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仁川登陸

第151章 仁川登陸

考慮到要搶在臺風季到來之前抵達濟州島,並且建立據點,所以朱瞻埈和四位藩王商議議定之後,便和寧王各自收拾一番之後,帶着軍隊出發了。

十二條一千料的大船雖然能裝,卻也沒辦法裝下兩位藩王手上七個衛所的士兵。

所以寧王和朱瞻埈合計了一番之後,決定一人先帶一個衛所,拿下濟州島之後,再把剩下的士卒分批運送過去。

一千料的海船載重換算成後世的單位大約是六百噸左右,考慮還需要攜帶補給、裝備和其他物資,一條船上除了水手最多隻能載六七百人,所以即便朱瞻埈和寧王一人都只帶了一個衛所,卻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擠得上船的。

好在寧王和遼東三王也知道這次是要渡海徵倭,因此想辦法蒐羅了一些其他船隻,和朱瞻埈的十二千料海船配合,倒是也勉強把這兩個衛所加起來一萬多人都一次運走了。

從天津出發到濟州島,路途說不上遙遠,繞過了遼東半島之後,也就只是沿着朝鮮的海岸線航行一段就能抵達。

對於朱瞻埈和寧王來說,這只是一段普通的海上旅程,除了稍顯顛簸讓年事已高的寧王稍微有些吃不消之外,其他倒是沒有起什麼波瀾。

但是對於朝鮮來說,如此龐大的一支艦隊渡海而來,尤其還是從明國而來的艦隊,這頓時嚇得朝鮮舉國上下惶惶不可終日。

或許有人會覺得明朝和朝鮮的關係一直很好,兩邊多年時間裡朝鮮侍奉大明就像兒子侍奉老子一樣恭順,萬曆年間朝鮮被倭國滅國還是大明出兵幫朝鮮復國的,朝鮮人更是將崇禎的年號用到了二百六十五年,朝鮮對大明的“忠”應該是刻進骨子裡的。

然而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明朝初年,向朱元璋上表稱臣朝貢的是高麗國王,受到明朝承認的藩屬國也是高麗。

洪武二十一年,高麗東北面都指揮使李成桂發動兵變,改國號爲朝鮮,這纔算是有了後來的朝鮮。

一直到洪武二十六年,李成桂派遣使節來明,貢馬九千八百餘匹,明太祖回賜紵絲綿布等近二萬匹,兩國才重新恢復了藩屬朝貢。

到了永樂一朝,朝鮮更是直接派出王世子前來大明朝貢,以示恭順。

但終明一朝,朝鮮一直沒有放鬆過對大明的警惕,比永樂十七年,朝鮮世宗出兵攻打日本對馬島,在倭寇手中救下了十一名被俘的明朝百姓。

不過很尷尬的是,朝鮮以明顯佔絕對優勢的兵力,卻以悽慘的戰國收場。

爲此,世宗還特別把大家叫來開了個朝會,非常嚴肅地討論一個議題——這批救下來的漢人要不要送回大明去。

左議政樸訔便堅決反對:“漢人宋官童等十一名,備知我師見敗之狀,不可解送中國,以見我國之弱!”

若是朝鮮對明朝真的無比信任,何必救下了一羣漢民,卻如此畏手畏腳呢?

因此這時的朝鮮,對明朝的所謂“忠誠”只是一層政治表象,內裡對明朝其實早不知道提防到什麼程度了。

此時朱瞻埈和寧王帶着大軍和戰艦渡海而來,朝鮮舉國上下的震驚可想而知,甚至於朝鮮朝廷已經認定大明的軍隊是來攻打朝鮮,要覆滅朝鮮一國的。

尤其是朱瞻埈的艦隊並沒有直接南下,而是在朝鮮的仁川靠岸登陸了。 這裡距離朝鮮此時的國都漢城僅有不到百里的距離,朱瞻埈要是真有心,十天之內就能打下朝鮮國都,進而控制整個朝鮮。

畢竟就算是後世的朝鮮,能稱得上城市的也就只有那麼幾個地方,只要控制了這幾個地方,這朝鮮全國也就可以傳檄而下了。

但朱瞻埈卻對攻打朝鮮沒什麼興趣。

無他,太窮了。

朝鮮這個時候是真的窮,畢竟這破地方即便是到了後世被吹上了天,究其本質分裂成南北兩個國家的半島上,能稱得上大城市的地方十根手指都能數得過來,其他地方都屬於經濟落後的農村。

至於說礦產,朝鮮半島上礦物的種類確實豐富,但儲量都不算大,半島的北部山區礦產資源相對來說比較豐富,但其豐富的稀土資源和菱鎂礦等資源,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全都是能看不能用的東西。

在沒有現代化的工業體系的情況下,如今的大明既沒有開採這些資源的能力,同樣也沒有冶煉這些資源的技術,更沒有使用這些資源的需要。

而且更關鍵的是,這個時代朝鮮的北部對於大明來說,就只是家門口隨時都能吃掉的肉而已。

遼東三王之前在和朱瞻埈的交流中,就已經透露出對朝鮮半島的垂涎了。

事實上,當年朱元璋將遼東三王封在遼東地區,很大一部分程度上的用意就是要征伐朝鮮。

只不過後來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朱元璋也無力征討朝鮮和倭國,便將這件事放下了,認下了朝鮮是大明的藩屬國。

所以對於朱瞻埈來說,拿下朝鮮雖然是順手的事情,但這事還是留給遼東三王來做吧。

在仁川登陸,嚇尿了幾個朝鮮將軍之後,朱瞻埈和寧王商量了一番,還是決定派出一名太監作爲使者,向朝鮮國王李芳遠傳遞以鄭王和寧王兩位藩王名義撰寫的國書,令其前來一見。

雖然朝鮮國王名義上是一國之君,但按照大明禮制,他只是明朝藩屬國的國主,封的也是比朱瞻埈還有寧王低一等的郡王。

也就是當初朱棣冊封的時候,賞了一個九章冕服而已,比親王本身應該穿的五章冕服高了一個等級。

然而就算是大明國內,藩王之間還有個三六九等,他區區一個藩屬國的國主,又有什麼資本在兩位上國親王面前擺弄自己的地位呢?

就更別提此刻朱瞻埈和寧王的一萬大軍已經登陸,就駐紮在仁川,隨時可以攻打朝鮮國都漢城。

所以李芳遠在接到了送來的國書之後,那是真的嚇得兩股戰戰,站都站不起來,只能派出自己的嫡三子李裪去仁川,謁見兩位藩王,他自己是真的不敢去。

(本章完)

第237章 騎馬第89章 青璃增陽丹第160章 運糧和出征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第57章 十萬兩白銀第136章 務實與國運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266章 抄家第188章 張氏教子第287章 刺殺藍琪兒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217章 班師回朝第234章 人選第283章 大地輪迴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77章 漢王和趙王第71章 氣運之說第309章 忍者爬繩子第305章 搏命還是躲災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137章 聽濤水閣358.第355章 “淨”天地第292章 巨蟒第114章 彈劾第93章 上架感言第294章 朱瞻埈到來第87章 朱瞻基的質疑第225章 日月所照第55章 修建碼頭第37章 開爐煉藥第250章 笑看風雲第7章 大明天朝計劃第54章 修運河第137章 聽濤水閣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108章 尚服局351.第348章 交趾戰事第4章 胖老爹朱高熾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98章 化龍丹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第162章 福岡城下第204章 大軍先鋒第182章 沒興趣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37章 開爐煉藥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第57章 十萬兩白銀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351.第348章 交趾戰事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第120章 考慮將來第251章 4K章節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279章 返程第39章 初試成藥第226章361.第358章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290章 神社第99章 真龍之軀第16章 太極拳第286章 藍琪兒尋夫第247章 謠言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第41章 絕天地通第105章 御門前的氣運羅盤第2章 朱家麒麟子第42章 教授武藝第132章 國運增長第141章 再入詔獄353.第350章 羣魔亂舞第186章 我回來336.第333章 開放海禁第121章 海鹽和糧食第290章 神社第189章 分歧第9章 天命變了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143章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第182章 沒興趣第7章 大明天朝計劃第294章 朱瞻埈到來第295章 南海龍王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147章 天津衛第115章 真龍現身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第294章 朱瞻埈到來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第152章 “世宗大王”第230章 比試第237章 騎馬第125章 瓜分倭國第69章 人道封神第27章 倭國金山第124章 蠱惑四王347.第344章 斬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