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 獲陳寶穆公證夢

話說秦穆公深知百里奚之才,欲爵爲上卿。百里奚辭曰:“臣之才,不如臣友蹇叔十倍。君欲治國家,請任蹇叔而臣佐之。”穆公曰:“子之才,寡人見之真矣,未聞蹇叔之賢也。”奚對曰:“蹇叔之賢,豈惟君未之聞,雖齊、宋之人,亦莫之聞也。然而臣獨知之。臣嚐出遊於齊,欲委質於公子無知,蹇叔止臣曰:‘不可。’臣因去齊,得脫無知之禍。嗣遊於周,欲委質於王子頹,蹇叔復止臣曰:‘不可。’臣復去周,得脫子頹之禍。後臣歸虞,欲委質於虞公,蹇叔又止臣曰:‘不可。’臣時貧甚,利其爵祿,姑且留事,遂爲晉俘。夫再用其言,以脫於禍,一不用其言,幾至殺身,此其智勝於中人遠矣。今隱於宋之鳴鹿村,宜速召之。”穆公乃遣公子縶假作商人,以重幣聘蹇叔於宋。百里奚另自作書致意。

公子縶收拾行囊,駕起犢車二乘,徑投鳴鹿村來。見數人息耕於隴上,相賡而歌。歌曰:

山之高兮無攆,途之濘兮無燭。相將隴上兮,

泉甘而土沃。勤吾四體兮,分吾五穀。三時不害兮

饔飧足,樂此天命兮無榮辱!

縶在車中,聽其音韻,有絕塵之致,乃嘆謂御者曰:“古云‘裡有君子,而鄙俗化。’今入蹇叔之鄉,其耕者皆有高遁之風,信乎其賢也。”乃下車,問耕者曰:“蹇叔之居安在?”耕者曰:“子問之何爲?”縶曰:“其故人百里奚有書,託吾致之。”耕者指示曰:“前去竹林深處,左泉右石,中間一小茅廬,乃其所也。”縶拱手-E謝。復登車,行將半里,來至其處。縶舉目觀看,風景果是幽雅。隴西居士有隱居詩云:

翠竹林中景最幽,人生此樂更何求?

數方白石堆雲起,一道清泉接澗流;

得趣猿猴堪共樂,忘機麋鹿可同遊。

紅塵一任漫天去,高臥先生百不憂。

縶停車於草廬之外,使從者叩其柴扉。有一小童子,啓門而問曰:“佳客何來?”縶曰:“吾訪蹇先生來也。”童子曰:“吾主不在。”縶曰:“先生何往?”童子曰:“與鄰叟觀泉於石樑,少頃便回。”縶不敢輕造其廬,遂坐於石上以待之。童子將門半掩,自入戶內。須臾之間,見一大漢,濃眉環眼,方面長身,揹負鹿蹄二隻,從田塍西路而來。縶見其容貌不凡,起身迎之。那大漢即置鹿蹄於地,與縶施禮。縶因叩其姓名。大漢答曰:“某蹇氏,丙名,字白乙。”縶曰:“蹇叔是君何人?”對曰:“乃某父也。”縶重複施禮,口-E:“久仰!”大漢曰:“足下何人?到此貴幹?”縶曰:“有故人百里奚,今仕於秦,有書信託某奉候尊公。”蹇丙曰:“先生請入草堂少坐,吾父即至矣。”言畢,-E開雙扉,讓公子縶先入。蹇丙復取鹿蹄負之,至於草堂。童子收進鹿蹄。蹇丙又復施禮,分賓主坐定。公子縶與蹇丙談論些農桑之事,因及武藝。丙講說甚有次第,縶暗暗稱奇,想道:“有其父方有其子,井伯之薦不虛也。”獻茶方罷,蹇丙使童子往門首伺候其父。少頃,童子報曰:“翁歸矣!”

卻說蹇叔與鄰叟二人,肩隨而至,見門前有車二乘,駭曰:“吾村中安得有此車耶?”蹇丙趨出門外,先道其故。蹇叔同二叟進入草堂,各各相見,敘次坐定。蹇叔曰:“適小兒言吾弟井伯有書,乞以見示!”公子縶遂將百里奚書信呈上。蹇叔啓緘觀之。略曰:

奚不聽兄言,幾蹈虞難。幸秦君好賢,贖奚於牧豎之中,委以秦政。奚自量才智不逮恩兄,舉兄同事。秦君敬慕若渴,特命大夫公子縶布幣奉迎。惟冀幡然出山,以酬生AE?未足之志。如兄戀戀山林,奚亦當棄爵祿,相從於鳴鹿之鄉矣!

蹇叔曰:“井伯何以見知於秦君也?”公子縶將百里奚爲媵逃楚,秦君聞其賢,以五羊皮贖歸始末,敘述一遍。“今蹇君欲爵以上卿,井伯自言不及先生,必求先生至秦,方敢登仕。寡君有不腆之幣,使縶致命。”言訖,即喚左右於車廂中取出徵書禮幣,排列草堂之中。鄰叟俱山野農夫,從未見此盛儀,相顧驚駭,謂公子縶曰:“吾等不知貴人至此,有失迴避。”縶曰:“何出此言?寡君望蹇先生之臨,如枯苗望雨。煩二位老叟相勸一聲,受賜多矣!”二叟謂蹇叔曰:“既邦如此重賢,不可虛貴人來意。”蹇叔曰:“昔虞公不用井伯,以致敗亡。若秦君肯虛心仕賢,一井伯已足。老夫用世之念久絕,不得相從。所賜禮幣,望乞收回,求大夫善爲我辭!”公子縶曰:“若先生不往,井伯亦必不獨留。”蹇叔沉吟半晌,嘆曰:“井伯懷才未試,求仕已久,今適遇明主,吾不得不成其志。勉爲井伯一行,不久仍歸耕於此耳。”童子報:“鹿蹄已熟。”蹇叔命取牀頭新釀,盞之以奉客。公子縶西席,二叟相陪,瓦杯木箸,賓主勸酬,欣然醉飽。不覺天色已晚,遂留縶於草堂安宿。次早,二叟攜樽餞行,依前敘坐。良久,公子縶誇白乙之才,亦要他同至秦邦。蹇叔許之。乃以秦君所贈禮幣,分贈二叟,囑咐看覷家間:“此去不久,便再得相敘。”再吩咐家人:“勤力稼穡,勿致荒蕪。”二叟珍重而別。蹇叔登車,白乙丙爲御。公子縶另自一車,並駕而行。夜宿曉馳,將近秦郊,公子縶先驅入朝,參謁了秦穆公,言:“蹇先生已到郊外。其子蹇丙,亦有揮霍之才,臣並取至,以備任使。”穆公大喜,乃命百里奚往迎。

蹇叔既至,穆公降階加禮,賜坐而問之曰:“井伯數言先生之賢,先生何以教寡人乎?”蹇叔對曰:“秦僻在西土,鄰於戎狄,地險而兵強,進足以戰,退足以守。所以不列於中華者,威德不及故也。非威何畏,非德何懷;不畏不懷,何以成霸?”穆公曰:“威與德二者孰先?”蹇叔對曰:“德爲本,威濟之。德而不威,其國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內潰。”穆公曰:“寡人慾佈德而立威,何道而可?”蹇叔對曰:“秦雜戎俗,民鮮禮教,等威不-e,貴賤不明,臣請爲君先教化而後刑罰。教化既行,民知尊敬其上,然後恩施而知感,刑用而知懼,上下之間,如手足頭目之相爲。管夷吾節制之師,所以號令天下而無敵也。”穆公曰:“誠如先生之言,遂可以霸天下乎?”蹇叔對曰:“未也。夫霸天下者有三戎:毋貪,毋忿,毋急。貪則多失,忿則多難,急則多蹶、夫審大小而圖之,烏用貪?衡彼己而施之,烏用忿?酌緩急而布之,烏用急?君能戒此三者,於霸也近矣。”穆公曰:“善哉言乎!請爲寡人酌今日之緩急。”蹇叔對曰:“秦立國西戎,此禍福之本也。今齊侯已耄,霸業將衰。君誠-E撫雍渭之衆,以號召諸戎,而徵其不服者。諸戎既服,然後斂兵以俟中原之變,拾齊之遺,而布其德義。君雖不欲霸,不可得而辭矣。”穆公大悅曰:“寡人得二老,真庶民之長也!”乃封蹇叔爲右庶長,百里奚爲左庶長,位皆上卿,謂之“二相”。並召白乙丙爲大夫。自二相兼政,立法教民,興利除害,秦國大治。史官有詩云:

子縶薦奚奚薦叔,轉相汲引布秦庭。

但能好士如秦穆,人傑何須問地靈。

穆公見賢才多出於異國,益加採訪。公子縶薦秦人西乞術之賢,穆公亦召用之。百里奚素聞晉人繇餘負經綸之略,私詢於公孫枝。枝曰:“繇餘在晉不遇,今已仕於西戎矣。”奚嘆惜不已。

卻說百里奚之妻杜氏,自從其夫出遊,紡績度日。後遇饑荒,不能存活,攜其子趁食他鄉。展轉流離,遂入秦國,以-衣爲活。其子名視,字孟明,日與鄉人打獵角藝,不肯營生。杜氏屢諭不從。及百里奚相秦,杜氏聞其姓名,曾於車中望見,未敢相認。因府中求-衣婦,杜氏自願入府-衣,勤於搗濯,府中人皆喜,然未得見奚之-也。一日,奚坐於堂上,樂工在廡下作樂。杜氏向府中人曰:“老妾頗知音律,願引至廡,一聽其聲。”府中人引至廡下,言於樂工,問其所習。杜氏曰:“能琴亦能歌。”乃以琴授之。杜氏援琴而鼓,其聲悽怨。樂工俱傾耳靜聽,自謂不及。再使之歌,杜氏曰:“老妾自流移至此,未嘗發聲。願言於相君,請得升堂而歌之。”樂工稟知百里奚,奚命之立於堂左。杜氏低眉斂袖,揚聲而歌。歌曰:

百里奚,五羊皮!憶別時,烹伏雌,舂黃齏,炊。今日富貴忘我爲?百里奚,五羊皮!父樑肉,子啼飢,夫文繡,妻-衣。嗟乎!富貴忘我爲?百里奚,五羊皮!昔之日,君行而我啼,今之日,君坐而我離。嗟乎!富貴忘我爲?百里奚聞歌愕然,召至前詢之,正其妻也。遂相持大慟。良久,問:“兒子何在?”杜氏曰:“村中射獵。”使人召之。是日,夫妻父子,再得完聚。穆公聞百里奚妻、子俱到,賜以粟千鍾,金帛一車。次日,奚率妻子孟明視朝見謝恩。穆公亦拜視爲大夫,與西乞術、白乙丙並號將軍,謂之“三帥”,專掌征伐之事。

姜戎子吾離,桀驁侵掠,三帥統兵徵之。吾離兵敗奔晉,遂盡有瓜州之地。時西戎主赤斑見秦人強盛,使其臣繇餘聘秦以觀穆公之爲人。穆公與之遊於苑囿,登三休之臺,誇以宮室苑囿之美。繇餘曰:“君之爲此者,役鬼耶,抑役人耶?役鬼勞神,役人勞民!”穆公異其言,曰:“汝戎夷無禮樂法度,何以爲治?”繇餘笑曰:“禮樂法度,此乃中國所以亂也!自上聖創爲文法,以約束百姓,僅僅小治。其後日漸驕瀅。借禮樂之名,以粉飾其身;假法度之威,以督責其下。人民怨望,因生篡奪。若戎夷則不然。上含淳德以遇下,下懷忠信以事其上。上下一體,無形跡之相欺,無文法之相擾。不見其治,乃爲至治。”穆公默然,退而述其言於百里奚。奚對曰:“此晉國之大賢人,臣熟聞其名矣。”穆公蹴然不悅曰:“寡人聞之,‘鄰國有聖人,敵國之憂也。’今繇餘賢而用於戎,將爲秦患奈何?”奚對曰:“內史廖多奇智,君可謀之。”穆公即召內史廖告以其故。廖對曰:“戎主僻處荒徼,未聞中國之聲。君試遺之女樂,以奪其志。留繇餘不遣,以爽其期。使其政事怠廢,上下相疑,雖其國可取,況其臣乎?”穆公曰:“善。”乃與繇餘同席而坐,共器而食,居常使蹇叔、百里奚、公孫枝等,輪流作伴,叩其地形險夷,兵勢強弱之實。一面裝飾美女,能音樂者六人,遣內史廖至戎報聘?,以女樂獻之。戎主赤斑大悅,日聽音而夜御女,遂疏於政事。繇餘留秦一年乃歸。戎主怪其來遲,繇餘曰:“臣日夜求歸,秦君固留不遺。”戎主疑其有二心於秦,意頗疏之。繇餘見戎主耽於女樂,不理政事,不免苦口進諫。戎主拒而不納。穆公因密遣人招之。繇餘棄戎歸秦,即擢亞卿,與二相同事。繇餘遂獻伐戎之策。三帥兵至戎境,宛如熟路。戎主赤斑不能抵敵,遂降於秦。後人有詩云:

虞違百里終成虜,戎失繇餘亦喪邦。

畢竟賢才能幹國,請看齊霸與秦強。

西戎主赤斑,乃諸戎之領袖,曏者諸戎俱受服役。及聞赤斑歸秦,無不悚懼,納土稱臣者,相繼不絕。穆公論功行賞,大宴羣臣。羣臣更番上壽,不覺大醉,回宮一臥不醒。宮人驚駭,事聞於外。羣臣皆叩宮門問安。世子罌召太醫入宮診脈,脈息如常,但閉目不能言動。太醫曰:“是有鬼神。”欲命內史廖行禱。內史廖曰:“此是屍厥,必有異夢。須俟其自復,不可驚之。禱亦無-e。”世子罌守於牀蓆之側,寢食俱不敢離。直候至第五日,穆公方醒,顙間汗出如雨,連叫:“怪哉!”世子罌跪而問曰:“君體安否?何睡之久也?”穆公曰:“頃刻耳。”罌曰:“君睡已越五日,得無有異夢乎?”穆公驚問曰:“汝何以知之?”世子罌曰:“內史廖固言之。”穆公乃召廖至榻前,言曰:“寡人今者夢一婦人,妝束宛如妃嬪。容貌端好,肌如冰雪。手握天符,言奉上帝之命,來召寡人。寡人從之。忽若身在雲中,縹緲無際。至一宮闕,丹青炳煥,玉階九尺,上懸珠簾。婦人引寡人拜於階下。須臾簾卷,見殿上黃金爲柱,壁衣錦繡,精光奪目。有王者冕旒華袞憑玉几上坐。左右侍立,威儀甚盛。王者傳命:‘賜禮!’有如內侍者,以碧玉-賜寡人-E,甘香無比。王者以一簡授左右,即聞堂上大聲呼寡人名曰:‘任好聽旨,爾平晉亂!’如是者再。婦人遂教寡人拜謝,復引出宮闕。寡人問婦人何名。對曰:‘妾乃寶夫人也。居於太白山之西麓。在君宇下,君不聞乎?妾夫葉君,別居南陽,或一二歲來會妾。君能爲妾立祠,當使君霸,傳名萬載。’寡人因問:‘晉有何亂,乃使寡人平之?’寶夫人曰:‘此天機不可預泄。’已聞雞鳴,聲大如雷霆,寡人遂驚覺。不如此何祥也?”廖對曰:“晉侯方寵驪姬,疏太子,保無亂乎?天命及君,君之福也!”穆公曰:“寶夫人何爲者?”廖對曰:“臣聞先君文公之時,有陳倉人於土中得一異物,形如滿囊,色間黃白,短尾多足,嘴有利喙。陳倉人謀獻之先君。中途遇二童子,拍手笑曰:‘汝虐於死人,今乃遭生人之手乎?’陳倉人請問其說,二童子曰:‘此物名蝟,在地下慣食死人之腦,得其精氣,遂能變化。汝謹持之!’蝟亦張喙忽作人言曰:‘彼二童子者,一-E一雄,名曰陳寶,乃野雉之精。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陳倉人遂舍蝟而逐童子,二童子忽化爲雉飛去。陳倉人以告先君,命書其事於簡,藏之內府,臣實掌之,可啓而視也。夫陳倉正在太白山之西,君試獵於兩山之間,以求其跡,則可明矣。”穆公命取文公藏簡觀之,果如廖之語。因使廖詳記其夢,並藏內府。

次日,穆公視朝,羣臣畢賀。穆公遂命駕車,獵於太白山。迤邐而西,將至陳倉山,獵人舉網得一雉雞,玉色無瑕,光采照人。須臾化爲石雞,色光不減。獵者獻於穆公。內史廖賀曰:“此所謂寶夫人也。得雌者霸,殆霸徵乎?君可建祠於陳倉,必獲其福。”穆公大悅,命沐以蘭湯覆以錦衾,盛以玉匱。即日鳩工伐木,建祠于山上,名其祠曰:寶夫人祠。改陳倉山爲寶雞山。有司春秋二祭。每祭之晨,山上聞雞鳴,其聲徹三裡之外。間一年或二年,望見赤光長十餘丈,雷聲殷殷然,此乃葉君來會之期。葉君者,即雄雉之神,所謂別居南陽者也。至四百餘年後,漢光武生於南陽,起兵誅王莽,即漢祚,爲後漢皇帝,乃是得雄者王之驗。畢竟秦穆公如何定晉亂,再看下回分解。

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 祝聃射周王中肩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 獲陳寶穆公證夢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 鄭祭足被脅立庶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 齊桓公興兵伐楚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十八回 曹沫手劍劫齊侯 桓公舉火爵甯戚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 齊襄公出獵遇鬼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 戰長勺曹劌敗齊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 獲陳寶穆公證夢第十九回 擒傅暇厲公復國 殺子頹惠王反正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 戰長勺曹劌敗齊第十八回 曹沫手劍劫齊侯 桓公舉火爵甯戚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 鄭莊公掘地見母第十一回 宋莊公貪賂搏兵 鄭祭足殺婿逐主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 鄭祭足被脅立庶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 獻公臨終囑荀息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 公子翠獻諂賊隱公第十八回 曹沫手劍劫齊侯 桓公舉火爵甯戚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 祝聃射周王中肩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 齊襄公出獵遇鬼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 齊襄公出獵遇鬼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 獲陳寶穆公證夢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 鄭祭足被脅立庶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 公子翠獻諂賊隱公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 獲陳寶穆公證夢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 獻公臨終囑荀息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 齊桓公興兵伐楚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 公子翠獻諂賊隱公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 鄭祭足被脅立庶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 獻公臨終囑荀息第十一回 宋莊公貪賂搏兵 鄭祭足殺婿逐主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第十一回 宋莊公貪賂搏兵 鄭祭足殺婿逐主第十七回 宋國納賂誅長萬 楚王杯酒虜息嬀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 獲陳寶穆公證夢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 獻公臨終囑荀息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 獲陳寶穆公證夢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 獲陳寶穆公證夢第十九回 擒傅暇厲公復國 殺子頹惠王反正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 鄭祭足被脅立庶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十一回 宋莊公貪賂搏兵 鄭祭足殺婿逐主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 鄭祭足被脅立庶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 戰長勺曹劌敗齊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 獲陳寶穆公證夢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 鄭子直君臣爲戮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 祝聃射周王中肩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 獻公臨終囑荀息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 齊桓公興兵伐楚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里飼牛拜相第十八回 曹沫手劍劫齊侯 桓公舉火爵甯戚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 獲陳寶穆公證夢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 鄭莊公掘地見母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