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沙摩柯回家

德公喜歡竹子,在廬屋後百餘步,有一片翠鬱的竹林有十餘頃左右。

廬屋是龐德公講學授課的地方。

繡林則是他修身養性,和學生點評時事的場所,非常寧謐。

山風徐徐,竹葉沙沙。

品一觴濁酒,總論天下大事,談古論今,的確是逍遙自在。

只是這片竹林,若沒有龐德公的允許,一般人是不允許擅自進入。繡林深處,有一間廬屋,也就是平日裡龐德公看書休息的場所。讀一部好書,醉臥林間,確也快活。

龐德公教導門下學生,多是因勢利導,因人而異。

也沒什麼規矩,只是對衣裝有些講究。不要求你的衣服多好,但要保持端莊整潔。

徐庶和石韜衣襟,走進了竹林小軒。

就見龐德公正在軒中撫琴,琴聲幽幽,如泣如訴。

二人也不敢驚動龐德公,跪坐竹蓆之上,靜靜的聆聽那悠揚樂律,更是如癡如醉。

琴音嘎然而止,龐德公手按琴絃。

“元直,廣元,你二人來我這裡求學,已經多久了?”

徐庶一怔,遲疑了一下說道:“學生是在中平四年來到鹿門山,轉眼已經七年了。”

“七年……”

龐德公幽幽一嘆,“時間過的可真快,轉眼就是七年。當年你二人來到這裡的時候,尚是懵懂少年,如今也已經成才。有了自己的主張和想法……元直廣元,你們可知道,我這兩年爲何總是對你們有些冷淡嗎?”

石韜搖搖頭,“學生不知。”

“非是你們地過錯,只是我一看見你二人,就總是會想起那武功侯……武功侯人是好人,但有些時候卻過於剛強,不懂得那曲直之道。這才淪落到如今的地步……董家的事情。我們這些人也難做出評定。只是武功侯背離士族,終究難成大器。”

徐庶和石韜,可都不是笨人,隱隱猜出了龐德公話語中的意思。

龐德公轉過身,“你二人天資聰穎,在我門下當中,除了亮兒之外。無人能超過你們。崔州平和孟公威,也不過和你們是在伯仲之間,可我看得出,你們走的路,完全不一樣。我不知道該怎麼評價是是非對錯,只想勸說你二人,要三思後行。”

石韜起身,拱手一禮。

“老師。還請您明言。”

“我知道你們兩個。一心想要助武功侯成就大事,但如今……我爲你二人指一條明路,劉景升如今坐鎮荊襄九郡。正是需要人手幫助。你二人若願意,我可爲你二人引介……”

龐德公話未說完,徐庶騰地一下站起來。

“老師好意,庶心領之。然則,庶之命,早已爲武功侯所有。常言道,忠臣不侍二主,徐庶雖然身無所長,卻願一死爲主公效命。請恕學生不能接受老師的美意。”

龐德公的神色,依舊是淡定自若,看不出半點的情緒波動。

其實,他何嘗不知道這樣地答案?

對於董俷,龐德公懷有很複雜地心思。他能感覺到,董俷並非是一個野心勃勃地人,也沒有董卓那般強烈的**。漢室江山若是在盛時,有董俷這樣一個人輔佐,也許是一件好事。可現在,大亂已起,漢室名存實亡,卻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扶持。

如果董卓活着,龐德公說不定會有別的想法。

可如今董卓死了,龐德公反倒是有些不看好董俷了。

當日,董俷撤離函谷關,令李郭挾持天子,平安抵達陽,這讓龐德公非常不滿。

說好聽一點,那叫遷都;可說白一點,李郭何曾把天子當成了天子?

這漢室的臉面,就因爲董俷的一次撤退,被徹底的撕開了。在這一點,龐德公很生氣。

不管董俷有什麼理由,龐德公都無法原諒。

而徐庶和石韜在數次和人爭辯中,明顯地站在了董俷的一邊,也領許多人感到不滿。

當然,還有他那個侄子……

龐統畢竟年幼,約束緊一些,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可徐庶和石韜……長此以往下去,非但會惹禍上身,說不定還要波及到鹿門山。

這是龐德公心中的一方淨土,卻不希望被戰火波及。

龐德公的顧忌,並不是杞人憂天,毫無根據。

最簡單的一件事,就是諸葛一家隨着諸葛瑾遠赴西域之後,日益受到士族的排擠。

臥龍崗,何等清幽的地方。

如今卻變得好生動盪。害得諸葛亮不得不離家來到鹿門山求學,爲的就是躲避那些事情。還好,諸葛亮地姐姐嫁給了荊州大族蔡氏,否則還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

龐德公也不願意失去兩個學生。

但他已經給了他們機會,可是徐庶和石韜,並不願意接受。

也罷,該什麼命,就是什麼命。只希望,這兩個孩子,將來都能有一個好地結果吧。

“既然如此,我……”

“老師不比說了,學生明白。學生這就收拾行禮,離開鹿門山。”

徐庶很決絕,起身說道。

龐德公嘆了口氣,“既然你二人已經有了決斷,那我也不勉強。人各有志……只是你二人出了這鹿門山,不許再說是我的門

白了嗎?”

“學生明白!”

心裡面非常的悲苦,可是徐庶和石韜,卻沒有表現出任何地悔意。

二人磕了三個頭,起身剛要離去。卻又被龐德公喚住,就見他手中捧着兩卷竹簡。

“這兩卷書冊,是我與老黃畢生心血。你二人興趣迥異。元直好兵法,廣元喜律例。這一卷《孫兵法校對》送與元直,還有《商君對問錄》,就贈與廣元你……權當作你我師徒一場的臨別禮物,從今以後,山高水長,你二人要多多地保重。”

若說徐庶和石韜對這鹿門山沒有感情,那純粹是胡說八道。

再怎麼說。他們在這裡生活了七年時間。龐德公對他二人的教誨。可以說是盡心竭力。沒有半點藏私。如嚴師,更如慈父……如今一別,卻不知道何時再能相見。

眼睛不由得紅了。

徐庶和石韜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龐德公卻裝作沒有看見,背過身子,步入了小軒廬屋之中。

“老師,學生就此告別了!”

徐庶石韜轉身走出了竹林,那腳步聲漸行漸遠。直至無聲,龐德公這才轉過身來。

“董西平背棄士族,就算再怎麼發展,終究還是難有大成。董卓當年,氣焰何等囂張,到頭來還不是落得個屍骨無存的下場?元直,廣元,還望你二人多多保重。”

這一番話。卻是說在心中。

龐德公跪坐古琴前。撫弦奏樂,如泣如訴的琴聲再次迴盪在這竹林深處。

“老師在爲我們送行!”

石韜和徐庶簡單的收拾了一下行禮,在廬屋門外。靜立了片刻,突然開口說道。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既然我們選擇了,那就走下去吧。”

徐庶一咬牙,轉身大步離去。

石韜猶豫了一下後,緊隨徐庶而去。

二人走出鹿門山,站在官道旁,卻有些茫然。

上一次他們來的時候,是跟隨董俷一路過來,可這要回去,未免有些不知所措。

“元直,我們怎麼辦?”

徐庶沉吟片刻,展顏一笑,“董大哥說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們已經讀了萬卷書,如今正是行萬里路的好時候。從荊州到西域,路途何止萬里?我們就當作是一次遊歷,走上一走,你看如何?”

石韜聞聽,連連點頭。

“正該如此,正該如此!”

二人確定了方向,就準備動身啓程。

石韜突然拉住了徐庶,輕聲道:“元直,還有一件事情,你要牢記在心中才是。”

“什麼事?”

“之前我們所說地科舉,絕非一蹴而就地事情。無十年八載地光陰,絕難興起。故而我們不可以主動提起,就當沒有這件事發生過。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說不遲。”

徐庶聞聽,立刻明白了石韜的意思。

的確,科舉一起,損害最大的,還是世族的利益。

西域世族不多,但不代表着,將來不會有世族。冒然提出,定然會令西域局面混亂。

大家都是寒門出身,所求的,不就是一個光大門楣嗎?

是地,絕不能透露出半點風聲。

“廣元放心,此事……我曉得利害。”

徐庶淡淡一笑,與石韜朝着襄陽城的方向大步走去。

此時,天將傍晚,夕陽西下。一抹餘輝,照映在二人的身上,拉出了兩行長長的身影!

薰俷此時還不知道,他夢寐以求的兩大謀主,已經踏上了西行的路。

高昌壁的清晨,格外清冷。

雖然已經進入了夏季,可是這早上的氣溫,還有些低。

一行車隊,駛出了高昌壁,緩緩地向東南方向行去。

薰俷典韋和沙摩柯並肩行進。三人身後,獅鬃獸象龍和一匹呼雷駁,搖頭擺尾地跟隨。

四頭雪鬼,隨着隊伍左右奔跑。

一百披掛式樣奇特鎧甲的五溪蠻士兵,靜靜的跟在後面。

再往後,是五百人護送地車隊。

居中一輛大車上,一輛車上坐着甘夫人,車簾低垂,蔡氏也坐在裡面。

五個女人,輕聲的交談。

隨後有幾十輛大車,一個年近四旬的中年人,騎馬押送,後面還有五百名護衛打扮的士卒。

那中年人,就是胡昭。

在張掖,有兩大閒人非常有名。

一個是胡昭,另一個就是當初被俘虜來的臧洪。

胡昭自打從臨涇撤到朔方。又從朔方抵達張掖,始終都保持着沉默。

當初,皇甫家在臨涇作亂地時候,沙摩柯本來是有機會去營救法衍的,可是因爲胡昭的關係,他又帶着人先把胡昭送出去,等再次殺回去的時候,法衍已經戰死。

對於胡昭而言。這是一筆人情債。一筆也許一輩子都還不清的人情債。

他不喜歡董俷。不僅僅是因爲薰俷的出身,也不僅僅是因爲士人與武人的對立,而是一種本能的不喜歡。他總覺得,董俷並沒有他外表去地那麼簡單直爽。

相較之下,他比較欣賞典韋和沙摩柯。

二者之間呢,他胡昭更欣賞沙摩柯,因爲他們是罵出來地交情。

.後,就答應下來。

胡昭答應了沙摩柯……

這是一個誰都沒有想到的結果。

以至於沙摩柯提出來這件事的時候,董俷還愣了好半天。

胡昭的本領如何?

薰俷不清楚,因爲胡昭從沒有在他面前展示過。但有一點,賈詡和盧植對這個人,都非常的讚賞。

一個能被賈詡盧植認可的人。當不會差了吧。

就算他比不上週瑜。但想必讓周瑜頭疼一下的本領,還是應該有地。

爲此,董俷還專門找到了胡昭。和他談了整整一夜,也讓胡昭對董俷,有了新的看法。

此次分別,再見面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薰俷有的不捨,沙摩柯又何嘗願意和兄長們分開呢?

爲了加強沙摩柯在江東的實力,董俷命將做營日夜趕工,爲沙摩柯打造了一千套兵器鎧甲。這鎧甲並非是普通的明光甲,而是費沃從西域找來的一種藤蔓,經過反覆鞣質,日夜趕工,用牛皮做襯,打造出來的一千套藤甲。

薰俷不知道,這種藤甲是否和南蠻的藤甲一樣,不過地確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藤甲地韌性很大,橫刀斬上去,也難以破壞。輕便,靈活,與山地中作戰是相得益彰。

唯一的缺點,就是怕火。

而關於俷柯和胡昭,同時還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甘夫人。只要小心,當不至於出現諸葛亮火燒藤家軍地情況。

典韋也從東且彌趕來了。

兄弟三人在出發的頭一天,喝的酪酊大醉。

第二天一直送沙摩柯出高昌壁二十里,沙摩柯停下了腳步。

他沒有帶丹犀回去。

因爲丹犀的目標實在是太明顯了,如果騎着一路回去,肯定會招惹來不少的注意。

本來董俷打算給沙摩柯挑選一匹好馬。

可沒想到,典韋硬是從典滿手裡搶過來了呼雷駁,並且專程趕來,送給了沙摩柯。

那呼雷駁,也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過山川如履平地的絕世好馬。

而丹犀,就留在了西域。

“大哥,二哥,就到這兒吧。”

這時候,甘夫人在蔡

上一輩子,董俷沒有幾個好朋友。所以這一輩子,對兄弟之情,更是格外的珍惜。

強忍着離別的悲傷,董俷張開手臂,用力的和沙摩柯來了一個熊抱。

“沙沙,這次回去武陵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面,我……你凡事要小心,多向孔明先生請教,更要多聽弟妹的勸說。遇事要三思,切不可莽撞從事,更不要……”

沙摩柯的眼睛紅紅的,“二哥,這些話你已經說了不下百遍。”

“我……”董俷也笑了,“我這不是擔心嘛……畢竟你這一次要面對的對手,的確厲害。”

說完,朝着甘夫人一揖。

“二叔,您這算是……”

“弟妹,三弟愛你,甚於自家的性命。他性情暴烈,還望你能多多指點,莫要讓他莽撞行事。”

薰俷說完,一招手。

就見董綠從馬上解下一個長條兜囊,遞了過來。

“這是我親手打造的金瓜,若是三弟不聽話,你就用它敲打他……沙沙,見此金瓜,如見我與大哥。”

那金瓜,重八斤,甘夫人臨走手裡,也不算沉重。

聞聽董俷的話,沙摩柯的臉成了醬紫色,撓着頭笑道:“就算二哥不說,也也會聽夫人的話。”

把個甘夫人羞得,卻是滿面通紅。

衆人不由得都笑了起來,那離別時的悲傷之氣,也隨之淡弱了不少。

該說的,都說了;該交代的,也都交代了……

沙摩柯和典韋用力的擁抱了一下,笑道:“大哥,你多保重。”

典韋用力的點頭,“三弟,你也多保重啊!”

沙摩柯牽過來呼雷駁,認蹬搬鞍,翻身上馬。那根西域精鐵打造而成的狼牙棒,就掛在另一匹戰馬上。他身背三十六斤重竹節鋼鞭,在馬上和薰俷典韋一拱手。

“哥哥嫂嫂們,沙沙走了!”

甘夫人也回到了車上,胡昭也上了戰馬。

沙摩柯催馬離去,車隊隨着他,向着遠處出發。

薰俷典韋二人也翻身上馬,縱馬衝上了一座山丘,眺望着沙摩柯一行人漸行漸遠。

“沙沙,保重啊!”

薰俷的心裡,突然感到了一陣憋屈,忍不住雙手做喇叭狀,大聲的喊道。

獅鬃獸和象龍,仰天長嘶……

遠遠的,傳來了呼雷駁的迴應之聲,三匹戰馬的嘶鳴,在寂寥空蕩蕩的蒼穹中迴響,不息!

第125章 毒士賈詡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110章 黨人憂患第391章 十年(一)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第228章 狼煙四起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499章 決戰之殤逝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150章 郎心死鐵,風情不解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164章 塵埃落定第164章 塵埃落定第151章 鐵馬金戈入夢來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1)第153章 老實人發怒(一)第364章 彈汗山(二)第1章 重生(1)第202章 泰山賊(二)第454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198章 奔走雒陽第154章 老實人發怒(二)第169章 辨王子(二)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99章 殺牛角(二)第374章 長安之亂(六)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383章 沿着錯誤軌跡第456章 兩大錢第198章 奔走雒陽第46章 武夫無名第273章 陰謀與背叛第324章 大決戰第132章 龐家有子名令明第454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318章 大決戰(一)第137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363章 彈汗山(一)第466章 溫侯(四)第191章 徐庶求學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第423章 錦帆賊(一)第118章 回河東(三)第378章 請君移駕長門宮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357章 有女文姬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450章 陽謀(一)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第204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一)第412章 老招數第128章 涼州之亂第313章 兗州鉅變第362章 於不經意間第111章 孟德登場第92章 絞肉機(四)第227章 矯詔出,諸侯興兵第319章 大決戰(二)第73章 火燒盤龍谷(二)第239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123章 白衣麗人第355章 孫劉聯盟第492章 無題第322章 大決戰(五)第69章 轉戰青徐第383章 沿着錯誤軌跡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456章 兩大錢第358章 小溫侯(一)第353章 鳳雛第一謀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52章 再戰黃巾第46章 武夫無名第427章 長阪坡第251章 弘農王出馬第42章 少年蒲元(2)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444章 二子分家第302章 隴西大會師(二)第462章 沒落陸家第463章 溫侯(一)第95章 俷公子突圍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386章 建安二年的雪(二)第481章 蒼亭之殤第50章 荒野偶遇第6章 伏波遺寶(2)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149章 憐香惜玉否第92章 絞肉機(四)第431章 夏侯蘭(三)第279章 雒陽烽火紀(三)第66章 巨魔襲來(二)第304章 開始吧第57章 赴已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