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

朱栩在景德鎮,遙看着京城,卻也沒有插手。

身在遠處,他可以更清晰的看到朝局,看清一些人與事,也能更加安靜的審視他的‘新政’。

這一天,他帶着兩個女人,五個孩子爬山。

幾個小傢伙都是嬌生慣養,沒爬多久就喊累,撒嬌耍賴的不肯爬。

朱栩看着張筠,柳如是也是香汗淋漓,外加冷風嗖嗖,擔心再凍感冒了,於是在小半山腰停下來暫做休息。

曹化淳給朱栩倒了杯茶,道:“皇上,錫蘭那邊來信,信王的船隊已經離開歐洲,預計在元宵前後可以到京。”

朱栩一怔,道:“怎麼這麼快?”

現在從歐洲到大明,基本上是一年以上,何況這麼大的艦隊。

曹化淳道:“應該海路熟悉了,有些近道可以走,節省了一些時間。

朱栩微微點頭,繼而思索着道“元宵前後?對了,魯王還在鬧嗎?”

曹化淳躬身,謹慎的道“聽說,魯王進來經常喝醉酒,然後就抱怨,說皇上壞了祖宗成法,是朱家的不肖子孫。”

曹化淳敢在朱栩面前說這樣的話,即便用上‘聽說’二字,也是板上釘釘,不止一次兩次了。

朱栩算算時間,道:“回京吧,皇兄要回來了,朕這個皇弟要親自去迎接一下。”

曹化淳深知朱栩的脾性,心底有種預感,朱由檢的迴歸,或許將要拉開一場大事件的帷幕。

“遵旨。”曹化淳道。

朱栩回京,用的明詔,天下皆知。

京城本如滾燙的熱水,朱栩一道明詔下來,如冰山壓頂,瞬間安靜了。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望着南方,景德鎮,似乎能看到朱栩的馬車。

內閣,六部的氣氛陡然變得安靜,本來險些明朗化的爭鬥,忽然消失,所有人都彷彿回到了幾個月前,和和氣氣的辦公,絲毫沒有了前幾日的針尖對麥芒。

畢自嚴坐在班房內,接過李幼唐端過來的茶,鬆了口氣的道:“皇上總算是要回來了,再不回來,我估計就撐不住了。”

李幼唐站在他身前,笑着道:“大人這就糊弄下官了,年關將近,皇上怎麼也得回來,這個時間,大人怕是早就掐準了。”

朱栩是必須要回京的,皇帝哪有在外過年,還是這樣大事關頭不回來的,無非就是一個時間點,聰明人都能掐算到最後期限。

畢自嚴心情放鬆,衝着他道“你啊。”

接着笑着搖了搖頭,道:“你算說對了,只是聰明的人太少,跟着胡鬧的人太多,不會有好下場的啊。”

當今皇帝的脾氣,向來是不動則已,一動就是天下皆驚,外加一個日益咄咄逼人的孫傳庭,現在肆無忌憚蹦躂,稍微明白一點的都知道,註定是那出頭的鳥!

李幼唐沒有接這個茬,道“皇上回來,諸事就沒那麼難辦,總有個商量,大家都知道分寸,大人的年終大結也不會難寫了。”

這個年終大結,既是今年的總結,有是明年的開始,若是往常,都是畢自嚴的事。現在總結是畢自嚴的,開始是孫傳庭的,兩人各有想法,自然難以統一。這也是兩人手底下人爭執起來的原因,從本心來講,他們都不願意退讓。

心底同樣清楚,最終的文本,兩人退讓,妥協到哪裡,得看還在景德鎮的那個人的意思。

現在,朱栩要回來了,畢自嚴自然鬆一口氣。

畢自嚴聽着李幼唐的話,微微點頭,神色微悵然,道:“臨了之前,才發現有太多的事情沒有做,卻又做不了,我倒是能體會了那位古來的寂寞了。”

李幼唐知道,現在畢自嚴的心態應該是最複雜的,卻也沒人能勸慰什麼。

到了這個年紀,這種時候,能穩妥的致仕,頤養天年已經是莫大的幸運。

畢自嚴說完這一句,忽然擡頭,道:“想好去處了嗎?”

畢自嚴致仕,李幼唐這個上任沒多久的內閣中書自然也要換。

李幼唐躬身,道:“大人,下官想去安南。”

畢自嚴看着他一會兒,道:“我身邊的人,就屬你與張國維最是明智,看得清。去安南也好,躲一躲吧。”

孫傳庭上位,必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便不刻意對畢自嚴的人進行打壓,也會有無數人踩上來。聰明人,在這個時候,自然要避一避,明哲保身。

李幼唐道:“學生讓大人見笑了。”

畢自嚴搖了搖頭,心裡滋味難言,感慨的說道:“張國維,知兵知政,我本想讓他從政,但他有意從軍,我也就隨他了。安南……孫白谷與我說了,他會調喻安性任安南巡撫,那裡比較特殊,巡撫,總督一肩挑,你去任右參政。喻安性是皇上提拔的人,沒有所謂朋黨的帽子,你可安心一點。”

李幼唐知道畢自嚴是用苦良心,猶豫一番,道:“大人,事情未必會像您預料的那麼糟,無需過於憂慮。”

畢自嚴喝了口茶,擺了擺手,道:“這些我們就不說了,拭目以待吧。”

天底下,或許沒有人比他更瞭解朱栩與孫傳庭政務方面的‘勃勃野心’,這二人的組合,沒有什麼能阻擋他們,大明兩百多年的國體,或許就要沒了,老祖宗幾千年的規矩傳承,將要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

李幼唐自察覺不到這些,想不到那麼深,道:“是。”

畢自嚴又搖了搖頭,起身道:“走吧,去議會看看,聽說,他們在爭執成立商務總局的權職與歸屬?”

李幼唐振了振精神,道:“是,商務總局是白谷閣老提出來的,整合物價局,稅務總局,執法局,課稅司等組建,目前只是一個想法,不知道被誰泄露出去了。”

“除了孫白谷的那些人,還能有誰?走,去看看,不要說話。”畢自嚴出了班房,淡淡的說道。

李幼唐沒有說話,跟着畢自嚴上二樓去。

閣老們的班房離的很近,畢自嚴一出來,風聲鶴唳的內閣就無數耳朵,嘴巴在動,消息滿天飛。

現在閣老們的一舉一動彷彿都有無數含義,被人猜來猜去,傳來傳去。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圍城第1134章 李定國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師的躊躇滿志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六百零三章 食堂敘話第一百五十八章 左光斗等認罪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態度堅決第六百三十二章 借兵建奴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遊第七百八十章 雞蛋裡的骨頭第1141章 毫無壓力的作戰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八十章 摔跤第七百一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棒與甜棗第八百六十二章 誰主誰次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師解籤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五百一十章 打的說不出話第一百九十八章 既得利益者(求訂閱~)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被殺上門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五百四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五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1140章 開戰第四百零八章 火燒巡撫衙門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二章 阻擊魏忠賢第五百三十九章 火炮演習第五百零九章 共治朝鮮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個原因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1389章 殺他個七進七出第七百八十三章 驚喜交加第八百五十三章 畏罪第七百六十五章 歸心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1536章 開軍營放人第1414章 緹騎再現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1457章 不妥協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六百九十一章 這是我的大明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千章 嚴厲的五條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六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七十三章 張皇后的擔憂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兩百二十五章 禽獸不如第一百零五章 大議結束第八百六十二章 誰主誰次第1153章 大戰來臨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兩百五十八章 如潮的壓力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1297章 亂局的冰山一角第1354章 力竭而戰第1353章 廝殺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四百九十四章 遼東的人事安排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五百九十一章 時態嚴重第1385章 外樣大名的背叛第1191章 遠慮第九百六十二章 夫唱婦隨第六百零三章 食堂敘話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一怒第六百零三章 食堂敘話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五十七章 戶部行動要提前第七百零六章 禁令禍起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