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章 山谷中七層塔樓

這一回站在了小石屋外面,孫啓明的心情與剛纔已經大不相同。又是激動,又是忐忑,又是敬畏,但是更多的還是好奇。這樣一個小小的石屋,卻有很多令他驚歎的東西,有些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完全無法理解什麼人會有如此巧妙的設計,儘管看似普通的一些物理原理,在當今的人看來似乎很簡單。但是古人竟然能夠理解並加以利用,實在太不可思議了。這激發了他強烈的探究心理。

但是,他現在卻想先找劉叔道個歉。在這個水源珍惜的地方,弄髒了人家挑水的木桶,總是一件錯事。不過,左右看了看,卻找不到劉叔的蹤跡。心想,這老頭也真是奇怪,怎麼扔下衣服就跑了。

環顧左右,空山寂靜。孫啓明發現居然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山谷之中,雖然是在這陌生的地方,卻生出了想要查探一番的好奇心。

剛剛來時太過匆忙,他並未仔細觀看這外面周圍的情況。現在單獨一人,正好藉機留意觀察一下四周環境。

此地處於衆山環繞之中,靠近日影大致可以分別出東西南北。剛剛自己進來的入口,是在東南面的山腰間,而且看起來好像是這個山谷唯一的出口。因爲其他的山壁都是十分光滑、平整,並沒發現有別的山洞、裂縫。

山壁四周的角落裡,零散生長着一些黃楊樹。看起來像是有人種植的,長得都算是有些高,也應該是有些年頭的了。

那座令人震撼的七層塔樓則是在北面山壁前,坐北朝南,好像緊貼着山壁。這時候孫啓明想起來了,這七層塔樓與六合塔最大的卻別。在於眼前這一座,並沒有逐層收縮,而是每一層都是相同的長度和寬度。

這種建築的樣式用在七層的塔樓上十分少見,而且在底下看去,有種巨大的壓迫感。會讓人產生一種危樓即將傾覆的錯覺。孫啓明不敢多看,轉移了視線。

在塔樓西邊不遠處,有一座四角涼亭,整體是平面正方形,爲單檐歇山頂亭式結構。四個牆角均有圓石立柱,底座只有二級臺階,約莫三米高度。只是樣子樸素,顏色自然,並沒有粉漆雕刻。亭裡面,只有一張石臺兩個石凳。

四角亭旁邊有兩株石榴樹,上面都掛着十幾個石榴果。兩株石榴樹中間有一大塊平整的青色石頭。在石頭前面的一塊地面非常平整,好像是用磚石鋪成的,約有七八米方圓。好像是門人弟子,講經習武的地方。

孫啓明出來的小石屋是在塔樓的東邊,在石屋後面有大約半畝地的田園。上面有兩個瓜棚,種植了一些蔬菜,更有一小片小麥田。田園的四周全都圍着矮木板,像是爲了防止沙塵流入田地,亦或者防止水土流失。

從小石屋後面有一個水槽,直通到田園中的一個小水池。看來那些從石屋中流出的水,想必是用來澆菜了。他擡頭望去,只見那菜園對面也有一個小石屋,樣式大小與這邊的差不多,就是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

孫啓明有心想過去看看究竟,但是覺得這麼瞎逛始終不太好。反正自己對着地方,既陌生又好奇,更有一大堆奇怪的問題,還是等下找李大問問好了。畢竟這是他的家,有什麼事情他肯定是知道的。

於是孫啓明不再瞎琢磨,朝着七層塔樓走了過去。原先看時,已經覺得震撼,這樣的建築出現在這個地方,本身就是一件很令人震撼和不解的事。

如今走到近前,看得清楚了,這才發現原來這座七層塔樓並非佇立在山壁之前,而是緊緊貼着山壁,似乎還是嵌入了山壁之內。

露在外面的塔樓只有三面,總共有七層。底下一層最高,有四米的樣子。之後每層都是同樣三米左右的高度。而且外觀看起來,直上直下,並不是逐步收縮的傳統塔樓樣式。如果不是外面飛出的這些塔檐翹角,當真會以爲是一座依山而建,帶有陽臺的七層洋樓。

只見這塔樓和山體幾乎就是一個“凸”字的樣子,坐北朝南,長寬相等,約有十五米見方。可以看出左右對稱,全是以磚木結構爲主的建築樣式。

外表看去樸實無華,完全沒有雕樑畫壁的裝飾。唯一的裝飾,也就是在外牆刷上了一層濃濃的土紅色。但是給人的感覺是雍容大度,氣宇不凡。就如同一位歸隱山林的絕代高人,樸實卻不普通,平常但絕不平凡。

樓前的地面是平整的沙土地面,沒有鋪磚。塔樓的基座是在三級石階之上,門庭並不寬大。只是在左右各豎立一根方柱用來支撐塔檐,因爲僅僅是正面有飛檐,左右兩面全是直上直下,看起來感覺很怪。

第一層的塔檐比上面幾層多出來幾尺,全部塔檐上的瓦片都是灰白色的。顏色感覺有如鐵片,但是七層這麼多瓦片,如果全是用鐵片做材料,似乎不太可能。反正無法爬上去揭下來看看。孫啓明只是端詳了一會兒毫無所得,也就不再管它。

塔樓正門敞開着,門屏上一塊灰白石板匾額。上面只有三個黑色行楷大字——大自在!觀其筆法蒼勁有力,雕工精妙。白色的石板黑色的字跡,給人強烈地視覺衝擊,可以說是非凡之作。

塔檐下左右兩邊的方柱上刻有一幅對聯。從字跡與雕工都可以看出,是與匾額出自同一人之手。

當下孫啓明忍不住伸手去觸摸方柱上的刻字,感覺線條流暢,絕無呆滯,就如同一氣呵成一般。聯想到李大先前展露的那身本領,不由得猜想:難道是某位前輩高人,手持寶劍刻畫而成的?

手感觸摸處,全沒有鑿刻時那一鑿一刻的感覺。反而是一種平滑向內凹進去的觸感,是用尖銳的東西划動刻出來的。但是這根方柱似乎是石頭的,感覺堅硬非常,什麼人能夠以如此行雲流水般刻出字跡來?心中疑惑,便更加留神仔細觀看對聯內容。

只見:上聯是——百代逍遙非無果!下聯是——萬物生克皆有因!

孫啓明默默唸了幾遍,心中似有所感。這對聯中竟然隱含數種不同的道理。自己可以看出,逍遙與生克屬於老莊的道家之學,然而聯末因果卻是佛家所提出的。隱約感覺還有其它東西,只是苦於自己對於中國古代的學說所知並不多,無法悟出其他。

自從清末洋務運動之後,越來越多的國人已經專注於西方的新學了。對於那些“老掉牙”的“之呼者也”,都早已經通通拋棄。孫啓明也不過是因爲小時在私塾中,隨老先生讀了兩年,這才略有所知。

但是對於那些文學中哲理深意,孫啓明在感慨一下之後,並不如何在意。心想這個自在門,當是以逍遙自在爲宗旨,這對聯看來就是隱世修道之人所作。雖頗有深意,不過自己領悟力不足,也是無法猜透其中意義。便又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塔樓內裡。

站在門外可以看出樓內的情況,卻發現是遠遠超出了塔樓的深度。好像是朝山壁向內還開鑿了很深的山洞。中間是用木板隔開了,分出了前後。隔板中間有一個小門,同樣沒有關門,可以看出隔板之上同樣沒有雕刻或者圖畫之類的裝飾。

孫啓明探頭從門口看去,卻並沒有看到有人在裡面。這下他倒是有些忐忑不安,正在猶豫的時候。突然從樓內穿出了一個聲音:“孩子,進來吧。”

這個聲音不是劉叔,不是李大,有些慈祥,有些威嚴。雖然是突然出現,卻並沒有令孫啓明感到驚慌。

說話之人的聲調、語氣令他有很親切的感覺,就如同是父母長輩在召喚自己一般。他很久很久沒有聽到這種稱呼了,這讓他不由自主地就走近了大門。他來到門口,先將自己的鞋底,在外面的地板上蹭了一蹭,這才邁步向前。

這個是門,其實並沒門板。孫啓明在門內外左右看了一下,確實是沒有門板。整個七尺寬,近一丈高的門,只是有一個門框而已,這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但是想來,這個地方太過偏僻,外人根本難以進入,有沒有這個門板其實並不重要。孫啓明猜測,或者其中,還是隱含着門庭寬廣、來去自如之意吧。

邁過那道一尺來高的門坎,進到樓中。感覺不出有任何經過修飾的痕跡,整體上都是很樸實毫無華麗。環顧四周,左右兩邊樓壁上各開有一窗,再加上正門左右的兩個圓窗,外面的陽光照射進來,光線充足,此間景物一清二楚。

這底層分有內外兩間,高約四米。整個塔樓就是外間,而內裡卻是在山壁開鑿出的一個方洞。裡面並不昏暗,明顯可以看出約有六米見方,高度確只有三米左右,比外間低矮了不少。

外間左側,很奇怪地竟然是一座竈臺。是有土石堆砌而成,有兩個爐頭。上面架着一口鐵鍋和一口小圓鼎,都蓋着一個木板蓋。

竈臺邊上有一個木架子,放着什麼鍋碗瓢盆,竹筷調羹,還有一把菜刀。牆邊有兩個大瓷缸,也都蓋這木蓋。孫啓明走過去揭開一看,一個裝着小麥,一個裝着清水,旁邊地上還放着那個水桶。

這分明是農家廚房的樣子。孫啓明心中很是奇怪,在這樓裡燒火煮飯,難道不怕煙熏火燎嘛?看那竈臺上就是一窗戶,應該是用來走油煙的吧。不過還是很奇怪,等下一定要問問李大是怎麼回事。

三十五章 小魚小蝦隨它去十七章 好大條沙蟲妖孽十七章 好大條沙蟲妖孽十二章 荒漠中遇野狼羣十九章 人爲財死果不假第五章 千絲萬縷總關聯十二章 荒漠中遇野狼羣二十一章 夢醒時分狼羣到十三章 長城,古道,遺蹟第九章 臨行之夜獨行走三十五章 小魚小蝦隨它去四十四章 初見古城疑問多三十五章 小魚小蝦隨它去第一章 學生搗亂少規矩 先生束手多失意四十三章 殺與不殺皆有因五十二章 小石屋內藏乾坤二十九章 羣狼大戰沙蟲王(1)十九章 人爲財死果不假第六章 各有心計不可言十八章 翻臉要比翻書快四十二章 一劍祭出天地暗二十六章 烤烤肉又聊聊天十三章 長城,古道,遺蹟二十六章 烤烤肉又聊聊天三十六章 這不完全是單挑十五章 殺他一個回馬槍二十七章 沙蟲來歷的傳說十七章 好大條沙蟲妖孽四十二章 一劍祭出天地暗四十一章 一墳,一人,一襁褓第五章 千絲萬縷總關聯第六章 各有心計不可言二十五章 活在黑夜的死人四十八章 再度光顧孔阿三四十二章 一劍祭出天地暗三十七章 金蟬脫殼爲那般三十三章 解脫,佛像,藥液。第九章 臨行之夜獨行走四十三章 殺與不殺皆有因二十九章 羣狼大戰沙蟲王(1)四十二章 一劍祭出天地暗二十一章 夢醒時分狼羣到第五十章 機關,山洞,迷宮第九章 臨行之夜獨行走二十八章 對付沙蟲的辦法三十一章 石頭匣子裡的井四十九章 鳴沙山裡一線天十九章 人爲財死果不假五十三章 山谷中七層塔樓二十章 怪物與瘋狂的人四十九章 鳴沙山裡一線天第七章 世道滄桑行路難四十九章 鳴沙山裡一線天二十八章 對付沙蟲的辦法三十九章 李大的故事(2)十五章 殺他一個回馬槍二十二章 何方神聖隱山中三十四章 佛窟外的衆土匪三十二章 山中好似故人來五十一章 一個古怪的老頭四十四章 初見古城疑問多十七章 好大條沙蟲妖孽二十章 怪物與瘋狂的人二十四章 可以公開的身份二十九章 羣狼大戰沙蟲王(1)第六章 各有心計不可言三十五章 小魚小蝦隨它去二十九章 羣狼大戰沙蟲王(1)二十五章 活在黑夜的死人三十一章 石頭匣子裡的井四十七章 從來仗義多疏財四十三章 殺與不殺皆有因三十九章 李大的故事(2)第十章 軍車開出換駱駝第一章 學生搗亂少規矩 先生束手多失意三十八章 李大的故事(1)第一章 學生搗亂少規矩 先生束手多失意五十三章 山谷中七層塔樓第十章 軍車開出換駱駝三十九章 李大的故事(2)第六章 各有心計不可言四十一章 一墳,一人,一襁褓第二章 回憶往事心悲悵 遺物手帕藏文章十三章 長城,古道,遺蹟四十七章 從來仗義多疏財二十六章 烤烤肉又聊聊天四十五章 是在水裡兌的酒三十七章 金蟬脫殼爲那般二十三章 佛窟的雙重用途五十三章 山谷中七層塔樓十二章 荒漠中遇野狼羣四十七章 從來仗義多疏財三十五章 小魚小蝦隨它去第四十章 李大的故事(3)十七章 好大條沙蟲妖孽第一章 學生搗亂少規矩 先生束手多失意三十九章 李大的故事(2)四十三章 殺與不殺皆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