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律法

靖王來的時候,帶了六七道奏本,整整齊齊的擺在朱栩的案桌之上。

靖王站在下面,道“皇上,對於大明律,督政院已經基本修訂完成,另外大誥也重新進行了梳理,都已妥善完善,只等皇上過目。”

朱栩看着這些厚厚的奏本,神色不動,道:“朕要是看下去,沒有個一年半載的估計看不完,撿重要的說給朕聽聽。”

“是!”

靖王擡着手,道:“臣依照皇上的意思,已經將其他律法從大明律中單獨列出,現在的大明律,是我大明的‘憲法’總綱,涵蓋了我大明的方方面面的總框架,從皇帝,後宮的地位,到文武百官,天下臣民,萬事萬物都囊括在其中,共有總綱目七十八條,分類一百二十六,補充六十九……”

朱栩端起身邊的茶杯,耳朵聽着靖王的話。大明律這麼一改,確實成了憲法總綱,其他法律都將是這部憲法的衍生,解釋,擴充,但始終都包括之內,不能突破而出。

靖王沒有將具體條例念出來,實在太多,只是簡而言之的形容了一下。

朱栩聽完,點頭道:“嗯,繼續說。”

“大誥,是太祖所立,包括我大明曆代皇帝之天憲,以及各種典型之案列,處置方法,量刑之度等等,臣等已經進行了編修,對於不適當,量刑過輕過重,新的案列等,督政院都進行了審慎的商討,目前基本已經改訂完成,只等皇上過目,御批,頒佈……”靖王顯然早有腹稿,一流似水的說着。

朱栩放下茶杯,手指在桌面上緩緩敲擊着,目光沉穩。

這‘大誥’是朱元璋搞出來的,地位甚至超過了大明律,畢竟這是‘天憲’,誰都惹不得,凡事自然依此而行,但朱元璋在很多事情上太過苛刻,嚴厲過了頭,甚至可以說,‘大誥’是對大明律的一種踐踏,背棄了律法精神,在很多事情上,本身就是違法,純屬以自身好惡爲標準。

朱栩現在正着手整肅‘綱紀’,重新‘立法’,自然不能允許這種‘人治大過法治’的現象,沉吟一聲,道“‘大誥’暫時不發,督政院再做商討,上給內閣的時候,‘大誥’抽出來。”

靖王眉頭微動,這‘大誥’往往是歷代皇帝整肅朝堂,宣威揚望的利器,眼前這位居然不要?

不過他並未多言,繼續道“戶律之田畝制,督政院與內閣商議過,確立‘均田制’,‘佔田過限’,廢除‘先佔先得’,內閣將用三到五年的事情,對全國田畝進行丈量,重新登記戶籍,確立田畝數量等等。戶律之婚姻律,規定了嚴格的男女成婚年齡,男子不得低於十八,女子不得低於十六,凡有逾矩,皆嚴懲不貸。對於倫理,婚姻對象,妻妾之數量,亦有規定……”

“吏律,分爲兩大塊,十八條,其中對於官吏的選拔,任免,限制等多方面,還有具體的印信,文書等來往決策流程,詳解有一百二十卷……”

“刑律,分八科,囊括了盜賊,任命,鬥毆,訴訟,犯奸等等,刑部那邊近來也參與修訂,對審押分離,刑訊等方面做了補充,凡有二十八卷,三萬餘字……”

“兵律,有軍政,關津,廄牧等,共有七科,因爲兵部正在改革,所以全部都是暫行,在等候孫閣老等人的進展……”

“工律,有營造,河防等,匠籍等也被囊括在內,督政院正商討予以廢除,放歸自由身……”

“禮律,主要是祭祀,儀制等,現在還有典客,喜喪,已經詳細劃分,定製……”

朱栩靜靜的聽着,沒有打斷。

這就是六律了,大明律下含有的六律,而後六律中也是包羅萬象,極其複雜。

這些事情朱栩無法事無鉅細,基本上都交給了督政院。督政院現在有一百五十多人,過去的一年,基本上就是專門負責對法典進行修善,增補,刪改。

“另外,還有宗法律,鹽法,商法,錢法,私茶條例,賤籍暫規,內閣發佈的禁令,規定等等,凡還有十七法未列六律,單獨成本……”

靖王說的有些口乾舌燥,但毫無磕絆,顯然是準備了很久,極其熟悉。

朱栩靜靜的聽完,知道了基本框架,心裡推敲一陣,道“這樣吧,你明天帶着主修各部法律的人,明天到內閣來,朕,內閣輔臣,六部尚書,侍郎,都要聽一聽,有什麼問題,記錄下,再仔細研討,等明年各地巡撫進京,再進行一次擴大討論,爭取做到更完善一點……”

靖王聽着,倒也沒有異議,稍微猶豫的道:“皇上,諸位大人若是對法典某些條款友異議,還請皇上公正處理。”

朱栩眉頭一挑,道:“你是說,有人對你修的律法不滿意,讓你感到爲難了?”

靖王擡起手,道:“回皇上,修訂各項法律,六部,內閣都有派人蔘與,其中很多爭議比較大,內閣,六位尚書大人頗有微詞,臣擔心明天會引起爭論,禍及一些無辜之人,並且讓督政院的努力付之流水。”

朱栩微微眯起眼,看着靖王。

靖王分明是話裡有話,謹慎小心的給一些人上眼藥。

在整個大明,除了朱栩,也只有二位次輔,畢自嚴,孫承宗能給靖王壓力,外加靖王近來與畢自嚴的關係多有齷蹉……

朱栩心如明鏡,端起茶杯,淡淡道:“朕知道了。督政院是你的直屬衙門,外人不應該插手,這件事你心裡清楚。至於在內閣的政務,你雖然低於二位次輔,但畢竟是內閣輔臣,該有的堅持,你也要拿出來,所謂的‘紙糊’,‘泥菩薩’這些不堪的名聲,朕不想在朕的內閣裡聽到……”

靖王一聽就大喜,擡起手,沉聲道:“臣遵旨。”

朱栩也不希望內閣一團和氣,凡是都稀裡糊塗而過,靖王與畢自嚴不和,對朱栩來說,是某種需要。

放下茶杯,朱栩問道“關於督政院的權職,範圍,你們督政院是怎麼看的?”

朱栩這段時間一直在與內閣,大理寺,六部尚書等官員‘閒談’,誰都知道這是年底的一種‘考校’,靖王心裡也十分清楚,早有準備。

靖王擡着手,道“回皇上,臣等商議過,有八,一,律法;二,督察;三,核舉;四,秉政;五……”

朱栩聽着,微微點頭,道:“與內閣奏呈的倒是差不多。嗯,朕還在考慮一條,就是百姓代表可以在督政院陳情,督政院一定比例投票後,可以罷免一個品級範圍內官吏的官職,並且在一段時間內不得復職,任用,你覺得如何?”

這個不新鮮,朱栩很早之前就提過,只不過還沒有實施的環境,現在的省府一級,基本上具備條件,可以試試看了。

這是在給督政院增加權利,靖王自不會拒絕,沉聲道“是,臣回去之後就會商議,詳細的條陳明日上奏皇上。”

朱栩心裡也是撐着一口氣,道:“嗯,做的精細一點,不要給人抓漏洞,抓把柄,發現律法的漏洞,要及時堵住,不要給小人機會……”

“臣遵旨。”

靖王本來還帶着忐忑,現在卻是高高興興而去。有了朱栩的支持,他就無需擔心畢自嚴將手伸到督政院,在內閣的政務上,他也有底氣與畢自嚴爭一爭!

看着靖王離開,朱栩看着已經冷透了的薯餅,肚子裡感覺還是空空的,不禁有些想念慈寧宮的魚羹,擡頭看向曹化淳道:“還有幾天到年?”

“回皇上,今天是二十一,還有八天。”曹化淳上前一步道。

朱栩微微頜首,神色若有所思。

過年後,朝廷休沐二十天,正月二十開朝,他大婚定在二月初九,近一點的還好說,偏遠一點的,只怕這個時候就已經啓程入京了。

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囂塵上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第三百七十三章 後金內鬥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1206章 威脅第1486章 渲染威脅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1228章 洗牌第五十九章 開業大吉第九百六十四章 決心即下第四百零四章 東林反對第六章 威逼利誘第一百五十章 閹黨成勢(求訂閱~~)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六百一十六章 公子,想要翻本嗎?第1493章 新衙門帶來的壓力第1117章 混亂的權職第七十五章 駱第六百七十二章 發難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1317章 孫傳庭的野心第三百五十章 兩人都要留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八大皇商之範家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1407章 龐大的商業計劃第七百六十六章 驚人的海貿利潤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八百零零九章 目標靖王第三百章 登基第九百零四章 工部不容易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兩百章 第一波試探(求訂閱,求月票~~~)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1538章 血染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請秦良玉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六百一十九章 暴打惡少第1273章 政治道德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最難處境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兩百四十四章 越來越放肆第八百一十二章 集皇權相權於一身第1538章 血染第1471章 集權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第三百一十四章 圍而不攻第1502章 御前會議第四十二章 浣衣局(求收藏,推薦~)第一百八十一章 努爾哈赤兵進寧遠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複雜局面第八百八十二章 定案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七百七十九章 變通之說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兩百五十七章 楊漣明悟了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三百八十四章 覬覦第1342章 普通的守靈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位繼承製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七百四十一章 蔑視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九百七十三章 浴池春暖(第三更)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二十七章 綁架(求收藏,求推薦~)第1148章 狂風捲落葉第1533章 絕境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血第七百五十章 倒地的荷蘭人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意孤行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1178章 兩小兒打架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第九百零四章 工部不容易第九百一十三章 律法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第1267章 跨越式發展(又是六千字大章)第1255章 以命相陪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1153章 大戰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