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謝道人 (二合一)

武當山本就是道門聖地,特別是自三豐真人橫空出世在此地開山立派,創立武當派之後,聲名遠揚。

相傳明代永樂皇帝曾招見三豐真人,深被三豐真人神通道法折服,於是,張三丰聲名大振,武當山由此大興,並不斷髮展壯大。

特別是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朱祁鎮崇奉“真武”之神,曾命工部侍郎郭進、隆平侯張信等督丁夫三十餘萬人,費銀計百萬,歷時七年,大修武當山宮殿,以爲供奉。

自此有明二三百年時間,歷代帝王不斷賜地加封,武當派便一直大興土木,以至於如今留存了大片恢宏的建築羣。

其中衆建築中,便以紫霄宮最符盛名,乃是作爲武當派平日裡主要大典的舉辦地以及武當派重要集會的舉行地,可以說完全代表了武當派的門面。

整個紫宵宮說是一座宮殿,不如說是一整個建築羣。

方不言和管中虎原本只是站在殿外,礙於身份並沒有進入紫宵宮中,而今跟隨老道進來,老道故意放慢腳步,引着兩人一路欣賞紫宵宮中建築景色。

而周聖則是跟在身後充當嚮導,爲兩人介紹其中各種佈局典故。

只聽周聖對着整個紫宵宮介紹道:“紫霄宮坐西北朝東南,共有建築二十九棟,佔地接近十畝。對稱佈局,自中軸線上爲五級階地,由上而下遞建龍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聖文母殿,兩側以配房等建築分隔爲三進院落,構成一組殿堂樓宇、鱗次櫛比、主次分明的建築羣。宮內中部兩翼分爲諸多院落。而正中便是武當的紫宵殿,乃是武當正殿,派內一應大事,皆在殿內。”

老道將兩人領了進來,囑咐周聖招呼好兩人,便向方不言微微點頭,進入紫宵殿中。

周聖卻沒有立時帶着方不言和管中虎進入殿內,而是又領着兩人蔘觀了紫宵宮中其他的建築。

此時離他們最近的就是龍虎殿,殿內中間供奉的神仙是王靈官。

王靈官在後世名聲不顯,方不言唯一記得的就是西遊記中說到過,孫悟空二鬧天宮時,因吃了無數仙丹蟠桃,法力大增,漫天神佛無一是其對手,只能在金箍棒下四散奔逃。

就在他打入凌霄殿時,殿內執守王靈官以手中神鞭迎戰孫悟空,兩人打的難分難解,最終拖延到玉帝向西方如來求援。

這也是方不言記憶中唯一一次聽起的王靈官的事蹟。拋開地星網絡上關於西遊記的種種陰謀論不提,王靈官也是整部西遊記中,作者羅列出的除了二郎神等寥寥幾人外,不靠法寶而是正面迎戰孫悟空仍能保持不落下風的神仙。

當然這只是演義中的王靈官,而根據神仙傳和正史的記載,王靈官本名王善,相傳他有三隻眼睛,能分別善惡,懲惡揚善,性情剛直,辦事公道,鐵面無私。

也是道教體系中護法神,實力極強。幾乎不遜色於哪吒和楊戩這等肉身成聖的人物。

方不言以道門禮儀對王靈官的神像拜了一拜。

殿內除了主位的王靈官,兩旁則是青龍白虎泥塑雕像,其怒目圓睜,齜牙咧嘴,身着冑甲,手持戈戟,形象生動傳神,使人望而生畏。龍虎殿也是因此而得名。

根據周聖介紹,這兩座神像是元代雕刻家劉元一的傳世作品,也是是武當山現存最珍貴的泥塑珍品之一。

過了龍虎殿,幾人又在周聖的指引下來到父母殿。

父母殿俗稱荷葉殿,此殿崇臺高舉,秀雅俏麗,供奉淨樂國王明真大帝和善勝皇后瓊真上仙。殿後即太子巖,系一天然洞穴略加人工開拓而成的石室。左神龕內供奉的是觀音,右神龕內供奉的是三霄娘娘、送子娘娘等,也被香客稱爲百子堂。

這裡幾人只是匆匆而過。

離開了父母殿,幾人又走到崇山石臺之上。這裡有一座贔屓馱御碑亭。亭內的贔屓馱御碑都是用一整塊青石雕刻而成,碑高近三丈,長一丈有餘,寬也接近一丈,重量怕不是要有萬鈞之重,贔屓馱御碑形體完整,雕刻精細,贔屓馱御碑,俗稱“龜馱碑”,贔屓不是龜,它是龍的八子,善負重。

周聖指着贔屓背上的石碑道:“贔屓背上乃是當年永樂皇帝所提功德碑文,永樂皇帝以贔屓來馱聖旨,用意在江山穩固。除此之外,在武當山紫霄宮正殿樑上仍有大明永樂十一年以及十二年聖王御駕敕建的字跡。而在三天門絕壁上則有‘一柱擎天’四個大字,蔚爲壯觀。”

之後,方不言和管中虎又在周聖的指引下繞着整個紫宵宮轉了一圈,最後才重新回到紫宵宮正殿。

紫霄殿大殿面闊進深各五間,共有檐柱、金柱三十六根,排列有序。大殿爲重檐歇山頂式大木結構,由三層崇臺襯托,比例適度,外觀協調。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頭和斗栱顯示明代鬥槓的特徵。樑架結構用九檀,保持宋遼以來的用材比例。殿內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間內槽有鬥八藻井。明間後部建有刻工精緻的石須彌座神龕,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代能工巧匠之手。

除此之外,最爲吸引方不言眼球的,就是大殿的屋脊了。

屋脊由六條三彩琉璃飛龍組成,中間有一寶瓶,閃閃發光。因爲寶瓶沉重高大,由四根鐵索牽制,鐵索的另一頭系在四個兒童手中。

周聖看到方不言擡着頭,跟着擡頭一看,指着四個小孩笑道:“你知道這四個小孩還有一個名諱嗎?傳說,這四個小孩護着寶瓶,無論嚴寒酷暑和風雨雷電,他們都堅守崗位,確保寶瓶不動搖。因爲所在位置比殿裡供奉的主神還高,所以都叫他們‘神上神’,意思就是還在大殿內供奉的神之上。而老百姓看他們長年累月的風吹日曬,則叫他們苦孩兒。”

“一上一下,在百姓眼中也是有苦有甜,哈哈,有趣,還是百姓總是能看到有趣的東西。”

方不言似有感慨發出。

周聖道:“在咱們看來無趣,在別人眼中未必,咱們看來虛無縹緲的東西,卻惹得世間紛爭,永不太平啊。”

“請吧,咱們再進去一看。”

周聖伸手虛邀。

三人走入殿內,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大殿內部的裝潢。整座大殿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構思巧妙,造型舒展大方,裝修古樸典雅,陳設莊重考究。大殿內設神龕五座,供有數以百計的珍貴文物。

方不言略微懂得一點,看年代大多爲元、明、清三代塑造的各種神像和供器,造型各異,生動逼真,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而在大殿正中神龕中則是供奉真武神像,爲明代泥塑彩繪貼金,高4.8米,是武當山尚存最大的泥塑像。

在這裡真武大帝披散着頭髮,金鎖甲冑,腳下踏着五色靈龜,按劍而立,眼如電光,身邊侍立着龜蛇二將及記錄着三界功過善惡的金童玉女。

除此之外,大殿內還供奉着一尊明末清初紙糊貼金神像,在如今已經是極爲罕見。

方不言還好,他歷經不同世界,見多識廣,漫說這樣的建築,便是帝王宮寢,古今中外各種人間奇蹟,什麼沒見過?對此已經產生抗力,見怪不怪。

管中虎則是來過數次,對此同樣有所抗力,看着富麗堂皇的大殿也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模樣。只是眼底深處那一抹掩飾不住的羨慕,方不言看的真切。

不只是管中虎,方不言也有同感。

看看武當派的大殿,再對比一下神宵派的山門氣象,方不言也是悠悠嘆了口氣。

任憑神宵派一再粉飾什麼道法自然,修道人不該專注於外物之類,但是相比於武當派,神宵派明顯是寒酸到了極致。

管中虎聽出了方不言那聲嘆息背後的寓意,師兄弟兩人對視一眼,無言苦笑一聲。

走過正殿,便是左右偏殿以及後殿,左右偏殿同樣是雕樑畫棟,可以說每一寸佈置都是匠心獨運,精妙到了極致。

但是到了後殿,其中卻是與前面有着天壤之別。

這裡只能用簡樸一詞概括,不大的地方擺設極爲簡單,光禿禿的牆面上也只有一幅字加以點綴,除此之外便是一排排的書架,書架上全是道門典籍。

除此之外,整個後殿還能有一點裝飾的,便是正中一張書桌上,放着一個古色古香的小香爐了。

然而香爐中的薰香已經燃盡,只是空氣中隱約還留有一點殘香。

這香氣並不濃郁,聞起來也不憋悶,反而有一種忽然置身於大自然天地中,微風吹拂,陽光普照,一派輕鬆自由之感。

聽周聖所講,這裡便是武當掌門謝道人平日的居所。其實說居所也不合適,只是因爲這裡一般沒有人打擾,很是清靜,謝道人愛這裡的清淨自在,有時便獨自一人在此休憩片刻,讀讀道經典籍,修身養性。

只是原本寂靜的空間,現在變得有些嘈雜。

一個蒲團之上,坐着一個頭發蒼白的老道士,老道士面色紅潤,呼吸均勻,看起來只是在打坐。一切都顯示的再正常不過。

只不過老道士頭顱低垂,不像是在打坐,反而像是在打瞌睡。

這個打瞌睡的老道士,就是武當現任掌門謝道人。

而在他周圍,也盤坐着幾個老道士,周聖的師父也在其中。

“見過師叔,師伯。”

周聖走到中間,向老道士們行禮。

管中虎拉了拉方不言,也跟在周聖身後,拜見衆人。

這些老道士顯然都是武當派的宿老。

方不言行禮以後,直起身來,眉頭卻是一皺。

他從一開始就感覺這裡面有一些不對,但是具體是什麼他不清楚,現在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直到來到後殿見到這些老道士,方不言纔有這明悟。

顯然自從他們三人進殿,這些老道便已經發現了他們,這本來沒有什麼,令方不言感到奇怪的是他們的態度。

因爲依方不言看來,紫宵宮正殿本來就有接待之用,是以人來人往並無問題。問題是後殿,因爲後殿不同於正殿,這裡顯然是更爲私密的地方。

尤其這裡還是掌門休憩之所,別說方不言這樣的外人,就是普通弟子想要靠近估計也是很難。

然而就是這裡,方不言就這麼堂而皇之的出現在這羣老道士的眼前,這些老道士中但凡有一個脾氣爆一點的,別說怒不可遏,恐怕登時就要給方不言安上一個擅闖武當禁地,竊取武當派核心機密的罪名了。到了那時候,就算方不言是神宵派掌門親傳弟子都不好使。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沒有出現方不言所料的那一幕。老道士們相當平靜,別說是一聲呵斥也沒有,平靜的令人難以置信,就像是早就料到方不言會來一樣。

老道士們即便見到方不言,也沒有對他有太多的關注,只是略微掃了他一眼。顯然他們的注意力仍是集中在睡着的謝道人身上。

老道士們這樣的態度又令方不言推翻了先前所創立的假設。

就在方不言想着要不要提出告辭以後,順着原路返回時,謝道人忽然動了一下。

而且動作幅度也越來越大,隨即謝道人整個的伸了一個懶腰,睜開了眼睛。

沒有什麼異相,就是普普通通的一雙眼睛。然而這雙眼睛的主人在修行界可不普通。

而且方不言感覺自己在這樣的眼睛投射出來的目光中,有一種令他自己無所適從的力量。就好像全身上下的秘密全部暴露在這雙眼睛中。

只是當方不言刻意捕捉這道目光時,這道目光便隨即消逝了,消逝的太乾淨了,令方不言再也察覺不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就好像這一切只是他的幻覺。

“哎吆,這一覺睡得還真舒服。”

謝道人忽然站起身來。

“掌門……”

衆老道士想要問什麼,謝道人搖了搖頭,說了一句都不是之後,便離開後殿,來到了正殿門外,在大殿外的廣場上接着睡着了。

第八十七章 論道滅神之三第十八章 和解第四十三章 條件第六十九章 深入第一百一十一章 選擇第七十章 定風第五十章 大歡喜女菩薩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四第五十八章 笑第八十六章 論道滅神之二 緣由第八章 龍虎,上清,神道教 上第二十五章 三寶靈機築黃芽 (二合一)第七十四章 一年 中第二十五章 三寶靈機築黃芽 (二合一)第四十八章 攝伏 上第四十八章 攝伏 上第四十七章 鰲頭論劍第九十七章 菜之道,藥之道第四十九章 攝伏 中第二十七章 遊戲結束第五十章 大歡喜女菩薩第九十四章 論道滅神之十第二章 猜想,展望第十三章 三拳第九十六章 新的博弈第十五章 交手張懷義 (二合一大章)第二十六章 神宵日常(二合一)第十七章 設宴第一百二十九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二第七十五章 一年 下第一百零八章 直面天劫第二十九章 煉器,任務第四章 純陽鐵盒,紫府元宗 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十年 (本卷完)第三十二章 孫駝子第三十九章 穀神第四十四章 手術刀第一百零一章 盤點 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萬般苦第五十三章 命數第八章 龍虎,上清,神道教 上第八十一章 入西城 下第三十九章 穀神第一百三十二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五第二十七章 先天之道 四第三十二章 孫駝子第五十六章 如燭第一百一十七章 珠峰同行第七十五章 一年 下第四十章 刀劍笑 二第四十三章 龜息 (二合一)第十三章 交易第十三章 三拳第六十八章 運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八第八十二章 沈舟虛第五十一章 白湘瑤第二十四章 採得月華煉真形 (二合一)第三十章 打蛇不死第五十三章 秘籍第十五章 冰行尊第八十六章 論道滅神之二 緣由第七十一章 祭拜第四十章 約招 (二合一)第三十四章 以武入道,下山 (二合一)第六十九章 深入第一百一十八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二第十九章 魚和尚第六十三章 你該叫叔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六第三十章 火候,考驗 (二合一)第二十九章 煉器,任務第一百零二章 隱士第一章 方不言第三十章 境界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八第六十章 處置 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七第九十四章 論道滅神之十第四十九章 攝伏 中第五十一章 白湘瑤第二十五章 拜莊單章解釋一些問題第五章 內丹法,恐怖的猜想第二十九章 磨刀石第一百一十一章 選擇第三十二章 避火訣第三十三章 離去第一百一十八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一第五十七章 谷縝第九十二章 論道滅神之八 化生六變第六十六章 後續第二十四章 採得月華煉真形 (二合一)第七十二章 新變之初第四十五章 入島第八十章 入西城 上第三十四章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