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

朱栩的話很重,京城的官員戰戰兢兢,擔心着這是某種信hào。

但這是一些普通官員,一些真正的高官,朱栩的近臣卻聽出了另外的味道。

內閣,會議廳。

畢自嚴,孫承宗並坐,左手邊是孫傳庭,傅昌宗,右手邊是靖王與汪喬年,六個人,整整齊齊,還有空缺的三個椅子。

畢自嚴一如往常,威嚴,冷靜,環顧一圈,轉向孫承宗,語氣裡有質問,道:“爲什麼帥府有這麼大的變動,這麼大的計劃,我一點都不知情?”

畢自嚴是左次輔,孫承宗是右次輔,雖然軍政分離,但按照現在的內閣體制,嚴格來說,孫承宗是低於畢自嚴的,在既有的規則中,孫承宗需要向畢自嚴通報帥府的重大事項。

孫承宗沉吟一聲,道:“帥府只是增添了一個副元帥,不算大的變動。其他的計劃,這是皇上點頭的,暫時對外保密,包括內閣。”

孫承宗這句話,意味深長。

畢自嚴自然聽出來了,孫承宗不是對他保密,是對未來的‘首輔’,孫傳庭保密!

孫傳庭當然聽得出來,神情沒有一絲波動。他的計劃中本來就沒有軍隊,孫承宗的警惕純屬多餘。

畢自嚴沒有追問,做爲‘首輔’,他一直與軍隊保持距離,目光轉向孫傳庭,道:“白谷,比照皇上的話,朝報那邊據說有篇文章,署名赤青,你知道嗎?”

孫傳庭眉頭皺了下,道:“我讓人去朝報那邊問了,顧炎武的回話是:朝報秉持‘事無鉅細,無權無貴’的原則,對於作者,除非有大理寺的判決亦或者皇帝的允准,他們對任何人都是拒絕透露。”

畢自嚴面無表情,道:“那篇文章,我給你們背背:‘朝臣私心重於社稷,大小事俱不能託,百姓仰承於上,陛下付託於下,怎知百官如蠅蟲,上下皆苦。每逢大事,首亂必內閣,禍起定六部,恍恍乎爲利,錚錚然爲名,獨無家國社稷’……”

雖然由於報紙的興起,各家都在悄悄試探內閣,皇帝的底線,但這麼明目張膽的點名,作爲內閣的直屬機構,實在令人震驚。

內閣直屬機構是歸孫傳庭管轄,因此很多人神色微驚,目光若有若無的看向孫傳庭。

這是宣戰嗎?孫白谷真的要踩着畢自嚴的屍體踏上‘首輔’之路,立他的權威嗎?

孫傳庭向來從容,此刻眉頭皺起,看向畢自嚴,微微躬身,道:“這件事確實不是我的意思,我問過了,這個赤青是司禮監安排進來的,有獨立的班房,知道的人不多,知道的又守口如瓶。”

畢自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道:“現在朝野紛紛擾擾,大小事情不斷,朝報以及各地的報紙一定要嚴密控制,我聽說,近來冒出了一種說法,在江南一些地方,引起不小的震動,你們有誰聽說了嗎?”

衆人一怔,不知道畢自嚴要說什麼。

孫傳庭知道畢自嚴在南方待了幾個月,面色不動,心裡驟然警惕。

畢自嚴今天的欲泣,動作頗有些咄咄逼人。

畢自嚴目光掃過衆人,冷聲道:“說什麼,‘天下爲主,君爲客’,有什麼‘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要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你們當真沒有聽過?”

靖王聽得眼皮直跳,渾身冰冷,昏昏欲睡的表情猛然嚴肅,剛正,眼神迸射殺機,沉聲道:“何人敢出這樣的悖逆之言,當用以極刑!”

汪喬年,傅昌宗神情各有異色,相當的冷冽。

孫傳庭眉頭擰成一個川字,大明正處於大變之期,各種奇奇怪怪的事情太多,但發生這樣的事情,還真是第一次。

小看不得!

孫承宗本來不參與政務,但聽着畢自嚴的話,面上動了,直接道:“白谷,這件事,你要當面向皇上解釋。”

內閣直屬機構都歸孫傳庭管理,包括一系列的輿情部司。

孫傳庭沒有推卸,道:“是,皇上回京,我會第一時間去面聖。”

畢自嚴環顧一圈,語氣越發嚴厲,道:“這只是冰山一角,我希望你們認真對待,不要讓這件事擴大,傳到皇上耳朵裡,咱們今年就別想有個安生年!”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天下爲主,君爲客’這類的話,要是大規模擴散,後果不可想象!

衆人相護看了看,這樣的話語冒出來,是一種信hào,表示一些事情正在發生,而他們沒有察覺。

他們沒有察覺,朱栩卻心知肚明,這是一種表象,內裡則是大明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或許,這些資本還沒有察覺到,但他們的聲音已經不知不覺傳遞出來。

坐在入京的馬車裡,朱栩看着錦衣衛送來的奏本,看着‘王夫之’三個字,心裡暗自點頭。

歷史的慣性無比強大,他改革那麼多,一些事情還是或早或晚的發生。

曹化淳跪坐在朱栩身側,道“皇上,錦衣衛那邊的意思,是秘密抓捕,將這些言論統統消滅,確保不會影響皇上的國政大計。”

朱栩看完這份奏本,面露思忖,道:“他有沒有說,怎麼才能‘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曹化淳神色平靜,內心卻極其謹慎,語氣波瀾不驚的道:“沒有。”

這種大逆不道的言論,自古以來就會被處以極刑,毫無例外。

朱栩摸了摸下巴,道:“他多大了?”

“二十四。”曹化淳道。

朱栩眨了眨眼,思索片刻,道:“告訴錦衣衛不要亂動,再以朕的名義,寫一封私信給王夫之,讓江蘇巡撫親自去請人,一路安排護送,來京城見朕,朕想跟他談談。”

曹化淳一怔,猶豫片刻,問道“談談?”

朱栩哪裡不知道曹化淳的心思,道“說不動就不要動,朕要跟他談談,不準任何人爲難他。”

曹化淳知道,眼前這位從來不走尋常路,但這個涉及皇位根本,在任何人看來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朱栩真的能不在意嗎?

曹化淳不敢多想,躬身道:“奴婢遵旨。”

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九百五十三章 就緒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七百三十一章 海不平,國不安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五十章 遼事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七百九十四章 矛頭直對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兩百四十四章 越來越放肆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北分治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謀逆?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兩百七十七章 處置藩王例第兩百四十四章 越來越放肆第五百五十九章 海貿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1442章 格局第五百七十四章 信王的去處第1288章 變態的情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鋒大將第1539章 一直活着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1404章 遠交近攻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亂第一百七十三章 孫承宗回京(求訂閱~~)第七百六十六章 驚人的海貿利潤第八百三十八章 君臣交心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七十三章 孫承宗回京(求訂閱~~)第1236章 朱栩要保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最難處境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九百五十三章 就緒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一千零三十章 開口第七百二十二章 零傷亡的戰爭第三百二十九章 議和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賢捉拿汪文言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1202章 世界規則的雛形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1309章 大規模集權第六百六十九章 封禁秦淮河第1528章 李自成沒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四章 駱思恭第1453章 驅逐性移民第三百零一章 嚴峻的形勢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五百六十一章 登徒子皇帝第1355章 關門海峽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1164章 最後的安排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岸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七百零一章 笙歌處處第1376章 試探第1273章 政治道德第九百九十九章 朕堅定不移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一千零十八章 定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六百一十八章 惡從心頭起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1235章 變局裡的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八百九十五章 認罪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開始第九十二章 惠民商會(求收藏~突破~~)第七百二十一章 灰飛煙滅第一百零二章 蹦躂(第三更)第1482章 大議開始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1365章 勾結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普通的壽宴第九百四十三章 嚴明法紀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從也得從第五百零二章 周應秋是貪官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黑手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