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

在朝野紛擾,士林沸騰,顧炎武準備繼續發表文章的時候。

一份給朝報的投文驚動了朝報上下,連忙抄錄多份,送入內閣,司禮監。

這份文章出自京城一個有名的書院,鹿琴書院,這個書院之所以出名,是因爲創建者是嘉靖年間的首輔,數十年來培養了近百進士,在大明首屈一指。

這篇文章是當代院長,秦怡瀧親筆所寫,標題是:淡泊。

副標題是:修身養德,志存高遠。

文章樸實無華,沒有引經據典,更沒有華麗辭藻,平淡中敘述着他的治學之道。

淡泊:從容自如,不強不求,順心順意,大道如常。

秦怡瀧的文章極其有道理,沒有什麼破綻,內閣審議一番,沒有阻攔,一經發表,頓時引起了一片叫好。

相對的,顧炎武就被冠上了‘好高騖遠,狂悖無知’的罪名。

顧炎武準備好的文章被扔掉,當晚就又寫了一篇,送到了朝報。

顧炎武這篇文章更加犀利,沒有再引經據典,而是擺事實,將那些空談誤國的事例擺出來,嚴加痛斥,火氣沖天。

秦怡瀧緊接着又寫了一篇,通篇是治學之道,平淡如水,從容自若,完全不像是反擊,更像是一個隱士高人在與人閒聊,一字一句都隱有深意,莫測高深。

這一來一往,看報的人過足了癮,對兩人也各有評價。

顧炎武給人一種氣急敗壞,無理硬掰的感覺。而秦怡瀧就是那種不仕高人,讓人仰望。

一個是朝廷高官,一個是在野名仕,你來我往間,高下立判。

朝廷自然坐不住,首先就是呂大器,他阻止了顧炎武,親自發表署名文章。

做爲顧炎武的直屬上司,禮部尚書,他的文章抨擊了秦怡瀧所謂的‘淡泊’,實則就是眼高手低,只能空讀書,而無實用,於國於民有害無益。

這次秦怡瀧沒有說話,是一位從未入仕的大家,他用了‘潛龍在淵’一詞回擊呂大器,文章華麗,句句有深意。

呂大器自持身份,不會陷入論戰,再次上場的,是翰林院的一位編修,攻擊這‘潛龍在淵’可笑至極,是‘龍’何潛?

士林間似乎煥發了某種熱情,一些人迅速出現,不再是一個一個,朝報在五天後,朝野雙方各自出現了十篇文章,態度鮮明,攻擊力十足,huǒ yào味沖天。

一連半個月,不止是京城,整個大明的讀書人都彷彿加入了論戰,各種報紙都是雙方的你爭我奪,寸步不讓。

顧炎武自己也始料未及,他的一篇文章引出了這麼大的動靜,漸漸的變成了士林間的對峙,雙方日漸清晰。

——支持‘新政’的一方與反對‘新政’的一方。

乾清宮。

孫傳庭,傅昌宗,周應秋三人難得的齊聚,與朱栩坐在廊下吃着火鍋。

朱栩的四個兒子,現在搬着小凳子,老老實實的坐在朱栩兩側,小身板挺直,認真的聽着。

朱栩這四個兒子,屬太子最小,剛三歲,其他都已經快十歲,是個半大小夥子。

周應秋端着碗,吃着裡面的豆腐,道:“皇上,這場亂戰有些失控了,漸漸演變成對‘新政’的討論,並且反對聲相當高漲,朝廷處於不利的地位……”

這個不利的地位,大概就是因爲顧炎武對心學的虛洞的不滿,言辭沒有避諱,即有火氣也有破綻,被人抓着不放,由此擴大,難以扳回。

傅昌宗喝口湯,道:“討論是好事,臣不擔心,只是節奏要控制一下,yú lùn應該掌握在朝廷手裡,不能被外人掌控。”

孫傳庭給幾個皇子夾了菜,這才道:“雖然支持‘新政’的士林在不斷髮聲,但主力依舊是翰林院,皇家政院,督政院,禮部等,這種情形像是朝廷與民間在爭辯,不好聽也不好看,如果演變成民間對朝廷的不滿,論戰變成了反對,那就不是我們預期的結果了……”

顧炎武的那篇文章是孫傳庭授意,但發展成論戰是誰都始料不及的,他們早就對此有預案,只是事情發展超過了他們的預料,有些日漸脫於掌控的感覺。

朱栩聽着,轉頭看了眼幾個孩子,目光落在大兒子臉上,道:“燁兒,你怎麼看?”

小傢伙端着小碗,正在悶頭吃,聽着朱栩的問話,擡起頭先是看着朱栩,然後又看了孫傳庭等人,又過了片刻,道:“內閣要有態度。”

幾個閣臣都在看着小傢伙,聽着小傢伙的話,若有所思,繼而點頭,面帶微笑。

朱栩心裡也是贊同,倒是暗歎,這小傢伙慢吞吞的性子是隨的誰啊。

他目光一轉,落在二兒子朱慈煊身上,道:“煊兒,你說說。”

這個小傢伙喜好舞刀弄棒,對讀書深惡痛絕,雖然被朱栩逼着讀了一點,但對這樣的事厭煩的很,哪裡會有什麼見解。

不過,這個小傢伙表現欲特別強烈,眼見在朱栩以及孫傳庭等人面前,哪裡肯示弱,腦子飛轉,小臉憋的通紅,好一陣子才道:“殺一批,抓一片,獎勵一批!”

朱栩嘴角暗暗抽了抽,這小混蛋胡說八道些什麼。

孫傳庭等人也是一愣,旋即有些尷尬的各自微微低頭。

在對待讀書人的問題上,能做不能說,尤其是在他們這些rén dà人物面前更不能戳破。

當然,有很多事情,這種方法還是百試不爽。

朱栩沒理會他,轉向第三子,朱慈熠,沒有問,眼神示意。

這個小傢伙,彷彿是在兩個兄長的中間,不喜歡讀書,也不好武,整日裡也不知道在幹什麼,他母妃布木布泰不怎麼管,任由他胡鬧。

朱慈熠沒有他二哥那麼混賬,有了一點時間緩衝,倒是多想了一點,道:“年終大議就要開始了,可以在大議上討論,定調。”

孫傳庭等人眼神微亮,認真的打量這位三殿下。

這位殿下一直以來都很透明,沒有大殿下與太子那麼引人注目,沒想到倒是很有些想法。

朱栩對小傢伙的說法很滿意,看了眼才三歲的太子,朱栩摸了摸他的頭,轉向孫傳庭等人,道:“嗯,你們就聽聽,怎麼做你們看着吧,朕不干預。燁兒不小了,朕打算讓他去內閣聽政,鍛鍊一下。五皇兄家的慈烺去督政院聽政,學習一下,你們怎麼看?”

朱栩的話一出,在座都頓住了。

不管是朱慈燁去內閣,還是朱慈烺去督政院,都不能算是一件好事情。

這位大皇子應該在幾年後封王建府,圈禁一生。

他們絕不會允許發生第二次國本之爭!

信王一脈更是如此,在內閣的計劃裡,待合適的機會就會要求朱由檢致仕,然後會永遠的消失在大衆視野裡,舒舒服服,富貴榮華的過完一生。

:。:

第1449章 瘋狂擴張的開始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三百七十一章 軟骨頭第六百六十三章 沒涵養的皇帝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一百五十九章 葉向高致仕第1382章 城破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十八章 畢懋康(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由檢裁減東廠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終的處置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會議第1287章 幸福的煩惱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被拒絕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們的改變第1228章 洗牌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五百五十六章 窠臼第1244章 衝着傅家第1233章 風暴前的投石問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三百五十六章 戾氣第十八章 畢懋康(求收藏,推薦~~)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五章 侯方域第1336章 要錢的天皇第1380章 壓力如山第五百五十九章 海貿第九十章 佈局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零四章 冰冷冷的警告第一百六十一章 魏忠賢的試探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1284章 戲水第1374章 鬥法第六十七章 定奪第四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決斷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五十五章 日常(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第一百零二章 蹦躂(第三更)第1190章 舉世皆敵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勝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五百八十八章 盜匪第四百三十一章 鬧市見聞第1321章 衝突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清風運動第1533章 絕境第1298章 變局之前的亂局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由檢扛不住了第一百零二章 蹦躂(第三更)第兩百三十五章 反對聲浪(第三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搞個大的第1471章 集權第兩百二十五章 禽獸不如第七百九十四章 矛頭直對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態度堅決第1399章 倭國定第1442章 格局第七百零三章 備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1353章 廝殺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第六百九十四章 完美收官第兩百一十九章 滿桂(第三更~)第1239章 傅家的難境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八百六十九章 制衡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七百五十章 倒地的荷蘭人第1522章 殖民爵位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攻寧遠第兩百一十六章 商業模式第六百五十二章 布木布泰投誠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六百二十三章 亂了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七百二十二章 零傷亡的戰爭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二十八章 反應(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決斷第二十六章 端倪(收藏收藏收藏~~)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