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第113章 玩伴(一)

兩日後,姜韶華領着屬官和一衆親衛啓程,去往博望縣。

博望縣和酈縣一樣山多林多。不同的是,酈縣的山裡出產野物和藥草。博望縣的延綿山脈裡,卻藏了鐵礦和銀礦。

博望縣城的成年男丁,春耕秋收時下田,平日大多被徵去鐵礦做事。挖礦是個苦差事,好在工錢發得足,十日就結一回工錢,伙食也好。所以,百姓們很樂意去挖礦賺些辛苦錢。

甚至有不少人常年在鐵礦做事,種田的事就由家中女眷老弱擔下。如此一來,博望縣裡的農耕自然大受影響,這也是沒法子的事,甘蔗沒有兩頭甜。

也因此,王府下了補齊糧倉的公文後,博望縣的陳縣令立刻就派人去買糧了。

“臣見過郡主,見過陳長史。”

到了城門外,陳縣令率着一衆縣衙官吏行禮相迎。

姜韶華下了馬,笑着扶起陳縣令。陳縣令連聲謝恩。

年約三十五六歲的陳縣令,如果不和親爹相比,也算相貌端正。奈何陳長史是出了名的美男子,陳縣令和老子一比,差了不止一籌。而且,陳縣令日日奔波于田地和鐵礦銀礦之間,日曬雨淋了數年,皮膚黝黑粗糙了不少。一眼看去,頗見滄桑。

倒是陳長史,保養得當,風度翩翩,看着如四旬許人。

陳卓有些嫌棄地看一眼兒子:“愈發埋汰了。和我站在一處,指不定誰看着更像爹。”

陳縣令也是個妙人,一本正經地應了回來:“相貌如何不重要。我就是八十了,也還是父親的兒子。”

陳卓被兒子肉麻得哆嗦了一下。

姜韶華撲哧一聲樂了。

宋淵等人也都笑了起來。陳卓來南陽王府做長史的時候,這位陳縣令還是個幾歲孩童。後來一路讀書考科舉補官缺,就沒離過南陽。大家都熟得很。

陳縣令轉頭,叫一雙兒女過來見過祖父。

陳卓總算有了笑臉,衝孫子孫女招手:“你們兩個過來,給郡主見禮。”

一雙少年男女忙過來見禮。

少年十六歲,全名陳浩然,目光清朗氣質斯文,去歲就考中了秀才。如今正埋頭苦讀,準備今年的秋闈。

少女叫陳瑾瑜,今年十三歲,身形窈窕,眸光靈動。

陳瑾瑜自小在王府長大,和姜韶華是玩伴。去歲南陽王病逝後,陳卓實在忙碌,無暇照顧孫女,只得送來了博望縣。

姜韶華含笑道:“陳公子免禮。”對着陳瑾瑜就沒那麼矜持了,笑吟吟地喊了一聲瑾瑜姐姐。

一起長大的玩伴,情誼不同旁人。陳瑾瑜高高興興的應一聲。

姜韶華招呼陳瑾瑜一併上馬車進城,陳瑾瑜沒有一口應下,而是先看一眼陳縣令。

陳縣令笑道:“郡主召你相伴,你應下便是。”陳瑾瑜這才點頭,隨着郡主一同上了馬車,坐下時理好裙襬,雙手端正地放在膝上。

“瑾瑜姐姐,我們兩個有一年沒見了。”姜韶華親暱地打趣:“我記着,你以前最愛說笑,今日見面,怎麼這般拘謹了?”

陳瑾瑜先悄悄瞥一眼馬車外,確定聲音不會傳進祖父和父親耳中,才苦着俏臉嘆氣:“別提了。自從一年前我來了博望縣,我娘就整日在我耳邊唸叨,說什麼姑娘家大了要矜持文雅,要行不露足笑不露齒。我稍有反抗,她就抹眼淚。我還能怎麼辦?”

姜韶華滿心同情:“那是沒辦法,自己親孃,總得忍一忍。”

陳家也少不得有些煩心事。譬如陳縣令當年堅持要娶中意的姑娘進門,可自家親孃對兒媳橫挑鼻子豎挑眼,婆媳之間並不和睦。

陳縣令來博望縣,帶了妻子和兒子一同來。女兒陳瑾瑜,卻被祖母留在身邊。三年前祖母病逝,陳夫人想接女兒,被陳縣令攔住了:“母親離世,父親一人不免孤寂,讓瑾瑜留在王府,也能稍解父親寂寞。”

又過兩年,陳長史親自令人送孫女到博望縣。陳夫人和女兒終於團聚。沒曾想,母女兩人分離多年,性情脾氣並不相和。

陳瑾瑜身爲女兒,自是要處處忍讓親孃。時間一長,心裡不免憋悶。

今日一雙好友重逢,陳瑾瑜恨不得將一肚子苦水都倒出來:“我娘總數落我不夠嫺雅端莊,話裡話外都是祖母在世的時候太過驕縱我。我不樂意聽她說祖母的不是,少不得辯駁一二。然後,我娘說我不孝,心裡沒有親孃,一哭就是小半日。我就得道歉賠禮。”

姜韶華失笑:“你以前可不是這脾氣。”

能和姜韶華成爲親密的玩伴,陳瑾瑜也是個上馬能拉弓上樹能捉鳥的主,且口齒伶俐能言善辯。

陳瑾瑜苦惱地捧着臉蛋:“再這麼憋下去,我遲早被憋瘋不可。你可得幫我。”

姜韶華又被逗樂了:“你要我怎麼幫你?”

陳瑾瑜立刻來了精神,伸手扯着姜韶華的衣袖,撒嬌地晃來晃去:“你不是要巡查諸縣糧倉嗎?讓我一同去嘛!我通曉公文,會寫文書,在你身邊領些差事怎麼樣?”

姜韶華心裡一動,仔細打量陳瑾瑜一眼。

陳瑾瑜自小在祖父陳卓身邊長大,記性極佳,讀書的本事一等一,耳濡目染之下精通公文,還寫得一手好字。

以陳瑾瑜的能耐,在她身邊領個文書類的差事,綽綽有餘。

陳瑾瑜一臉希冀,不停眨着水靈靈的大眼:“好不好嘛?哪怕不當差,陪你說話解悶也是好的。”

姜韶華笑了起來:“先說好了。這條路是你自己選的,以後再累再苦,你也得撐下去。”

陳瑾瑜興奮地紅了小臉,壓根沒聽出郡主話語中的意味深長,頭點得像小雞啄米:“我保證不嫌累不嫌苦,用心當差做事。”

姜韶華微微一笑,握住陳瑾瑜的手:“好,你今日的話,我都記下了。陳長史和陳縣令那邊,我來說。你回去之後,就可以收拾行李了。”

陳瑾瑜開心極了,一把摟住姜韶華:“韶華妹妹,你真是我的大救星。”

……

233.第233章 收成(一)118.第118章 舍人125.第125章 家眷213.第213章 雛鷹(一)254.第254章 進言第28章 接風127.第127章 父女(二)48.第48章 賞識第19章 天降(二)315.第315章 蝗災(一)395.第395章 請功89.第89章 軍餉71.第71章 女匪(一)244.第244章 出兵(一)352.第352章 衣錦(一)184.第184章 離別196.第196章 高低(二)282.第282章 鋒芒(二)112.第112章 投誠51.第51章 誘餌(一)326.第326章 示警220.第220章 內卷(二)157.第157章 宏願268.第268章 大敗(二)78.第78章 班底317.第317章 蝗災(三)第34章 謝恩第32章 難下293.第293章 依賴(二)271.第271章 國喪(三)244.第244章 出兵(一)197.第197章 高低(三)168.第168章 成雙139.第139章 私心(二)72.第72章 女匪(二)68.第68章 撐腰118.第118章 舍人132.第132章 斷案(一)150.第150章 命案(一)116.第116章 私產362.第362章 書信(一)220.第220章 內卷(二)370.第370章 荒田(一)136.第136章 姻緣(二)225.第225章 乾旱(一)343.第343章 鷹衛(一)141.第141章 提攜(二)46.第46章 無知135.第135章 姻緣(一)303.第303章 饑民(一)106.第106章 跪服173.第173章 新糧(二)166.第166章 神醫(一)第36章 開懷396.第396章 不約117.第117章 滋事360.第360章 送糧(二)296.第296章 朝會(一)59.第59章 善後(二)379.第379章 人心(二)175.第175章 暖棚(二)210.第210章 小傳321.第321章 欽差(二)348.第348章 教訓(二)392.第392章 能臣(一)324.第324章 冊封(二)211.第211章 猛虎第8章 掏心81.第81章 失意290.第290章 敬畏(一)244.第244章 出兵(一)124.第124章 揣度249.第249章 誤國(二)94.第94章 急症(一)238.第238章 差事(二)327.第327章 歸去228.第228章 可厭(二)352.第352章 衣錦(一)231.第231章 盤算(三)64.第64章 安排105.第105章 釋然356.第356章 殺雞(一)149.第149章 棘手196.第196章 高低(二)400.第400章 好戲(三)106.第106章 跪服254.第254章 進言323.第323章 冊封(一)395.第395章 請功184.第184章 離別353.第353章 衣錦(二)第13章 打臉363.第363章 書信(二)第5章 人心384.第384章 遠行(一)380.第380章 瘟疫(一)201.第201章 歸來231.第231章 盤算(三)345.第345章 考試89.第89章 軍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