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內情(下)

內訌?

章家衆人面面相覷,又轉向朱翰之,均露出詢問之色。

朱翰之笑道:“馮家原本在官宦人家中也不過是中等,當初能出一個越王妃,已是上輩子燒了高香,可惜他們一家子都不知滿足,還妄想爬得更高。如今,他家有了一個皇后,還有個嫡皇子,自然更盼着做下一任皇帝的外家了。可惜建文帝原有一名庶長子朱文奎,年紀大些,人也聰慧,已經跟着上朝聽政了。馮皇后與馮家人左暗示,右暗示,讓建文帝閒置長子,建文帝卻只是裝糊塗,又遲遲不肯下旨冊立嫡子爲儲。如今朝廷裡有傳言,說他有意立長子簡王爲太子呢。馮家哪有不着急的?”

章寂與章放都露出訝色:“他已有嫡子,記得也是個聰明伶俐的,不過年紀比長子小三歲而已,算來也只比皇太孫小一歲,已是能聽政的年紀了,怎能略過嫡子,直接將庶長子視爲皇儲培養呢?廢嫡立庶,這可是動亂的根源,建文帝又不是蠢人,如何不明白這個道理?”

“即便明白,他也不能不這麼做。”朱翰之譏諷地道,“自打他即了位,馮氏成了皇后,馮家又有擁立之功,日漸勢大,這幾年裡他們把持着朝政,幾乎是順他者昌,逆他者亡,只要得罪了他,即便是建文帝看重的年輕進士也只有丟官去職的下場。建文帝是什麼人?父親不過計劃着要削弱藩王權柄,他就要弒兄逼父,謀朝篡位,如何能忍受馮家制肘?依我看來,他未必是真心要立庶子爲儲,不過是藉機敲打警告馮家罷了。只要馮家知趣,行事收斂些,他也不會明知會引起亂子。還要一意孤行地立庶長子。可惜,馮家不是個有眼色的,見狀只是忙亂。不知是馮皇后還是馮家派的人,在宮裡對簡王下了好幾次手。都被化解了,倒損失了不少人,有一個還是承寵多時的宮妃,平日裡對馮皇后冷冷淡淡的,誰能想到居然會是馮家安排的人?!經此一事,建文帝託呂太后將後宮清理了一遍,又尋理由罷了幾個與馮家來往甚密的大臣。馮家大概也是知道痛了,略收斂了些,只是平日裡仍少不了打壓簡王,馮皇后又要插手簡王的親事。別瞧兩方明面上還是一片和樂融融,底下早交了好幾回手了。”

“蠢貨!”章寂冷笑着連連搖頭,“真真蠢貨!馮家的富貴權柄均從建文帝身上來,如今明知會惹建文帝不高興,卻還是一意孤行,他們以爲自己鬥得過一國之君?!即便什麼都不做,皇后就是皇后。嫡皇子的尊貴也不是庶皇子可比的,既然二皇子不是傻子,他們慌什麼?建文帝不過就是嚇嚇他們罷了,若真有意下旨冊庶長子爲儲。不等馮家開口,朝野仕林早就反對開了!他們倒好,既沒看清形勢,又不知輕重地跟君王做對。再這樣下去,即便那建文帝有意立嫡子爲儲,也會叫他們打消了念頭的!”

這就叫不怕狼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了。明鸞也跟着搖了搖頭,饒有興致地問:“祖父,您說那些馮家人會不會下了狠心,想辦法幹掉建文帝,扶那個小皇子做皇帝,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就算他們現在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終究不如當家作主來得痛快啊!”

章寂與朱翰之聽了均是一愣,章放則眉頭一皺:“胡說,除非他們謀朝篡位,搶了皇位自己坐,否則永遠也算不上當家作主,哪怕是一時轄制住了小皇帝,也終有一日會被拉下馬來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年紀再小,那也是一國之君!再說,他們若真敢這樣做,休說宗親與朝臣了,光是老百姓就能用唾沫湦子淹死他們!”

明鸞撇嘴道:“哪裡用得着真搶皇位?如果建文帝因爲某些原因忽然死了,沒有留下遺旨說由哪個皇子繼位,你說朝廷和宗親最終會選擇哪一個?肯定是嫡出的二皇子啦!因他年紀小,太后說要垂簾聽政,又或是找馮家人做什麼顧命大臣,誰敢說他們不對?說得好聽呢,這是要協助小皇帝理政,說得難聽呢,就是把小皇帝擺在上面當招牌,實際上什麼話都由他們說了算!等到小皇帝長大了,馮家根基已深,又是他親外公、親舅舅,他能怎麼着?如果他爲了奪回皇權,真要對馮家下狠手,那馮家就索性再下一次手,只要他留下個子嗣,完了!”明鸞一拍手,“馮家又可以繼續捧着個小皇帝,繼續把持朝政。到時候這江山是姓朱還是姓馮,又有什麼差別?”這種狗血情節,她以前不要見識得太多。

章放聽得臉色都白了:“他們……不敢如此吧?好歹也是親外孫,況且身爲臣下,謀朝篡位……”

章寂冷笑:“都篡過一回了,再篡一回又算什麼?建文帝難道就比悼仁太子尊貴?!不過天下人也不都是瞎子,有些事無法一而再,再而三。興許他們用不着對親外孫下手,只需轄制住新皇,保證馮家女兒能成爲新皇后,生下有馮家血脈的皇子,就此一代一代傳下去,馮家便能立於不敗之地了!”

朱翰之擡頭看向明鸞,微微一笑:“三表妹好聰明,其實燕王叔與一衆僚屬也曾這般推測過。馮家人如今膽子越來越大了,若不是當年馮家老二能力不及,未能成功奪取北方兵權,建文帝怕是早就無法抵擋馮家的威勢了吧。大約從前年夏天時開始,朝中就陸續出現了一些新人,皆是建文帝親自提拔的,因他們入朝後不久,便開始針對其他不肯依附馮家的官員,馮家並不曾提防,沒想到時間一長,他們已經成了氣候,與馮家的黨羽隱隱有對峙之勢,時時相互攻訐,好幾個由馮家舉薦的大臣都是因爲被他們彈劾而入罪丟官的。又有兩位皇子立妃之事,馮家屬意馮家老大的嫡長女爲二皇子正妃,建文帝卻將她指給了燕王叔,分明是在防止馮家坐大。誰知旨意才發下,馮家老頭就示意皇后出面,把一個庶出的孫女送到二皇子身邊爲侍妾了。又藉口嫡長孫女有疾,遲遲不肯將她送往北平與燕王叔完婚。後來,又有一個皇后賜給衡王的美人害得衡王妃小產了。那可是衡王第一個子嗣,是個已成了形的男嬰。建文帝對馮家想必已經是忍無可忍。而馮家也早就明白建文帝的心思,他們兩方遲早要有個了斷的。”

“原來馮家那個嫡長孫女被許給燕王爲正妃,還有這麼一段緣故。”章放不由失笑,“怪不得呢,年紀差了這麼多,建文帝與馮家又早有心要置燕王於死地的,何必還要犧牲一個嫡女?原來是兩相爭鬥導致的結果。馮家也太心狠手辣了些。竟連衡王都不放過。”

朱翰之補充道:“還有,簡王遇險後查出來的那名馮家安插的宮妃,若不是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完全沒必要在宮中裝出與馮皇后不對付的假象。這般做作,肯定是有事要那宮妃去做,卻不能與皇后扯上關係的。燕王叔曾派人查過,那名宮妃正是前年秋天時入宮的,當時,建文帝與馮家的矛盾已經顯露出來了,馮皇后也一度被冷落了些時日。雖曾經向建文帝獻過幾回美人,但用處不大。建文帝也不是個糊塗人呢,那宮妃若不是表現得與馮皇后過不去,也不可能會受寵了。也因爲這樣,她被揭發是馮家安排的人之後,建文帝纔會立刻就讓太后出面清理後宮,將馮家安插的人手全都清除掉。”

明鸞聽得連連點頭,忽然間生出一個想法,頓時倒吸了口冷氣:“好險好險!這個宮妃如果不是被發現得早,將來真的對建文帝下了殺手,馮皇后和馮家自然不會受牽連,但燕王可就危險了!馮家人完全可以說,是悼仁太子的餘黨乾的,又或者說是燕王還有北方那些手握兵權的將軍們乾的,到時候他們就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對付你們了!”

朱翰之的瞳孔瞬間張大,但很快就恢復了原狀,微笑道:“果然兇險。看來建文帝還替燕王叔做了件好事呢!”明鸞看了他一眼,暗中撇了撇嘴。朱翰之見了只是笑。

章寂長長地吁了口氣,問朱翰之:“你之所以相信燕王的謀劃能成事,可是因爲朝中的局勢變化?”

朱翰之連忙正色答道:“正是。如今朝政混亂,建文帝與馮家暗鬥不已,朝臣分爲兩派,整日都鬥個不停,除了衡王與徐王因賜美人之事對馮皇后、馮家都深感不滿外,其餘宗室皇親都作壁上觀,清流則紛紛灰了心,依次有人辭官出走。因有傳聞說建文帝有意與蒙古議和,雖未有明旨,但朝野議論紛紛,反對之人衆多,燕王叔又藉機示意北方諸將多打了幾次勝仗,越發顯得建文此舉昏聵不堪了。還有一件事——”他壓低了聲音,“安南小國有個姓黎的宰相,也學建文一般謀朝篡位,殺死國王自立,自稱爲太上皇,立其子爲國王,還遣使往京城謊稱安南國王病逝無後,自己以外孫身份繼位,請大明正式冊封他爲王。建文不明所以,只聽他一面之辭便信以爲真,下旨冊封他爲安南國王。結果沒過幾天,有個安南舊臣逃到京城說出了真相,建文大怒,斥責使者,使者居然還說,自家國王只是在效法宗主國國君行事,真真滑天下之大稽!建文聲言要出兵討伐安南逆臣,爲安南陳氏王族復國,正在挑選領兵的大將呢。只是遲遲未能定下,聽說……馮家老二有意爭上一爭。”

章放冷笑道:“他這是還不死心?北方的兵權拿不到手,就肖想西南的了?建文帝怎會讓馮家人得到兵權?既然有意防他,未必會讓他成行,即便真的讓他去了,想必也要在途中使點絆子呢。馮家老二能活着回來就是老天保佑了,還想立什麼功,奪什麼權啊!”

朱翰之只是微微笑着,章寂見了心中一動:“燕王是打算……等建文發兵攻安南之時,京城兵力空虛,趁虛而入?你們就不怕建文帝不動京城周邊的大軍,只派西南與南方的駐軍前往麼?”

朱翰之微笑道:“大軍尚在其次,關鍵是此戰關係到建文自己的臉面,是隻能勝不能輸的,他必定會派出手下最能幹的武將,若把馮老二也捎上了,還要再多派幾個人去轄制。到時候,即便京城中有數十萬大軍,卻沒有指揮大軍的良將,又有什麼用?燕王叔的意思是,能安靜些解決自然最後,若不得不打起來,也要爭取壓着建文的兵打,快刀斬亂麻。”頓了頓,他又補充上一句:“燕王叔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派人潛入京郊諸大營中,一旦起兵,就會配合行事的。”

章寂啞然,過了好一會兒才道:“燕王看來已是準備妥當,只欠東風了。既如此,我也不好再說什麼,只盼着你們真能成功吧。建文帝登基數年,雖說還不至於把天下治得民不聊生,但比起先帝在時,稅加了不少,軍戶的錢糧是一年不如一年,米價還比兩年前漲了兩成!百姓的日子是越發艱難了。他又時不時做些荒唐事,又縱容馮家爲惡,京城裡死的人已經太多了,只盼着早日撥亂反正,我老頭子也能過上幾年安穩日子。”

朱翰之低聲道:“您放心,燕王叔心裡有數着呢,只等兄長過去,就可以發動了。建文帝與馮家都得意不了多久!況且他們如今還鬥得不亦樂乎呢,哪裡還看得見別人?”

明鸞在旁聽了,也覺得建文帝這回是真麻煩了,燕王早就派了人去京城潛伏,想必對京中消息和軍隊變動都瞭如指掌,加上有太孫這個名正言順的好招牌,再搞點反間計啦,收買拉攏些朝臣內應啦,如果能把軍隊將領也策反了,那就更好了。而建文帝一邊與蒙古議和不成功,一邊又要對安南出兵,在宮裡要應付馮皇后母子,要保護自家庶長子,還要提防宮人裡有馮家的內線,同時老媽和弟弟還要天天對他抱怨馮家的不是,宗室皇親清流都不支持他,他在朝上又要面對馮家的制肘——哇,幾方夾擊,他那小身板受不受得了啊?

章家父子知道了內情,心裡都覺得輕鬆了許多。不管燕王是否能成功,至少在不久的將來,他就會把章家救出困境了。章寂又問了幾句燕王對太孫的安排,見一應都是合乎禮法的,燕王似乎也十分有誠意,便不再多說什麼。

時間已經過去了許久,朱翰之要走了,再不走,一會兒宮氏母女就得回來了。明鸞自告奮勇說要送他從小路上山,可以避人耳目,他沒反對。章放則想跟父親多討論一下剛纔聽到的話,便也由得她去了。

明鸞出了門,領着朱翰之循小路朝山上走,等到了沒人的地方,立刻轉過頭來問他:“你今天好象很高興到我們家來嘛,那爲什麼昨天要我把你來的事瞞着家裡?說吧,是不是有什麼陰謀?”()

第7章 趕集第5章 驚變第19章 乖順第86章 離京第18章 下屬第43章 傳聞第37章 分道第60章 打壓第23章 煩惱番外一昭容第8章 箭第19章 乖順第105章 條件第33章 謀劃第97章 紛爭第26章 算計第92章 張記第26章 密議第49章 內情(下)第64章 遷都第11章 提醒第65章 入京第71章 板凳第45章 說服第9章 無計第39章 北平(上)第20章 會親第33章 刻薄楔子第30章 訓誡第11章 脫罪第36章 建議第53章 囑咐第34章 失望第89章 荷影第52章 挖坑(下)第51章 和離第97章 紛爭第60章 怨氣第24章 軍糧第5章 上山第21章 嬉戲第70章 螢光第101章 毒手第1章 噩耗第24章 宮闈第11章 更張(下)第99章 攝政第66章 朝賀第66章 誤會第13章 劇變第63章 商討第36章 發難第6章 訥悶第7章 猜疑第64章 盤算第80章 紅白第72章 真相第23章 請求第67章 察覺第44章 醫囑第105章 條件第50章 半夜第106章 妥協第35章 新年第9章 原委第50章 怨憤第64章 遷都第17章 賞賜第59章 錯過第31章 舊怨第45章 說服第61章 判決第60章 廿八第92章 張記第66章 朝賀第70章 揭穿第26章 奇花第16章 發難第1章 三年第11章 脫罪第13章 謝恩第25章 莫辨第29章 舊事第87章 歸鄉第18章 探監第76章 密信第63章 母女第20章 哄騙第47章 暗手第70章 疑雲第1章 噩耗第45章 發作第27章 苦勸第46章 出氣第11章 更張(下)第9章 邀請第89章 荷影第48章 定局第16章 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