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第246章 刺史

第246章 刺史

薛刺史的書信,到底還是來了。

姜韶華意味不明地扯了扯嘴角:“將信呈上來。”

陳瑾瑜應是,呈上書信。姜韶華接過信,迅疾拆開看了一遍。

薛刺史是朝廷正二品高官,也是荊州境內品級最高的文官。以前南陽王在世的時候,薛刺史時常來信問候,來往還算密切。南陽王病故後,很自然就疏遠了。

官場上人走茶涼是常態。姜韶華這個南陽郡主,不過是個沒成年的小姑娘。薛刺史維持了面上的尊敬,自覺就已足夠,無需巴結示好。

這兩年多來,姜韶華一邊暗中招兵買馬囤積實力,一邊整頓吏治,對外卻十分低調。最被人時常提起的,是每個月送去景陽宮的書信和豐厚的禮物。在薛刺史看來,這分明就是姜韶華心虛沒底氣要巴住鄭太后這棵大樹遮陽庇廕。

也因此,薛刺史沒將南陽郡主看在眼底。

沒曾想,郡主不動則矣,一動便是地動山搖。

薛刺史在幾日前接到郡主來信,看後心神俱震,久久難言。然後,便提筆寫了這封回信。

在信中,薛刺史對郡主慨然出兵剿匪的舉動表示由衷的感謝和敬意,並代表荊州境內所有百姓和官員對郡主表示深切的感激。最後,還表示要出銀子犒賞南陽軍將士。

“這位薛刺史很上道。”姜韶華看到後來,愉悅地笑了起來,隨手將信給了馮長史:“馮長史不必爲軍費發愁了。”

馮長史將信匆匆看了一遍,緊皺的眉頭也舒展開來,欣然道:“確實是一樁好消息。日後朝廷詰問起來,還有薛刺史在前給我們擋一擋。”

姜韶華嗯一聲。

陳瑾瑜如今眼界開闊,頗有見識,聞言低聲笑道:“以我看,這位薛刺史纔是精明過人。郡主一聲令下,南陽軍便悍然出兵。薛刺史焉能不心驚,這才慷慨解囊,要出一筆軍資。”

姜韶華淡淡一笑:“他懂事最好。”

下一句就是,如果他不懂事,本郡主便教他懂事。

郡主說話行事,真是越來越霸氣了。

陳瑾瑜用崇拜的眼光看過來。姜韶華被逗樂了:“行了,別在這兒耍寶了。去準備筆墨,我要寫一封回信給薛刺史。”

……

五日後,刺史府。

“大人,”一個身量尋常的中年男子捧着書信進了書房:“郡主的親筆回信到了,請大人過目。”

近來着急上火寢食難安眼睛泛紅的薛刺史立刻放下手中文書,接了書信,仔細看了起來。

南陽郡主姜韶華寫得一筆精緻的簪花小楷,就如尋常閨秀一般。信中內容,卻看得人心頭突突直跳。

“……南陽軍是荊州駐軍,保護荊州境內平安是義不容辭之事。此次出動,定要將民匪剿得乾乾淨淨。如果兵力不足,南陽親衛營裡還有精兵,隨時待命。請薛刺史放寬心,靜候佳音。”

他怎麼能放寬心?

這一席話,就如巨石壓在心頭,沉甸甸的,令人喘不過氣來。

那個幕僚見刺史大人面色難看,低聲問道:“大人爲何面色不佳?莫非郡主這封信有什麼不妥?”這個幕僚姓張,舉人出身,考進士屢試不順。當年薛刺史也只是一個尋常六品官,招了他做幕僚。之後薛刺史官途順遂,一路做到了荊州刺史。張幕僚一直跟隨左右。

如今刺史府裡有五個幕僚,張幕僚資歷最老,也最得薛刺史信任。

薛刺史嘆口氣,將書信給了張幕僚。張幕僚看後,神色也凝重起來,壓低聲音道:“大人,這位郡主着實不簡單。”

可不是?

在不動聲色間掌控南陽軍,麾下還有一支精銳無敵的親衛軍。有這等悍然兵力實力,在荊州足以橫行。

薛刺史定定心神,張口道:“不管如何,郡主肯出兵剿匪,總是一樁好事。否則,有那麼一支亂匪在荊州官道附近,商賈們不敢出入,百姓們也有性命之憂,人心不安。”

“你現在就去戶房,讓戶房支出五萬兩銀子來,命人送去南陽王府。郡主出兵,軍費理所當然得刺史府來出。”

張幕僚想了想,低聲道;“要不然,軍費直接送去南陽軍營?銀子出都出了,也該讓那些軍漢們念一念刺史大人的好處。”

薛刺史皺眉:“不妥!南陽軍是郡主的地盤,我這麼做,就是越過郡主去拉攏軍心。”

“先不說五萬兩銀子能不能拉攏住軍心。便是有些用處,也會惹怒郡主,實在得不嘗失。”

不得不說,能做一州刺史,薛刺史確實有過人之處。一旦驚覺到郡主令人畏懼的實力,立刻調整好了恭敬的姿態,行事也格外謹慎。

張幕僚訕訕一笑:“還是大人思慮周全,是我太過莽撞冒失了。”

薛刺史淡淡道:“你且去戶房,將這樁差事辦妥。還有,時刻留意朝廷動靜,一旦有消息,立刻來回稟。”

張幕僚應聲退下。

過了幾日,銀子就送到了南陽王府。

姜韶華沒有客氣,令馮長史收銀入庫,充作軍費。

這數日間,於崇的南陽軍已經尋到了民匪的蹤跡,並交了手。一邊是武器戰馬盔甲不足的亂匪,一邊是整日好吃好喝操練不綴的精兵,一交手便見高下。

民匪大敗潰逃。

於崇兵分三路,一路追擊不休。殺了幾百民匪,又俘虜了三百多活口。

這一戰,打得乾淨漂亮。朝廷得了戰報後,大肆褒獎南陽軍。南陽軍也因此大出了風頭。

親衛軍營裡,秦戰和孟大山都有些惋惜和不甘。

“郡主令南陽軍出兵,這才讓南陽軍出了風頭。要是換了我們親衛營,會勝得剛利落。”

“可不是?要什麼活口,直接全剁了!”

劉恆昌神色不變,低聲道:“親衛營出動,就太扎眼了。郡主令南陽軍出兵,既剿了民匪,又不會惹來朝廷忌憚。”

秦戰孟大山對視一眼,也不吭聲了。

別人不知就裡,他們自然清楚親衛營真正的兵力。總之,絕不該是一個藩王或郡主應該有的實力,確實應該低調些。

133.第133章 斷案(二)179.第179章 重逢(二)221.第221章 李穎(一)71.第71章 女匪(一)175.第175章 暖棚(二)145.第145章 馬場(二)296.第296章 朝會(一)231.第231章 盤算(三)217.第217章 鑽營220.第220章 內卷(二)357.第357章 殺雞(二)133.第133章 斷案(二)64.第64章 安排117.第117章 滋事58.第58章 善後(一)第7章 收拾280.第280章 藩王135.第135章 姻緣(一)242.第242章 序幕(二)118.第118章 舍人162.第162章 相思(一)322.第322章 欽差(三)255.第255章 提攜(一)第25章 撕破92.第92章 太后178.第178章 重逢(一)55.第55章 剿匪(二)198.第198章 湯五60.第60章 下山125.第125章 家眷204.第204章 育苗307.第307章 安置(二)336.第336章 重逢第28章 接風第3章 託夢第10章 神力第25章 撕破105.第105章 釋然第29章 發作(一)53.第53章 宏願136.第136章 姻緣(二)117.第117章 滋事197.第197章 高低(三)287.第287章 誅心(二)77.第77章 父子161.第161章 地盤第15章 軍營(二)111.第111章 內鬥(二)327.第327章 歸去248.第248章 誤國(一)343.第343章 鷹衛(一)191.第191章 試探267.第267章 大敗(一)137.第137章 比陽第40章 身份(一)第33章 舊情128.第128章 公審(一)313.第313章 新帝(一)194.第194章 新年159.第159章 雙簧162.第162章 相思(一)69.第69章 震懾272.第272章 亮相54.第54章 剿匪(一)85.第85章 懲戒(一)第10章 神力第12章 難堪218.第218章 遇匪50.第50章 夜襲(二)283.第283章 太子296.第296章 朝會(一)179.第179章 重逢(二)296.第296章 朝會(一)277.第277章 宣告(二)244.第244章 出兵(一)150.第150章 命案(一)218.第218章 遇匪362.第362章 書信(一)229.第229章 盤算(一)355.第355章 問題(二)316.第316章 蝗災(二)128.第128章 公審(一)191.第191章 試探330.第330章 亂民(三)279.第279章 故人92.第92章 太后275.第275章 初見(二)144.第144章 馬場(一)363.第363章 書信(二)300.第300章 走動125.第125章 家眷85.第85章 懲戒(一)62.第62章 志向238.第238章 差事(二)77.第77章 父子150.第150章 命案(一)331.第331章 亂民(四)200.第200章 生辰258.第258章 選擇256.第256章 提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