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二)

剛過雞鳴時分,禁宮清冷。

距離卯時天亮還有兩個時辰,大內深宮裡靜悄悄,靜的讓人有一種莫名的窒息。

漢帝靠在明黃綢子做襯的軟墊上,閉目凝神。

一個時辰已經過去了,怎麼何進還沒有入宮來覲見?

不禁是何進沒有出現,就連那奉命傳旨的潘隱,也沒有回來。心裡隱隱有不詳的預兆,可是又不願意承認。朕還活着,只要朕活着,就一定可以讓協坐上皇位。

辨的確是個好孩子,可惜……

漢帝之所以選擇協王子,說穿了是因爲協沒有任何的背景。

母親很早就死了,死的莫名其妙。雖然宮中流傳,是何皇后下的毒手,但漢帝這幾年仔細的觀察,漸漸的把何皇后從兇手中排除。生死有命,也許她真的沒那個福氣。

漢帝很擔心!

他實在不願意他的繼承者,才面臨一次和外戚的火拼。

就如同在他之前,桓帝和大將軍樑翼的爭鬥;又好像他,在登基後和大將軍竇武的爭鬥。

兩場爭鬥,令大漢江山元氣喪盡。

漢帝如果立了辨,那麼遲早有一天,還會再演一出已經重複了兩代皇帝的經歷。

大漢,實在經不起這種內耗了……

何進與黨人走的很近,這是漢帝所擔心的另一件事。

以前他可以放任何進與黨人接觸,因爲他還在。可他如果死了,年僅十一二歲的辨,是無法對付何進和黨人的聯手。即便是有十常侍在中間襟肘,一樣不是對手。

而董重,就沒有這樣的擔心。

這也是漢帝最終下定決心,選擇了協爲繼承者的主要原因。

他耐着性子,等啊等啊……可時間等的越久,他心中不安的預感,就越發強烈。

突然,漢帝睜開了眼睛。

“蹇碩,蹇碩……”

“奴婢在!”

“可曾聽到了什麼聲音?”

蹇碩一怔,側耳傾聽了片刻後,臉色微微一變。

緊跟着,從宮外爆發出一陣聲響,刀劍碰撞的叮噹聲由遠而近,越來越清晰。

“出了什麼事?”

有小黃門跌跌撞撞的跑進來,神色慌張的喊道:“陛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蹇碩不等漢帝詢問,三步並作兩步的竄了過去,一把揪住了小黃門衣服領子。

“出了什麼事?”

“有新軍助軍右校尉曹操,率領西園新軍,撞破南宮門,口呼要清除閹寺,一路往這邊殺過來了……如今南宮已經抵擋不住,新軍衝上廊橋,往北宮這邊過來了。”

蹇碩忍不住啊的一聲驚叫,馬上反應過來。

“潘隱小人,竟敢揹我。”

扭頭向漢帝看去,卻駭然發現,漢帝竟然在他問話的一剎那,已經斷了氣。

若漢帝在,蹇碩還有幾分膽略。可是漢帝不在,他的膽量一下子跑的無影無蹤。

怎麼辦?怎麼辦?

那小黃門說:“碩公,你快點走吧……”

“走,走哪兒去?”蹇碩慌了神,下意識的問道。

小黃門說:“不管走哪兒,要離開這裡啊。您留在禁宮的部曲,或者可以抵擋一下。南宮雖破,但北宮尚無動靜,實在不行先離開皇宮,尋一安全的地方,再謀他法。”

蹇碩眼睛一亮。

不錯,當務之急,應該離開皇宮纔是。

“你叫什麼名字?”對於這小黃門的機智,蹇碩也不由得暗自讚賞,沉聲詢問。

小黃門說:“奴婢名叫楊謙,願率人抵擋新軍,爲碩公爭取時間。”

“楊謙?”

蹇碩也亂了方寸,點頭道:“此番恩情,蹇碩牢記心中。他日若有機會,我定當回報。這裡有我上軍虎符,可調動長樂宮中的新軍部曲。楊謙,我先走了,容後報答……”

說着話,蹇碩把虎符遞給了楊謙,急匆匆的走了。

看着蹇碩的背影消失,小黃門楊謙卻流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扭頭看了看已經死去的漢帝,突然間哈哈大笑。朝着長樂宮外走去。

長樂宮外,何進率領鸞衛營已經殺來。

蹇碩的新軍部曲匆忙間迎戰,但又如何能與經過四年卓絕艱苦訓練的鸞衛相抗衡?

本來只是打算伏擊,自然不可能把所有武器配備。

而鸞衛在接到了何皇后的命令之後,李信立刻點齊了五百鸞衛軍,殺氣凜然的趕來。

北宮永安宮,自有司馬香兒帶新招募的五百鸞衛守護,無需擔心。

李信一身銀甲,頭戴束髮銀環。

胯下馬,掌中槍,所到之處,上軍部曲紛紛後退。這李信隨着董俷也練了多年的武藝,自然不同凡響。而鉤鑲女兵則在一聲聲喊喝中,一步步的向長樂宮逼近。

何進親自督戰,捻着鬍鬚連連點頭。

在他身旁,有一文士,卻是南宮校尉劉洪,劉元卓。

何進本不欲叫上劉洪,可那劉洪是南宮校尉,如果不通知他的話,只怕曹操等人難以自南宮破門而入。唯有轉告劉洪,當然卻是稱呼漢帝已經駕崩,有蹇碩意圖謀反。

劉洪雖然與何進尿不到一個壺裡,可畢竟還是忠於漢帝。

故而聞聽蹇碩謀逆,立刻答應配合。而他則帶親衛,隨同何進自北宮門入,與鸞衛匯合之後,殺向了長樂宮。何進很緊張,畢竟他假傳消息,說漢帝駕崩才如此做。如果……何進心中忐忑,看了看劉洪身邊的親衛,朝着身後人使了一個眼色。

實在不行的話,就幹掉這老小子!

就在這時候,楊謙出現在宮門臺階上,手中高舉上軍虎符。

“住手,我有上軍虎符,新軍部曲立刻放下武器,投降……”

有上軍軍官上前詢問:“碩公何在?”

楊謙冷笑道:“碩公,已經獨自逃命去了……”

“啊!”

新軍頓時傳來一陣咒罵聲,楊謙趁機大聲說:“快住手,我是大將軍的人,凡投降者,都可不予追求。爾等還不放下兵器,莫非真的要等屠刀落下來才後悔嗎?”

遠處,何進看到楊謙出現,眼睛不由得一亮。

那楊謙本是他安排在十常侍身邊的人,如今在這裡出現,莫非是……

“鸞衛,立刻收兵!”

李信那邊聽到命令,帶領鉤鑲女兵組成雲錘陣,退到了何進的身後。

就見楊謙手捧虎符,走到了何進的馬前,雙手奉上道:“大將軍,新軍本無意謀反,只是受了那蹇碩一人的欺瞞。蹇碩已經往北宮門方向跑去,請大將軍明察。”

說着話,擠了擠眼睛。

何進懸在嗓子眼的心,一下子放回了肚子裡。

他接過了虎符,“本公不會追究新軍將士的罪名,只誅殺首惡。李信,命你立刻帶鸞衛追殺蹇碩,莫要讓他走出北宮……”

“喏!”

李信立刻帶人追了下去,何進和劉洪,走進了長樂宮。

當何進看到漢帝的屍身時,突然產生了一種想要放聲大笑的衝動。

陛下啊陛下,不是何進想要殺你,實在是你不肯給何進路走啊。如今你死了,我還活着……嘿嘿,我那外甥將會成爲皇帝,你就放心的去吧。

何進強忍着想要大笑的衝動,攙扶起放聲痛哭的劉洪。

“元卓,此時還不是痛苦的時候,這裡就請你代勞,進定斬了蹇碩的頭顱,已祭奠聖上英靈。”

言語中,卻把蹇碩的罪名坐死。

劉洪這會兒心情難過,也無心去計較何進那話語中所隱藏的含義。

當下應承下來,召集宮娥才女,爲漢帝收拾。而另一邊,何進與楊謙走出了長樂宮。

“可知張讓等人去了何處?”

“回稟主公,讓公等人在南宮亂起的時候,就跑去了永安宮,尋求皇后庇護。奴婢無能,未曾將他們拖住,還請主公原諒。”

何進哦了一聲,“此事卻怪不得你,你立刻回去,給我盯死張讓他們。”

“奴婢明白!”

楊謙說完,行了一個禮,急匆匆的走了。

另一邊,蹇碩如驚弓之鳥,向北宮門逃去。

逃離皇城後,該去何處?

蹇碩原本有心往董皇后處避難。可又一想,董皇后手中卻無兵將,若是去了那裡,說不定還會給董皇后帶來麻煩。他倒也不是對董皇后多麼的忠誠,而是希望能留有一個能爲他說話的人。萬一逃不出去,憑他手裡的詔書,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去涼州……

對了,就是去涼州!

蹇碩暗自下定了決心。如今之計,唯有逃離雒陽,前往涼州。

皇上不是說過,那涼州刺史董卓,卻還是忠於董皇后的嗎?只要到了涼州,就安全了。

蹇碩催馬疾行,眼看着北宮門將至,心中狂喜。

但就在這時,一支人馬突然從宮門外出現,攔住了蹇碩的去路。

爲首大將,面呈淡金色,頭戴卷沿獅子盔,身披黃金甲,手持一對鑌鐵大戟。

“典將軍,快快讓開道路,我有急事出門。”

蹇碩認得那人,卻是新任北宮校尉典韋。典韋曾在他的麾下效力,自然蹇碩不會陌生。

典韋一拱手,“碩公,非是下官不肯讓路,而是皇后有令,無她手諭,任何人不得出入北宮。碩公,請莫要爲難下官。若是您有急事要出去,還請走南宮門吧。”

廢話,南宮能走,我早就走南宮了!

身後傳來了喊殺聲,李信帶着鸞衛追了過來。

“典將軍,莫要放過逆賊蹇碩!”

蹇碩心知不妙,看起來,想要殺出去是難上加難。心裡一橫,抽出寶劍催馬撲向典韋。

典韋說實話,倒不想爲難蹇碩。

可蹇碩衝過來了,他也沒有辦法不去阻攔。

收起一支大戟,而後橫戟迎上,一式丹鳳朝陽,鐺的磕開了蹇碩的寶劍。

就在二馬錯蹬的一剎那,蹇碩突然將一卷詔書塞到了典韋的手中,“請看在袍澤情分,將詔書與董刺史。”

說完了,橫劍自刎,從馬上栽倒下來。

典韋懵了……

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到底誰是謀逆,誰是忠臣?

那邊李信追趕過來,典韋忙把詔書塞進了肋下兜囊中。

“典某奉命守衛宮門,李信你收了蹇碩的屍體,就回去吧。”

李信當年也是出自北宮衛門下,自然對典韋不會有所懷疑。當下道了一聲謝,命人擡着蹇碩的屍體,往永安宮走去。

何進,也正在永安宮中。

他匯合了曹操袁紹等人之後,原本想要就此完結此事。哪知袁紹卻進言道:“大將軍,如今正是斬殺閹寺的好機會,何不趁機將其拿下剷除,方爲明智的選擇。”

何進有點不太願意。

哪知袁紹卻痛陳利害,把那十常侍說的十惡不赦,罪不容誅。

無奈之下,何進只好來到永安宮向何皇后詢問。那張讓等人,就跪在何皇后旁邊。

聽何進說完,何皇后道:“內侍管理禁省,乃祖宗留下來的法度,不能說變就變。況且,先皇屍骨未寒,新皇年幼,哀家一婦道人家,又豈能同士人一起共事?兄長,張讓等人皆先皇近臣,先皇如今……你這就殺他的近臣,豈不是讓先皇寒心?“

何進覺得,皇后說的有道理。

而且他隱約能感覺到,那個昔日裡總是叫喊他哥哥的妹妹,似乎也有了不尋常的變化。

言語之間,分明是在提醒他:何家的榮華富貴來自於張讓等人的照顧,背棄十常侍,等同於拋棄了何家的根本。士人只會在你富貴時錦上添花,卻不會爲你雪中送炭……所以,士人嘛……可有可無,但是你卻需要張讓等人,爲你制約住士人。

一番話,說的何進冷汗淋漓,退出了永安宮。

此時,剛過卯時,天還黑着,可皇城裡的嘶喊聲,卻已經消失了。

袁紹沒有能達成目的,不禁有些失落的往家走。他可以感覺到,何進對他並不信任。

否則又怎會在事情結束後,單單收了他的兵權?

而且,何進把大多數士人都留了下來,偏偏讓袁紹回家休息。其中的態度,已經明白無疑。

更重要的是,這麼好的機會,居然沒能殺掉十常侍,實在可惜。

回到家,袁紹剛一進門,卻見管家在大門口恭敬的肅立,“少爺,老爺在書房等您。”

“怎地叔叔還沒有休息?”

“是的,老爺沒有休息,說是要您回來,立刻去見他。”

袁紹連忙隨着管家來到了書房裡,就看見袁隗,正坐在桌案後看書。

見他進來,擺手示意袁紹坐下。

“本初,情況如何?”

“陛下駕崩,蹇碩被殺……只是張讓等人卻……”

袁隗聞聽,非但沒有露出失望之色,反而笑了。

“本初,莫要心急。你難道見過一頭老虎,和惡狼能平安相處嗎?陛下駕崩……嘿嘿,真是天助我等能重見天日。我明白,何家的女人是想借張讓等人來制約我們。這女人跟了陛下幾年,別的沒有學會,沒想到陛下的手段,倒是學了幾分。”

袁紹道:“那我們該怎麼辦?”

“怎麼辦?”袁隗森冷一笑,“自然是驅虎吞狼,然後在設法把那一頭老虎,引進雒陽。本初,你當私下通知鄭泰等人,設法挑撥何遂高與張讓之間的關係。同時,要想進辦法,挑動起兩宮爭鬥……那涼州的老虎,與董家似有往來。若能剷除了董家,則涼州老虎可就失去了一座靠山。到時候,他所能依靠的,唯有我等。”

袁紹聞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道:“叔父,高,實在是高……哈哈哈哈!”

第459章 亂局(三)第403章 袁紹亦躊躇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471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310章 躁動的心之石韜第346章 昔日重現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256章 曹孟德的退讓第42章 少年蒲元(2)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474章 四猛八大錘(二)第487章 長安(六)第492章 無題第96章 董卓會三英第376章 長安之亂(八)第230章 飛將雄風第56章 李儒之謀第266章 金銀決(一)第433章 活字第125章 毒士賈詡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5章 欲學萬人敵(1)第314章 西域暴虎(一)第368章 各方雲動第32 名駒象龍第264章 雞鹿塞(四)第3章 天生力王(1)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312章 戰徐州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300章 鏖戰(三)第238章 宿命相逢第300章 鏖戰(三)第271章 董卓籌謀未來(二)第101章 義真之死第471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63章 再遇唐周第59章 古之惡來第9章 擂鼓翁金錘(2)第232章 賈詡毒謀第483章 長安(二)第4章 殺人歌(1)第262章 雞鹿塞(二)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243章 雒陽一夜(四)第404章 水淹七軍(一)第229章 大戰將臨第54章 分道揚鑣第382章 黑名單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222章 大文章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179章 惡來逞威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472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295章 並非那麼簡單(二)第370章 長安之亂(二)第484章 長安(三)第403章 袁紹亦躊躇第197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二)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2)第237章 戲志才之死第20章 董衛聯姻(2)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423章 錦帆賊(一)第172章 有女文姬第412章 老招數第462章 沒落陸家第210章 雪鬼追蹤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上)第237章 戲志才之死第372章 長安之亂(四)第6章 伏波遺寶(1)第146章 月旦評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366章 彈汗山(四)第493章 鐵鎖橫江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126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一)第427章 長阪坡第489章 西行第364章 彈汗山(二)第385章 建安二年的雪(一)第257章 董俷離京第456章 兩大錢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96章 董卓會三英第347章 破長安第166章 興盛不過三代第140章 三醜戰三英(一)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476章 四猛八大錘(四)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第303章 大遷徙第316章 西域暴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