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

曹文詔的行動沒有刻意隱瞞,但以現在的交通情況,只要速度夠快,就無所謂保密了。

當然,這種情況,本身就是一種秘密。

二十艘大船,以連鎖的方式快速向琉.球方向行去。

薩摩藩的行動並沒有那麼激進,或者說沒有那麼強的實力,無法一口氣吞掉琉.球,暫時停止了進攻,目前正在與琉.球談判,要逼迫琉.球低頭,向倭國稱臣,納貢。

琉.球有了朱栩的承諾,尤其是那場演武,給了他們極大的信心,現在正‘軟弱’的與薩摩藩談判,拖延時間。

方孔炤等人越發的用心用力,加上有了很多人支持,‘新政’推行的非常順利,至少在權力層面架構的異常迅速。

有吳家,王北承等人加入,支持‘新政’的勢力在南直隸迅速壯大。新政自然有新的利益,尤其是有着絕對權力,南直隸的政治面貌在飛速變化。

朱栩坐在馬車內,沿着官道,帶着近一萬軍隊,並沒有多少隱藏。

他所過之處,官紳都異常的緊張,每到一處驛站或者停腳處,都有官員士紳聚集,嚷着要捐糧捐銀子,還大喊支持‘景正新政’,態度端正的有些過頭。

朱栩通通沒有理會,除了讓大軍休息,補充一些東西,就是不停的趕路。

在快離開南直隸地界的時候,坐在馬車內,朱栩手裡是一疊報紙。

第一張大頁面是江.蘇右參政馮江峰的署名文章,他開篇就在講述‘綱紀’二字,然後歷數近幾十年的‘綱紀’廢弛,致使朝政敗壞,黨爭四起,禍亂天下。他執掌刑獄司,直言接下來江.蘇要展開轟轟烈烈的打擊腐敗,維護‘綱紀’的行動,要求所有人都必須認同,且要態度鮮明的支持,凡是模棱兩可,言語含糊,要進行優先調查等等,同時也呼籲貪官自首,各地士紳百姓踊躍舉報。

朱栩看着這篇文章,手裡的糕點放下,笑着搖了搖頭,道“這馮江峰不愧是周應秋的同年,扯虎皮都扯的這麼漂亮。”

曹化淳坐在邊上,微笑着低頭。

朱栩看了一會兒,又換了一張,首頁鮮明的是來自許傑的。

許傑的身份比較特殊,乃是內閣的‘欽差’,左參政,方孔炤都要對他‘謙讓’三分,他的文章自然不可小覷。

他的文章不算華麗,可也是有理有據,聲稱要江.蘇所有官員都是‘廉潔幹吏’,否則全部要罷黜,對官員的考覈要注重‘實績’,打擊官吏的‘人浮於事’。最後話鋒一轉又提到了科舉。

言稱‘科舉關乎國之興衰’,乃‘天下第一等大事’,‘莫重於其’,所以對科舉一定要嚴格的‘檢視’,杜絕一切‘頌之君子’,所以,今年的科舉要‘垂範景正’,‘嚴之再三’。

換而言之,就是說,今年的科舉將嚴格執行朝廷的禁令,但凡違規,一律禁止科舉入仕!

朱栩眉頭跳了跳,擡頭看向曹化淳,道:“你看看,朕一直以爲許傑缺少魄力,現在看來朕是看走眼了……”

曹化淳接過來掃了一眼,笑着道:“科舉關乎國之興衰,官員決定國之存亡,許大人目光長遠,果決敢爲,皇上當嘉獎。”

朱栩拍了拍手,將點心蓋好,依靠在廂璧上,搖頭道:“朕想要普及教化,將社會變的相對公平一些,與其慢慢折騰,不如就來個狠心,割掉腐肉,乘着朕還控制得住……”

曹化淳擡頭看了朱栩一眼,沒有出聲。

他也漸漸感覺到了,大明國力看上去是蒸蒸日上,不管是軍力還是國庫都遠超前朝,實際上卻是一種假象,以現在的情形,想要支持這麼龐大的軍隊,應付各地的災情,各地各種浩大的工程,天下官員,衙門等等,銀子如流水一般花出去,想擋都擋不住,以他的瞭解,這樣撐不了……兩年!

‘皇上應該也是知道了,所以才這麼着急吧……’曹化淳目光憂慮的看着朱栩,心裡低語。

朱栩歇了一會兒,又拿起報紙。

這些都是積累下來,從應天府快馬加鞭送來,所以並不是實時的。

朱栩拿到手裡的這一張,署名是督政院副院正王北承。

他的文章,頗爲老辣,站在國家的高度,分析了近年國庫情況以及支出,尤其是皇帝內帑在幾年前就花完的事情重點的提了幾筆。然後又分析了各地的稅糧,以‘數據’的方式揭露了其中的‘貓膩’,直指各地貪腐,轉移稅糧,偷稅漏稅,抗稅等等,以一種極其嚴厲的語氣進行了斥責,並且聲稱要挨家挨戶的調查。

然後話鋒一轉,論及各地災情,朝廷困難,皇帝的憂國憂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言稱‘江.蘇富庶甲天下,承恩兩百年,理應回饋’,又搬出太祖祖制,將士紳納稅進行了合情合理合法的進行無可辯駁的解讀。

他還提出了‘與民生息’的觀點,在災情,貪官污吏等等壓迫下,百姓們生存艱難,應當進行減稅,地主也不應該過度壓榨佃戶,需要制定合理的‘租金’範圍,確保佃戶不會‘怨聲盈野’。

朱栩看着不時點頭,王北承算是老奸巨猾,文章寫的是聲情並茂,該寫的一字沒落,又不會挨多少埋怨。

“老傢伙……”朱栩笑罵了一聲。這老東西雖然狡猾,可手腕高的很,有他幫忙做事,方孔炤等人都要省不少力氣。

朱栩放下,又翻開一章,不由得輕咦一聲。

這些報紙曹化淳都已經看過,自然知道朱栩看到的是什麼,神色不變。

其他人忙忙碌碌,方孔炤也沒閒着,巡撫衙門在飛速架構各項職權,也在對其他官員等進行甄別,裁剪。

淮.安,蘇,州,揚.州,鳳,陽等幾個府的知府同時被免職,下獄待審。

按照規定,巡撫衙門是沒有這樣的權力,可內閣與吏部爲了推動新政,臨時給巡撫衙門授予了這樣的特權,這也讓江.蘇巡撫衙門有了絕對的權力,在改革上在大刀闊斧,勇猛急進,無可阻擋。

曹卜善,畢自康等人朱栩本就不喜歡,被罷黜也是自然。

朱栩對南直隸的一干人的作爲還算滿意,放下報紙,笑着道:“通知下去,今後的報紙就不要送來了,全力趕路,爭取在六月中趕到福.建。”

“遵旨!”曹化淳道。

朱栩加速南下,曹文詔全速趕往琉.球,其他事情如常的進行着。

京城,皇宮。

張太后現在是憂心忡忡,與老太妃在敘說中心裡的不安。

老太妃倒是開朗,笑呵呵的道“不就是兩個人夷人女子,皇上偶爾寵幸也屬正常,過一陣子膩了就好了,一路上風餐露宿,也該有女人打理一下。”

張太后眉頭蹙起,道:“話是這麼說,只是皇上的宮裡只有一個李才人,還沒有誕下子嗣,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老太妃明白張太后的擔憂,看了她一眼,聲音清朗的道;“皇上出京不是遊山玩水,那是操心國之大事。他也不是好色之人,要不然到現在宮裡也不會只有解語一個人,不管外面人怎麼說,我們宮裡不能亂,一些胡言亂語不能出現。”

張太后一怔,旋即明白的道:“嗯,那,要不要寫封信給皇上,提醒他一下?”

老太妃笑着搖頭,道:“皇上自有分寸,我們就不要多插手了。你有空就看看解語,還有那幾個女孩子,現在不妨就接進宮,咱們再調教調教。”

張太后對朱栩有着一抹‘責任感’,哪怕朱栩長大了,現在威名赫赫,總還是忍不住的操心,老太妃的話並沒有讓她釋懷,還是擔憂不去。

這個時候,內閣也正在開會。

科舉在即,可朝廷禁令在前,朱栩的旨意在後,一下子將九成以上的今科士子攔在門外,一點轉圜的餘地都沒有。

想想就讓這些大人們頭疼!13146

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七百七十二章 與西班牙人談判第九百七十六章 夜話第1268章 看誰先死第八百一十六章 政院系受打擊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1379章 心思各異第兩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1482章 大議開始第四十二章 浣衣局(求收藏,推薦~)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由校昏迷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四百四十二章 糧荒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五百零一章 甚囂塵上的京師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453章 驅逐性移民第1210章 入羅馬城第1180章 急報第1300章 蠅營狗苟的官員第1324章 話儒第1428章 年終的大事情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三百三十六章 范文程之死第四百八十八章 撤出朝鮮?第一百六十三章 計劃提前了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交鋒第六百三十八章 下有對策第1249章 小小警告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圍第四百三十二章 裝逼失敗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請秦良玉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盧象升第1319章 家宴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一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第七百五十九章 各種條約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1309章 大規模集權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九百一十三章 律法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橋頭第1230章 風向陡轉第五百六十四章 宣魏忠賢進宮第1434章 飽暖思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四百六十六章 寬衣解帶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的反對聲浪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五十九章 開業大吉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對第1538章年願望第1217章 宏偉鉅著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1406章 有故事的男女第一千一百章 左良玉的去處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對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1125章 踏雪第九百章 謠言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三百五十六章 戾氣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動了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普通的壽宴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師的躊躇滿志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1171章 擺不直的偏見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一百一十二章 移送刑部第1335章 慘勝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