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權奸和“昏君”

“兩位愛卿,端的是好手段!”

在弘光皇帝朱由崧的暖閣之中,朱由崧喜笑顏開的朝着自己的內閣首輔兼鳳陽總督馬士英、大將軍、樑國公李守漢雙手翹起了大拇指。

東林黨的大人先生正人君子們精心組織的一場廷議活動,原本準備在朝堂上對李馬二人的諸多倒行逆施行爲大加討伐。比如說對朝廷子民橫徵暴斂,不敬儒生,動輒便以抄家來催繳歷年積欠錢糧,最後導致左良玉軍隊沿江東下,而當朝者不思好生改過,如何彌補過失,挽回局面,相反,卻和李闖逆賊的軍隊默契配合,攔截左良玉軍隊於宿松、安慶一帶。導致左軍被朝廷軍隊和闖逆兵馬前後夾擊,損失慘重。

就算是不能令李守漢、馬士英二人改弦更張,至少也要讓他們有所收斂,至少,要允許左良玉率領少量親兵到南京來,同時,讓那個抄家御史查白地收斂一些。

可是,原本打得很好的一把如意算盤,被李守漢用幾副餛飩挑子、長魚面給攪得亂七八糟。

那些計劃裡要充當馬前卒,在廷議開始時率先發難,對李守漢、馬士英二人的各種作爲開炮討伐的翰、詹、科、道,朝廷中的清流言官們,對同爲讀書人的馬士英倒也罷了,一看到衣冠鮮明的樑國公李守漢,不由得便喉頭一陣陣的發癢,胸腹之中陣陣的煩惡。原因嘛,很簡單,肚子裡的餛飩和長魚面,和腦海當中施琅把被俘虜的數千左軍變成了餛飩和板刀面的情景交相輝映。

拜李守漢的印刷所賜,如今江南的書坊之中,各種盜版書的品質好得一塌糊塗。對於那些貧寒士子來說無疑是件大好事,就算是不喜歡讀聖人之書的人,也能從店夥計那曖昧的神情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讀物。

不管是袁無涯的一百二十回本也好,還是包含了徵田虎、徵王慶的雙峰堂版本也好,亦或是被腰斬的七十一回本也罷(這個版本,此時似乎批註者還沒有着手進行。),裡面好漢們不打不相識的一個經典橋段就是問你要“吃餛飩還是板刀面?”

“樑國公這幾個乘龍快婿,果然與他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想到施琅、鄭森等人的出身和行爲,再想想方纔自己吃下去的餛飩或是長魚面,這些清流言官們一改往日嘴炮無敵的作風,紛紛是眼觀鼻鼻觀口眼簾微垂,猶如老僧入定一般。

於是,一場原本轟轟烈烈的廷議,因爲火藥受潮而啞火了。

對於這場小小的戰術勝利,馬士英和李守漢都沒有放在心上,不算啥事嘛!但是弘光皇帝朱由崧卻不這麼看。原本就對廷議這種耗時耗力但是又沒有實際效果的活動萬分厭惡的他,見這場廷議虎頭蛇尾的結束了,不由得龍顏大悅。在廷議結束後,命身邊親隨太監傳旨,請首輔馬大人、爵帥李大人進宮。

果然,回到了自己的寢殿之中,朱由崧便是一臉的笑逐顏開。對李守漢和馬士英的手段讚不絕口。

誇讚了幾句,宮中首領太監帶着弘光皇帝宮中的幾個宮女奉上了點心茶水果品等物。

雖然是正常禮節,但是,其中情形,卻是各有不同。

馬士英面前擺放的,自然是上好的茶葉和宮中點心,而朱由崧、李守漢這君臣二人面前,則是一杯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熱可可。

李守漢端起瓷杯,聞了聞熱可可的香氣,“臣,謝恩。”與朱由崧的目光交匯,君臣二人不由得相視一笑,笑容裡滿滿都是“你懂得的。”可可,是殷雷商鋒等人從扶桑之地帶來進貢之物,李守漢轉而敬奉給了朱由崧。道理麼,也簡單得很,一來,此物是海外所出,殊爲難得。二來,此物富含熱量,對於補充體力極爲便利。

(什麼,你說皇帝又不用有什麼體力勞動,也不會踢足球打籃球的,哪有那麼大的體力消耗?誰說的?!你看看那幾個端着茶水點心上來的弘光寢宮之中的宮女就知道爲啥弘光皇帝有那麼大的體力消耗了!)

這幾個弘光皇帝寢宮之中的近侍宮女,卻是與衆不同。皮膚顏色從深到淺,但是,身材卻是一色的兩條筆直的長腿,挺拔的脊背,腰肢有力。按照《洞玄子》等文化精髓所說,這樣身材的女人,都是牀上至寶。換言之,這幾個黑人女奴,都是來自東非的肯尼亞、北非的阿拉伯地區,隨便一個拉出去都是能當超模的人物,這樣的人,,怎麼能不是牀上佳品?所以,弘光皇帝就需要用熱可可來補充體力了。這東西簡單方便,而且效果還很明顯。

弘光皇帝寢宮之中,這樣的女人有十多個,有來自天竺的,有來自天方的,也有來自木骨都束等地的。其中,來自木骨都束的佔了半數以上。她們是五公子李華宸和麒麟一道悄悄送進宮中的。其中幾個女奴,乃是出身於木骨都束千里之外的一位埃米爾家族,那位埃米爾身死國滅之後,他的妻妾女兒都成了敵軍的戰利品,被奴隸販子輾轉販賣。其中幾個女兒,被李華宸以一杆火銃一個人的高價購得,送回南京進貢給天子。(別說這個價格便宜,很多的女奴還賣不到這個價!這幾年敘利亞等處的奴隸價格大家都能看得見。)

說別的皇帝那啥無道,也就頂多說後宮佳麗三千,美人十院之類的。再不就是北地芳脂、南國眉黛的。弘光皇帝卻很有時代眼光,不以數量取勝,更不侷限於中原之地。他的宮中,什麼來自歐羅巴的、來自天方的、來自天竺的,來自朝鮮的、來自木骨都束的宮女,比比皆是。大多數是李華宸和胡旦等人用火銃、絲綢和茶葉、呲鐵鋼寶刀換來的各國各地美女。對此,朱由崧也有自己的一番言語。

“當年太祖與成祖宮中便有朝鮮與蒙古嬪妃,朕雖不肖,也是願意追隨二祖驥尾。”

對此,被視爲“權奸”、“閹黨”的李守漢和馬士英二人,很是高興,並且形成了默契。只要這個皇帝能夠好好的在宮裡待着,不出來和咱們各種搗亂,那他要什麼咱們就給什麼。

於是,馬士英貴州家鄉的茅臺酒,李守漢的各種海外稀奇之物,各色美女,紛紛雪片一般飛來。反正如今從貴州興義府經廣西沿着邕江到廣州,進而到南京的商路也算得上暢通無比,皇上想喝點赤水河兩岸的燒酒,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至於說各國各色的佳麗,別看入宮時被打扮的花枝招展人五人六的,可是,大多數是在奴隸販子口中,頂多是一杆火銃換五個人的貨色。

如此低廉的成本,便能夠換得到皇帝的充分授權,這樣的買賣,爲啥不幹?所以,弘光皇帝朱由崧這個皇帝,當得比他的堂弟朱由檢可是舒服多了。外面的事,有首輔馬士英和爵帥李守漢二人替他去張羅,他只管在宮裡好好的當皇帝就是了。宮中用度,一切比照着神宗萬曆朝的標準供奉。

君臣三人彼此客套了一番之後,朱由崧忽然向李守漢發問:“大將軍,雖然今日廷議不曾說出什麼結局來,可是,左良玉那廝的幾十萬人馬,盤踞上游,究竟不是個了局。爵帥有什麼章程可以解決此事嗎?”

得!朝堂上的事,還是要解決的!

不過,好在李守漢對此也是有所準備。

“陛下,左逆良玉此人,雖然對外號稱兵馬百萬,在臣看來,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土雞瓦犬爾!”

這話,也就是李守漢這個手握着數十萬水陸精兵,坐擁十萬裡江山的人說出來,在朱由崧和馬士英耳中聽來,纔不那麼狂妄。換了別人說出類似的話來,不論是前朝的孫承宗、孫傳庭還是已經變成兩國重臣的洪承疇,都會被朱由崧和馬士英用手裡的可可和龍井茶洗臉。

“你憑什麼這麼說?把左良玉的幾十萬人馬視若無物?”

可是,這是李守漢說的。好像這位爵帥大人,自從出世以來,就沒有打過敗仗,一路從一個小小的千戶所,打到了現在一人之下億萬人之上的地位。幾次勤王,都是有大把的戰績可供炫耀。南粵軍的戰鬥力,和對大明朝的忠誠(至少是李守漢對大明朝廷的忠誠)就連一直和他尿不到一個壺裡的東林諸人都說不出什麼來。只能在狂妄、不讀書、不知禮數等方面來指責他。

“衛儒兄,我知道你戎馬半生,經驗豐富,麾下更是猛士如雨,戰將如雲。可這左逆之軍,如何便是不堪一擊之烏合之衆?還望細細明示一二。”馬士英見皇帝愣了一下,立刻便站出來說出了皇帝內心的疑惑。

“正是!李愛卿!朕與老馬都知道,南粵軍兵馬之強,乃海內諸軍之冠。當年你第一次進京萬里勤王,一次便斬殺奴賊數千首級,駭得朝中大臣都認爲你同那羣沒出息的傢伙一樣,殺良冒功、謊報戰功。到了遼東大戰之時,如果不是韃子僥倖,只怕早就飲馬渾河,收復瀋陽了。”

“皇上所言極是!爵帥麾下非但是臨清侯爺、郡主殿下等人英勇無敵,便是郡馬施琅,也是橫掃遼東半島,殺得東奴小兒聞名不敢夜啼。便是當年的模範旅,從京師打到四川,又從川中打到遼東,各處所向披靡。那模範旅也不過是爵帥部下旁支而已。”

朱由崧、馬士英二人,便如同說相聲的逗哏與捧哏一樣,互相量活、捧場,爲得就是將李守漢架起來,從中套出他的實話,你憑什麼說那左良玉所部不堪一擊?

“哼!二丫當初在塔山,如果不是不幸受了傷,只怕多爾袞兄弟的兩白旗當場便被殲滅。能不能收復遼東不敢說,最起碼,黃太吉會元氣大傷,那樣演變下來,今天你朱由崧還能坐在這兒,稱孤道寡的嗎?”李守漢腹誹了幾句,但是,還是很正色的回答朱由崧與馬士英的疑問。

“陛下,首輔大人,臣部下兵馬雖有精銳之名,然世人不知,世上並無不可戰之兵,關鍵是看這些兵馬,平日裡如何養,如何訓練,如何灌輸軍紀,配合以何等器械,以多少軍餉。”

李守漢自認爲自己所說極爲樸實,但是,這話聽到朱由崧馬士英二人耳中,卻如同天籟之音一般。

“如爵帥所說,便是這天下兵馬,皆可以成爲如南粵軍一般之精銳?”朱由崧的眼睛裡閃爍着無數的小星星。

“正是!非是微臣在陛下面前口出狂言。我南粵軍與遼東逆賊多次交手,無論是野戰,是攻堅,都能戰而勝之,此事世人皆知。然奴賊之戰力,較之李闖所部不相上下。陛下,”李自成見朱由崧與馬士英眼中有一些疑惑閃過,“然奴賊核心骨幹兵馬不過是數萬八旗滿洲兵,餘者,皆是附逆之八旗蒙古、八旗漢軍等輩,入關竊據京師後,又有大批官軍地方團練等輩,不知羞恥甘心從賊。李闖之兵馬,打這些人便如砍瓜切菜一般。然若是李闖兵馬遇到了八旗滿洲爲核心的清軍,凡此等清軍,火器多,火炮多,士氣強悍,李闖兵馬則很難佔到便宜。但是,李闖之兵馬,若是遇到了左逆良玉之兵,則談笑間可以破之!”

“若是我大明官軍都能如爵帥部下之兵馬般精銳,那還懼怕什麼左逆的幾十萬土雞瓦犬!?”朱由崧也被李守漢的情緒所感染了。雙手緊握着拳頭,在錦繡靠枕上敲打着。

本來嘛!當初李守漢初入京畿以數千人馬便打得兩紅旗兵馬損失慘重,傷亡被俘人數幾乎和李守漢的兵力相同。後來,吳標被楊嗣昌等人以高官顯爵爲誘餌挖了牆角,那也是在四川、在遼東打出了赫赫威名的人物。吳標的模範旅幾乎和八旗滿洲、蒙古各個精銳部隊都交過手,也未曾有過敗績。而李守漢本部兵馬,無論是幾次勤王戰場上,還是在遼西大戰的塔山、遼東半島等處,與兩白旗多爾袞兄弟的嫡系兵馬展開陣地攻堅戰,還是在敵後掃蕩清軍的各處州縣工場,幾時有過打敗仗一潰千里的情形?

所以,李守漢說出左良玉不過是一羣土雞瓦犬是有底氣有根據的。你的兵馬能夠以一旅之師打得八旗滿洲幾個旗損失動輒過萬,斬下來的首級以數千顆計算,爲啥還要怕對陣李自成軍隊都是一觸即潰的左良玉垃圾軍隊?要知道,你如果戰場上能夠對兩黃旗、正藍旗、兩白旗這五個八旗滿洲戰鬥力核心組成部分造成上萬人馬的傷亡,不用你自己去打,只怕黃太吉自己就出來求和了。他自己不出來,八旗滿洲貴族也會把他作爲求和條件送出來。哪裡還要用西紅柿煮蝦這種不靠譜的暗殺手段來解決左良玉?吃西紅柿煮蝦能造成砒霜中毒的效果,那得吃幾噸西紅柿啊?那不就和周星星同學的《九品芝麻官》裡的情節異曲同工之妙了?“你用一斤砒霜一斤白糖煮糖水,哪個缺心眼的會這麼吃?”左良玉又不是傻子,什麼好東西也不會一次吃幾噸下去吧?再說了,真要是解決他的部隊,大家拉開了陣勢,兵馬對戰,不是更能揚威於四方?不是更能把左良玉這些人的臉皮撕下來踩到尿坑裡?

堂堂之陣,正正之旗,效果不比西紅柿煮蝦來得更好些?

“若是我大明官軍都如爵帥部下兵馬一般,便是光復京師,收復遼東,效仿成祖一般遠征沙漠,也並非是不可能的。”朱由崧口中喃喃自語了起來。

好酒,好色,好財貨。這是東林黨人給他貼上去的標籤。可是,這些標籤並不能說他朱由崧是個沒有雄心壯志的皇帝,相反,正因爲他所處的環境和地位,他比任何一個皇帝建功立業的慾望都來得強烈。他要證明給天下人看,他,朱由崧並不是一個得位不正的皇帝,而是天命所歸。而且,也可以爲他的父王,福王殿下證明,如果當年萬曆神宗爺能夠不被朝中奸黨挾持,毅然決然的將帝位傳給他的父親,只怕眼下的大明江山是另外一個景象!

“朕要整軍經武,朕要勵精圖治。朕要有一天,在北京太廟之中祭告祖先,當年萬曆皇爺的選擇是對的!”想到了這裡,朱由崧不由得將手指再度握成了一個拳頭。

“爵帥,老馬,如何才能將我大明官軍都變成如爵帥本部兵馬一般精銳敢戰之師?”

接着剛纔的話題,朱由崧很是關心如何能夠提高眼下大明經制之師(也就是傳統的大明軍隊,畢竟,南粵軍從實際情況上和法理上,都算是李守漢的私人武裝。)的戰鬥力。不要說能夠和南粵軍一般的戰鬥力,就算是戰鬥力水平到了能夠打敗李自成軍隊的程度,那麼,他的光復北京,收復失地的目標就可以說有了希望了。

第六百二十一章 萬人坑(續)第三百六十二章 吳橋之變第六百四十七章 自由貿易是普世價值!神聖不可侵犯!第三百七十三章 君前奏對第四百四十五章 一場大功勞相送!第四百九十章 九州離亂李繼朱?(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琉球入手第六百三十九章 齊魯風雲(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兒輩(三)第五十八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六百八十章 黃太吉的生命倒計時!第三百章 打御史第七百一十八章 可怕的塔山系第三百零八章 討伐(六)第六百四十章 齊魯風雲(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戰之前(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張可望大梁起意第二百九十一章 第二次摸清家底第三十章 李家兄弟的隆中對第四百六十六章 雪域佛國第五百七十三章 無一文可資敵款寇!第七百二十二章 雨水?淚水?血水?(補)第二百三十五章 餘波(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叫苦、討伐緬甸第一百九十一章 瘋狂的造艦計劃,荷蘭人求和(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雨水?淚水?血水?(續)第七百九十四章 黃浦江中照天燒(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神棍的理論第三百零九章 拔寨、炮擊第七百七十五章 蠻子、鬼子、毛子(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各取所需的交易(續)第三百九十章 一片海只能有一個龍王(四)第七百六十三章 彼攻我守(六)第五百章 滬上見聞第四十九章 暗影第八十一章 價碼和生意第四百八十九章九州離亂李繼朱?第四百八十四章 神兵利器人人惦記第二百七十八章 忠君愛國金自點第五百四十七章 李華宇的善意,應對之策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羣豬,屠夫來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陳板大的新年賀禮第三百二十八章 南下與北上(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行你上!第四百五十章 又一樁大生意!第四百六十二章 福祿宴?(再續)第四百零八章 齊聲喚,前頭捉了鄭一官!第五百四十二章 屌絲的逆襲(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南洋治安戰(四)第九十六章 菩薩心腸屠夫手段第三百零七章 討伐(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花和痘神娘娘第三百一十章 破寨第七百五十六章 李德潤的吐槽第七百九十五章 黃浦江中照天燒(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李德潤的吐槽第三百零二章 各方選擇第五百一十一章 連坐法,大戰開始。第五百零一章 暗室交易第二百八十六章 牛痘種植現場大會(下)第十五章 第一桶金的由來(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可怕後果,大喜事第六百零三章 臣不密則失其身第七百三十三章 主公,你是想做周公還是李淵?(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大明中興有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匯通九州第四百三十三章 金雞鎮戰役(續)第四百九十七章 民族英雄馬科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仁大義李守漢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國之事第六百八十二章 黃太吉的生命倒計時!(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片海只能有一個龍王(九)第四百八十八章 耍流氓誰不會?!第七百三十九章 天后宮前舊日重來第一百九十二章 荷蘭人慫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四百六十三章 上古遺物第六百六十章 腳底抹油的龍華民第六百五十九章 分裂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太吉北伐!(大幕拉開!)第七百六十三章 彼攻我守(六)第四百八十七章 七千萬元軍費!第四百三十六章 稅改風波(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天崩地裂(九)第七百六十一章 彼攻我守(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香港島(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陳板大翻身范文程背鍋第三百一十一章 比大炮還要厲害的!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方到齊!第二百五十七章 歸去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兇登場(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帶來的後果第一百二十章 如潮而來第奪六百零二章 爭奪(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陝西?!打湖廣?!第七百五十六章 李德潤的吐槽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北風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