趙良棟的部下,這個人是絕對不肯降的,因此只能殺了他。”

“怎麼殺?”趙強看了一眼袁世傑,“用聖旨將他誑來京城嗎?”

“不。”袁世傑搖了搖頭,微微一笑:“金國正駐在保定府,王爺鐵騎昨日入的京城,沿途消息必有走漏,如果派人去宣金國正,這一來一回難保沒有變故,索性在他還不知情時,直接派人去以聖旨名義殺了他。”

“就這樣去殺他?”趙強眉頭一皺:“金國正應是有勇有謀之人,以他的出身和性格,豈會乖乖聽命,讓人殺了自己?”

袁世傑瞄了一眼李光地,道:“王爺放心,只要李大人帶上聖旨去保定走一趟,金國正就算有十八個膽子,他也得乖乖的把命交出來。”

“我?”

聽袁世傑把球扔給自己,李光地有些不快,卻是沒有吱聲,因爲金國正向來是聽命於索額圖的,而朝中無人不知自己是索額圖的心腹,因此只要自己帶了聖旨去,金國正是斷然不敢造反的,就算他有膽挺險,他那一干綠營部下們卻也是沒人敢的。一個巴掌拍不響,只要殺了金國正,安插關寧軍的人控制提督標營,這直隸便算定下來了。

“李大人,你可願爲本王去取金國正的人頭來?”趙強略一盤算,李光地可信,讓他去保定無妨,除非他不要京中的妻兒老小。

“下官聽命!”

事到如今,李光地也只好應了下來。走一步是一步吧,若是這關寧軍真能得了天下,那也是美事。

見李光地願去,趙強點了點頭,吩咐吏部尚書孫從文:“傳本王令,命騎兵師團齊壯爲直隸巡撫兼直隸綠營提督,境內大小官員及綠營將領皆聽其調遣。”頓了一下,又道:“勞煩孫大人這就去給本王擬一道聖旨,我想孫大人應該能明白本王的意思。”

“下官明白,下官這就去給王爺辦!”

孫從文一欠身,連忙退了下去。待他走後,趙強又傳令道:“皇上有旨,着古北口提督趙國華、馬蘭鎮總兵蔣義、宣化鎮總兵杜子飛、天津鎮總兵周保亮、正定鎮總兵斐大剛、大名鎮總兵周鋒、通永鎮總兵華雲國、泰寧鎮總兵胡偉盡數入京面君,三日之內不到者,一律革職查辦!”

第五十三章 雅克薩大屠殺(四)第十六章 酷刑(下)第五十六章 保證(求收藏)第四十章 清原保衛戰(十七)第一百零一章 強徵擴軍(十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九)第四十五章 清原保衛戰(二十二)第五十五章 真實的康熙第三十六章 獻策害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定遠作戰(十八)第五十八章 焚書坑儒(下)第三十七章 木蘭圍場(上)第六十三章 御駕親征(上)第三十五章 城下之盟(中)第八十五章 兔兒嶺之戰(一)第九章 清算漢奸(二)第八章 清算漢奸(一)第七十九章 吳逆造反第一百七十一章 黃羊野人(中)第三十章 清原保衛戰(八)第三十五章 土地換出兵第五十五章 北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南下劫糧(六)第二百一十九章 劉德的進言第二百四十章 南下劫糧(七)第二十八章 愛錢如命的才子第三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十一)第一章 彭虎反正第六十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遠作戰(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巴海的主張第五十三章 保定屠官(中)第二百零六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七)第二十八章 浮腫病第一百三十章 定遠作戰(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江東六十四屯第一百七十八章 老瓜賊和天地會(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定遠作戰(十九)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八)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靜的尼布楚第二百四十三章 南下劫糧(十)第五十一章 刀槍不入(下)第十章 僞都盛京第二十七章 胡國柱之死第六十三章 康熙之死(下)第三十四章 城下之盟(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三步兵聯隊(三更)第七十四章 林娜(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演練第三十二章 大元夢第六十六章 殺俘第十五章 火器司與製造局第九十七章 強徵擴軍(八)第十五章 尚陽堡暴動(八)第二百二十四章 總結與整編(中)第五十一章 刀槍不入(下)第二十八章 清繳戰利品(求收藏)第十五章 貪官之利第五十六章 焚書坑儒(上)第二十一章 喪盡天良(下)第五十六章 保證(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爲朝廷分憂第四十一章 清原保衛戰(十八)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下劫糧(十一)第二十九章 清原保衛戰(七)第七章 言而無信第四章 兇性大發的伍楓秋(上)第五十六章 雅克薩大屠殺(七)第八十八章 兔兒嶺之戰(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遠作戰(九)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遠作戰(十)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遠作戰(二十五)第八十章 血色京城(一)第五十四章 雅克薩大屠殺(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九)第十八章 大逃亡(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遠作戰(十六)第五十五章 吃飽喝足上路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下劫糧(十二)第二十二章 滅絕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統計第六十八章 兵行險招(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帥第三十章 臺灣棄留第一百章 強徵擴軍(十一)第四十六章 北遷第八十一章 師爺劉德(求收藏)第十七章 剝皮(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清原保衛戰(六)第三十二章 兵進尼布楚(七)第四十三章 進攻雅克薩(三)第一百二十章 關寧軍團(二)第五十三章 突變(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遠作戰(六)第六十三章 康熙之死(下)第十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二百五十三章 天才戴梓第二百四十三章 南下劫糧(十)第二百五十章 大義殺人第二十一章 豪格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