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七 我們真的那麼不如魏人嗎

從二月堅持到四月,兩個月的時間,劍閣守軍吃盡了苦頭。

直接戰死的蜀軍就有二千多,傷病而死的更是有五千多,現在還有傷的更多,也不知道何時就會感染而死,目前來說是無藥可治的,傷兵相當悽慘。

極高的傷亡率讓守軍十分難以堅持,士氣極其低落,若不是魏軍沒有不惜代價堅持強攻,估計劍閣已經不保。

而且吳懿名義上還是這支軍隊的主帥,但是進入三月份以後,他已經逐漸退居二線,把現場指揮權交給了黃權。

因爲之前拋棄部下的行爲,讓他失去了軍隊的信任,現在他說的話不好使,無奈之下,他只能把指揮權交給黃權,自己退居二線輔助黃權。

如今劍閣防務全靠黃權支撐,而魏軍卻沒有出現任何力竭或者糧盡的情況,準確的說,魏軍連攻城次數都很少,基本上只用遠程打擊,因爲這樣足以殺傷關內守軍,給他們極大的壓力。

話雖如此,魏軍也進行了五六次的進攻,雖然每一次都被關城守軍努力擊退,沒有讓魏軍突破劍閣,但是關城守軍爲此付出的代價真的很大。

勉力維持之下,算是堅持到了今天,期間魏軍大概是震天雷和猛火油罐用完了,停止攻擊了一段時間,蜀軍利用那段時間緊急掩埋了不少屍體,然後向成都求援求藥。

結果沒有等來多少醫藥,卻在魏軍重新開始遠程打擊,劍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劉璋宣佈讓吳懿停止抵抗,率領劍閣守軍向魏軍投降。

巴東郡防線被突破,嚴顏戰死,吳班投降,五萬主力全軍覆沒,魏軍溯流而上進入蜀中,一路直取成都,成都被包圍,內無守軍外無援軍,於是劉璋決定去帝號投降。

如今,劉璋已經投降了,蜀漢的歷史已經完結,不復存在了。

這個政權只存在了不到一年,從誕生到結束都顯得非常倉促,而作爲它的締造者和守護者之一,吳懿頓時感覺自己一直以來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都是沒有意義的。

他們如此努力的堅守在了劍閣,頂住了魏軍的狂轟濫炸兩個月,兩個月!

多少人死,多少人瘋,多少人傷?

還有多少運糧的後勤人員摔死,累死,餓死,到崩潰的邊緣!

爲的是誰?

難道最直接的受益者不是劉璋嗎?

可我們還沒有放棄,你就先放棄了?

吳懿呆立當場,不知所措。

黃權很快聞訊趕來,將詔書劈手奪過自己看,看着看着就氣得渾身發抖,雙目赤紅,怒目圓瞪。

他大吼一聲把詔書擲於地上,拔刀橫在了使者的脖子上。

“你是不是魏人?你是來假傳聖旨的對吧?這是魏人的陰謀詭計對吧!”

“不是!不是!不是啊將軍!真的不是!我是從成都來的,我是成都人啊!”

傳令使者被嚇得跪倒在地上小便失禁,面色慘白,如此慫包的樣子讓黃權感到絕望。

“爲什麼!!!”

黃權悲憤到了極點,把手裡的刀狠狠擲於地上,就抱着腦袋蹲在地上大哭失聲。

劉璋下令守軍投降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劍閣關城。

有些人在心中悄悄的感到高興,覺得輕鬆,整個人就癱在地上徹底放鬆了,一邊哭還一邊笑。

卻也有人覺得悲憤莫名,痛哭失聲,大吼大叫,跪在地上用手抓着頭髮,狀若瘋魔。

還有極少數紅了眼睛的甚至要拔刀出城和魏軍決一死戰,爲自己失去的摯友親屬而最後一搏。

爲了防守,他們付出了幾乎全部能付出的東西,有一些士兵的兄弟、朋友、關係很好的袍澤都死在了之前魏軍的猛攻之中,但是隨着一道投降的命令,一切化爲烏有。

他們是爲什麼死的?

他們是怎麼死的?

現在你說投降就投降,我們這羣人的死就這樣沒有意義?

我們死戰到今天爲的是什麼?

早知道你要投降,我們爲什麼要在這裡死戰到今天?

一些士兵崩潰般的痛哭失聲,黃權更是哭着哭着就癱在地上爬不起來,有人拔刀怒砍石頭,有人拔刀怒砍營門。

一片崩潰的景象之中,另一名使者試探着詢問吳懿,問他是否可以打開城門,讓使者可以把投降的文書送到魏營,讓魏營的人知道,避免再次進攻帶來損傷。

“還請將軍協助。”

這名使者面色平淡的開口。

“我知道了。”

面色同樣平淡的吳懿看了看這名使者,長嘆一聲點了點頭,親自前往關城門處打開了城門,讓使者打起旗幟,前往魏營之中宣佈投降。

這沉重的大門從吳懿做出決定的那天之後就沒有開啓過,魏軍發起了五六次衝鋒也沒能攻破這裡,而這一次,是吳懿再次親自把它打開的,這次一打開,就再也關不上了。

使者朝着魏營而去,去找魏軍將帥去投降了。

關羽和荀攸等人得知,很是驚訝。

對於這樣的事實,魏軍諸將也頗有些不爽不服的,覺得他們給魏軍帶來了不小的損失,現在說投降就投降,把我們的奮戰放在什麼地方了?

但是無可奈何,成都已經被攻破,劉璋已經投降,已經沒什麼好說的了。

其實關羽也很不愉快,但是樂進的命令隨着劉璋的投降命令一起送來了,關羽得了軍令,不得不照着做。

對於軍中諸將不服氣的,關羽直接祭出了軍令。

“軍令如山,誰還敢多言?”

多年來刻印在每一個魏軍士兵的腦海裡的『軍令』二字就是最高準則,不管是誰,只要涉及到軍令,都要遵從。

不守軍令的人沒有好下場,這是每一個士兵的條件反射。

軍令面前,所有人只能摁下自己心中的不爽,強迫自己接受這樣的現實。

現實就是關羽等人帶領三萬軍隊攻打劍閣兩個月,雖然給劍閣守軍帶來了十分巨大的殺傷,但是終究沒能突破劍閣,沒能奈何得了蜀道之險。

還是樂進等人搶先一步攻破了成都,終結了蜀軍的抵抗。

換作其他軍隊,這個時候發生暴動,或者直接衝入關內把蜀軍全部殺光泄憤的都很有可能,但是這不是其他軍隊,是魏軍。

是每一個士兵就算連名字都不會寫也要會寫『軍令如山』這四個字的魏軍。

郭鵬給這支軍隊帶來的除了強大的戰鬥力,還有更加強大的約束和紀律性。

軍令如山,令行禁止,如有不從,斬!

簡簡單單四個字,背後蘊含的能量是連曹仁都無法挑戰的。

所以命令得以貫徹落實。

關羽也接受了現實,按耐住了濃烈的不爽,淡淡的對使節開口。

“回去,讓關城裡的人都放下武器,卸下鎧甲,整理列隊出城投降,我軍就在這裡受降。”

關羽命令使節。

使節領命,回去覆命,告訴了吳懿,吳懿心灰意冷的點頭答應,把事情告訴了黃權,讓黃權組織一下,大家出城投降。

“我沒有戰敗,卻要遭受這樣的恥辱,這難道就是我們不惜性命奮戰至今的結果嗎?”

黃權滿臉悲憤。

二百六十三 政治不正確的袁紹六百五十三 諸葛亮決定要做一個接地氣的諸葛亮一千二百六十四 犁庭掃穴政策四百一十三 惶惶不可終日的陸勉一千三百零八 郭某人的生食禁令一百一十 來做我的親衛吧六百五十六 給徐州人長臉八百二十 鳳雛與子鳳六百三十九 郭鵬的前進,也是他們的前進六百三十八 咱們要讓新的雒陽城比舊的還要好一千零三十七 郭某人要帶起喝茶的節奏九百一十一 孤要加徵商稅,誰支持?誰反對?一百三十四 丘力居想要止損七百一十六 你們司馬家的手可真長啊七百九十七 攻伐荊州,平滅劉表六百四十九 你他孃的還真是個人才五百九十一 蔣欽的抵抗失敗了四百零九 皇帝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爲之一千零一十二 整個晉西北亂成了一鍋粥八百二十六 大一統纔是正統!一千一百八十九 上一個時代最後的殘留物八百二十三 韓嵩再也沒有踏足過這裡一千四百四十三 國不知有民,則民不知有國一千一百一十九 封狼居胥(下)二百四十七 夜校一百六十五 面見何進六百九十四 你還是漢臣嗎?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帝的怒火五十 我看他們是在瞧不起郭某七十六 支援盧植的合適人選五百六十二 灞東之戰(上)四百一十九 臧霸開始有了異樣的心思一千一百五十三 鑽空子的諸葛亮一百一十六 我就是一個卑鄙的惡人一千二百七十五 郭鵬對士燮依然不放心一百一十一 長期發展規劃五百七十二 郭某人再一次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一千零六十一 諸葛亮的意志非常堅定一千二百三十五 兒子請父親收回成命!一千四百五十六 郭承志的想法註定不能得到實現一千二百七十九 郭鵬東巡一千一百零四 郭鵬,你未免太瞧不起我們了吧?九百三十七 張飛大破拔奇一千一百一十三 所以他堅定地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三百六十三 幸虧世人不識字二百三十六 大軍歸來一千零一十一 做皇帝的,哪有不辛苦的一千二百零三 儘管那一天或許早已換了人間五百二十二 天子喪命一千二百五十八 士燮覺得張津就是個棒槌一千一百七十九 門生故吏與二重君主的終結一百九十六 賢良董卓五十八 張角要造反一千三百五十一 郭鵬是怎麼做皇帝的,郭瑾也會怎麼做皇帝三百三十二 泰山捧日一千零九十四 田豐和程昱都被要求隨軍出征六百七十 他們覺得郭鵬累了八百五十七 我們真的那麼不如魏人嗎三百三十三 焦慮的袁紹三百零二 公孫瓚的演技實在是令人難以認同一千一百七十五 皇室子女的一生一世都要爲皇室服務一千五百三十一 蔡邕病了一千三百九十四 全軍大比武六十九 張樑死了四百一十五 籌建水師三百一十七 恐怕我等都要成爲他的俘虜了!一百五十一 悲壯的糜氏一千三百九十一 張飛本身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九百五十六 龐大的聯合商隊六十四 張角不合格一千二百五十五 三個幸運的家族一千四百五十六 郭承志的想法註定不能得到實現九百四十二 紙張取代竹簡的歷史進程一千一百五十九 士人們的奇蹟終究沒有發生十四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八十八 程立不能答應二百八十七 高順並不打算後退三十五 向上爬九百四十六 魏軍出征河西四郡一千三百九十五 和平時期的晉升機制和淘汰機制一千二百零二 皇帝太安靜了一千零五十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苦戰一千二百二十六 他希望自己的父親可以儘快歸來一千一百三十六 七步詩應該沒機會了一千一百五十四 臣才疏學淺,竟不知有這等事六百九十五 是服從!還是毀滅!三百九十六 郭子鳳!你居然敢背叛我!二百一十二 袁術感覺自己的內心被滋潤了一千四百八十四 他只能做人手中刀,不能做執刀人一千一百八十五 皇帝陛下,真的是聖君啊!一百二十 漢室於我有何恩義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七百二十六 騎兵革命六百零五 江東大亂八百五十九 郭某人就是個徵稅狂魔三百二十二 你不是很狂嗎?一千三百二十三 難道要變成第二個曹仁?一千一百零七 我李典並不總是老好人!一千一百七十六 國際已經沒了一千一百五十六 世上沒有兩全法