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第189章 孝敬

鄭太后的書信,八百里加急送到南陽郡。短短八天,就送到了南陽王府。

其實,在鄭太后的書信來之前,姜韶華已先一步接到了京城送來的消息。

祖父南陽王撒了大把銀子出去,在朝中廣結善緣。如今南陽王故去,留下的人脈和遺澤還在,陳長史一直在暗中維護這些關係網。有關朝堂動向的消息從來都是最快的。

“陳長史,這是太后娘娘的來信。”姜韶華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將信給了陳卓。

陳卓迅速將信看了一遍:“果然是索要圖紙。”

姜韶華挑眉一笑:“這圖紙當然要給。不但要給,還要給得迅疾大方。工房裡有現成的圖紙,拿十份送去。還有,將我們南陽郡工房制好的新式轅犁,也送四十具去京城。”

“如此,也省得再和工部扯皮囉嗦。可以直接將樣品和圖紙發到各州,進行仿製。”

陳卓對這個主意大爲讚賞:“郡主這一招甚妙。”

南陽郡需要鄭太后庇護,所以,討好鄭太后是必要的。連金佛都送了,也不差圖紙和新式轅犁了。

姜韶華笑着嗯一聲,提筆寫了一封回信,信中措辭親密而依戀,充分展露出一個小姑娘對長輩的孝順敬愛。

……

這封信連帶着十份圖紙和四十具新式轅犁送去京城。

一來一回,不過是大半個月的功夫。

鄭太后接到姜韶華的回信,別提多妥帖了。看完之後,眉頭舒展:“韶華這丫頭,聰慧伶俐得很。光是圖紙就送了十份來,還有四十具樣品。”

趙公公立刻笑着接話茬:“郡主這是懂太后娘娘所想,急太后娘娘所急。”

趙公公自少讀書,頗有些才學,確實會說話。

鄭太后去了一樁心事,又被趙公公哄得開懷,笑着說道:“過些年,哀家得爲她挑一個好夫婿。”

趙公公忙笑道:“有太后娘娘保媒,郡主定能嫁一個如意夫婿。奴才斗膽,以後寫信給郡主請安的時候,得將這個好消息透露給郡主,也能搏郡主一笑。”

鄭太后又是一笑。

安國公府裡,收到十份圖紙和四十具新式轅犁的安國公,此時也是開懷而笑:“南陽郡主行事真是敞亮。這四十具新式轅犁,簡直是雪中送炭。”

“來人,立刻去翰林院,請五位翰林學士來鄭府仿製圖紙。”

鄭宸今日休沐在家,親眼見了這一幕,心裡暗暗驚詫。

姜韶華麾下何時多了這等能人。

前世,南陽郡從未傳出什麼新式轅犁……等等!鄭宸的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張少年臉孔。

莫非這新式轅犁圖紙,是出自崔渡之手?所以,姜韶華才處處維護?崔渡去田莊當差,莫非真有幾分能耐?

“子羨,”心情大好的安國公,笑着看向兒子:“這位南陽郡主,確實不同凡響。只看這一回行事,就足以令人稱道。”

鄭宸聽着父親稱讚姜韶華,心中涌起隱秘的驕傲:“郡主當然與衆不同。”

安國公瞥一眼兒子,似是察覺了什麼:“你上個月去南陽郡,見到郡主本人了。你覺得郡主如何?”

鄭宸沉默片刻,斬釘截鐵的應道:“郡主身手過人,聰慧果決,他日必成大器。”

安國公啞然失笑,語氣中流露出一絲不以爲然:“你這麼說又太誇張了。一個十歲小姑娘,就是身手好些,行事周全些,又能成什麼大器。她是大梁唯一有封地實權的郡主,這輩子能守住南陽郡,就是萬幸了。”這倒也是。

女子囿於身份所限,根本擠不進官場。權利爭鬥,是男人們的事。就連鄭太后,也不能直接插手朝政,只能通過鄭家來拉攏朝臣干預政事。姜韶華在南陽郡那塊土地上能有些作爲,也僅止於此了。

鄭宸定定心神,低聲提醒安國公:“王丞相黨羽衆多,麾下無數忠犬,稍微示意,就有人冷不丁跳出來。父親在朝中要多加小心。”

安國公嘆口氣:“我在朝中如履薄冰哪!能用可用之人,來來去去就那麼幾個。可惜你太年少了,還得等上幾年,才能當大用。”

鄭宸也有些無奈:“我也盼着快些長大成人。”

他被困在這具十二歲的身體內,想說的話不能說,想做的事做不得。

只是,時間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

安國公低聲囑咐:“你在上書房讀書,平日多和太子殿下親近。別讓王四郎搶了先。”

李博元粗莽沒心機,高涼王世子姜頤雖然是皇室子孫,其實身份微妙尷尬,在宮中並不受寵,可以忽略不計。

鄭宸真正的對手是王丞相幼子王瑾。

鄭宸目光一閃,想起了前世王瑾墜馬身亡的那一日。

那一天,他心情很暢快,獨自在鄭府裡喝了一壺酒。

這一世,王瑾沒有機會做他的情敵了。不過,他對王瑾的厭惡半分都沒少。

“父親,”鄭宸低聲道:“太子殿下性情溫和,對我和王四郎都很寬厚。說到底,我和王四郎相爭,就是父親和丞相黨羽相爭,是鄭太后和王丞相相爭。哪一方佔上風,在太子面前自然就佔上風。”

這纔是殘酷又無情的現實。

安國公啞然。

父子相對無言。

良久,安國公才道:“總之,你在宮中說話行事,多加小心。”

……

五位擅長丹青的翰林學士,在鄭府一待就是半個月,足足仿製出三百份圖紙。這些圖紙,隨着新式轅犁一道被送往各州,由刺史再分配到郡縣。

朝廷也正式下了公文,令各州郡照着樣品和圖紙打製新式轅犁,推廣使用。

各州郡財力不同,有的拿到樣品試驗過後就開始推廣,有的州郡窮得叮噹響,飯都吃不起了,根本沒銀子辦這樁事。還有的官員散漫懈怠。更有一些,是王丞相麾下走狗,爲了討丞相歡心,故意擱置此事。

這些,就不是姜韶華關心的事了。

她該做能做的都做了,推廣得如何,是太康帝鄭太后的事,輪不到她來操心。

幾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轉眼進了臘月寒冬。

“郡主,宋統領來信了!”

291.第291章 敬畏(二)380.第380章 瘟疫(一)57.第57章 夜襲(二)241.第241章 序幕(一)354.第354章 問題(一)138.第138章 私心(一)146.第146章 馬場(三)196.第196章 高低(二)141.第141章 提攜(二)48.第48章 賞識276.第276章 宣告(一)382.第382章 請纓(一)76.第76章 震動310.第310章 小宴(一)206.第206章 盧琮(二)302.第302章 罪臣(二)361.第361章 嫉火第14章 軍營(一)170.第170章 歸來277.第277章 宣告(二)289.第289章 震驚71.第71章 女匪(一)152.第152章 命案(三)86.第86章 懲戒(二)197.第197章 高低(三)190.第190章 音信134.第134章 做主309.第309章 暴躁70.第70章 威風203.第203章 兄弟88.第88章 點兵351.第351章 軍心(二)98.第98章 撐腰(二)131.第131章 餘波70.第70章 威風234.第234章 收成(二)382.第382章 請纓(一)325.第325章 眼界230.第230章 盤算(二)60.第60章 下山115.第115章 偏心307.第307章 安置(二)212.第212章 小花339.第339章 正事305.第305章 饑民(三)187.第187章 波濤55.第55章 剿匪(二)192.第192章 酒醉(一)79.第79章 月下(一)188.第188章 官司105.第105章 釋然129.第129章 公審(二)232.第232章 教訓167.第167章 神醫(二)54.第54章 剿匪(一)203.第203章 兄弟215.第215章 兄妹338.第338章 萌芽(二)338.第338章 萌芽(二)376.第376章 喧鬧347.第347章 教訓(一)111.第111章 內鬥(二)364.第364章 相伴(一)114.第114章 玩伴(二)326.第326章 示警368.第368章 銀山(一)107.第107章 打壓247.第247章 醒悟290.第290章 敬畏(一)90.第90章 “匪徒”第1章 輪迴266.第266章 欽差(二)256.第256章 提攜(二)57.第57章 夜襲(二)第9章 置腹123.第123章 母女154.第154章 割肉(二)155.第155章 惡習(一)279.第279章 故人第20章 審問144.第144章 馬場(一)389.第389章 再聚(二)391.第391章 不同(二)258.第258章 選擇107.第107章 打壓137.第137章 比陽255.第255章 提攜(一)189.第189章 孝敬140.第140章 提攜(一)118.第118章 舍人357.第357章 殺雞(二)295.第295章 爭端361.第361章 嫉火294.第294章 王府第29章 發作(一)365.第365章 相伴(二)第21章 收留88.第88章 點兵309.第309章 暴躁92.第92章 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