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

朱栩坐在椅子上,翻閱着奏本,心裡還是在不斷的計較。

明年是大明‘新政’的第二年,很多改革舉措將向深入推動,去年還是他在京外走了一圈,開了一通殺戒,這才讓很多事情順利起來。明年的‘新政’將更加困難,同時他又不能隨意出京,朝廷上下面對的形勢將極其困難。

一陣之後,朱栩合起一道奏本,突然向曹化淳道“對了,巡政御史,準備的怎麼樣了?”

曹化淳稍微想了想,道:“回皇上,二十二個省,需有二十二巡政御史,外加配齊各種各類的官員,總人數有近三百人,內閣,六部,大理寺,督政院等都還在商討,還沒有完全定下來。”

朱栩沉思片刻,道“讓內閣加緊督促,必須在元宵之前出京!巡政御史,要將各方面都摸一摸,朕要看看大明的具體狀況!還有,這二十二巡政御史還要交錯巡視,不能出現糊弄的情況,一經發現有內鬼,嚴厲懲處!”

“遵旨。”曹化淳應聲。

朱栩擺了擺手,低頭認真的批閱起來。

曹化淳悄步退出去,轉身向畢自嚴的班房走去。

在朱栩批閱奏本的時候,內閣的各種命令也不斷頒出去,相當的密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系列的任命了,除了任命各省的參議,參政,副督正,還有就是大理寺的官員,這個異常引人注目,因爲巡撫的品級是從三品,依照‘戰區’劃分,設立的四個由京城大理寺直轄的‘巡迴大理寺審判廷’,品級是正三品!

也就是說,這個巡迴審判庭,有權審理轄區內的所有案件,哪怕涉及巡撫,總督都可以!

他們的品級,是從三品!

這對地方來說,簡直太過可怕,猶如繩索套在脖子上,大口呼吸都不得!

京城的一干觀察家,輿論批評家都爲之側目,繼而掀起一股股的風潮,各種言論鋪天蓋地,席捲京城,接着就如狂風大浪,滾滾如潮,衝擊向大明的四面八方。

大理寺的動作相當突然,這原本應該是年後的安排,可汪喬年新任大理寺卿,又入了內閣,迫不及待的想做些事情,因此也不願意等到年後,着急忙慌的就對原本大理寺的計劃進行了大幅改動,強力推進。

大理寺。

大理寺現在的基本架構,一個大理寺卿,少卿二人,六個大理寺丞,還配有斷官三十六人,專司審判,另外還有常參官等七十多人,機構上是越來越龐大。

汪喬年現在正在大理寺,聽着二位少卿的討論。

“大人,這東西南北四大巡迴判廷,我等建議由寺丞擔任,兩年到三年回京,輪流任職,並且地方也要輪轉,以免被腐蝕,爲禍地方……”

“省級官員,自然都是還要押送京城受審,但其他的,在地方上審,是不是有些……就是不放心……”

“沒錯,現在的地方上,什麼事情都推來推去,一推二推之後,事情就糊塗了,怎麼理都理不清……”

“皇上給我們大理寺這麼大權力,就是要朔本清源,打擊那些貪官污吏,還吏治一個清明,不能給他們機會,決不能手軟!”

汪喬年靜靜的聽着,等了一會兒道:“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明日召集大理寺各級官員,建言獻策,本官回來後進行梳理,對於有用,可用,全數採納,並且重獎!”

“是。”二位少卿齊齊應聲,聲音澎湃。大理寺現在真的不同了,那是有內閣輔臣坐鎮的二品衙門!

在汪喬年商議的時候,督政院正忙碌不休。

除了對各項律法加緊完善之外,對各地督政院督正使,督正的任命,也需要督政院複覈,隨着一個個任命發佈出去,預示着督政院的權勢,影響力也將越來越大。

二十二巡政御史,大部分都由從督政院選拔,其他各機構派人蔘加。

靖王的班房內,看着眼前的魏學濂,有些頭疼。

這個魏學濂之前與吏部的人在皇家政院門前打了一架,鬧的是沸沸揚揚,連後宮都牽扯,介入了,雖然沒有被判刑,可也‘拘禁’了半個多月,短時間內,是不能復起的。

偏偏,這位又是皇帝點過名的人,又是皇家政院系的學生領袖,不能一直放着不管。

從本心來說,靖王也覺得這是一個人才,算是他半個心腹,有心啓用。

“你是說,你想做巡政御史?”靖王看着魏學濂,面色淡淡的道。

魏學濂知道自己的情況,一本正經,老老實實的道“是,下官也不想王爺爲難,正的不行,副的也可以。”

在巡政御史上,靖王的話語權很大,任命一個副手根本不叫事,想了一陣,靖王道“你想去哪裡?”

二十二巡政御史,負責巡視的都是一個省,要長時間觀察,總結匯報給朝廷的。

魏學濂早就想好了,道“下官想去南直隸……江.蘇!”

靖王搖頭,道:“別想好事,江.蘇是繁華,可問題也最多,這次去的不管是誰,肯定會栽在那裡,你想清楚。”

魏學濂一聽,目光就微閃,湊近一點道:“王爺,是不是有什麼內幕?”

靖王端起茶杯,淡淡道“讓你別去自然是爲你好,其他地方挑一個吧。”

魏學濂聞到了一絲味道,作爲前任的反貪局主事,他有着強烈的好奇心,看着靖王平淡的表情,最終還是道:“那,下官去河.南吧,近一點。”

靖王放下茶杯,道:“嗯,不過本王要提醒你幾件事情,你們是督政御史,只有收集,暗中訪查的權利,沒有任何抓捕,審判,調派的權力,一切行動更不能刺激到地方,以免危及自身,明白嗎?”

大明總體上看似平穩,實則上亂象紛呈,哪怕是在京畿附近,時常也冒出流寇,土匪,強盜等,至於京外,殺人越貨的山頭土匪多了去,各地的總督府雖然不斷的,大規模的清掃,可在這種大環境下,依舊是滅之不絕,掃之不盡,難有淨土。

督政御史一行三十多人,不管是在路上,還是到了地方,要是出點事情,往這些土匪頭上一推,他們這些在京城的人,根本鞭長莫及,也難以查清,多半就是不了了之。

靖王是擔心魏學濂會像在京城中一樣衝動,惹來麻煩,他庇之不及,憑白丟了性命。

魏學濂心裡現在已經興奮,巡政御史雖然不像過去的十三道御史權利那麼大,可也有了特權,只要暗中調查,收集到證據,京城還是會進行處置,到時候依舊繞不開他們!

如果做得好,他離復職就不遠了。

“是!下官遵命!”魏學濂十分振奮的道。

他話音剛落,不等靖王再說話,他忽然又道:“王爺,這正使是誰?”

靖王擡頭看了他一眼,低着頭,翻着文書,淡淡道:“正使的選則範圍很廣,六部的郎中,員外郎,九寺的少卿,寺丞,甚至是寺卿,另外還有一些在野的有名望的官吏,都在挑選的範圍,現在內閣那邊還在保密。”

魏學濂本以爲靖王會給他一個暗示,誰知道居然是這麼大的一個範圍,這如何去猜?

他明白了,擡起手,道“是,謝王爺,下官告退。”

靖王頭也沒擡,魏學濂有些無趣的出了靖王的班房。但出了門,他就滿臉壓不住興奮的笑容,準備回去收拾東西。

將近年底,大明各項政務的推進都到了高.潮期,大事小事堆積在一起,所有人都忙的腳不沾地。

朱栩本來也算勤政,可在內閣對比一下,着實算不上‘勤政皇帝’,他一直都是最早走的那個。

出了會極門,朱栩對着曹化淳道“命御膳房做些吃的,送去內閣,大大小小都不要落下,哎,弄得朕都有些慚愧了。”

曹化淳看了眼掛在頭頂的月色,微笑着道:“是,奴婢這就讓人去準備。”

朱栩活動着身體,慢慢的踱着步子,走向乾清宮方向。

▪ Tтka n▪ ¢ ○

走了一陣,曹化淳道“皇上,是去魚藻宮,乾清宮,還是慈寧宮?”

“慈寧宮?”

朱栩一怔,轉頭看向曹化淳道:“現在能去慈寧宮?門沒關嗎?”

曹化淳道:“今天是李香君的生日,娘娘也將李香君當做半個女兒,所以正在慶生,現在還沒有關門。”

“李香君……”

朱栩活動着肩膀,笑了笑道:“她是比小永寧大一歲吧?十歲,是要好好慶生,走,咱們也去熱鬧熱鬧,對了,緬甸不是上貢了一個夜明珠嗎?給朕拿來,給李香君做生日禮物。”

“是。”曹化淳應聲,命人去取。

朱栩轉道,前往慈寧宮,還沒走到門口,道:“對了,朕那邊有還有幾顆不錯的寶石,你讓尚寶監那邊看看,畫幾個項鍊的圖案來,給朕,打四個項鍊,哪四個,不用朕說了吧?”

曹化淳立刻會意,是宮裡的兩位娘娘,南直隸的布木布泰,以及就要進宮的皇后娘娘。

“是,奴婢親自盯着。”曹化淳道。

朱栩點點頭,說這話,腳步就邁步進了慈寧宮,直奔正殿走去。

他還沒到,宮裡就已經知道消息,在朱栩踏過門檻的時候,宮女,內監紛紛向朱栩行禮“見過皇上。”

“見過皇上。”

穿着紅綠相間,蓬蓬鬆鬆的長裙,頭髮也梳的如同小公主的李香君,抿着小嘴,俏生生的給朱栩屈身行禮。

粉雕玉琢,煞是可愛。

朱栩打量一眼,從曹化淳手裡接過一個錦盒,遞給李香君道:“皇嫂都送禮了,朕不能不送,諾,上好的夜明珠。”

李香君本來看着朱栩進來就很驚喜,再看着錦盒,小臉有些忐忑,轉頭看向張太后。

張太后還沒有說話,小永寧卻歡呼一聲,跑過來,抱住錦盒道:“夜明珠!皇叔,你偏心,人家想要你都不給!”

朱栩沒理會她,揉了揉李香君的頭,在桌子前坐下,看着一桌子好酒好菜,肚子頓時更餓了,道:“都坐都坐,不要客氣了,快吃飯。”

張太后皺了皺眉,對着不遠處的煥兒道:“給皇上拿副碗筷。”

李香君抱着朱栩給的錦盒,坐在朱栩斜對面,抿着小嘴,小臉通紅,一雙大眼睛閃閃發亮。

朱栩接過筷子,就開始吃,同時招呼着道:“吃吃,都動筷子。”他餓了很久了。

小永寧堵着嘴,對李香君手裡的夜明珠是念念不忘,然後看着朱栩的眼神充滿‘幽怨’。她前面幾次在乾清宮溜達,都沒有發現這些好東西。

張太后看着朱栩狼吞虎嚥,又招呼着李香君。這個時候沒有生日歌,生日蛋糕,小女孩子也不會有壽宴,就是一頓稍微豐盛一點的家吃飯。

過了一會兒,張太后向着朱栩道“皇上,我父親過幾天就要到京了,恰逢他的壽誕,我打算到時候在外面擺宴,給父親慶壽,你覺得怎麼樣?”

朱栩筷頭一頓,片刻他就明白了。

張國紀要從南直隸回京過年,張太后想要省親,在張府裡過的話肯定會不安寧,在宮裡又不合適,所以在宮外找個酒樓,應該是最合適的。

朱栩點點頭,道“行,到時候朕讓曹化淳安排,到時候朕也去。”

張太后立即道:“你就別去了,我就想安生的給父親過個壽,不要那麼鬧騰。”

朱栩知道他算是個麻煩人物,聽着搖了搖頭,只得拿起筷子,繼續吃起來。

第兩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議(上)第九百六十章 難難難第八百零零五章 四兩撥千斤第三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九百五十三章 就緒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陰謀一角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審案第1346章 王牌第七百六十章 討伐安南第兩百二十八章 顧秉謙的要挾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九百零一章 洪武號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華撂挑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四十八章 恩威並重第七百五十章 倒地的荷蘭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閹黨復熾第一百五十九章 葉向高致仕第1346章 王牌第六百三十三章 收官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突兀的一面國旗第八百三十三章 名節千古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鋒所向第五百零七章 抓捕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1132章 天道秩序第1538章年願望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給面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三百四十章 欲裁一京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1318章 演習示威第1281章 萬事俱備第兩百六十五章 迫近的危險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1195章 上岸的危機四伏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五百九十章 三天時限第三百四十一章 聯姻第五百一十六章 料理乾淨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遊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了第兩百八十二章 案結第一千零十五章 朱栩開的茶話會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1374章 鬥法第八百四十五章 牛鬼蛇神第1172章 非嫁不可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六百八十四章 極端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一百三十七章 狡猾的倭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三十六章 敲打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岸第六百七十章 改革阻力第六十章 魏良卿找罪受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1401章 傳旨倭國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八百六十二章 誰主誰次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1511章 大商們的吐血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從下手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和尚第八百六十八章 殺氣騰騰的序幕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使臣恭賀第一百七十章 尾聲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三百章 登基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兩百四十二章 貫徹皇帝的意志第二十八章 反應(求收藏,求推薦~~)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一百六十一章 魏忠賢的試探第1459章 大元帥府換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三百四十一章 聯姻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1405章 世界貿易大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給孫承宗寫信(跪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