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第277章 宣告(二)

姜韶華睡了三個時辰,睜眼後精力充沛。除了眼睛微紅,幾乎看不出之前狠狠熬了五天五夜。

“你們繼續在這兒守着。”姜韶華低聲吩咐:“我現在去見太后娘娘。”

陳瑾瑜三人點頭應下。

待姜韶華走後,銀硃忽地嘆道:“在宮裡,我們什麼都做不了,都快成郡主的累贅了。”

荼白卻道:“這是天子國喪,宮中規矩重,郡主怕我們說話行事不妥出差錯。讓我們留在屋子裡,是在保護我們的安危。郡主愛惜我們,不是嫌棄。”

陳瑾瑜點頭表示贊成:“荼白說得對。銀硃,你別胡思亂想。我們一時做不了什麼,總不能給郡主添亂。”

銀硃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小聲說道:“我在郡主身邊待慣了,這幾日不能跟着郡主,心裡空落落的,怪不是滋味。”

這倒也是。

陳瑾瑜看着姜韶華離去的方向,心裡暗暗唏噓。她其實也不太習慣。

這是大梁宮廷,是大梁權利的至高處,也是郡主的戰場。

……

姜韶華在鄭太后寢室外等了片刻,便被宮人素芳領進了寢室。

接連幾日相伴,姜韶華以令人驚歎的速度成了鄭太后身邊的“紅人”。

撇開身份不論,鄭太后就是一個失了兒子的可憐老婦。生離死別,身份再珍貴,也換不回太康帝的性命。鄭太后的傷心欲絕,從來不是裝出來的。

鄭太后最親近喜愛的晚輩當然是太子,然後是寶華公主和二皇子,常年住在宮中的太子伴讀和兩位縣主,鄭太后也是喜愛的。

只是,眼下情形特殊,太子和鄭宸等人都守在靈堂,寶華公主等人又都在內靈堂,她身邊竟無一個晚輩相伴,姜韶華恰巧來到她身邊,又是這般溫柔安靜孝順貼心。

短短几日,鄭太后便習慣了姜韶華的陪伴。

“韶華,你過來,陪哀家一同用早膳。”

姜韶華輕聲應下,在鄭太后身邊坐下,爲鄭太后盛一碗溫熱的米湯,夾一塊棗泥酥放在盤子裡,再夾一筷子素炒青菜和銀芽。

鄭太后吃着很是順口:“你這丫頭,對哀家的口味喜好倒是清楚得很。”

姜韶華微微一笑,繼續爲鄭太后佈菜。

怎麼能不清楚?

當年她孤身進宮,爲了在宮中立足,費盡心思討好鄭太后。對鄭太后的性情脾氣喜好了如指掌。

鄭太后以爲她用心良苦,其實,她只是順手而爲。

用完早膳,鄭太后低聲道:“哀家今日去內靈堂,你也隨哀家去,正好見一見李貴妃。”

太子將要登基,鄭太后即將榮升太皇太后,李貴妃就是大梁太后。和李貴妃建立良好的關係,當然重要而且必要。

鄭太后要領着姜韶華去後宮見李貴妃,着實是一番好意。

姜韶華面上露出感激:“多謝太后娘娘。”

一邊起身,扶起鄭太后。

鄭太后這些時日沉溺於喪子之痛,心情陰霾,身體極爲疲弱。走路至少要有兩個宮人攙扶。此時姜韶華輕輕鬆鬆一隻手便撐住了鄭太后。

鄭太后忍不住看姜韶華一眼:“你力氣倒是不小。”

姜韶華輕聲應道:“我自幼習武,上馬射箭拳腳功夫樣樣都不錯。力氣自然也比尋常姑娘家大一些。”

說不錯,當然是謙虛之詞。

但凡自稱不錯的,都是高手。 鄭太后有些驚訝,又有些不以爲然:“姑娘家當溫柔貞靜,舞刀弄槍的,都是男人的事。你以後留在哀家身邊,讀書撫琴作畫,閒來念一念佛。”

姜韶華也不辯駁。

鄭太后素來就是這副唯我獨尊的做派,權當一陣風,吹過了無痕跡。

……

內靈堂設在椒房殿裡。

自紀皇后病故後,這座椒房殿就空置了下來。李貴妃默默奮鬥了幾年,也沒能入住椒房殿。

太康帝駕崩,棺木放在昭和殿內。椒房殿這裡也有一具棺木,裡面放了一套太康帝生前的衣冠。

五品以上的誥命夫人,都要進宮跪靈。鄭太后一直在昭和殿,椒房殿這裡,便是李貴妃主事。

美豔雍容的李貴妃,在短短一個月內蒼老消瘦,眼角邊也多了幾絲皺紋。年輕嬌媚的範貴人,也似遭受了狂風暴雨,肉眼可見的憔悴。

寶華公主一雙美目早已哭腫了,嗓子幾乎說不出話來。

相較之下,誥命夫人們的悲傷就顯得輕飄多了。

又不是她們死了丈夫父親或兒子,自然沒那麼多傷心悲慼。再者,停靈一個月了,哪裡還有那麼多眼淚。

安國公夫人用染了生薑汁的帕子捂着臉,辣味一衝,眼睛迅速變紅,淚珠紛紛滾落。

“太后娘娘駕到。”

趙公公熟悉的尖細聲音驟然響起。李貴妃第一個起身相迎,範貴人等後宮嬪妃也紛紛起身。

動作最快的,卻是寶華公主。

寶華公主聲音沙啞,滿目心疼:“幾日沒見,皇祖母怎麼這般憔悴。”

李貴妃哽咽着接了話茬:“娘娘是我們的主心骨,萬萬不能熬垮了身子。”

內靈堂裡少說也有百餘人,有資格張口說話的,也就寥寥幾個罷了。

一衆誥命裡,王丞相的老妻王夫人是誥命之首,安國公府的鄭夫人是鄭太后的嫡親侄媳,也就她們兩人有底氣插嘴說話。

“太后娘娘節哀。”

“娘娘身邊的姑娘,就是南陽郡主麼?”

鄭太后略一點頭:“正是,這就是南陽郡主姜韶華。”

“韶華,你來見過李貴妃,見過寶華。”

這麼多女眷,有資格讓姜韶華行禮的,也只李貴妃和寶華公主。

衆目所矚之下,姜韶華邁步上前,斂衽一禮:“韶華見過貴妃娘娘,見過寶華堂姐。”

李貴妃沒有心情寒暄,略一點頭。

寶華公主上前來,扶起姜韶華:“韶華堂妹,快些起身。”

靈堂裡不宜多言,見禮後便各自去跪靈。

姜韶華很自然地在寶華公主身邊跪下。姜莞華和姜月華悄悄對視一眼。

凡事都有個先來後到吧!

就是,我們在宮中住了幾年,她明明是後來的,憑什麼就越過我們兩人?

第31章 騎虎160.第160章 精兵290.第290章 敬畏(一)322.第322章 欽差(三)115.第115章 偏心92.第92章 太后271.第271章 國喪(三)121.第121章 如棋80.第80章 月下(二)124.第124章 揣度108.第108章 分化(一)124.第124章 揣度216.第216章 府學326.第326章 示警170.第170章 歸來56.第56章 夜襲(一)85.第85章 懲戒(一)280.第280章 藩王52.第52章 誘餌(二)306.第306章 安置(一)67.第67章 際遇135.第135章 姻緣(一)351.第351章 軍心(二)319.第319章 奏摺63.第63章 覓死第18章 天降(一)297.第297章 朝會(二)329.第329章 亂民(二)236.第236章 異心(二)第3章 託夢第14章 軍營(一)第4章 舅舅267.第267章 大敗(一)202.第202章 糧種334.第334章 歸來(一)267.第267章 大敗(一)285.第285章 棋子(二)97.第97章 撐腰(一)346.第346章 難纏234.第234章 收成(二)159.第159章 雙簧85.第85章 懲戒(一)第33章 舊情291.第291章 敬畏(二)151.第151章 命案(二)84.第84章 會面(二)234.第234章 收成(二)374.第374章 撐腰259.第259章 奏摺(一)291.第291章 敬畏(二)107.第107章 打壓214.第214章 雛鷹(二)295.第295章 爭端91.第91章 整頓159.第159章 雙簧第39章 禮遇47.第47章 畏懼70.第70章 威風107.第107章 打壓322.第322章 欽差(三)292.第292章 依賴(一)367.第367章 相伴(四)89.第89章 軍餉48.第48章 賞識313.第313章 新帝(一)第20章 審問85.第85章 懲戒(一)53.第53章 宏願152.第152章 命案(三)129.第129章 公審(二)368.第368章 銀山(一)333.第333章 妥協(二)54.第54章 剿匪(一)353.第353章 衣錦(二)64.第64章 安排128.第128章 公審(一)186.第186章 金佛162.第162章 相思(一)353.第353章 衣錦(二)95.第95章 急症(二)252.第252章 春心162.第162章 相思(一)266.第266章 欽差(二)339.第339章 正事309.第309章 暴躁381.第381章 瘟疫(二)第22章 收攏208.第208章 出行90.第90章 “匪徒”199.第199章 盧氏225.第225章 乾旱(一)193.第193章 酒醉(二)286.第286章 誅心(一)338.第338章 萌芽(二)333.第333章 妥協(二)65.第65章 問責(一)384.第384章 遠行(一)335.第335章 歸來(二)245.第245章 出兵(二)273.第273章 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