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章 大元帥府換人

孫傳庭三人對視一眼,對於朱栩的提議,他們是無能抗拒的。

從這裡,他們也聽出了某些潛在的安排。

孫傳庭沉吟片刻,還是道“臣覺得可以,臣來安排。”

朱栩點點頭,給個甜棗,道:“嗯,太子還小,再過兩年,他的課堂就安排在內閣,沒事多聽聽,看看,有好處。”

孫傳庭三人對這個安排自然是開心,連聲道:“皇上說的是。”

太子朱慈煓才三歲,小傢伙懵懵懂懂,看着一羣人看着他,清澈的雙眼只是眨了眨,繼續埋頭吃着碗裡的東西,慢條斯理,不緊不慢。

孫傳庭等人對他這個反應很滿意,面帶微笑。

這段算是揭過去了,孫傳庭思索片刻,道:“皇上,‘安民定策’各部已經議的差不多,幕僚司已經做了最後定稿,臣看過,相當完善,臣打算明天送入宮給皇上御覽,等皇上示下後,便能在議會審議,在年底之前定案,發佈。”

朱栩對孫傳庭的效率還是很滿意的,道:“國內的移民已經逐漸成熟,朕不多言。關鍵是涉及到海外移民,朕說的是南海之外,這些必須要有足夠的配套措施,從朝廷到地方,海軍,聯合艦隊,錢糧,田畝,移居點的體制,政策,發展,防衛等等……”

孫傳庭,傅昌宗,周應秋三人默默聽着,面上從容平靜。

實則上,他們早就看出了,這份‘安民定策’,是乾清宮對海外領土勃勃野心的一種顯露,如同海軍,聯合艦隊等一樣,是不斷豐富的配套手段。

設置錫蘭總督,只是一個開始。

等朱栩說完,孫傳庭接了幾句便道:“臣已經做了些安排,錫蘭總督下設駐軍,警備部隊,刑獄司,fǎ yuàn,還有就是海軍基地,教堂,學院等等,具體的相關官吏,吏部,督政院已經聯合在篩選,年前會有結果……”

朱栩隨手涮着一塊肉,遞給朱慈煊,然後才道:“慢點吃。嗯,這些你們做。對了,剛纔永安公主進宮,想去南直隸陪駙馬過年,你們怎麼看?”

永安公主朱徽媞是朱栩的姐姐,母李選侍,下嫁鞏永固,育有二子一女。

孫傳庭不知道朱栩爲什麼忽然提起鞏永固,神色若有所思。

大明對外戚向來是極其堤防的,鞏永固這些年一直在外事局,現在的外事院摸爬滾打,基本遠離朝廷,朝野彷彿無所覺。

現在,朱栩突然提起他,是什麼意思?

傅昌宗倒是隱有所覺,道:“皇上,鞏駙馬經過多年曆練,已可堪大用,薛正慶對外事院的工作得心應手,駙馬,是否調回京,由內閣安排?”

孫傳庭頓時會意過來,想着朝廷的職位,他道:“李幼唐,臣明年打算調他去南直隸,任右參政,負責推動商業相關的改革計劃,鞏駙馬,倒是可以擔任商務總局局長,正是合適。”

一句話下,臣子能接住,妥善安排,朱栩喜歡這樣的舒心感覺,笑着道:“好,那就這麼定下。關於年終大議,你們準備的怎麼樣了?”

這次年終大議是孫傳庭堅持召開的,主要是這一年發生的事情太多,孫傳庭要理順一些人的想法,並且對明年做出一個統籌安排。

孫傳庭倒是沉穩,道:“一切已經準備差不多了,他們預計十二月初十之前到京,臣等計劃與他們挨個談。在內閣制定的框架內,允許他們因地制宜的制定他們的計劃,然後朝廷負責監督進度,採取高壓手段……”

朱栩對這些自有把控,聽着孫傳庭的話,道:“做通他們的工作,是改革的一個重點,地方上必須要與朝廷保持一致,改革的態度要堅定果決,對於那些騎牆派,要堅決的拿下,允許議論聲,反對聲存在,但不允許拖後腿當攪屎棍!”

對於這一點,朱栩強調的不是一次兩次,孫傳庭明白,道:“是,臣打算再調整幾個巡撫,巡政御史會重新安排,明年重點工作還是土地上,臣將加大對土地的收購力度,從北直隸開始,由北向南推進,手段……可能會蠻橫一些……”

大明最大的問題,除了吏治,就應該是土地了,吏治已經基本控制,土地卻是一塊硬骨頭。

現在的人,看重土地比命還重要,即便現在災情如火,也沒有幾個大戶願意放棄他們手裡的田畝。

已經可以想見,孫傳庭明年會遭遇怎樣的困境。

朱栩微微一笑,道:“不用都收上來,依照我大明現在的田畝,收到七成就綽綽有餘,到時候,他們就是不賣也沒人種,遲早還是我們的。”

孫傳庭等人自然早就想過這個了,神色也略有輕鬆。

君臣四人在宮裡吃着火鍋‘閒聊’,宮外依舊熱鬧喧天。

‘新政’的反對者終於找到了宣泄口,將報紙當做了戰場,從開始所謂的‘治學之道’,演變成對顧炎武的攻擊,繼而攻擊內閣,現在是如同潮水一般的炮轟‘新政’。

‘景正新政’從一開始就是極具破壞性的,違背了祖制,破壞了成法,幾乎將大明所有既定的規則都給犁庭掃穴,意圖重建。

這種改革是在沒有廣泛共識,是在朱栩強迫下開始的,想要找到攻擊點,那是隨處可見,比比皆是。

其中反對聲浪最高的,莫過於南直隸,那些流連在秦淮河上,躲避朝局,裝作名人高士的人,紛紛坐不住,拿起筆,將一腔怨憤,付諸筆端,藉助報紙,傳遍天下。

一時間,大明不知道出現了多少才華橫溢之人,出現了江左八大才子,淮左七君子,福建七賢等等。

這些人詩書滿腹,怨憤填胸,一朝舒展,天下鹹聞。

大明的讀書人太多,羣涌而上,朝廷又有意退出,支持‘新政’的士林人士,面對如潮的口誅筆伐,引經據典,寸寸落敗,眼見不支,這場論戰漸漸的呈現一面倒的趨勢。

內閣及時的出面,發佈公文,不但言稱將在今年的大議上對‘新政’的方方面面進行檢討,還邀請各地名仕,入京旁聽,共商國是。

這自然激起了這些反對者的偌大熱情,他們抑鬱多年,終於有機會了,一面繼續在報紙上發表他們的觀點,對‘新政’大加炮轟,一面收拾行李,趕赴京城。

不等年終大議開始,朱栩就接到了另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孫承宗早上在家裡摔了一跤,如今臥牀不起,似有喪兆。

一個七十多的老人,這樣一跤,足夠讓人心驚膽戰。

朱栩親自去看過,直到太醫說‘不礙事,需靜養’這才放心。

但由此,孫承宗是不退也得退,大元帥府要換人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 再殺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圍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四百九十九章 清道夫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第1319章 家宴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京第1422章 懷念朱栩第一百五十章 閹黨成勢(求訂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富可敵國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膠着番外一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祿第七百三十一章 海不平,國不安第七百九十五章 皇家錢莊的利害第1268章 看誰先死第1527章 截殺孫承宗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番外二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煥抗命第1217章 宏偉鉅著第1365章 勾結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陰謀互懟第一百五十章 閹黨成勢(求訂閱~~)第1463章 論戰消弭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端第四十二章 浣衣局(求收藏,推薦~)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一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看穿朱栩第兩百一十章 茶稅(求訂閱~)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九百七十四章 秉直過正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三十五章 給孫承宗寫信(跪求訂閱~~)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隸的處置第七百九十章 京城好熱鬧第三百八十八章 朋黨的可怕第兩百五十九章 宮門開第1140章 開戰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七十八章 我不會審案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十四章 抓人(求收藏,推薦~)第三百五十二章 翻天覆地第1191章 遠慮第兩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議(上)第1367章 一切都準備好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獄中熊廷弼第1214章 一炮驚天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來臨第三十六章 敲打第三百五十二章 翻天覆地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軍如狼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二十章 唐王第二十一章 沒來由(求收藏推薦~)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法宗法哪個大?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1502章 御前會議第四十八章 恩威並重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第1281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八十九章 訓斥封疆大吏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洗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太吉遇刺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議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1439章 歸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1131章 粉墨登場之前第一百零五章 放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1539章 一直活着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八百二十二章 火併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二十八章 反應(求收藏,求推薦~~)第1486章 渲染威脅第八百九十六章 發配,開船第1233章 風暴前的投石問路第八百九十二章 淡定的錢謙益第五十四章 教學第七百三十九章 劫掠商隊第1431章 兩億五千萬白銀!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遊第八百零零九章 目標靖王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