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阿巴泰的目標:濟南!

被稀稀拉拉落下的雪花覆蓋的土地上,村莊、人羣,沖天的黑煙,婦女的哭喊,士兵的狂笑,男人的哀嚎,散落的財物,以及呼嘯而過的騎兵,不時濺起的一朵朵血花和泥水混合在一起。&{}..{}

但請別誤會,這不是抗戰神劇的常見畫面,畫面的豬腳更不會是大日本皇軍,也不是這個時代的所謂東奴、流賊之類的武裝,而是二劉的人馬在搶劫。

兩位劉總兵在劫取了阿巴泰的輜重一部之後,可謂大大的嚐到了甜頭,於是便將麾下人馬盡數撒出,去同建奴作戰。至於說部下的兒郎們在打建奴的時候,捎帶着進行一些娛樂活動,燒殺幾個村子,這些自然不會被兩位劉總兵放在心上。

於是乎,在截殺建奴北上輜重的同時,沿途的那些村莊鎮店又一次的倒了大黴,許多人剛剛慶幸躲過了建奴的屠刀,卻不小心被官軍連人帶財物洗刷一空。

生活在今天的人,雖然經常對本朝軍隊破口大罵,但是他們想破腦袋,也不會想象出在那支被無數有良心的知識分子無數次的咒罵爲鍍彩機器的軍隊出現之前的軍隊敗壞到什麼地步。強姦、劫掠不過是小兒科,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屠殺,無不是軍隊製造的。只不過,有些被稱爲仁義之師,有些被稱爲盜賊。

而仁義之師跟盜賊的唯一區別,也許就是仁義之師會編一首愛民歌,在搶劫殺人之前先跟老百姓唱一曲。然後再殺人。這支偉大的仁義之師把江南富庶之地殺的人毛罕見,卻自稱愛民如子。甚至他們的頭領,還把自己的家書傳於後世,讓大家都稱頌他的仁慈。只可惜,該死的唯物主義歷史學家把他的醜事考證的一清二楚,這讓他的孝子賢孫垂頭喪氣,只能把他吹噓的著作當做一般小說出版。

他的日記和他的一位門徒的日記都被很多人奉爲圭臬。但是那位徒子徒孫的日記卻不如他的先師運氣好,也可能是生不逢時。大量的歷史記錄可以很隨便的被人考證出來,被人譏諷爲日記強國。

當然,最終會有一支軍隊徹底的消滅他們。讓軍隊不再習慣劫掠。讓民衆不對軍隊充滿恐懼,甚至倒轉過來,在這支軍隊救災等活動的時候還被這些有良心的知識分子橫加指責,會發微博和朋友圈大加指責。比如和災民爭搶飲用水方便麪之類的事情。老實講。我們已經被這支軍隊給慣壞了。稍微有點不如意不遂心便會對他們破口大罵,對於這樣的人,不厚道的作者建議他們去燈塔國找美軍去切磋一下。

在我們的時空。這事是由另外一個湖南人完成的。而在本書,南粵軍已經算是勉強初步做到,只可惜,二劉的軍隊不是南粵軍。

老弱者一刀兩段,強壯者令其推車挑擔,桀狎者乾脆撿起地上丟棄的殘弓斷刀加入到官軍劫掠的行列當中,婦女則是更加悲慘的命運等待着他們。原本官軍殺良冒功的時候,還要將被殺的良民剃去頭髮,改換髮式,如今全然不用了,這些丁壯人口在被虜之時便被阿巴泰強行剃髮結辮子,算是爲官軍省了好大的事,否則,新剃的頭髮和剃髮已久可是截然不同的。

“把那些走不動的,幹不了活的砍了!別的別亂砍!”總算軍官們腦子裡還有一根弦,這些丁壯人口也是可以換取物資的,不能隨便殺了。

就在兩部官軍在荒原上剿殺那些被建奴擄掠來的百姓殺得興高采烈之際,遠遠的從地平線的方向,原本衝殺的最英勇的百餘騎兵風也似的向回奔來。

散佈在方圓數十里內的兩部軍將士兵們立刻都安靜了下來。從狂奔而來的家丁神態上,口中不住的吆喝聲中,各人都得到了一個消息:“韃子兵來了!”

隨着這百餘騎兵的越來越近,各處的官兵們漸漸的停下手來,不住的將目光投向各自的長官。

一批批的明軍夜不收狂奔回來,四面八方,都有發現大股的清軍騎兵。

大地隱隱顫動,最後更是劇烈抖動起來,似乎同一時間的,四面的天邊盡頭,都探出瞭如同柴林一般的旗號。數不盡的清軍騎士狂奔而來,黑壓壓無邊無沿,他們放馬狂跑,鐵蹄的聲音震得各人內心隱隱顫動。

在數千騎兵馬隊的後面,則是更多的步兵,數十里狂奔而來,隊列之中人們呼出的熱氣和手中刀槍捲起的沖天殺意,早已將頭頂的彤雲刺破。

轉眼之間,阿巴泰的織金龍纛便被數百名巴牙喇兵簇擁着衝到了剛剛還是官軍們的娛樂城的戰場邊緣。雙方的態勢立刻扭轉。

剛纔的獵人轉眼間成爲了獵物。二劉所部官軍,被財貨人口吸引,散佈在方圓數十里的一片廣大區域內,一觸即潰!

大軍戰敗,萬餘人馬盡數被阿巴泰擊潰俘虜的消息被僥倖逃脫的官兵帶進了清河縣城。還在城中驗看着雷大富剛剛運來的千餘套甲冑兵器的兩位劉總兵,不驚不慌,面對氣勢洶洶殺來的阿巴泰,立刻發動了**的萬里轉進**,扔掉了城中堆積如山的糧米輜重,帶着殘餘的千餘名家丁親兵,一路狂奔向西逃竄。

但是,這二位的速度卻是遠遠比不上生了一個好兒子的無敵飛將軍,不但部隊的千里機動行軍速度遠遠不及,幾次都差點被阿巴泰的前鋒追上,而且也是一門心思的只知道向前狂奔,不知道還有喬裝改扮易容等技術手段,至於說孫將軍的深入娛樂場所,利用失足婦女做掩護脫身的獨家秘技,這兩位只知道打馬狂奔的劉將軍,自然更是不知道了。

當然了,雖然事實是那樣的清晰。結果是那樣的明顯,這也不妨礙他們妙筆生花的爲自己掩蓋一番。

稍稍的喘息了幾口氣之後。兩位劉將軍立刻向朝廷發出奏疏,聲稱自己遭到了數十倍於己的建奴瘋狂圍攻,“建奴驅使各處被虜良民婦女赤身向前,任憑我大軍燃放火器殺戮,只管緩緩向前。我軍將士皆心念同爲陛下赤子,何忍殺傷?本欲揮淚轉進,另圖別法。然賊奴以精騎數萬窮追不捨,我軍損失慘重,然元氣尚存。伏乞陛下速速撥發糧餉器械。以爲重整旗鼓之用。”

清河城中。縣衙門外的廣場上。最後一面大明日月旗被丟進火堆之中焚燒。

數十名被俘投降的二劉部下參將遊擊守備們,各自手中託着頭盔,口中大氣也不敢出一口。只管老老實實的跪在地上聽着堂上阿巴泰與王可高談闊論。

王可的這一計謀,讓阿巴泰以少勝多。以損失數百兵馬的代價。將兩個明軍總兵打得幾乎瓦解冰消。俘虜了將近一萬兵馬。

“王先生果然好計謀!咱們只是花費了些財物,便打敗了劉澤清劉良佐二人,得了他一萬兵馬。和衆多的輜重兵器。”阿巴泰很是得意的將厚厚的賬本還給筆帖式,那上面有這一番往來的損失和收益情形進出賬目人馬傷亡情形。

“你說這兩位劉總兵,花費了如此心思,耗費了不少的錢糧,結果只是將咱們的財貨人口替咱們保管了些日子,反而把老本都賠給了咱們。你說,他們是賺了還是賠了?”

大堂上,十幾個甲喇章京也是咧嘴大笑不止。劉良佐和劉澤清剛剛收到的一千餘套甲冑,眼下已經成了阿巴泰的戰利品。

“奴才計劃的還是不夠周全。讓主子損失了不少人口財物。”王可饒是心中得意,但是口中卻是連連請罪不已。

他所說的損失了人口財物,乃是被雷大富等人連夜運走的數萬人口和大量金銀財貨,包括那些一時難以估計價值的古玩字畫書籍等物。

當阿巴泰的前鋒衝進了清河縣城之際,雷大富的後隊剛剛出了北門,向着德州方向逶迤而去。

照着王可等人的意思,便是要縱兵追殺上去,將這些人口財貨重新奪回便是。

但是,這樣的舉動,卻被阿巴泰厲聲喝止。

“有膽敢追殺商隊者,殺無赦!”

阿巴泰的心也在滴血。他並非是那麼大方的人,而是他看到了商隊之中高高打出的旗幟,旗號分明是隆盛行的旗號!而且在後衛護衛的隊伍,分明就是一副正宗南蠻軍的精神。要是這羣奴才大喇喇的衝過去,搞不好要吃大虧!

而且黃太吉當年爲了結好李沛霆,曾經許諾過,不分關內外,只要見到了隆盛行的旗號,八旗兵丁都不得冒犯。若是自己今日不小心爲了些許財貨得罪了李沛霆那個狗賊,他在多爾袞和黃太吉二人面前告上自己一狀,只怕一雙雙繡花小鞋就丟到了面前。

蠻子女人穿上繡花小鞋都跑不動,他一個滿洲漢子如何能夠享受得了?

“算了!就當是本貝勒花了些大價錢,從他們手中買了來這些刀槍甲杖就是了!”阿巴泰故作大度的揮了揮手,示意王可不必再多說。

“咱們有數萬人馬在手,刀槍甲杖精良,明國各處州縣,哪裡去不得?到了那裡,那裡不是子女玉帛任憑取用?咱們又何必拘泥於一城一處的得失呢?!”

十幾個甲喇章京聽得了阿巴泰的這番言語,不由得各自發出陣陣得意的獰笑。

“至於說爾等降人,本貝勒也是一視同仁。若是肯歸降我大清,本貝勒保你們原有兵馬不動,一切規制都照我大清兵馬執行。若是不願歸降,”

其實阿巴泰的這些話都是官樣文章,這些人如今已經被嚇破了膽,且又身處牢籠之中,有什麼膽子敢說不願意投降?況且阿巴泰已經給出了好處,原有兵馬盡數不動,一切都照着八旗的規矩來,這樣的條件,爲啥不幹?!

一羣有奶就是孃的軍棍,不待阿巴泰說完,齊聲高呼:“我等願意追隨主子,爲大清征討明國!”

當下照着八旗軍制,將這些人的兵馬編成牛錄、甲喇。各自剃髮。連本軍的認旗都不曾換過,只是在各自的頭盔和甲冑左肩上拴束上一道白色布帶。便如同當年的**搖身一變成了和平軍一樣,不過是在青天白日旗上加了一個黃色三角布條如出一轍。

編制完畢,阿巴泰命人取出劫掠所得來的財貨,兵士不分騎兵、步兵、家丁,每人賞銀元十塊。各級軍官則是五十、一百不等。領一牛錄、一甲喇兵馬的,則是一千塊、三千塊的大撒銀元雨。

一時間降兵歡聲雷動,士氣大振,都覺得給新主子不曾出一份力便獲得如此賞賜,看來還是跟着新主子混比較有錢圖。

稍加休整之後。阿巴泰領着混合編成的新老新附軍。再次往臨清方向開了過來,金戈鐵馬的渡過運河之後,更是朝着濟南猛撲過來。

照着麾下各位新老奴才的意思,饒餘貝勒所部應該北上京畿。大肆劫掠一番之後。再從薊鎮方向出關回瀋陽。或是抄襲薊遼督師的後方,爲我大清再立新功。但是這番聽上去頗爲有理由,但是卻是摻雜了不少各部將領私心雜念的說辭。被阿巴泰和王可駁回了。

“你們是想往北跑,讓那寧遠伯的精銳和京營的雜碎們追着咱們的屁股追殺上來?咱們回到了遼東,那寧遠伯的大軍便可全部用於遼東戰場!皇上給本貝勒的旨意是要在山東直隸等處拖死了李守漢,本貝勒偏偏不照着他李守漢的如意算盤打!”

從進關時的數千人馬打到現在的數萬人,阿巴泰很有信心完成黃太吉交給他任務。從他內心而言,這次進關劫掠,無疑是他擴充實力的最好,也是最後一個機會。

如同一個最殘酷無情的車伕一樣,他驅趕着這數萬人馬渡過運河、馬頰河、徒駭河等河流,刀鋒直直的切向此時守漢正駐節的山東省城濟南。

“打進濟南府,活捉李守漢!”

幾個新投降的牛錄色厲內荏的在行軍隊伍之中高聲叫囂,給手下人也給自己壯膽。

“好!這個奴才不錯!就這麼喊!讓各牛錄的奴才們把這個口號傳遞下去,讓全軍皆知!本貝勒就是要再次打下濟南府,請寧遠伯到瀋陽與皇上會獵一場!”

消息很快被傳進了濟南城,也傳到了此時還在往臨清方向行軍的廖冬至等人耳中。

廖冬至的大軍還在泰山腳下,而各處的軍情急報已經雪片般飛了過來。

“韃子大軍前鋒已經到了禹城!”

“韃子大軍本隊已經到了禹城!”

“韃子大軍前鋒已經逼近齊河!”

濟南城中,一日三驚,陳天華等人不住的四處調兵遣將,將日照等處的壯丁調到濟南附近,同時命人在濟南城內登記壯丁,準備守城;同時密令張小虎調了幾艘炮艦停泊在黃河上,隨時準備接應主公撤離濟南。倒是守漢自己,一副緩帶輕裘的樣子,今天大明湖,明天千佛山的。偶爾也有幾首打油詩出來,什麼趵突泉裡常開鍋,就是不能蒸饃饃。倒是叫城中的讀書人大爲譏笑了一番。

“我們還要幾天才能趕到濟南城?”

眼睛幾乎要冒出火來,廖冬至在地圖上反覆的比量着距離,試圖能夠找到一條適合大軍快速開拔的道路,在他內心而言,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到濟南去。

“大人,咱們現在人馬一日頂多行走四十、五十里路,從泰安神州到濟南府還有幾百里路,至少要十天才可以全軍到達。若是將軍選拔精銳輕騎前往,也怕是起不到什麼用處,反倒容易折了將軍的聲威!”

山東當地官員派來的嚮導仔細斟酌着詞句,小心翼翼的勸導着廖冬至,唯恐他一個不小心便給自己找來殺身之禍。

“就是!廖大哥,若是不顧一切的往濟南猛撲,咱們三千營的兒郎定然追隨大哥,唯馬首是瞻。但是,兵法有云,日行三百里,必蹶上將軍。大隊人馬行軍,急不得。若是勉強趕到了濟南,也是無法相助伯爺,那反倒適得其反了。”

羅祖明和談奇瑞兩個京營將領也是好言相勸。

“丟那馬!”

廖冬至就覺得自從滕縣之戰後,不小心走了王可這個禍害,便是諸事不順。如今行走到各處,便如同聾子瞎子一般,軍情敵情地理都不清楚,要找嚮導必須進城。

如今魯中各處,教匪的殘渣餘孽又有死灰復燃之事,大軍所過州縣,官員們紛紛訴苦,聲稱各處教徒又開始蠢蠢欲動,唯恐大軍剛走,此輩又要興風作浪。

但是,相比較已經出現在齊河縣境內的韃子前鋒遊騎,廖冬至更加擔心的是濟南城中主公的安危。只要主公安然無恙,便是整個山東變成一片火海又如何?

“從明日起,全軍自本旅長一下,一律兼程往濟南開進。有敢怠慢掉隊者,軍法處置!”

事情到了這步田地,廖冬至也顧不得了情面了。

第六百零六章 爭奪(一)第七百零五章 此天下事,非主公一人所能決也!(續)第四百八十一章 東西兩個方向的擴張第三百零二章 各方選擇第五百二十五章 被妖術控制的京營?七第七百一十二章 大魔王的傳道授業第七百一十六章 暗流湍急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續)第七百八十二章 佛郎機對小男孩第二百九十八章 善後第四十八章 區別對待的成軍第四百三十七章 稅改風波(三)第七十五章 順化城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塔山絞肉機!(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戰之前(四)第七十一章 途中所見所想第六百二十六章 自力更生還是兩頭在外?(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張小虎的禮物(續)第四百零四章 鼓浪嶼,白刃戰!(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破城(六)第五百五十章 謀議出兵,糧餉籌措。第六百四十章 “我們是漢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軍制改革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使前來第五百四十一章 孫傳庭哭靈第十九章 村官訓練班的六政三事(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聽阿巴泰講那關內的事情第四百八十一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六百九十五章 聾子殺瘋子(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齊魯風雲(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爭吵第三百六十一章 你就是闖塌天?第三十六章 傳教士第四十二章 馬尼拉灣的烈火第六百六十五章 聯合第二百七十八章 忠君愛國金自點第一百四十六章 家光和信綱第二十六章 兩白帶來的又一白第六百二十三章 史上最大帶路黨!第六百三十三章 新科特務頭子的金融戰計劃!第四百零四章 鼓浪嶼,白刃戰!(下)第十二章 賞銀與軍棍第七百零五章 嚇死老子了(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硃砂、烙鐵!第四百八十八章 耍流氓誰不會?!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舉制度改革第六百九十五章 伍飛鸞第五十三章 旗已動第二百零八章 明朝版槍桿子土改第五百四十一章 屌絲的逆襲(一)第九十七章 基層政權建設同各人的認識第八十七章 新年的規劃與展望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花和痘神娘娘第四百八十二章 房價推手張獻忠第六百五十三章 輔臣對輔臣第二十三章 大風起兮第四百二十五章 雅庫茨克!(續)第五百四十九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中通寶第四百八十二章 房價推手張獻忠第五百八十一章 孰真孰假?第二百九十二章 軍制改革第五百零一章 小兒輩(九)第七百五十一章 施尊侯三戰定江西第五百七十九章 新政靠自願,我們絕對不強迫!第一百零八章 夫妻夜話第四百七十二章 第二局:騎兵上!第四十九章 暗影第六百九十二章 擴軍方案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組織無紀律的後果第六百三十一章 魑魅魍魎第三百五十四章 伏虎開山對排隊槍斃(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大包天當數誰第四百七十四章 第四局:正藍旗想來撿便宜?第四百八十六章 血肉鑄就慈悲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君前奏對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橋驛伍興授徒第七百一十八章 雨水?淚水?血水?(上)第七百一十五章 天崩地裂(七)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箭三雕第七百三十八章 殷雷相助擴建定東城第四十一章 貴族也有流氓第七百一十五章 一日三折(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新政靠自願,我們絕對不強迫!第五百九十五章 東線風雲(再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吃肉第五百三十章 朝陽門、八里橋第二百八十八章 晉商的驚訝(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炮轟了步兵上,步兵衝了騎兵衝(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自古以來耽羅島第二百七十三章 兩紅旗的國民生產總值第一百二十八章 煤鐵聯合企業的構想第三百八十章 報復手段第二百四十八章盧溝橋畔盧象升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黑暗的一天之懲戒方式第六百三十一章 魑魅魍魎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洋治安戰(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兵賊魚水一家人第九十七章 基層政權建設同各人的認識第一百二十七章 檢點戰利品 分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