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第280章 藩王

此時的姜莞華,自然不知自己的命運,兀自沉浸在即將和親人重逢的巨大喜悅中。

宮中規矩重重,又是天子喪期。姜莞華行事還算小心,先打發人去送口信。然後便去椒房殿裡跪靈。一直等到天黑,東平王父子纔來。

東平王領着世子覲見鄭太后,父子兩人沉痛地表達了對皇上離世的哀慟。

論血緣親疏,東平王是正經的皇室近支。和死去多年的先帝是堂兄弟。太康帝在世的時候,也要稱呼一聲王叔。

大梁有封地的實權藩王,一共有五個。以前以南陽王爲首,南陽王死後,就以東平王輩分最長年齡也最大了。

滿頭白髮的東平王,顫巍巍地哭道:“皇上英年早亡,實在是令人痛徹心扉。”

東平王世子今年四十,正值盛年,此時也紅了眼,落了幾滴淚。

鄭太后滿心酸楚,被東平王父子這麼一哭,也跟着哭了一場。哭完後,倒是沒忘吩咐一句:“你們也有幾年沒見莞華了。莞華,你送一送你祖父和你父親。”

姜莞華按捺住激動欣喜,低聲應下。

宮裡四處懸掛着白燈籠,散發出白慘慘的光芒,兼之春寒料峭涼風習習,膽子小一些的,全身的汗毛都會豎起。

姜莞華送祖父和父親進廂房後,含淚跪了下來,咚咚咚磕了三個頭:“祖父,父親。”

東平王長嘆一聲:“莞華,這幾年苦了你了。”

姜莞華身子一顫,淚珠串串滾落。

五年前,東平王世子妃病逝。鄭太后憐惜她喪母無人照料,將她接進宮中。這是太后娘娘的恩典,不容拒絕。她也是變相的人質,是鄭太后用來牽制東平王府的一顆棋子。

身在宮中,她要謹言慎行,不能爲祖父和父親惹禍。箇中滋味,也只有她自己清楚了。

東平王世子見女兒哭得如此委屈可憐,心裡不是滋味,上前扶起姜莞華,低聲問道:“今日久別重聚,是一樁喜事,你別哭了。”

姜莞華抽抽搭搭地問道:“父親,你們在京城會留多久?等你們回東平郡的時候,能不能帶我一同回去?”

東平王世子有些爲難,轉頭看東平王。

東平王眉頭微微皺了一皺,沉聲道:“你今年十六,已到了議親出嫁的年齡。就別回去了,直接從宮中出嫁。”

姜莞華愈發委屈:“皇上歸天,我要守一年孝。這一年裡,不能談婚論嫁。我想隨祖父父親回去。”

“不得胡鬧。”東平王加重了語氣:“你在宮裡住得好好的,忽然此時要回去,我怎麼向太后娘娘張口?”

“太后娘娘的脾氣,你總該知道。”

鄭太后做了多年皇后太后,這幾年插手朝堂干涉朝政,早就養出了唯吾獨尊的脾氣。此時張口說要帶姜莞華離去,鄭太后必然惱怒不快。

“可是,姜韶華就一直沒來京城。”姜莞華一個沒忍住,脫口而出道:“去年聖旨到南陽郡,她都沒來。”

“她可以抗旨,爲什麼我就一定要聽太后娘娘的?”

東平王目中閃過不快,瞥一眼東平王世子。

東平王世子只得沉下臉呵斥女兒:“混賬,怎麼敢這般和你祖父說話!還不快些向你祖父賠罪。” 姜莞華用力咬了咬嘴脣,倔強地不肯張口。

幾年不見,難免生疏。姜莞華又鬧起了小性子,東平王愈發惱怒,出口的話語愈發冷厲:“你和姜韶華怎麼能比?”

“她是南陽王府的獨苗,是有實權有封地的郡主。南陽郡富庶地廣,更勝東平郡。論兵力,更是藩王中的頭一份。”

“別說你,就是我在她面前,也不便擺長輩架子。”

說到底,無非是她不夠重要。姜韶華有任性的地位和權利,而她,卻要擔負起東平王府人質的重任,由着鄭太后拿捏管教。

姜莞華將頭轉到一旁,眼淚簌簌落下。

東平王世子嘆了一聲,低聲哄女兒:“我們難得相聚,你別鬧性子。你今年十六了。此次我們來京城,一來奔喪,二來,便是爲你定下親事。你不是一直心儀李家小子嗎?這樁親事,你祖父會親自爲你操持。等孝期一過,就讓你心願得償地嫁娶李家。”

姜莞華果然不哭了,用袖子抹了眼淚,羞澀忸怩地說道:“結親都是男方提親,哪有女方張口的道理。要是傳出去,我定會被人取笑。”

“傻丫頭,得了如意夫婿,纔是最重要的。”東平王怒氣稍稍平息,也張口哄了孫女幾句:“顏面不顏面的,有什麼要緊。”

“這件事你就別管了,等着祖父的好消息便是。”

姜莞華破涕爲笑,嬌羞地嗯了一聲。

東平王父子,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哄走了姜莞華後,東平王父子兩人低聲秘議許久。

……

兩日後,淮陽王攜淮陽王妃和三個兒子進宮奔喪。

姜月華進宮四年有餘,終於得以和親人相聚,一雙眼哭成了紅桃子。

淮陽王妃身爲女眷,要在椒房殿裡跪靈,姜月華得以整日和淮陽王妃待在一處。姜莞華有些眼熱,轉念想起祖父和父親說過的話,心裡又喜滋滋的。

至於姜韶華,陪着鄭太后在椒房殿裡待了兩日,之後便去了昭和殿。

家國天下,家族還在國家之前。朝中重臣,幾乎無一例外都出身名門大族,每一個朝堂高官背後,都有一個龐大的家族。

從這個角度來說,姜氏皇族其實已有了凋零之兆。太康帝一死,皇室就剩太子公主和二皇子。

寶華公主在椒房殿,二皇子年少不懂事,在靈堂裡待一會兒就哭鬧,時不時地往後宮跑。

太子時常一個人跪在棺木前。姜韶華來了之後,一直伴着太子一同跪靈,也算給太子壯了聲勢。

隨着藩王陸續抵達宮中,跪在天子棺木前的姜家人越來越多,都圍攏在太子身邊。太子一方總算不顯單薄了。

等路途最遠的藩王到宮中的時候,喪事已近尾聲。

與之一併而來的,還有平州亂軍四處掠劫打地盤的噩耗。

346.第346章 難纏386.第386章 遠行(三)199.第199章 盧氏49.第49章 夜襲(一)179.第179章 重逢(二)91.第91章 整頓251.第251章 用意220.第220章 內卷(二)183.第183章 決裂(二)284.第284章 棋子(一)78.第78章 班底344.第344章 鷹衛(二)176.第176章 掏心(一)176.第176章 掏心(一)179.第179章 重逢(二)225.第225章 乾旱(一)248.第248章 誤國(一)229.第229章 盤算(一)365.第365章 相伴(二)192.第192章 酒醉(一)109.第109章 分化(二)158.第158章 運轉135.第135章 姻緣(一)70.第70章 威風55.第55章 剿匪(二)143.第143章 敲打174.第174章 暖棚(一)108.第108章 分化(一)363.第363章 書信(二)205.第205章 盧琮(一)391.第391章 不同(二)138.第138章 私心(一)367.第367章 相伴(四)64.第64章 安排268.第268章 大敗(二)388.第388章 再聚(一)382.第382章 請纓(一)48.第48章 賞識356.第356章 殺雞(一)140.第140章 提攜(一)第10章 神力329.第329章 亂民(二)173.第173章 新糧(二)156.第156章 惡習(二)第20章 審問261.第261章 忠心228.第228章 可厭(二)73.第73章 陶大(一)372.第372章 格局111.第111章 內鬥(二)64.第64章 安排56.第56章 夜襲(一)267.第267章 大敗(一)127.第127章 父女(二)251.第251章 用意209.第209章 改變第41章 身份(二)第1章 輪迴193.第193章 酒醉(二)157.第157章 宏願147.第147章 雉縣186.第186章 金佛76.第76章 震動77.第77章 父子127.第127章 父女(二)260.第260章 奏摺(二)173.第173章 新糧(二)361.第361章 嫉火179.第179章 重逢(二)307.第307章 安置(二)第29章 發作(一)393.第393章 能臣(二)228.第228章 可厭(二)156.第156章 惡習(二)261.第261章 忠心357.第357章 殺雞(二)98.第98章 撐腰(二)第45章 怒火第13章 打臉94.第94章 急症(一)133.第133章 斷案(二)326.第326章 示警174.第174章 暖棚(一)108.第108章 分化(一)第28章 接風182.第182章 決裂(一)91.第91章 整頓57.第57章 夜襲(二)343.第343章 鷹衛(一)115.第115章 偏心265.第265章 欽差(一)236.第236章 異心(二)335.第335章 歸來(二)158.第158章 運轉194.第194章 新年215.第215章 兄妹136.第136章 姻緣(二)328.第328章 亂民(一)311.第311章 小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