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康親王出關(求紅票)

“皇上不可!”

福全、嶽樂四人幾乎是同時站了起來,御駕親征這四個字着實是嚇到他們了。

福全斷然不同意,斬釘截鐵道:“皇上乃萬金之軀,天下之主,豈能輕易涉險!”

常寧有些激動的嚷道:“王兄說得是,我大清難道沒人了嗎,要皇上親自領兵出征麼!”

嶽樂的腦袋也是搖得跟撥浪鼓一般,“巴海不是說了嘛,他已領軍平亂,皇上何須要御駕親征,只需調兵撥些錢糧支援就是。以臣看來,吳三桂的這些舊部就算和羅剎人勾結上,也掀不起大浪來,殘兵敗將難道還能翻了天不成!”

“吳三桂活着的時候都沒能鬧出天來,現在死了,就憑他那些舊部難不成還真能打到北京城來嗎!”康親王傑書心中一動,當即請纓道:“皇上,區區賊寇不值爲道,臣請領兵平亂,不出三月,定當將這些吳逆賊匪蕩平!”

“臣弟不材,也願爲皇兄分憂!”

常寧一聽傑書請戰,忙也上前一步,要自請領軍平亂。

“這…”

御駕親征的念頭是康熙剛剛腦子一熱想到的,現在見王爺們都反對自己御駕親征,不由有些躊躇。

福全見狀說道:“皇上,臣記得康熙十年吳三桂從雲南起兵之時,皇上都未曾有過御駕親征之念。以那時吳三桂之勢,皇上都全然不放在眼裡,只調兵遣將予以各個擊破,今日關外之局面,比之當年差之甚遠,皇上何以有這御駕親征之念的。再說,皇上若是御駕親征,朝廷必爲之震動,別的不論,且這兵馬糧草就是龐然大數,臣聽聞朝廷爲了籌措北征大軍,已然是費盡心力,若皇上再要御駕親征,這準備自不能與他人出征相同,糧草車馬所費甚多,於國於民都不適合。臣建議不若由康親王爲撫命大將軍,由其領京營精銳出關赴,坐鎮盛京,統吉林、盛京、寧古塔兵馬,居中籌謀,調精兵以平叛,此方爲良策!”

聽王兄竟然提議傑書統兵出關,常寧不樂意了,輕哼一聲,扭過頭去,一臉的不快。他這神態動作康熙和福全他們都看在眼裡,卻是誰也不理會他,康親王傑書倒是有些過意不去,但想到這是爲了祖宗基業,心中也釋然了。畢竟關外乃愛新覺羅家龍興之地,又有高祖、顯祖、太祖太宗陵寢在,萬萬疏忽不得,要是常寧去了,說不得會出什麼大亂子。

“安王你的意思呢?”

康熙不置可否,想徵詢一下嶽樂的意思,畢竟嶽樂歷經三朝,軍陣之事經驗豐富,聽聽他的不會有錯。

嶽樂微一沉吟,點頭說道:“臣以爲裕親王說得在理,皇上萬不可御駕出征,現在寧古塔情形未明,不妨先派人去探明情況,若是巴海已然平了這些賊兵,那朝廷自不必再派大軍出關,若巴海無力平賊,則由康親王統兵出關,如裕親王所言,坐鎮盛京,統籌各部兵馬,合力平賊。”

“既然安王也這麼說,那朕就再等等?”康熙想了想,好像嶽樂說得不錯,自己就是太急燥了,剛纔一聽北征大軍覆沒和吳逆佔了尚陽堡,就氣得一時失了方寸,現在想來,倒是大可不必。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堂堂大清國難道還能被羅剎和吳三桂的那些殘兵敗將給翻了天不成。

“那好,朕這就派人去寧古塔探明情形,另外也讓明珠做好準備,萬一巴海平不了這些賊軍,康親王即刻出關,切不可使賊軍驚了太祖太宗陵寢,否則朕如何能進太廟見列祖列宗。”

“皇上聖明!”

福全和嶽樂同時讚了聲,常寧一臉失望,悶悶不樂。

康熙頓了一下,又怒道:“彭春無能,致我大軍覆沒,傳朕旨意,着索額圖即刻查抄彭春府邸,將其家人盡數充爲旗下之奴!另傳旨巴海,讓他將北征大軍覆沒詳細急回報於朕,查訪有無生還將士,戰死者朝廷皆要撫卹,該賞的要賞,該罰的要罰,總不能因爲吃了敗仗就不去管這些陣亡家士。朕總不能寒了他們家屬的心…”

正說着,卻見阿蘭泰又慌里慌張的闖進了御帳,沒等康熙問他,就“撲通”一聲跪了下去,急道:“皇上,吉林將軍新柱遣人來報,有萬餘關寧賊軍自羅剎境內突然侵入吉林,現已佔雙城子、璦春、延吉、白都訥、越圖們江、哲陳、蘇完、鴨喇古等地!新柱領軍奮戰,終因賊兵勢大,難以抵擋,只能退縮烏拉以待援軍,請皇上火速派兵援救!”

“你說什麼?”

阿蘭泰的話讓康熙整個人懵了:吉林怎麼也會有賊軍的!

“快取地圖來!”

嶽樂一個激靈,知道不妙,忙讓人取地圖來。待地圖取來之後,嶽樂急着將地圖攤開,目光落處正是吉林,右手食指輕輕劃過,越看越是心驚,失聲叫道:“不好,賊軍這是兵分兩路,一路取吉林向盛京,一路取黑龍江、寧古塔攻盛京,若是吉林與寧古塔有一不守,盛京危矣!”

“賊軍哪來這麼多兵力的!”

福全萬分震驚,若是嶽樂說得沒錯,何以如此數量之多的賊軍竟不爲人知曉的,他們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皇上,事不宜遲,請馬上傳旨讓康親王火速出關!絕不能讓賊軍合兵於盛京城下!”

嶽樂這時也慌了,賊軍只一路還好,可集重兵迎頭痛擊,寧古塔城又城高牆高,賊軍若想南下盛京,必要阻於寧古塔城下,時日一久,必定兵疲力竭,那時康親王再統大兵出擊,定可一戰而定。但現在賊軍兵分兩路,阻了寧古塔一路,還有吉林一路,這二路只要有一路阻不住,賊軍就可長驅直入盛京,那時真的危矣!

康熙也清醒過來,很快恢復鎮定,在地圖上反覆查看之後,果斷下令:“傳朕旨意,康親王傑書爲撫命大將軍,即刻率大營前鋒、驍騎官兵出關!”

“責盛京將軍安珠瑚派兵援救烏拉!”

“傳旨回京,讓明珠趕緊調集京營各部出關,由康親王統領!”

“傳朕旨意給巴海,寧古塔若失守,朕就砍了他腦袋!”

“傳旨,明日天亮,御駕返京,朕與護軍營先行回京,餘者隨大隊一起走!”

第二十二章 知恥而後勇第二百四十一章 南下劫糧(八)第一百七十八章 老瓜賊和天地會(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三)第二百零一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二)第六十五章 尼布楚銀礦(求收藏)第五十二章 惡戰(二)第一百二十章 關寧軍團(二)第三十章 臺灣棄留第四章 虛驚一場第二百三十三章 獅子大開口第十五章 火器司與製造局第二百五十三章 天才戴梓第五十三章 雅克薩大屠殺(四)第四十二章 訓話(求收藏)第五十二章 正紅旗副參領第二百四十章 南下劫糧(七)第九十四章 強徵擴軍(五)第三十一章 保臺六疏第五章 重圍第二百四十七章 江東六十四屯第一百零六章 征服之血(五)第九十九章 強徵擴軍(十)第八章 人爲刀俎(求紅票)第十八章 開花炮彈第九十一章 水晶之夜(四)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三十五章 書房第八十九章 兔兒嶺之戰(五)第五十一章 爲朝廷分憂第八十九章 兔兒嶺之戰(五)第十三章 賊眉鼠眼第六十四章 關寧軍暴行摘錄第二十章 喪盡天良(中)第四章 察覺第三章 寧古塔第二百二十五章 總結與整編(下)發稿費了,請假一天第四十三章 巴海之死(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七)第四十五章 奪取璦琿城(上)第八十七章 兔兒嶺之戰(三)第二十七章 多謝英雄第一百五十九章 屠刀下的歸附第二十章 遣返寧古塔第五十九章 欠了高利的張大少第三十六章 羅剎人的小隊騎兵第六十四章 鴻儒取士第二百一十五章 二百零九顆腦袋第八十八章 兔兒嶺之戰(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靜的尼布楚第六十三章 大跌眼界的奪堡之戰第八十九章 水晶之夜(二)第六十三章 康熙之死(下)第四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二十)發稿費了,請假一天第四十九章 調兵遣將第六十八章 兵行險招(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下劫糧(十一)第十章 尚陽堡暴動(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醫院和翻譯學校第六十二章 統統綁走第六十一章 贖骨(中)第四十四章 出堡第五十九章 欠了高利的張大少第五十五章 真實的康熙第五十五章 北上第三十一章 保臺六疏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臨城下(四)第一百零一章 強徵擴軍(十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遠作戰(二十一)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關鍵時刻第五十七章 人競相食 大勢已去(上)第六十三章 城門送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遠作戰(十)第十四章 狗是我殺的第一百四十八章 定遠作戰(二十二)二更第四十八章 事到臨頭 明哲保身第二百零三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四)第六十八章 兵行險招(上)第二十九章 退讓第八十五章 兔兒嶺之戰(一)第四十二章 清原保衛戰(十九)第四十九章 調兵遣將第六十二章 任意享用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遠作戰(十六)第九章 尚陽堡暴動(二)第七十四章 林娜(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下劫糧(十二)第二十四章 清原保衛戰(二)求票第二十七章 多謝英雄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下劫糧(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第五章 車馬行的奇怪來客第二十九章 清原保衛戰(七)第六十二章 康熙之死(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總結與整編(下)第二章 新君登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