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110章 內鬥(一)

接下來兩日,湯家一場聲勢浩蕩的內鬥,讓人幾乎看花了眼。

湯老太爺被扣在縣衙大牢裡,湯五太爺說服湯三太爺,又許下衆多好處,收買了湯二太爺等人,湯氏族老裡也有半數以上被說動。

湯老太爺的長子去了兩湖販糧未歸,只有一個長孫湯啓。偏偏湯啓今年才二十幾歲,太過年輕氣盛,幾句話沒說就被湯五太爺壓得死死的。

第三日早上,湯氏祠堂裡,湯家各房各支都出了人,一同投票表決。湯五太爺得了八成的票,以絕對的優勢成爲了湯家新一任家主。

湯啓眼看着自己這一邊一敗塗地,氣得臉孔赤紅,眼裡的火星都快濺出來了:“五叔祖!祖父還在大牢裡,你不想着怎麼救人,卻趁機謀奪家主之位!你這般黑心腸,就不怕被族人鄙夷恥笑?”

鄙夷恥笑算什麼。做了家主纔是真的。

湯啓還是太年輕,把臉面看得太重了。殊不知,在權利和利益面前,臉皮一文不值。

湯五太爺心裡嗤笑,面上大義凜然:“正是因爲急着救大哥,我纔要做這個家主。”

“大哥一直和縣太爺過不去,縣太爺買糧補齊太平糧倉,這是一件大好事。大哥哄擡糧價從中作梗爲難,結果惹得郡主大怒,親自領兵前來。”

“如果我們湯家不盡早給郡主一個交代,郡主直接下令,斬了大哥,到時候就是悔斷腸子也沒用了!”

“要救大哥性命,就得讓郡主順心暢意。我湯五敢指着皇天發誓,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湯家着想。若有一星半點私心,就讓我湯五受天打雷劈,死無葬身之地!”

湯五太爺確實是個狠人,張口就是毒誓。

如今大梁信佛之風正盛,人人都信因果,輕易不敢立誓。這等毒誓一出,湯啓面色鐵青,卻已無話可說。

湯三太爺咳嗽一聲,放緩聲音打圓場:“今日是和郡主約定好的日子,五弟現在就去縣衙,不論如何,一定要將大哥帶回來。”

湯五太爺肅容道:“如果我帶不回大哥,這家主之位,立刻就讓出來給三哥!”

湯三太爺一驚,連連擺手:“使不得,這話可不能亂說。你當立家主是兒戲嗎?”

這湯家家主,真不是誰都想做。譬如湯三太爺,自知資質平庸,不是那塊料。從一開始就沒動過這心思。

倒是湯五太爺,是湯氏兄弟六人中最聰明最伶俐的一個。這些年一直是湯老太爺的左膀右臂,族中許多事情都是他在做。

湯五太爺有野心,也有和野心相配的能耐本事。

不然,真以爲族老們都是見利忘義的傻瓜嗎?好處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湯老太爺下了大牢,生死未卜,眼下要救人,非湯五太爺出面不可。

湯五太爺轉頭對湯啓道:“大郎,你和我一同去見郡主。”

湯啓責無旁貸,點頭應下。

湯五太爺又點了幾個族人。爲了表示對郡主的恭敬,連馬車都沒坐,就這麼一路走到了縣衙。

……

“啓稟郡主,湯五太爺領着族人在縣衙外求見。” 姜韶華笑了一笑:“這個湯五,確實有些能耐。本郡主這就去見一見他。”

湯家這幾日的動靜,當然瞞不過姜韶華。

縣衙裡掌戶房的湯司吏正是湯五太爺的兒子。湯五太爺爲表忠心,每日都通過兒子的口向郡主傳遞消息。

另一個掌刑房的小湯司吏,也是湯氏嫡出子弟。湯老太爺被關在大牢裡,小湯司吏每日都去探望順便送飯。

“大伯,”小湯司吏是湯三太爺的幼子,性情脾氣也和親爹差不多,自知平庸行事謹慎,說話行事低調:“五叔帶着大郎他們來縣衙了。”

湯老太爺坐了三天大牢,既未上刑,也沒捱餓。不過,三天沒洗澡沒換衣,身上已經有了淡淡的餿味。

牢房比外間潮溼陰冷,年已七旬的湯老太爺,腿腳不是太好,被這陰冷之氣鑽入膝蓋,一陣陣疼痛。

聽到湯五太爺來了的消息,湯老太爺不但不覺欣慰,反而氣得熱血上涌,騰得站了起來:“他來做什麼?是要將整個湯家都送給郡主不成?呸!這等逆子逆孫,到了地下有什麼臉去見列祖列宗。”

進了大牢的湯老太爺,也沒臉去見湯氏祖宗吧!

湯小司吏心裡默默腹誹,口中唯唯諾諾。

湯老太爺渾濁的老眼盯着侄兒:“你說,湯五今天在祠堂裡,真有八成的族人支持他做家主?”

湯小司吏低聲答道:“是。大伯也別太惱怒了。大伯被關進大牢,湯家總得有個主事的人。大堂兄在外奔走沒回來,五叔是族裡最精明能幹之人,也只有他有膽量去見郡主……”

“呸!”

湯老太爺獰笑一聲:“老五素來有野心,這回趁火打劫,不知許了多少好處出去,才說動族人支持他。等我出了大牢,再好好收拾他。”

出大牢以後,誰收拾誰還不好說哪!

湯小司吏心中再次腹誹,面上一派忠厚老實,點頭附和。

湯老太爺這口心氣到底不平,在不大的牢房裡走來走去,比拉磨的驢子走得還多:“不行!你去打聽打聽,看看老五到底和郡主說了什麼,一會兒來告訴我。”

湯小司吏頓時苦了臉:“大伯,你就別爲難侄兒了。我一個刑房司吏,平日還敢仗着湯家抖抖威風。現在郡主領兵坐鎮縣衙,一個個像殺神一般,我哪裡還敢露面。真嫌脖子硬命長了?”

湯老太爺怒急:“我讓你去,你敢不去?果真不將我放在眼底了是吧!”

湯小司吏連忙上前,拍撫湯老太爺後背,好話說盡,就是不肯挪步。

湯老太爺氣得半死,卻一時無可奈何。

就這麼生生煎熬了大半日,將近傍晚時,湯五太爺帶着湯啓等人來了牢房。一同來的,還有鄒縣令。

平日老好人的鄒縣令,如今有郡主撐腰,底氣足實,說話威風多了:“湯顯忠將湯家所有存糧都獻了出來,才求得郡主點頭放人。湯顯德,你以後說話行事好自爲之吧!”

296.第296章 朝會(一)84.第84章 會面(二)112.第112章 投誠254.第254章 進言第20章 審問251.第251章 用意87.第87章 派系232.第232章 教訓271.第271章 國喪(三)46.第46章 無知138.第138章 私心(一)346.第346章 難纏199.第199章 盧氏238.第238章 差事(二)357.第357章 殺雞(二)189.第189章 孝敬140.第140章 提攜(一)178.第178章 重逢(一)359.第359章 送糧(一)96.第96章 來信246.第246章 刺史78.第78章 班底129.第129章 公審(二)83.第83章 會面(一)236.第236章 異心(二)157.第157章 宏願120.第120章 未眠205.第205章 盧琮(一)120.第120章 未眠64.第64章 安排94.第94章 急症(一)第12章 難堪305.第305章 饑民(三)62.第62章 志向207.第207章 盧琮(三)197.第197章 高低(三)306.第306章 安置(一)362.第362章 書信(一)163.第163章 相思(二)321.第321章 欽差(二)326.第326章 示警281.第281章 鋒芒(一)第4章 舅舅244.第244章 出兵(一)267.第267章 大敗(一)183.第183章 決裂(二)303.第303章 饑民(一)179.第179章 重逢(二)311.第311章 小宴(二)317.第317章 蝗災(三)163.第163章 相思(二)292.第292章 依賴(一)367.第367章 相伴(四)148.第148章 禮佛第15章 軍營(二)156.第156章 惡習(二)第3章 託夢48.第48章 賞識第35章 獻寶104.第104章 舊情77.第77章 父子258.第258章 選擇206.第206章 盧琮(二)93.第93章 天子135.第135章 姻緣(一)第21章 收留310.第310章 小宴(一)118.第118章 舍人273.第273章 妥帖216.第216章 府學255.第255章 提攜(一)330.第330章 亂民(三)277.第277章 宣告(二)324.第324章 冊封(二)221.第221章 李穎(一)361.第361章 嫉火186.第186章 金佛348.第348章 教訓(二)279.第279章 故人222.第222章 李穎(二)366.第366章 相伴(三)295.第295章 爭端283.第283章 太子154.第154章 割肉(二)231.第231章 盤算(三)275.第275章 初見(二)294.第294章 王府136.第136章 姻緣(二)157.第157章 宏願247.第247章 醒悟202.第202章 糧種125.第125章 家眷111.第111章 內鬥(二)248.第248章 誤國(一)第24章 籠絡357.第357章 殺雞(二)328.第328章 亂民(一)337.第337章 萌芽(一)124.第124章 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