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

在錦衣衛裡,拷問罪犯也是有講究的。

上官說“打着問”,也就是拉下去隨便打一頓,不要把人傷了或者弄死了,這種一般都應對在身份比較重要或者有比較硬的後臺的罪囚身上。

畢竟錦衣衛查的大多數都是官員和勳貴,甚至偶爾還要查一下皇親國戚,這難免碰到一些有強硬後臺的人。

即便錦衣衛再怎麼百無禁忌,該注意的地方還是要注意的。

所以也就有了這種“打着問”,上刑,但不上重刑。

而且有些罪囚身份或者特別重要,把人打的太狠什麼的不利於查案之類,也需要給人留一些餘地。

像之前孫若微謀刺皇帝的事情,就屬於要在錦衣衛詔獄裡打着問的類型,有着皇太孫的關心錦衣衛怎麼都不敢把人打的太狠。

至於說“好生打着問”,這層次無疑就要提升一級,也就是把人往死裡打,最後留一口氣不死給口供畫押就行。

這種就屬於需要辦成鐵案或者拿到切實口供的,人證雖然可以嚴刑逼供,但不能弄死,以免死無對證。

通常來說,到了這一步的犯人也就是需要留顆腦袋去法場上走一遭,明正典刑砍腦袋了,除此之外怎麼弄都沒事,所以錦衣衛也就發明了那些恐怖的酷刑,專門用來撬開這種人的嘴。

除了這兩種之外,錦衣衛其實還有一種更進一步的審問方式,那就是“着實好生打着問”,也就是直接弄死,然後用屍體按手印。

這種基本上就屬於栽贓陷害,或者有人不想讓罪囚再活着,亦或是攀誣其他人的情況。

對於朱瞻埈來說,京極真定的死活是無所謂的,但口供卻必須拿到,而且必須拿到真話。

在這種情況下直接把人弄死肯定不行,但打清了可能又沒辦法撬開他的嘴,自然也就需要上大刑了。

而且給人留一口氣,也方便審完之後再對一遍口供,以免其中有胡編亂造或者記錯的地方。

上大刑雖然被戲稱爲大記憶恢復術,但從實際效果來說,它確實可以幫人想起很多已經記不清或者遺忘的事情。

至於說嘴嚴實能守住秘密?除非是能夠靠着意志力突破生理極限,否則也就不會有三木之下何求不得這句話了。

而且就算真的嘴嚴到了這種境界,朱瞻埈也還有可以掏出自己想要的信息的手段。

說到底他是個修行者,而且是已經距離煉神反虛只有渡劫這一步之遙的頂級存在,而大明又不是修仙界那種能夠在人的神魂當中埋下各種禁止防止泄密的世界,通過搜魂術、迷心術之類的法術,想要從一個意志並不怎麼堅定的犯人嘴裡掏東西,實在是不要太簡單。

之所以不用這些手段,無非是朱瞻埈不喜歡一個倭人過的太舒服了而已。

而且他也不認爲區區一個倭人,還是嬌生慣養的貴族能有什麼意志力和氣節這種東西,扛得住錦衣衛的大刑。

事實上結果也並沒有出乎朱瞻埈的預料,僅僅不到一個時辰,那個負責上刑的錦衣衛千戶就意猶未盡的拿着一份帶着血手印的口供來向朱瞻埈覆命了。

“啓稟王爺,那倭人實在不經拷打,只是上了三輪大刑就不行了,潑都潑不醒,我們怕把人拷打死就沒再上大刑了,不過他也該招的都招的差不多了。”上刑的千戶將口供雙手舉過頭頂,捧到了朱瞻埈面前:“口供在此,請王爺閱覽。”

朱瞻埈滿意的點了點頭,接過口供展開的同時,對一旁的侍立的胡善祥說道:“賞!”

胡善祥聽到朱瞻埈說賞,於是從自己的袖子裡摸出了一粒紅寶石,就拋給了這名千戶。

這名千戶見狀趕忙雙手接過,同時大聲的謝着賞。

“退下吧,王爺有事自然會傳喚。”胡善祥見朱瞻埈正在閱覽那份口供,於是便讓這名千戶先下去了。

這名千戶不敢怠慢,於是收好了紅寶石便趕忙退了出去,臨走還不忘把門給關好。

看着這名千戶離開,胡善祥這才重新站回了朱瞻埈身邊。

她並沒有多嘴說些什麼,也沒有去偷看口供上的內容,儘管她只需要一擡眼就能夠看到那上面寫的是什麼。

她只是恪守着作爲侍女的本份,老老實實的低着頭站在一旁。

朱瞻埈並沒有在意胡善祥的舉動,或者說他早已習慣了胡善祥在身邊,並沒有介意在她面前閱覽重要信息。

而且這份口供說起來重要,卻也就是那麼回事。

“沒想到倭國居然還有一處神界,這倒是讓我始料未及的。”朱瞻埈看完了口供,這才微微搖了搖頭。

“神界?殿下說的是倭國類似於天庭那樣的地方嗎?”胡善祥很及時的捧哏,恰到好處的表現了好奇,接上了朱瞻埈的話頭。

“所謂神界確實類似於天庭,不過倭國蕞爾小國,所謂的神界料想也不會太大,最多是一處洞天福地而已。”朱瞻埈微微搖頭,雖然嘴上說着始料未及,但實際上他對口供中提到的情況並沒有感到很意外。

對於朱瞻埈所說的話,胡善祥面露疑惑,不太能理解朱瞻埈說的究竟是什麼。

雖然她跟在朱瞻埈身邊也接觸了不少修行方面的事情與知識,但對於他剛纔所講的內容,卻依舊有些不明所以。

“你是進過孤的靈葫洞天的,想必知道那是自成一界的地方。”朱瞻埈自然看出來了胡善祥的疑惑,於是爲她解釋道:“所謂洞天福地並不是單純的指名山大川,而是這種因爲種種機緣巧合所形成的自成一界的小天地。

只是這小天地有大有小,小的就如同孤的靈葫洞天,能夠被煉製成法寶隨身攜帶,而大的就會固定在某處名山大川之類靈氣充沛的地方,而這種就被人稱爲洞天福地,也就是所謂洞中天地的意思。 至於神界,則是神靈居所。比如奶奶被敕封爲神,享受香火供奉,年深日久之後她便可以自行開闢一界,居於其中而非像現在一樣需要將神魂寄宿於金身神像當中。

像這樣剛開闢神界的神靈,神界大多就只是供奉自己的廟宇那麼大而已。

他們需要更多的香火供奉和長久的享用香火,才能夠不斷地擴充自己神界的地盤。

諸如東嶽齊天大帝這樣的神靈,因爲神職和名聲、香火之類的關係,神界則會十分廣大,甚至能囊括整個泰山。

當然,也有一些神靈運氣好能夠遇到天生自成一界的洞天,將其開闢成神界的話,自然就遠比那些靠香火供奉自己開闢神界的神靈要舒服多了。

不過在如今這個天地靈氣衰落的大世,我大明又經歷了劉伯溫斬龍脈的事情,世間已經神聖不顯,是否還有神靈留存還是兩說。

最起碼,如果還有神靈留存的話,不該這麼神聖不顯。當然,如果這些神靈受限於天地靈氣衰落,躲進了自己的神界避世不出也是可能的。”

胡善祥大致上聽懂了朱瞻埈的解釋,但卻又更加不解的問道:“那倭國這邊又是怎麼回事呢?按照之前聽殿下您講的,倭人應該有神靈行走在世間吧?”

“所以孤才說始料未及啊!”朱瞻埈無奈的笑了一下,隨即將手中的口供折了一下放到了一旁:“倭人有一處神界,名爲高天原,如果我沒有料錯的話,那裡應該是一處被開闢成神國的洞天,內部尚有靈氣充盈,所以倭人的神靈才能夠繼續行走世間。

按照這份口供交代,倭國上下大小神靈都會在每年十月齊聚一個名爲出雲的地方,在這裡待上一個月後纔會各自返回自己所在的地方。

這個出雲,就是高天原的出入口所在,這些倭國的大小神靈正是藉着每年一次的機會回到高天原吸取靈氣,以維持自己的存在。

畢竟倭國沒有經歷斬龍脈的事情,加上又處在地脈薄弱之地,天地靈氣的衰退本身就想對要慢一些,如今還有神靈行走世間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

不過即便如此,倭國強大的神靈也都已經基本上躲進了高天原避世不出,如今還在外界行走的不過是一些弱小的毛神。

他們對靈氣的消耗不大,加上倭國獨特的供奉方式,他們倒是還能夠繼續行走在世間。”

不得不說,雖然倭國被朱瞻埈蔑稱爲蕞爾小國,但這是和大明相比,若是同周邊的朝鮮、琉球,乃至是安南、暹羅這樣的國家相比,倭國也是不折不扣的強國的。

即便是放到歐陸,如今的倭國在歐陸也是能打出一片天地的。

只能說不是倭國弱小,而是大明太強大。

而倭國供奉神靈的方法也確實有其獨到之處,只是這法子未免過於殘忍,對朱瞻埈來說有參考價值,卻意義不大。

“倭國獨特的供奉方式?這供奉神靈還有什麼特別的方式嗎?不就是上香祭拜。”胡善祥顯然對此沒有什麼瞭解,生在大明的她能見到的供奉方式也就只有燒香磕頭這一種了。

然而朱瞻埈卻要懂得很多,他不由得搖了搖頭說道:“供奉神靈的方式很多,有的簡單有的複雜,有的血腥有的殘忍,但純只看供奉的是什麼樣的神靈,以及供奉神靈的信徒是一羣什麼樣的人罷了。

比如在魏晉時期,佛門弟子供奉佛祖雖然也是燒香點燈,但卻不是香燭油燈,而是這些佛門弟子本身。

當時有些佛門弟子手持火把,任由其燃燒,直至焚燒自己整隻手臂;也有佛門弟子將自己高高掛起,點燃全身血肉如同天燈……

《楞嚴經》載;‘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燃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𦶟一香炷。’

《法華經》也有‘即服諸香——栴檀、薰陸、兜樓婆、畢力迦、沉水、膠香,又飲瞻卜諸華香油,滿千二百歲已,香油塗身,於日月淨明德佛前,以天寶衣而自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願而自然身,光明遍照八十億恆河沙世界’的記載。

於是當時的佛門弟子紛紛效仿,將自己視作香燭,要燃身供佛。

如今佛門弟子頭頂的戒疤便是此等習俗的延傳,只不過不再燃身,僅僅只是在頭頂點上一炷香做替代而已。”

說到這裡,朱瞻埈停頓了一下,讓面有驚色的胡善祥消化了一下他所說的話之後,才繼續說道:“至於倭人供奉神靈的方式則大同小異,也是以人供奉,只不過他們不把人點燃,而是讓神靈來享用。

倭國供奉神靈的寺廟叫做神社,和佛寺不同,神社當中大多數爲妙齡女子,稱爲巫女,需選純潔妙齡女子充任,以免褻瀆神靈。

而供奉的方式便是讓一名挑選出來的姿色上佳的巫女去作爲神妻,在被神靈臨幸之後誕下子嗣。

因爲這些能夠供奉神前的女子大多身份尊貴,因此若是誕下男丁則被家族撫養,視作貴子。

若是女子則作爲更爲尊貴的巫女來培養,未來更是會直接用作對神靈的供奉。

倭國的不少神靈就是靠着這種方法,得以維持自己在俗世行走的力量。”

“啊?!啐!果然是番邦小國!”胡善祥被朱瞻埈所說的話羞臊的滿面通紅,但卻也有些不解的問道:“讓神靈延續血脈,這如何能讓神靈有力量在俗世行走?”

聽到胡善祥這麼問,朱瞻埈臉上浮現出一絲冷笑,對她問道:“你以爲被神靈臨幸是一件好事?那些神靈的後嗣你猜最後結果是如何?”

“這……想來虎毒也未必食子吧?”胡善祥似乎是猜到了什麼,卻又不敢相信。

然而朱瞻埈打破了她的那點幻想,冷笑着說道:“那些所謂貴子會在撫養到一定年歲後便安排成婚繁育血脈,至於他們本身則會依舊作爲祭品供奉神前,供神靈享用。

那一身經過多年培育成長起來的神性血肉,對於神靈來說可是大補之物,吃下去不弱於一枚大丹。

而女子也是一樣,只要誕下子嗣,這巫女便已經沒用了,因爲只有純潔的處子才配被神靈享用,那些孕育神靈血脈的軀體也沾染了神性,即便趕不上那些貴子,也是滋補之物,只消一年吃上一兩個,再加上神界的靈氣補充,不是太強的神靈便足以維持在世間行走了。”(本章完)

第226章第48章 朱棣要練兵第58章 官員的俸祿第85章 貶爲馬前卒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第150章 攻倭方略第38章 丹藥出爐第53章 義烏兵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第229章 蒙古搏克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第118章 父母的關心第246章 時代變了第266章 抄家第178章 百萬兩白銀第99章 真龍之軀第40章 不死藥351.第348章 交趾戰事337.第334章 自負盈虧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第229章 蒙古搏克第278章 返程之議364.第361章 青鱗領軍第123章348.第345章 不輸不入第133章 海上強軍第197章 孔家之亂第145章 出征第142章 “人我殺了”第143章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第41章 絕天地通第149章 風調雨順第47章 分筋錯骨手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150章 攻倭方略第44章 女反賊孫若微第152章 “世宗大王”第169章 檢地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第8章 進獻朱果第289章 虛無僧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96章 準備“化龍”第172章 農稅和商稅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144章 不修王府第185章 加九錫第299章 重訓錦衣衛第291章 刺殺與逃亡第70章 氣運羅盤330.第327章 編練新軍第311章 昔日二人323.第320章 錦衣衛第244章 全城大索第160章 運糧和出征第295章 南海龍王第55章 修建碼頭第284章 倭人獻女第170章 年輕武士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254章 4k二合一332.第329章 南洋戰略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272章第224章 靈丹與靈石第145章 出征第176章 王爺天恩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第299章 重訓錦衣衛第229章 蒙古搏克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第1章 歡迎收藏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67章 欲求長生法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166章 龍珠第162章 福岡城下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115章 真龍現身第257章 香火神位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160章 運糧和出征第118章 父母的關心第89章 青璃增陽丹第243章 刺殺第70章 氣運羅盤355.第352章 誅神328.第325章 雲南沐家第52章 募兵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283章 大地輪迴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第191章 通縮與通脹第148章 種水稻第178章 百萬兩白銀第246章 時代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