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解縉還活着嗎

第233章 解縉還活着嗎

對於朱瞻埈來說,他並不介意通過納一個側妃來籠絡蒙古人,畢竟這還是封建時代,按照禮法來說他本身就可以娶很多個老婆。

不僅可以,甚至算是必須。

在封建社會當中,皇族開枝散葉,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嚴重一點的還會上升到動搖國本的程度。

就好比從明孝宗朱祐樘到明武宗朱厚照,但凡朱厚照不是獨子,但凡朱厚照有個兒子,後面也輪不到嘉靖繼位當皇帝,鬧出把明仁宗朱高熾擡出太廟的事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朱瞻基的兒子朱祁鎮和朱祁鈺也是一樣。

朱祁鎮之所以能夠搞出奪門之變,成功復辟上位,不就是因爲朱祁鈺的兒子死了沒有繼承人,自己的身體又不好,大明江山遲早要還給朱祁鎮這一脈嗎?

事實結果也證明,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是個不錯的皇帝。

由此可見,在封建社會多娶幾個老婆、多生幾個兒子,這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不過朱瞻埈雖然可以接受自己納一個側妃,卻不能接受蒙古人做自己的正妃,這一點別說是他不接受了,朱棣、朱高熾,乃至是整個大明朝堂都不會接受的。

開玩笑,大明自立國以來,付出了多少代價才把蒙古人趕走,現在你娶個蒙古老婆可以當是報復當年的蒙古人,可要是把蒙古人立爲正妃,生下來一個有蒙古血統的嫡長子繼承人,這豈不是意味着蒙古人又要當家做主?

這可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朱瞻埈也好,朱瞻基也好,大明皇室的正室只能是漢人。

這也是爲什麼當年秦王朱樉被朱元璋賜婚正室王氏之後整個人就開始墮落的原因,因爲朱樉的正室王氏是當時蒙元當時唯一一個擊敗過徐達的名將王保保的妹妹。

娶了她也就意味着朱樉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這又如何能讓朱樉對王氏有好印象呢?

順帶一提,金庸老先生的小說中,那位敏敏特穆爾的原型就是這位王氏。

所以朱瞻埈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娶一個蒙古女人當自己的正妃的,甚至於他不打算娶其他任何人做自己的正妃,因爲他心中正妃早已有了人選。

“瞻埈,你現在納了側妃,可有考慮過正妃的人選?”朱棣騎在馬上,關心的向朱瞻埈詢問着:“你大哥這次回去就要和日本倭皇完婚,但咱們大明未來的皇后肯定不能是個倭人,所以她也只能是伱大哥的側妃。

你們兩個猴崽子都納了妃了,這正妃的事情也該考慮了,你們的娘跟我這說過好幾次了,你們兩個也確實該選正妃了,這次回去就兩個一起辦了吧!

先跟爺爺說說,你們兩個喜歡什麼樣的女子,爺爺也好安排各地選貢秀女。”

在朱棣看來,既然朱瞻基和朱瞻埈都已經開始納妃了,那這正妃的人選就必然要考慮起來。 對於這個問題,朱瞻基心裡多少還有些惦記着孫若微,雖說朱瞻埈告訴他的是人已經殺了,但朱瞻基心裡多多少少還是忘不了那個女人。

所以朱瞻基在這件事上表現的並不怎麼熱情,只是一副隨爺爺做主的態度。

反倒是朱瞻埈這邊,他態度明確的表示:“這事就用不着爺爺您操心了,我的正妃人選我自有考量。”

聽到這話,朱棣還沒說什麼,朱瞻基倒是好奇起來,對着朱瞻埈追問道:“二弟,你這自有考量,該不會是已經有心上人了吧?說說,是哪家姑娘?是京中勳貴家的女兒還是哪位大臣家裡的千金?回頭也好讓娘派人上門提親啊!

難道說你喜歡的是什麼民間女子?還是你在倭國有什麼相好?總該不會是你一直帶在身邊的那個小宮女吧?她雖然不錯,可出身擺在這裡,難爲正妃啊!”

對於朱瞻基的這番追問,朱瞻埈只是擺了擺手,在心裡問了一句龍女的意見之後纔開口回答道:“我既然得了仙緣,我的心上人又怎麼可能是凡俗呢?眼下尚且欠缺一些機緣,等時候到了我自然會把人領回來讓你們見上一面的。”

朱瞻埈這話頓時引來了朱棣和朱瞻基的好奇,這簡直是在明說朱瞻埈要娶一個仙女當自己的正妃了。

這對於朱棣和朱瞻基來說可是西洋景,畢竟民間各種凡人被仙女看上、書生遇到狐仙鬼怪之類的傳說故事,但朱瞻埈這種皇親國戚娶一個仙女當正妃的事情依舊是非常稀罕的事情。

民間傳說說到底還只是傳說,很多東西都屬於臆造或者編纂出來的故事,至於是不是真的有這回事,是誰也不知道的事情。

很多時候,那些什麼書生被狐仙精怪看上,欣賞其才華,對其進行幫助的故事,大多都只是文人自己的意淫罷了,根本當不得真。

但朱瞻埈是不同的,他早已顯示出了種種神異,誰也不敢把他說的話當成假的,又或者只是他自己在意淫,編了一個哄人的故事。

然而面對朱棣和朱瞻基的追問,朱瞻埈卻口風很緊說什麼也不願意吐露一星半點的信息,甚至爲了避開這個話題,還把話題轉移到了朝廷如何治理草原上來。

“要治理草原,朝廷還是要派人來草原,設立官府和衙門,這樣才能把這一片廣袤的草原納入我大明的版圖。”朱棣在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頗有一番豪情壯志,但同時他也明白這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治理草原需要選派精明強幹的人手,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選派誰來在草原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之前朱棣就和朱瞻埈、朱瞻基討論過這個問題,能夠勝任這一工作的官員無疑是需要有非常強的才幹的,而這樣的人對於朝廷來說,也是非常稀缺的人才,無論哪個地方都很需要,朝廷並沒有多餘的人才儲備。

所以要派人來草原,便意味着要從其他地方抽調人才,而抽調誰來草原,就成爲了一個很關鍵的選擇。

面對這個問題,朱瞻埈想起之前朱高熾和自己提過的事情,於是對朱棣問道:“解縉還活着嗎?”

(本章完)

第186章 我回來第14章 皇帝遇刺第20章 亡國之禍第258章 鑄九鼎第74章 勳貴站隊331.第328章 借兵第214章 恢復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335.第332章 種地?越種越窮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277章 合巹 洞房第116章 天雷降世第234章 人選318.第315章 鄭王黨第102章 賣了封地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88章 定身術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第147章 天津衛第99章 真龍之軀第192章 龍女傳法第150章 攻倭方略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367.第364章 錦繡前程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232章 藍琪兒第35章 兌換準備金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第252章 曲阜縣令第120章 考慮將來第36章 朝堂解惑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371.第368章 小兵衛323.第320章 錦衣衛第2章 朱家麒麟子336.第333章 開放海禁第298章 國運加持第306章 口腹之慾第35章 兌換準備金第19章 殿興有福?360.第357章 金丹九轉358.第355章 “淨”天地第260章 敢縛蒼龍382.第379章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355.第352章 誅神第241章第111章 寧王請纓第269章 新府第8章 進獻朱果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144章 不修王府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155章第36章 朝堂解惑378.第375章 大軍回京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202章 後勤保障第151章 仁川登陸第148章 種水稻請假條第20章 亡國之禍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134章 小琉球國第211章 封狼居胥第298章 國運加持第282章 地脈佈陣第60章 戶部衙門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139章 徐濱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240章 兩京制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281章 重塑肉身第270章 龍女第162章 福岡城下第190章 超發第209章 全軍衝鋒第142章 “人我殺了”第183章 還朝第25章 寶鈔的問題第299章 重訓錦衣衛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205章 飲馬河畔第306章 口腹之慾第142章 “人我殺了”第183章 還朝第197章 孔家之亂第238章 順天府第58章 官員的俸祿第41章 絕天地通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201章 新軍第164章 倭人集結第281章 重塑肉身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