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王可獻策

在場的十幾個牛錄章京、巴牙喇章京一個個都如同鋸了口的葫蘆一般啞口無言。{

“你們往日裡吹噓自己的戰功,聲稱如何英雄了得,各個都是巴圖魯的本事都到哪裡去了?!”

一旁一身八卦道袍,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王可,雖然沒有享受到這個待遇,但是,作爲一個剛剛投到阿巴泰門下的奴才,又以熟悉山東地面情況的地頭龍自居,阿巴泰的這番暴怒,無異於是劈頭蓋臉的打得他鼻青臉腫。

他看似悠閒恬淡的望着大堂外的天空,天空之中彤雲密佈,密佈的雲團彷彿要壓在人們的頭頂上一般。一陣陣的北風凜冽過一陣,空氣之中隱約有些潮溼的味道。

“似乎這天氣要下雪了。”王可有些神遊天外,若是還在灤州之時,少不得這樣的天氣會安排些家奴信徒燒上木炭,將火盆燒得旺旺的,在亭子裡圍爐飲酒賞雪。

凜凜嚴凝霧氣昏,空中祥瑞降紛紛。須臾四野難分路,頃刻千山不見痕。銀世界,玉乾坤,望中隱隱接崑崙。若還下到三更後,彷彿填平玉帝門。

急切之中卻又做不出詩來,腦子裡卻是一部忠義水滸傳話本之中的段落,講得正是那下雪的景色。

阿巴泰卻沒有王可的這份修養,他開始逐一的數落大罵手下的甲喇章京、牛錄章京、巴牙喇纛章京。

“你!本貝勒給你編了一個甲喇的兵馬,你可倒好。被明國京營的那羣狗雜種打得一敗塗地,一個甲喇的兵馬死的死散的散,你個狗奴才又從甲喇變成了牛錄!”

“你!更丟人!竟然讓一羣明國三千營的馬隊沿着運河追殺了你三十里路!要不是老子派人去接應,你是不是一口氣敗回盛京去?!”

“你!負責臨清州城城防,竟然被那些漕幫的細作將軍情探知清楚,若不是這羣狗賊被本貝勒的巴牙喇兵撞見,盡數擒拿拷問,只怕這個時候咱們的虛實情形早就被那李守漢瞭解的一清二楚了!”

“你!。。。。。”

罵聲如雷之中,王可視線裡,幾朵雪花從天空之中悄然飄落。落在了在大堂外站班的幾個巴牙喇兵的頭盔甲冑上。

王可腦海之中靈光一閃,口中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恭喜主子,賀喜主子!”

數十道目光一起盯住了眼前這個慣會故弄玄虛的傢伙。王可雖然是阿巴泰的門下奴才,但是地位情形又比較**特殊。阿巴泰雖然不會像黃太吉對范文程等漢臣那樣做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來。但是。也知道這個神棍在山東、直隸等處根深蒂固勢力雄厚。雖然兵馬被南粵軍摧毀了不少,但是根本力量尚存。於是,這二人之間算是有點官員和心腹師爺之間的味道。

“狗屁的喜!如今寧遠伯所部兵馬從南面壓過來。西面又是劉良佐劉澤清這兩條瘋狗,你們這羣狗奴才又不給本貝勒爭氣,連連戰敗,如何讓本貝勒有喜事?!”

“主子,我軍雖然幾次小挫,然滿洲將士根本尚在,元氣未動。損失者大多是進關之後歸附主子之人,那也是他們的福分到了,不能再伺候主子了。不過,奴才從歷次與南粵軍和京營兵馬接戰之事中也算是有所得,這羣奴才的血算是沒有白流,奴才自以爲已經找到了對付南蠻的法子!”

“嗯?”

衆人低迷沉悶的情緒立刻被王可調動的有些興奮了,至於說那些新附軍被京營打敗的事情,便自動被他們忽略了,能夠從中找到破解南粵軍作戰技術的法門,便是死傷再多也是划得來的!

“主子,您看看外面的天,這是老天爺幫助主子大破南蠻啊!”

半空之中,紛紛揚揚的雪花飄灑在人們的視野裡,轉瞬將整個世界便被蒙上了一層白紗,緊跟着落下的雪片更是不停的落在這層上面,不斷的將它變厚。轉眼便是碎瓊亂玉滿地皆是了。

“主子生長於遼東,這風雪本是家常便飯,我大清將士,更是視風雪爲摯友。可是,據奴才所知,南粵軍大多爲嶺南人,氣候溫和山溫水軟之地。想來一年到頭也不曾見過幾次雪花,如何能夠在這種天氣裡外出廝殺作戰?”

因爲著名的小冰河期的緣故,這一時期便是廣州、海南等地也是有下雪記錄的,當然,這種嶺南地區下的雪是不能夠和黃河以北地區相比的。

不過,在這場一直延續到乾隆年間才結束的小冰河期裡,嶺南地區下雪也不是什麼稀罕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竺可楨先生的中國氣象史。那裡面有着詳細的記錄,運河在康熙末年間封凍半年之久,桃花四月纔開放等等。

“這場雪一下,那些富室豪家,言道壓瘴猶嫌少。他們向的是獸炭紅爐,穿的是貂裘綿衣絮襖。手拈梅花,唱道國家祥瑞,不念貧民些小。這場雪一下,主子您便成了富戶,寧遠伯便成了貧民!”

王可的語氣依舊是如和煦春風,令人聽上去暖洋洋的。廢話,沒有這點本事和造詣,如何忽悠教衆去?但是話語之中卻是殺氣迸現。

“他那些精銳士卒,被這場雪一來,想來凍得傷病不少,不能出戰,就算是勉強出戰,也是體力士氣不支,正好被主子所乘!此其一也!”

“前番我大清兵數次戰敗,卻被奴才發現一個規律,明國將士戰陣之時銳不可當,打得極爲悍勇,然追擊不遠,每每追殺三五十里便告收兵。主子,若是敵我當日地位對換,您會追殺多遠?”

“當然是能夠殺多遠就多遠!本貝勒當年可是連續數個晝夜不曾下馬!一直追殺到了寧遠城下!”

“主子,奴才又聞南中騎士。皆不熟鞍馬之輩,想來必是不善奔襲。主子則不然,士卒皆能馬上射箭,既如此,何必爭一時之利。吾等可先過運河,襲擾州縣,避其鋒芒,待其士卒疲憊,一舉破之。且運河兩岸皆吾教衆,我在此若游魚。敵在此若瞎盲。豈有瞎盲能捕魚乎。”

“王先生!你便跟本貝勒說,咱們該如何破之?!”

不知不覺中,阿巴泰已經被王可這個邪教頭子利用家傳絕學,悄悄的給他洗了腦。稱呼也從奴才變成了先生。

“主子。方纔您說。有漕幫的細作刺探軍情給寧遠伯,實不相瞞,這臨清本爲漕運碼頭。城中、左近村寨鎮店之中漕幫幫衆成千上萬,內中寧遠伯的細作不知凡幾。想來此時城中軍馬情形早已被寧遠伯知曉。但是,請主子放心,奴才的教衆在這山東地面上也是如山如海。我等不妨先渡運河向西,擊破數百里狂奔而來的劉良佐、劉澤清二人所部,斷去寧遠伯一臂,而後在這山東地面上,好生的與寧遠伯周旋一番。奴才的招數其實就是四個字,以走制敵!”

“以走制敵?”

阿巴泰咀嚼着王可的這個建議,黑黑的大餅子臉上漸漸浮現出陣陣笑容,很快,大堂上爆發出一陣狂野得意的笑聲。

兩日後,阿巴泰所部放棄臨清,押送着繳獲來的人口財貨渡過運河向西而去。

所部行軍採取的正是歷次進關劫掠撤退時慣用的序列,小股人馬在前,大隊財貨居中,精銳人馬殿後的行軍序列。

但是,在正在運河河西地區急匆匆趕來會戰的劉良佐等人眼中看來,這樣的舉動無異於給自己送來大筆的財貨軍功!

出身於大同的劉良佐,當年本身也是流寇一名,後來因爲被曹變蛟殺得大敗走投無路,索性便和拐了李自成小妾邢氏的高傑一道降了官軍,調轉過槍口來朝着昨日的同夥猛衝猛殺。因常騎一匹雜色馬,人稱花馬劉,數年的作戰下來也是積功升至總兵。

而作爲山東土著的劉澤清,出身要比劉良佐好了許多,作爲曹縣人的他和此時在江淮一帶同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周旋的山東老鄉左良玉一樣,都是以將才發跡於遼東軍中。從守備到參將,繼而升爲副將,到如今更是以總兵官、左都督,因收復登州功加太子少師的身份煊赫一時。

二人合兵以來連續收復魯西和直隸邊境地區的威縣、廣宗、平鄉、雞澤等縣城,連續多次向濟南李守漢、北京的朱由檢等處報捷,這二人也少不得溫言嘉勉一番。更爲令二人興奮的,李守漢在批文當中明確表示,只要你們有多少銀錢人口物資,本伯便命人出售給你們多少甲杖兵器!

有了精良的兵器盔甲足夠的糧食就可以招募更多的兵馬,亂世之中以實力爲尊。當兩位興奮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劉總兵得知劫掠了臨清等州縣的奴酋阿巴泰連續多次被京營戰敗之後不得已正沿着清河、夏津、武城等處向畿輔轉移之際,兩位劉總兵的眼珠子都被那傳說中的白銀晃的紅了。

當下,兩位劉總兵下令全軍停住行軍,各自安營。

當晚,在亂紛紛猶如盜窟的劉澤清大營之中,中軍大帳前點起了數十堆篝火,烈焰飛騰,將天都映紅了半邊。

大帳之內,劉澤清居坐在主位上,頻頻朝着劉良佐舉杯敬酒。

“兒郎們,明日便要大破奴賊,奪取他們的財帛輜重,拿他們的腦袋換取軍功,爾等今日務必要痛飲一番,以助明日廝殺之興!”

同劉良佐的流寇出身不同,劉澤清要文雅許多,平日裡讀書作詩,羽扇綸巾的,表面看來頗有幾分儒將風範。

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殺起人來比流寇出身的劉良佐還要過分。

幾聲低沉的咆哮吟哦聲,從帳外傳來陣陣驚呼,隨着驚呼聲,兩個巨大的身形閃動,出現在了劉良佐面前。那是劉澤清府中所養著兩隻大黑猩猩!

這對巨獸乃是劉澤清的得意之作,被他馴得能夠從事簡單雜役。今日劉澤清設宴請劉良佐所部守備以上軍官自然要把這對寶物拿出來顯擺一番。一頭猩猩捧著一盞裝有三升酒的金甌向客人跪著敬酒,而另一頭身形更爲巨大的猩猩則是手中抱着一個碩大的罈子。在一旁等候。這對猩猩狀貌猙獰,又是來的一點徵兆也無一時間驚得劉良佐手足無措渾身發抖不敢接酒。劉澤清笑著說道:“想不到劉將軍縱橫千里,卻連這畜生也害怕嗎?”

“哪個王八羔子害怕了?!”劉良佐兀自在那裡嘴硬。

“那好,給劉總兵上菜!”

帳外立刻又有數名親兵一起答應一聲,接着,推着一個被剝去衣服,繩索捆綁的如同糉子一樣的囚徒進來。

“這是兒郎們尋覓了數日,才僥倖得到的精美菜品,特爲請劉大人品鑑一番。”

隨着劉澤清的示意,幾名親兵揮動手中利刃將那人當場殺死。取出腦漿和心肝放在另一盞金甌中。讓另一隻猩猩捧著,遞給了劉澤清。這位往日裡風流儒雅自命的劉太保,吃著血淋淋的人心肝,喝著白花花的人腦漿。旁若無人。在場賓客莫不膽戰心驚。

“好!劉太保果然好威風!好豪氣!”劉良佐怕猩猩。但是卻不怕殺人,這吃人肉的勾當他也不是沒有做過。當下起身離座拔出腰間解手刀,從那人大腿上割下一條肉來。血淋淋的放在口中大加咀嚼起來,一面嚼着,口中不住的稱讚人肉的鮮美,鮮血從牙齒、嘴邊流下。

二人相視得意的發出一陣狂笑聲。

翌日,二人軍馬進入清河縣境內,與逶迤數十里蜿蜒行軍北上的阿巴泰所部大隊輜重財貨人口相遇。

“前面就是已經被寧遠伯和京營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遼賊韃子了,小的們!咱們發財的機會到了!”

“連京營的那羣廢物都能打得建奴狼狽逃竄,咱們還怕打不過他們嗎?”

“小子們,搶了這些東西,咱們的隊伍就可以擴大,每個人都可以升官發財了!”

二劉所部的各級軍官們,看着那些車輛人口,一個個眼珠子都紅了!

長達數十里的行軍隊伍,在被茫茫白雪覆蓋的荒野上顯得分外搶眼,隊伍之中,牛車、轎車、板車、獨輪車上滿是箱籠,被繩索拴煞的緊緊的。車輛周圍是無數被建奴擄掠來的百姓,神情茫然慌張。

眼前密密麻麻的車輛百姓,內中還有衆多的金銀牛羊騾馬糧米緞匹等物,被數百名家丁親兵簇擁着策馬趕上來的兩位劉總兵也是喜出望外。

“兒郎們,發財升官的時候到了!上!”

一聲怪叫,二劉部下的參將遊擊們催馬領着亂轟轟的隊伍便衝了上去。

護衛押送這些財貨輜重人口的甲喇章京有些慌亂了。他手下只有不到八百人馬,卻是散佈在這將近三四十里長的荒野上,眼前瘋狂衝來的明軍卻是至少在他的數倍以上。

那甲喇章京顏扎正待要下令快走,忽然旁邊一個粗壯的白甲兵壯達叫道:“我大清國的勇士,什麼時候如此窩囊了?見了寧遠伯的軍馬要退讓,見了京營的兵馬要退讓,如今見了這些內地明軍也要跑得遠遠的!真是奇恥大辱!”

這壯大專門奉了阿巴泰的軍令,領着幾十個巴牙喇兵來加強這甲喇的實力,也好護衛掠來的財貨人口,今日卻不想見到這羣往日裡聞風便逃得遠遠的明軍也要避讓。

他大喝道:“大清國的勇士們,隨我出戰啊!”

他一馬當先,手持一杆虎槍,狂叫着催馬從龐大的隊伍當中衝了出去,在他身後,也跟去了十餘個巴牙喇兵,個個狂聲大喊着。

見這巴牙喇壯大引着一小股軍馬衝來,劉良佐部下一名遊擊不由得爲之大喜,眼睛死死的盯着他們催馬衝來的方向,口中不住的督促手下兵丁勒住馬匹。

眼見的越衝越近,那遊擊喝令一聲,“兒郎們,隨咱老子殺奴!”

明軍的數百騎兵齊聲呼喝一聲,分作兩股將這十餘騎兵團團圍住。

短暫的喊殺聲很快停止,圍攏的包圍圈散去,十幾具被砍下首級的屍體散亂地躺在馬隊圍攏的空地上,身上的兵器甲冑認旗和他們主人的首級一樣,被明軍騎兵高高舉起。幾匹全身浴血的空鞍戰馬被新主人用繩子栓在自己的鞍後。

“好!殺得好!”

得意的看着部下用長槍挑起的十幾顆人頭,劉良佐頗有幾分炫耀之意的轉過頭朝着身旁一名騎着大青騾子的商人詢問:“雷大掌櫃,這下本帥可是符合伯爺的要求了,不知道你的貨色夠不夠?”

“只要二位大帥的價款夠,小號的貨色總是好辦的。”陳國熹派到二劉軍中的雷大富不卑不亢的回了一句。

清河縣城。

在這座作爲阿巴泰北上臨時據點的城池之中,劉良佐、劉澤清二人踞坐在大堂上,口中一迭連聲督促文案師爺趕快寫奏報向濟南寧遠伯和京師報捷,擊潰建奴北上之師,收復清河縣城的大捷。有人草草統計了今日攔路搶劫黑吃黑,哦,不,主動出擊,收復失地的收穫後向兩位大帥稟報:“大帥,所獲人口財帛己是查清,共計有丁壯五萬零四百三十八口,各色糧米豆麥高粱三萬六千九百五十七石,牛一千三百六十六頭,羊二千九百七十五頭,各色騾馬驢二千三百二十三匹。繳獲金五萬二千零五十餘兩,銀八十萬四千八百五十餘兩,銀元四十萬五千又七十三塊。各色緞匹一萬零一百七十多匹。另有珠寶首飾古董字畫書籍若干,兄弟們正在統計。”

“雷先生,這些人口財物能夠從你那裡換來些什麼?”

當二部軍將們吵吵着將這巨大的財物收穫分配完畢之後,兩個劉大帥將騾馬牛羊等物和那些糧食作爲本軍的補給收穫,很是大方的拿出了四萬金子和五十萬銀子四十萬銀元還有那些一時不好估計價值的珠寶首飾古董書籍等物來向雷大富購買心中垂涎已久的南中各色軍備。

心中草草的算了一番,雷大富滿面堆笑:“二位大帥說笑了,便是將二位大帥這一萬多健兒全數換成南中甲冑刀槍,也是夠了。”

“錯!本帥部下不止一萬人!而是三萬人!也不止打算要南中的甲冑刀槍,本帥還要用你們的大炮和火銃來打造一支勁旅!”

“咱老子也一樣!手下的這五萬人也是如此!”

“那,這點東西是無法裝配二位大帥的八萬大軍的!況且火炮火銃都是極爲昂貴之物,炮子火藥都要花費不少。”雷大富將頭向後面靠過去,努力讓自己更加的舒服些,這些軍閥的心思,他們這些走南闖北的商人最是清楚不過。

手中有了錢糧便要擴充實力!

“沒關係!雷先生且去準備貨色,這價款嘛,反正俘虜也說了,眼下這些只是阿巴泰的前鋒,大頭還在後頭,咱們再去搶便是!”

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中通寶第六百二十章 耳光響亮(中)第七百一十章 天崩地裂(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抉擇一下,跟我混還是跟教皇混?!第四百八十七章 七千萬元軍費!第六百零二章 被明清反動勢力聯合扼殺的議和(續)第四百零八章 齊聲喚,前頭捉了鄭一官!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忽局的經典案例第一百五十五章 軍火銷售第五百八十八章 三家亂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蘇州“亂!”第六百六十九章 潼關(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葛子瑜的後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輔臣對輔臣(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黃太吉北伐!(得不償失!)第五百零六章 錢串子李守漢、分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不就是缺人嗎?我們有的是!第一百零七章 巡視工廠第十九章 村官訓練班的六政三事(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酉恩科第六百九十四章 錢財去處、點驗江北兵馬!第六百三十六章 幣窮匕現(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咬牙堅持第七十二章 和島津家的交易第三百五十章 長清,刺刀突擊(8)第三百零九章 拔寨、炮擊第二十九章 拖網捕魚與海難者(下)第七百二十章 肅親王的瘋狂第六百零二章 大戰(二)第六百零九章 大潰敗(四)第二百七十章 街頭即景第七百章 兩軍之間第七百零一章 漢水!血水!第六百八十章 黃太吉的生命倒計時!第二百六十七章 榮耀和新差使第三百五十八章 向皇帝報捷第九十四章 大城條約的簽署第二百四十六章淘氣的報捷使者第二百八十八章 晉商的驚訝(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潼關(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新科特務頭子的金融戰計劃!第二百二十四章 臺灣戰役(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自由貿易是普世價值!神聖不可侵犯!第七百二十五章 交戰雙方買賣興隆第七百三十四章 錢塘江上水師來第九十二章 外交與實力第三章 摸清家底第五百四十二章 衆正羣賢真面目第五百六十三章 各有各的煩心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火燒塔山第七百三十一章 黃得功之死第一百八十五章 守漢的歸守漢,芝龍的歸芝龍第二百八十四章 南倭貨幣互換協議第七百二十三章 暫且忍耐一時陣痛,夷狄入華夏則中國之!第五百一十五章 火燒塔山第四百九十三章 小兒輩(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五餅二魚,你吃給我看!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場第二百八十一章安置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宴上的風波第六百七十九章 黑龍江涌金流第七百九十六章 黃浦江中照天燒(四)第十九章 村官訓練班的六政三事(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對戰英夷(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耳光響亮(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燃燒的鹿兒島(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容差距第二百零四章 錦田之變第五百一十五章 火燒塔山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崩地裂(五)第六百九十章 擴軍!擴軍!第三百零六章 討伐(四)第六百七十三章 潼關之戰(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安縣第三百五十九章 和稀泥、暴怒第五百九十一章 漳河之戰(續)第八百零一章 傲蕾一蘭:你們自己選!第一百零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十九章 拖網捕魚與海難者(下)第五章 當一回秦始皇。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大包天當數誰第四百九十二章 九州離亂李繼朱?(四)第六百零三章 大戰(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生意,江北亂象。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火大采購第八十五章 巡視匠師協會第二百七十二章 尷尬的重逢第五百七十三章 無一文可資敵款寇!第二百一十一章 破圍!攻心!第九十六章 菩薩心腸屠夫手段第八十三章 吃醋的境界第一百零七章 巡視工廠第四百四十四章 叫苦、討伐緬甸第四百三十四章 誰是賊?第三十二章 三足鼎立同南征準備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自成的勿謂言之不預也第四百五十五一章 倘若當日身先死第九十五章 比霍亂還要可怕的事第805章 南北君臣4第一百七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