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第243章 序幕(三)

陳卓笑着點頭,接過奏摺細細看了一回,讚道:“郡主寫得很好,不必再改了。讓人送去京城吧!”

“稍等一等。”姜韶華快速道:“我還要再寫一封信給太后娘娘。”

這兩年多來,姜韶華每個月寫信給鄭太后,每年鄭太后生辰,都送上厚禮。維持着良好的關係來往。

敬獻玉米紅薯是大事,獻給朝廷纔是正理。不過,得先給鄭太后送個信。再打個時間差,讓鄭太后先在太康帝和太子面前說一回,出一出風頭,順便在朝堂再增加一些份量。

姜韶華做這等事十分熟稔順手。

陳卓看在眼裡,頗爲欣慰。

郡主漸漸長大,對南陽郡的掌控力一日勝過一日。如今麾下得用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

他這個王府長史,依舊是郡主之下的第一人,每日忙於公務。不過,他已經不是唯一和必須的那一個。陳瑾瑜馬耀宗鍛鍊兩年,辦差都很麻利。盧琮更是後來居上,將推廣新糧一事做仔細穩妥。

這是好事,將來他致仕了,郡主也不愁無人可用。

可心裡,難免有些失落。

姜韶華一擡眼,就見陳卓目光復雜的看着自己。她心念微轉,便猜到了是怎麼回事,忍着笑哄道:“我才十二歲,還有兩年多才及笄。王府離不得陳長史,我更離不得。”

陳長史果然被哄樂了:“郡主,老臣是老了,還沒成老糊塗。再爲郡主效力當差個十年八年,也沒問題。”

姜韶華笑道:“那好。我們主臣兩人相互扶持,書寫一段南陽佳話。”

陳卓啞然失笑:“陳舍人去年寫了蔡縣令小記,今年年初寫了馬縣令小記。看來,接下來就是陳長史小記了。”

姜韶華嫣然一笑:“陳舍人文筆一流,人物小記也寫得精彩。等過兩年,我就讓她寫一個郡主小記,到時候南陽紙貴,爭相傳看,也是一樁趣事。”

正在說笑,陳瑾瑜蹙着眉頭進來了:“郡主,京城傳了消息來。”

陳瑾瑜當差兩年,今年已有十五,性子穩重了不少。陳長史便逐漸將京城明面上的消息往來交給了她。

至於暗線來往,陳瑾瑜眼下還不夠資格。

姜韶華見陳瑾瑜神色凝重,心裡咯噔一沉:“拿過來。”

陳瑾瑜應是,呈上一份書信。

姜韶華迅速翻看,面色倏忽一沉。

陳卓心裡也是一個咯噔。能讓郡主面色倏變的,絕非等閒小事:“郡主,出什麼事了?”

姜韶華深深呼出一口氣:“皇上卒中了。”

什麼?!

陳卓面色陡然變了,顧不得主臣尊卑有別,伸手拿過書信。 ……

數日前,太康帝在龍椅上昏厥不醒。

太醫院一衆太醫施展渾身解數,才從閻羅王手中搶回天子性命。太康帝昏迷四日才醒,龍體無力,不能下榻,不能動氣,要靜心調養。朝中諸事,不得不託付給年輕的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臨危受命,倒是頗有擔當,每日上朝理事,下朝後就在太康帝身邊伺疾。

鄭太后和王丞相也暫時罷手,朝堂勉強安穩下來。

不過,誰都知道,這安穩只是暫時的。黨爭到了這一步,誰也不甘後退,誰也不肯罷手。

“黨爭誤國!”陳長史看完後痛心疾首:“太后娘娘接連插手朝政,王丞相不容大權旁落,一直爭鬥不休。以前也就罷了,在朝堂裡鬥一鬥。現在北方接連大旱,流民遍野,亂民四起。他們還鬥個不休!”

“是啊,”姜韶華長嘆一聲:“錢侍郎是太后黨的人,去兩湖徵糧,王丞相授意之下,兩湖官員從中作梗。錢侍郎因此獲罪。潭郎中一去,就什麼都順暢了。因爲,潭郎中是王丞相的人。”

“朝堂裡忙着黨爭,絲毫不顧北方等着朝堂賑濟的可憐百姓。糧食遲來一個月,不知要餓死多少人。”

“這夥搶走糧食的亂匪,到底是民匪,還是受人指使,也無法追究了。”

“錢侍郎死了,太后黨遭受重創。王丞相一黨揚眉吐氣,奪回了朝堂大權。最終,付出代價的,是無辜的百姓。”

陳瑾瑜聽得憤慨不已:“都到這時候了,他們還要爭還要鬥!都是一派私心!以我看,太后黨也好,丞相黨也罷,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陳卓瞥一眼義憤填膺的孫女:“官場歷來如此,不是非黑即白。想做事,就得先掌權。站到高位,說話纔有人聽。”

像郡主,就深諳其中道理。

這兩年多來,郡主真正做的事,其實只有一樁。那就是整頓南陽郡官場,掌控所有下屬。

所以,在南陽郡裡,郡主說了就算。一道公文下去,十四縣無不照做。由蔡縣令打頭起了內卷競爭的風氣。縣令們甚至爭相攀比,個個幹勁十足。

朝廷的最大問題,其實在太康帝。身爲天子,駕馭不住臣子,也管不住自己的親孃。結果,權臣要當政,太后也想掌權,鬥個不休,誤國誤民。

不過,再平庸無能的天子,只要穩穩坐在龍椅上,朝堂也是安穩的。現在太康帝卒中,年少的太子被拎了出來,能不能穩住局勢,實在尚未可知。

姜韶華沉默片刻,才道:“我們離朝堂太遠,顧不得也無法顧及。眼下,我們能做的,就是讓南陽郡的百姓填飽肚子安居樂業。”

“陳長史,你寫一份公文,傳至各縣。讓所有百姓用今年收的玉米紅薯去縣衙換糧。”

陳卓反應極快:“郡主是想將今年的玉米紅薯都做糧種,推廣至北方所有州郡?”

姜韶華點了點頭:“是,只要朝廷肯全力推廣新糧,我們就將今年的玉米紅薯當做種糧獻給朝廷。好在這兩年各縣都囤足了糧食,足夠百姓們吃飽。明年再種一茬玉米紅薯,也就能將災荒熬過去了。”

“郡主這是設想的最好的情形。”陳瑾瑜忍不住嘀咕着反對:“萬一有流民來南陽郡呢,到時候郡主管是不管?還有,再有亂民來了怎麼辦?”

第30章 發作(二)362.第362章 書信(一)264.第264章 風至208.第208章 出行123.第123章 母女77.第77章 父子363.第363章 書信(二)335.第335章 歸來(二)181.第181章 出手152.第152章 命案(三)236.第236章 異心(二)206.第206章 盧琮(二)104.第104章 舊情222.第222章 李穎(二)第3章 託夢第16章 人心160.第160章 精兵153.第153章 割肉(一)285.第285章 棋子(二)第38章 春耕(二)103.第103章 禮物第19章 天降(二)51.第51章 誘餌(一)267.第267章 大敗(一)66.第66章 問責(二)76.第76章 震動358.第358章 糧食164.第164章 做主(一)第3章 託夢第15章 軍營(二)116.第116章 私產第24章 籠絡303.第303章 饑民(一)222.第222章 李穎(二)164.第164章 做主(一)第42章 送行第44章 田莊(二)第3章 託夢89.第89章 軍餉278.第278章 不服231.第231章 盤算(三)172.第172章 新糧(一)111.第111章 內鬥(二)第8章 掏心361.第361章 嫉火298.第298章 嫉妒第13章 打臉163.第163章 相思(二)224.第224章 送馬123.第123章 母女223.第223章 改變364.第364章 相伴(一)216.第216章 府學104.第104章 舊情119.第119章 無情356.第356章 殺雞(一)67.第67章 際遇96.第96章 來信291.第291章 敬畏(二)368.第368章 銀山(一)67.第67章 際遇335.第335章 歸來(二)238.第238章 差事(二)247.第247章 醒悟202.第202章 糧種98.第98章 撐腰(二)第18章 天降(一)第43章 田莊(一)第32章 難下60.第60章 下山270.第270章 國喪(二)158.第158章 運轉89.第89章 軍餉340.第340章 新生(一)72.第72章 女匪(二)198.第198章 湯五233.第233章 收成(一)87.第87章 派系171.第171章 相聚144.第144章 馬場(一)第1章 輪迴120.第120章 未眠339.第339章 正事第6章 立威142.第142章 長大303.第303章 饑民(一)91.第91章 整頓185.第185章 無功第10章 神力213.第213章 雛鷹(一)209.第209章 改變261.第261章 忠心260.第260章 奏摺(二)197.第197章 高低(三)304.第304章 饑民(二)第9章 置腹289.第289章 震驚64.第64章 安排205.第205章 盧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